首页 / 正文

(十一)朱子之圣人难为论

以上略述朱子言宇宙之仁与神。在此大仁至神之造化中,而有人物生生。人则得气最灵,其间乃有圣人出,上合天德,法乎天地之大仁至神而参赞宇宙之造化。濂溪有言:

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此为理学家之最大宗旨与最大目标,亦可谓理学即是一种希圣希天之学。惟圣人有易为不易为两说。主张圣人易为之说者,当推孟子为始。而颜子则曰:既竭吾力,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由亲炙孔子,而发为圣人不易为之叹。濂溪曰,学颜子之所学,似亦不言圣人易为。朱子亦然。今当继述朱子之圣人难为论。

朱子有曰:

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以为圣人亦易做。今方觉得难。

又曰:

人做得底,却有天做不得底。天能生物,而耕种必用人。水能润物,而灌溉必用人。火能熯物,而薪爨必用人。财成辅相,须是人做。

人须能有裁成辅相天地之功能,极其至者为圣人。此可见圣人之不易为。故曰:

圣人赞天地之化育。天下事有不恰好处,被圣人做得都好。丹朱不肖,尧则以天下与人。

洪水氾滥,舜寻得禹而民得安居。桀纣暴虐,汤武起而诛之。

天只生得许多人物,与你许多道理,然天却自做不得,所以必得圣人为之修道立教,以教化百姓。所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盖天地做不得底,却须圣人为他做。

这见得圣人是什么样大力量。恰似天地有阙齾处,得圣人出来补得教周全后,过得稍久,又不免有阙,又得圣贤出来补。这见得圣贤是什力量,直有阖辟乾坤之功。

又曰:

天地只是自然,圣人法天,做这许多节措出来。

朱子又举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两句来说。

天地之化,滔滔无穷,如一垆汁,熔化不息。圣人则为之铸写成器,使人模范匡郭,不使过中道。就事物之分量形质,随其大小阔狭长短方圆,无不各成就。范围天地,是极其大而言。曲成万物,是极其小而言。

又说圣人当:

继天地之志,述天地之事。

外极规模之大,内推至于事事物物处,莫不尽其工夫,此所以为圣人之学。

正如佛家说,为此一大事因缘出见于世。千言万语,只是说这个道理。若还一日不扶持,便倒了。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它撑天柱地。

以某观之,做个圣贤,千难万难。如释氏则今夜痛说一顿,有利根者当下便悟,只是个无量之秤。

此见朱子所意想中之圣人,乃是连结宇宙界与人生界而合一说之。朱子又深于史学,故其所意想中之圣人,又是会通古今历代人事之兴衰治乱而融贯说之。若有人说圣人易为,朱子却要说他近禅。又曰:

某道古时圣贤易做,后世圣贤难做。古时只是顺那自然做将去,而今大故费手。

又曰:

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坐底圣贤。只理会得门内事,门外事便了不得。所以圣人教人要博学。如今只道是持敬,收拾身心,日用要合道理,无差失,此固是好。然而出应天下事,应这事得时,应那事又不得。

若谓只言忠信,行笃敬便可,则自汉唐以来,岂是无此等人。因甚道统之传却不曾得,亦可见。

又曰:

古者论圣人,都说聪明。

圣主于德,固不在多能,然圣人未有不多能。

若只去学多能,则只是一个杂骨董底人。

又曰:

圣人不见用,所以人只见他小小技艺。若其得用,便做出大功业来,不复有小小技艺之可见。

又曰:

有禹汤之德,便有禹汤之业。有伊周之德,便有伊周之业。终不如万石君,不言而躬行,凡事一切不理会。

又曰:

圣人贤于尧舜处,却在于收拾累代圣人之典章礼乐制度义理以垂于世。

又曰:

颜子不是一个衰善底人,看他是多少聪明。又敢问为邦,孔子便告以四代礼乐。

孟子说时,见得圣人大肾易做,全无许多等级。所以程子云: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

通观上引,朱子乃以德行聪明才能事业四者并重而称之为圣人。乃以传道治国与裁成辅相天地之道,继天地之志,述天地之事,而称之为圣人。悬格甚高,既说圣人难为,则其理想中所谓理学所应从事之范围与境界,亦从此可推。

猜你喜欢
  卷五十四 表记第三十二·郑玄
  提要·傅玄
  卷第二上·朱熹
  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杜预
  卷七·陈祥道
  四书蕅益解序·智旭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三章 无为而治·林语堂
  卷六·卫湜
  卷十五·王与之
  第一 捭阖 3·王诩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玄奘
  人生观的科学后序·太虚
  八识规矩颂奘注序·太虚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鼎臣·唐圭璋

      鼎臣字承之,“全”已见。   念奴娇   嫦娥伴侣,降人世,天与长生仙箓。五色云开浮瑞霭,中有西真眉目。贤德家风,艳容天赋,占尽人间福。长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   开宴香蔼华堂,金杯休诉,好醉蟋桃熟。子子孙孙同上寿,

  • 第二十三出 伪隐·李渔

    (丑扮假渔翁,左手持钓竿,右手提包裹,内放纱帽、圆领上)权将箬笠代红巾,窜入溪边把钓纶。世上难逢真隐士,不妨山贼冒山人。自家非别,山大王的细作,差来假扮渔翁的便是。只为慕容兵道弃职归山,朝廷定要起他复任;那些地方官儿各处搜

  • 卷三百二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五 林环 送宋孔昭还吉水 东风白门道杨柳黄金丝攀辕赠远行别意怆临岐卓荦羡俊才芳年真不羁出门发西叹策马登皇畿笑揖荐绅间骏声歘以驰相见曾几何

  • 卷四百六十五·列传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脱脱

        ◎外戚下   ○孟忠厚 韦渊 钱忱 邢焕 潘永思 吴益 李道 郑兴裔 杨次山   孟忠厚,字仁仲,隆祐太后兄,追封咸宁郡王彦弼子也。后退居瑶华宫,哲宗恩眷不衰,故忠厚得以仕进。宣和中,官至将作少监。靖康元年,

  • 卷一百八十四·志第一百三十七·食货下六·脱脱

        ◎食货下六   ○茶下   茶 天圣三年八月,诏翰林侍讲学士孙奭等同究利害,奭等言:"十三场茶积而未售者六百一十三万余斤,盖许商人贴射,则善者皆入商人,其入官者皆粗恶不时,故人莫肯售。又园户输岁课不足者,

  • 卷一九七 唐紀十三·司马光

      起昭陽單閼(癸卯)四月,盡旃蒙大荒落(乙巳)五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   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變,告太子謀反。敕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世勣與大理、中書、門下參鞫之

  • 卷六十二·毕沅

      ◎宋纪六十二 ∷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帝名曙,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随,以衣承之,复戏

  • 第八十七回 恨妒后御驾入山乡 谋夺嫡计臣赂朝贵·蔡东藩

      却说隋主享国,已有十八九年,内安外攘,物阜民康,好算是太平世界。古人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这正是持盈保泰的至理。无如饥寒思盗,饱煖思氵㸒,乃是人人常态,隋主坚虽称英武,究竟不是圣主明王,自筑造仁寿宫后,渐渐的系

  • 卷之三十八·佚名

      顺治五年戊子夏四月丙寅朔享太庙遣公韩岱行礼。  ○赠敖汉部落贝勒索诺穆杜棱为郡王以其子马济克袭职科尔沁国镇国公东果尔为贝勒。以其子张继伦袭职。  ○丁卯升光禄寺卿杨兴国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纪昀

    列传唐 【十一】○唐十一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张玄素苏世长韦云起孙伏伽张玄素△苏世长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问读何书以孝经论语对令举其词对曰孝经曰为国者

  • 四、与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触·林语堂

    然而入学校读书,对于我个人究竟没有甚么损害的。在学校所必须学的东西,很不费力便可叼了去。我很感谢圣约翰教我讲英语。其次,圣约翰又教我赛跑和打棒球,因此令我胸部得发展;如果我那时进了别的大学,恐怕没有这机会了。这是

  • 酷吏传序·李延寿

    治理国家的本体有四条:一是仁义,二是礼制,三是法令,四是刑罚。仁义、礼制是教化的根本;法令、刑罚是教化的末端。无本不立,无末不成。然而教化功能是长远的事,刑罚功能近在眼前,刑罚可以用来帮助教化而不能单独实行,可以用来树

  • 卷三·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博议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三宋 吕祖谦 撰滕薛争长【隠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

  • 四十七、兜率三关·慧开

      兜率悦和尚,设三关问学者:“拨草参玄,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处。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时作么生脱?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处去?”   无门曰:若能下得此三转语,便可以随处作主,遇缘即宗。其或未然,粗餐易饱,细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五·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无怖夜叉品第二尔时世尊。于其中路。化度五百诸长者已。即于是处安然详审。将入王舍大城。尔时王舍大城诸贤圣中。有大夜叉。名曰无怖。即作是念。值佛世尊

  •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业品第二十四之余善男子。众生作罪凡有二种。一者恶戒。二者无戒。恶戒之人。虽杀一羊及不杀时。常得杀罪。何以故。先发誓故。无戒之人。虽杀千口杀时得罪。不杀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是故

  • 圜容较义·李之藻

    《圜容较义》是明朝末年李之藻与利玛窦翻译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几何在我国的传播。李之藻撰。亦利玛窦之所授也。前有万历甲寅之藻自序,称凡厥有形,惟圜为大;有形所受,惟圜至多。浑圜之体难名,而平面

  • 北辕录·周辉

    地理笔记。南宋周煇撰。1卷。记载了淳熙四年(1177)敷文阁待制张子正充贺金国生辰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赵士褒为副使,率团出使金国的经过。使团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至盱眙军(治今江苏盱眙)过境,由金国的泗州(治今江苏盱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