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纂言原序

礼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而其在於人也谓之性其粲然而条理也谓之礼其纯然而粹善也谓之仁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其昭然而明觉也谓之知其浑然於其性也则理一而已矣故仁也者礼之体也义也者礼之宜也知也者礼之通也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无一而非仁也无一而非性也天叙天秩圣人何心焉盖无一而非命也故克己复礼则谓之仁穷理则尽性以至於命尽性则动容周还中礼矣後之言礼者吾惑焉纷纭器数之争而牵制形名之末穷年矻矻弊精於祝史之糟粕而忘其所谓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者礼云礼云玉帛云乎而人之不仁也其如礼何哉故老庄之徒外礼以言性而谓礼为道德之衰仁义之失旣已堕於空虚漭荡而世儒之说复外性以求礼遂谓礼止於器制度数之间而议拟仿像於影响形迹以为天下之礼尽在是矣故凡先王之礼烟蒙灰散而卒以煨烬於天下要亦未可专委罪於秦火者僭不自度尝欲取礼记之所载揭其大经大本而疏附其条理节目庶几器道本末之一致又惧德之弗任而时亦有所未及也间尝为之说曰礼之於节文也犹规矩之於方圆也非方圆无以见规矩之用非节文则亦无从而睹所谓礼矣然方圆者规矩之所出而不可遂以方圆为规矩故执规矩以为方圆则方圆不可胜用舍规矩以为方圆而遂以方圆为之规矩则规矩之用息矣故规矩者无一定之方圆而方圆者有一定之规矩此学礼之要盛德者之所以动容周还而中也宋儒朱仲晦氏慨礼说之芜乱尝欲考次而删正之以仪礼为之经礼记为之传而其志竟亦弗就其後吴幼清氏因而为之纂言亦不数数於朱说而於先後重轻之间固已多所发明二子之见其规条指画则旣出於汉儒矣其所谓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之原则尚恨吾生之晚而未及与闻之也虽然後圣而有作也则无所容言矣後圣而未有作也则如纂言者固学礼者之箕裘筌蹄也而可以少之乎姻友胡汝登忠信而好礼其为宁国也将以是而施之刻纂言以敷其说而属序於予予将进汝登之道而推之於其本也故为序之若此云正德庚辰冬至後学余姚王守仁序

猜你喜欢
  周书·泰誓中·佚名
  号令第七十·墨子
  卷第六·朱熹
  卷一百四·陈祥道
  孝经集传卷一·黄道周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林语堂
  卷二 论语·钱时
  提要·蒋悌生
  卷三十·湛若水
  西畴老人常言·何坦
  序·胡兰成
  周书·梓材·佚名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佚名
  菩提資糧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魏元旷

    宋尚书陶谷有句云:“尖檐帽子卑凡厮,短鞠靴儿末厥兵。”欧阳公时已不知“末厥”为何语,然与“卑凡”相例可知。乃恰为今日咏“尖檐”、“短鞠”,上下皆然,不独“

  • 四集卷九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八古今体一百五首【癸卯六】幸避暑山庄即事得句前宵密雨昨快霁避暑恰当启跸轮讵以微疴疎夏祭【昨  方泽大祀前以旧患微疴偶发恐於升降仪节有愆因遣皇子恭代

  • 卷六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乐圃余稿【一】朱长文字伯原其先越州剡人家吴郡嘉祐四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改许州司户防军充苏州教授筑室郡西表曰乐圃乡人称为乐圃先生绍圣间除秘书省

  • 卷十二·沈德潜

    ☆朱彝尊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太傅讳国祚曾孙。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曝书亭集》。○竹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

  • 卷六·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六明 文徴明 撰太史诗集七言律诗谒江浦庄先生留宿定山草堂十亩青松四靣山草堂宛转乱流间若非清福安能主为访高人得暂闲竹圃眠云秋濯濯水舂孤枕夜潺潺就中何事尤堪羡国是人非了不关重至滁州

  • 九○三 谕内阁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佚名

    九○三 谕内阁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钦此。【真按:前乃总裁,此为副总裁?】(军机处上谕档)

  • 诸葛忠武书卷六·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北伐时伟按陈传诸葛集本名北出全书改云北伐名义正矣苐后主一诏实六师之前茅孔明二表并千古之正气而叙列混淆今为整掲若夫营星告殒遗恨未酬英雄襟泪千载扼腕故虽文长公琰之危计伯约元逊之虚策亦为节录以

  • 平定金川方略目録·来保

    纪事本末类卷一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卷二乾隆十二年四月初四日至六月十七日卷三乾隆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至九月三十日卷四乾隆十二年十月初四日至十二月十九日巻五乾隆十三年正月初十日至三月

  •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魏收

    司马休之,字季豫,本来是河内温人,是晋宣帝司马懿最小的弟弟谯王逊的后代。司马睿在江南称帝,又让司马逊的子孙承袭其封授,直到司马休之的父亲司马恬,任司马昌明的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天兴五年(402),司马休之任司马德宗

  • 陆俟传·李延寿

    陆俟,是代郡人。他的曾祖父陆干,祖父陆引,是世袭的部落首领。他的父亲陆突,道武初年率领部落跟随大军征战,立了很多战功,官至离石镇将、上党太守、关内侯。  陆俟少年就很聪慧。明元帝即位后,他承袭了关内侯之爵,官拜给事中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 己亥春正月甲午朔。 乙巳,上既抚定宁越,欲遂取浙东。未下诸郡,集诸将谕之曰:“仁义足以得天下,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夫克城虽以武,而安民必以仁。吾师比入建康,秋毫无犯,故一举而遂定。今新克婺城,民

  • 春秋传卷二十四·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昭公上【公名稠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薨于干侯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周【景王四年鲁昭公二十二年景王崩王猛立是年卒王室乱弟敬王立昭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昭二十六年敬王入于

  • 卷四十一·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一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八经【月癸】二十有二年春齐侯伐莒○宋华亥向寜华定自宋南里岀奔楚【酉朔日有食之辛巳】○大搜于昌间【言自】○夏四月

  • 法会因由分第一·朱棣

      如是我闻   【王日休曰】是。此也。指此一经之所言也。我者。乃编集经者自谓。是阿难也。如是我闻者。如此经之所言。乃我亲闻之于佛也。弟子尝问佛云。他时编集经教。当如何起首。佛言从如是我闻起。   【李

  • 卷十六·普济

      青原下十世下雪窦显禅师法嗣天衣义怀禅师越州天衣义怀禅师,永嘉乐清陈氏子也。世以渔为业。母梦星殒于屋,乃孕。及产,尤多吉祥。  儿时坐船尾,父得鱼付师贯之。师不忍,乃私投江中。父怒,笞之,师恬然如故。  长游京师

  • 卷第六十七·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于明智居士所,闻此解脱已,游彼福德海,治彼福德田,仰彼福德山,趣彼福德津,开彼福德藏,观彼福德法,净彼福德轮,味彼福德聚,生彼福德力,增彼福德势。渐次而行,向师子城,周遍推求宝髻长者。见此长者在

  • 卷十一·佚名

    顺三法三法发趣[第一] 善三法受三法一缘善.乐受相应法而善.乐受相应法从因缘生&hellip;&hellip;缘不善.乐受相应法而不善.乐受相应法从因缘生&hellip;&hellip;缘无记.乐受相应法而无记.乐受相应法从因缘生&hellip;&hellip;。

  • 目次·佚名

    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目次卷第一序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小参开示书问文卷第四颂古分灯赞机缘歌四威仪行繇卷第五诗偈卷第六法语佛事卷第七源流拈颂目次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