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日知荟说

全4卷。乾隆元年(1736年)成书,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本行世。全书约5万字。均为作者于登极继帝位之前,即25岁之前读书思考、研究经史、探索问题时之心得笔记。据作者该书序文说:“予禀承庭训,懋学书斋,留连往复于六经四子之书,求其义蕴精微,旁搜诸史通鉴,考定得失,区明法戒,以致儒先诸论,词苑菁华,莫不遍览。虽究心探索,餍饫其中,然考之古圣贤躬行实践之学,盖恧焉而未逮。自十有四岁学属文,至于今又一纪矣。四卷二百六十则。分别论述帝王治国和教化天下之民的要旨,阐述天人性命的道理,礼乐法度的制用,古今得失的为政历史事迹等。此书广集历代帝王家教、政教之训诫,内容详实。成书后曾用于宫廷皇太子教育,亦颁用于宗学作为政治、道德教育读物。

《日知荟说》全部章节目录

(1)御制日知荟説序
(2)提要
(3)目录
(4)日知荟说卷一
(5)日知荟说卷二
(6)日知荟说卷三
(7)日知荟说卷四

猜你喜欢
  中庸·子思
  孝经·佚名
  孟子注疏·孙奭
  墨子·墨子
  伯牙琴·邓牧
  金人铭·黄帝
  淮南鸿烈解·高诱
  明道编·黄绾
  温氏母训·温璜
  乐庵遗书·李衡
  泾野子内篇·吕柟
  四书管窥·史伯璿
  四书劄记·杨名时
  论语孟子集注考证·金履祥
  癸巳孟子说·张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时奚·唐圭璋

      时奚号去洞,郧国公德钧八世孙。   多丽   西湖   敛吴云,翠奁推上红晴。渺澄流、鳞光寒碎,远峰螺绀低凝。杏香引、画船影湿,柳阴趁、骄马蹄轻。桥限宽平,堤横南北,去来人入绣围行。渐际晚,梅妆游困,十里曳歌声。苍

  • 程先·唐圭璋

      先字传之,休宁人。父为团练使,以偏师御金兵于池州,殉节死。朝议录其嗣,固辞不受。隐居东山,自号东山隐者,所著有东隐集,不传。   锁窗寒   雨洗红尘,云迷翠麓,小车难去。凄凉感慨,未有今年春暮。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沉香歇

  • 寒山子诗集序·寒山

    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

  • 卷三十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八    宋 陈起 编叶茵顺适堂吟稿 古意 悠悠涧边人溅溅涧中水水流无返时人生流水耳 偶成 春隂晴复隂因物悟浮生杜宇乡心重杨花世事轻知非蘧伯玉觉是晋渊明此意谁人会骑驴访耦耕 苏

  • 汉官旧仪卷下·卫宏

    ○中宫及号位皇后称中宫媫妤见大长秋称皇后为媫妤下舆坐称起礼比丞相娙娥见女御长称谢【按汉书戾太子传长御倚华如淳注引汉仪注云女长御比侍中皇后见娙娥以下长御称谢与此文相合惟御长作长御稍异又郑氏云长音如长者】

  • 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押运赈米到淮情形摺·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 十月初九日接总管内务府九月二十七日来文,臣寅钦遵上谕,于本日随即雇觅船只,二日内将原存四千一百二十三石有零之米,照数装完。臣寅于十二日亲身督押出江,至十八日到淮,当

  • ●五 朝见金主·佚名

    又行五六日,始达燕京,盖契丹之旧都也。城阙壮丽,颇类东京。到后候金主登门,左右执二帝后入门跪拜讫。其门下左右两傍,侍列金紫衣或深衣或褐衣或伞或笠或骑或车约数百人,皆呼万岁。良久,传诏赐巾帻与二帝。又有内侍二人,自门内

  • 王景崇传·欧阳修

    王景崇,邢州人。他为人敏捷精明,善于巧妙的答辩,会侍奉主人。唐明宗镇守邢州时任命他当亲军将领,他后来常常跟随明宗,隶属于明宗麾下。明宗当皇帝后,任命他当通事舍人,历次升任为阁门使,凡是给方镇颁降传达诏令,监督军队出征打

  • 卷之八十三  菽園雜記十一(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礼部·佚名

    孤经调换从前文士有专习一经者其它经题文皆不做调换文义以一题而做五篇谓之孤经调换今无此例会试举人应会试举之人也拔贡贡生有五种恩拔副优岁是也皇恩钦赐者曰恩贡从秀才中选其文学拔萃者作为贡生曰拔贡廪生年老而准

  • 文武第二十八·佚名

    规者,所以法圆,裁局则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镜必背。轮者,所以辗地,入水则溺;舟者,所以涉川,施陆必踬。何者?方圆殊形,舟车异用也。虽形殊而用异,而适用则均。盛暑炎蒸,必藉凉风;寒交冰结,必处温室。夏不御毯,非憎恶之,炎有余也;冬不卧箪,非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

    【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

  • 商书·太甲上·佚名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

  • 宪问篇第十四·钱穆

    (一)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宪,原思之名。本章不书姓,直书名,故疑乃宪之自记。邦有道,谷:谷,禄也。《泰伯》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下两耻字。此条只下一耻字,当专指下句言。或说:邦有道

  • 卷第八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四静虑者。谓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品类足说。云何初静虑。谓初

  • 雲峨喜禪師語錄卷上·佚名

    嗣法門人智恒等編住霍丘大別山普濟禪寺語錄師在陽山受請,於順治七年庚寅十月八日進院。至山門。以拄杖指云:「我此法門廣大甚深,不入而入,水赴雲奔,且道:向上關捩子在甚麼處?」拽拄杖便入。佛殿。云:「三身、四智、八解、六通

  • 兼济堂文集·魏裔介

    二十卷。清魏裔介 (1616—1686)撰。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一号昆林。河北柏乡人。顺治进士,历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顺治间,任言官。玄烨 (康熙帝)亲政后,因有党附鳌拜之嫌,被解职。他治程朱理学。著有 《圣学知统录》、

  • 道德经·老子

    一名《老子》。道家典籍。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作。全书共5 000余言,格言体,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名。以“道”为其哲学之最高范畴,“道”含有万物之本原、事物变化发展之规律等含义。“道”永恒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