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纂言卷二十     元 吴澄 撰丧服四制

【郑氏曰记丧服之制取於仁义礼知也】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隂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隂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訾音紫一音咨知音智郑氏曰礼之言体也故谓之礼言本有法则而生也口毁曰訾吉礼凶礼异道谓衣服容貌及器物也取之四时谓其数也取之人情谓其制也孔氏曰夫礼以下覆说前文礼法四时则隂阳顺人情之事不覆说体天地者天地包四时隂阳人情无物不摠也异道者言吉凶各不同也变而从宜者门内主恩若於门外变而行义尊卑礼制有恒以节为限或有事故不能备礼则变而行权是皆变而从宜取诸人情也恩属於仁理属於义节属於礼量事权宜非知不可仁属东方义属西方礼属南方知属北方四时并备人道具矣庐陵胡氏曰礼之大体非圣人不足以知之故訾之者是不知礼言隂阳四时人情而不言体天地者天地囊括此三者也澄曰礼之大体体天地者总其纲下三者分其目隂阳之气四时之序即天地也人生天地之间其情与天地之情通故天地足以该人情吉凶军宾嘉五礼之内各备隂阳今但以吉礼为阳凶礼为隂似太拘】

○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为父云伪切下并同】

【孔氏曰此明四制之中恩制也以父恩最深故特举父而言其实门内诸亲之服皆是恩制郑氏曰服莫重斩衰也】

○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断丁乱切】

【孔氏曰此明四制之中义制也门内之亲恩情既多掩藏公义得行私恩若公羊传云有三年之丧则君不呼其门是也门外谓朝廷之间既仕公朝当以公义断絶私恩若曾子问父母之丧既卒哭金革之事无辟是也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者言操持事父之道以事君则敬君之礼与父同贵贵谓大夫之臣事大夫为君者大夫始入尊境是贵也尊尊谓天子诸侯之臣事天子诸侯为君者天子诸侯同为南面是尊也以义断恩门外如一虽复大夫与王侯有异其臣敬君不殊故并云义之大者也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亦同於父也郑氏曰资犹操也贵贵谓为大夫君也尊尊谓为天子诸侯也】

○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孔氏曰此明四制之中节制也苴麻之衰虽破不补一成邱陵之後不培益其土郑氏曰食食粥也鼓素琴始存乐也蓝田吕氏曰三日而殡未殡不食既殡食粥纳财朝暮皆一溢米三月而葬未葬不沐既葬将虞然後沐浴期而小祥既小祥然後练冠练衣盖毁不可久久则灭性以死伤生不得伸其孝矣天性之恩非不重也岁月之久则不可不除先王制礼必立之中制故丧不过三年使贤者不敢尽不肖者不敢不勉苴麻之衰所以为至痛饰非求乎完且久故服虽弊而不补葬之为言藏也封之所以识非求乎高大而终不夷故坟墓不培哀虽甚也已过则不可不乐故既祥而後乐皆示至恩重哀亦不可以无终所以为之节也檀弓云祥而缟是月禫徙月乐自练至祥渐而即吉则既祥可乐矣然又至於禫之徙月为乐不忍遽也此云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除丧乃可为乐未闻为乐以告丧之终仁人孝子之情疑不出乎此谓既祥而乐犹可祥之日鼓素琴或未然】

○资於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杖者何也爵也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或曰担主或曰辅病妇人童子不杖不能病也百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已秃者不髽伛者不袒跛者不踊老病不止酒肉凡此八者以权制者也【见贤遍切担是艳切髽侧加切】

【孔氏曰此明四制之中权制也资於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言操持事父之道以事母恩爱虽同而服则有异家无二尊故也杖本为爵者设故云爵也三日五日七日历叙其爵之人也担主谓无爵而杖者担假也尊其为主假之以杖也辅病谓非主而权者庶子以下虽非适子皆杖为辅其病故也杖既扶病妇人童子何以不杖为其不能病也妇人谓未成人之妇人童子谓幼少之男子王侯委任百官不假自言而事得行故许子病深虽有杖亦不能起又须人扶也大夫士既无百官丧事须己言而后行故不许极病所以杖而起庶人无人可使不许病故有杖不用面有尘垢之容而已子於父母贵贱情同而病不得一故为权制髽者妇人之大紒重丧辫麻绕发秃者无发故不髽男子秃亦不免也袒者露膊伛者可憎故不露也跛人脚蹇故不跳跃老及病身已羸瘠又使备礼不食滋味必致灭性故酒肉养之夫丧礼宜备今有此八条不可强逼故圣人权宜制也八者庾氏云父存为母一也扶而起二也杖而起三也面垢四也秃五伛六跛七老病八蓝田吕氏曰先王制礼不遂其所不得伸父在为母齐衰期是也不施於所不必用妇人童子不杖是也不责其所不能给身自执事面垢是也不必其所不能行秃者不髽伛者不袒之类是也所谓凡此八者父在为母齐衰期一妇人童子不杖二杖而起三面垢四秃者不髽五伛者不袒六跛者不踊七老病不止酒肉八先儒以为母期属前章父在为母朞正以权制而属前章非也庾氏取父存为母为一而不数妇人童子不杖之科亦非也夫扶而起乃丧礼之当然贵者尽之贱者有所不得遂故有杖而起者而面垢者盖以权制也若扶而起则礼之正非权也郑氏曰五曰七日授杖谓为君丧也扶而起谓天子诸侯杖而起谓大夫士面垢而已谓庶人澄曰正礼为母齐衰三年父在不二尊则降而朞男女皆当杖妇人童子不能病则不杖子为父母皆当病甚若大夫士若庶民则不能如天子诸侯之得遂丧礼皆当髽当袒当踊当止酒肉有四病者则不能此皆权制八者之目郑说非庚胜於郑吕又胜於庚担郑读式簟切训为假吕读都含切训负荷疑皆未是其义想与赡通谓优之也】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书曰高宗谅闇三年不言善之也王者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高宗者武丁武丁者殷之贤王也继世即位而慈良於丧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善之善之故载之书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解佳买切杀色界切谅闇音梁?复扶又切】

【此一节明丧三年之义郑氏曰不怠哭不絶声也不解不解衣而居不倦息也谅古作梁楣谓之梁闇读如鹑?之?闇谓庐也庐有梁者所谓柱楣也孔氏曰期悲哀谓期之间朝夕恒哭三年忧者谓不复朝夕哭但忧戚而已蓝田吕氏曰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此以日月之久近而有哀戚之杀也始死哭不絶声水浆不入口者三日此三日不怠也未葬哭无时居倚庐寝不絶絰带此三月不解者也既虞卒哭唯朝夕哭此期悲哀者也既练不朝夕哭哭无时谓哀至则哭此三年忧者也君子之居丧期合乎中有如是之隆杀圣人因隆杀而致其礼礼者所以教民之中故三年之丧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敢不勉也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於庶人书独称高宗者先王之礼坠王者之贵有不能行高宗以善丧闻而废礼所由兴故善之也慈良於丧善丧之谓也】

○三年之丧君不言书云高宗谅闇三年不言此之谓也然而曰言不文者谓臣下也礼斩衰之丧唯而不对齐衰之丧对而不言大功之丧言而不议缌小功之丧议而不及乐

【此一节明三年丧不言之义郑氏曰言不文者谓丧事辨不所当共也孝经说云言不文者指士民也唯而不对侑者为之应尔言谓先发口也此谓与宾客也孔氏曰唯而不对但称唯而已不对其所问之事侑者为之对不旁及也对而不言对其所问之事不余言也言而不议但言说他事不与人议论相问答也蓝田吕氏曰不言而後事行此人君之丧礼故高宗三年不言也言而後事行者杖而起故言不文此士大夫之丧礼也所谓斩衰之丧唯而不对齐衰之丧对而不言非人君而亦不言者谓与宾客接也若治丧之事则亦言而後行事也唯而不对相者代之对也对而不言应之而不倡也言而不议无往反酬问也议而不及乐有往反酬问而不及乐事也此因论三年不言与言不文而及之也故备引五服言语之节】

○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菅音奸比必利切知音智】

【此一节总论丧有三大节郑氏曰仁有恩者也理义也察犹知也孔氏曰三节者初丧至沐一也十三月练二也三年祥三也仁者居丧可以观其爱亲知者居丧则合道理强者居丧则能守志节用礼以治丧事用义以正丧礼则是孝子弟弟贞妇也蓝田吕氏曰父母之丧其大变有三始死至于三月一也十三月而练二也三年而祥三也莫不执丧也善於此者难莫不善其始也善於终者难故终兹三节以善丧称者则孝子弟弟贞妇可得而知也恻怛痛疾悲痛志懑非仁者之爱则不能也然哭踊无节丧期无数服不别精粗位不别宾主乃野人夷狄直情径行者其知不足道也哀之发於容体发於声音发於言语发於饮食发於居处发於衣服轻重有等变除有节至于袭含歛殡之具宾客吊哭之文无所不中於礼非知者之明於理则不能也然有其文矣实不足以称之有其始矣力不足以终之其强不足道也丧事不敢不勉此强有志者之所能也故古之善观人者察其言动之所趋验其行事之所久而知其人哭死而哀非为生者则其仁可知矣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其知可知矣先王制礼不敢不及则其强可知矣故君子之观人常於此而得之澄曰篇首论丧之四制既以仁义礼知言之矣篇末论丧之三节又复以礼义仁知言而加之以强盖强者所以终之也强以终之则有礼义仁知之实所谓信也篇首四者则分而言之如天地之四时篇末五者则就人而言礼义者圣人所以立教之道仁知强者君子所以修道之德於丧之礼能笃於爱者仁也於丧之义能明其理者知也始终此仁知不易其志者强也强即中庸三达德之勇有是三者之德然後能行礼以治丧事知义以正丧礼而可知其为孝子弟弟贞妇也善丧其父谓之孝善丧其兄谓之弟善丧其夫谓之贞然此本只是言孝子於父母之丧如此而末句乃兼言弟弟贞妇者盖能为人子则能为人弟弟之所以尽礼义於兄者以兄乃吾父之正体而传重者也哀其兄所以哀其父也能为人妇者亦以能为人子者推之盖妇之天其夫犹子之天其父也】

右记丧服恩礼节权之义凡八节

礼记纂言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二 臣术·刘向
  读书续録卷十一·薛瑄
  提要·阎若璩
  卷三·陈傅良
  春秋辨义卷首一·卓尔康
  卷七十四·沈廷芳
  卷四·严粲
  卷四·吴廷华
  卷九·姚际恒
  外内第二十二·商鞅
  高僧傳卷第二·慧皎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九·宗喀巴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佚名
  第七卷·佚名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秋声集卷二·黄镇成

    (元)黄鎭成 撰○五言古体山中杂诗山中春日长芳林翠如织放意得散歩徘徊度阡陌相逄耦耕人藉草成太息雨歇清池深云收暮山碧野蔬聊掇拾共此谋朝夕故人天一方怅望那能即长歌发中情且以慰畴昔粱肉致五和不如蔬味眞浮文谨边幅

  • 列传第七十九·刘昫

    ○韩滉 子皋 弟洄 张延赏 子弘靖 弘靖子文规 次宗 韩滉,字太冲,太子少师休之子也。少贞介好学,以廕解褐左威卫骑曹参军,出为同官主簿。至德初,青齐节度邓景山辟为判官,授监察御史、兼北海郡司马,以道路阻绝,因避地山南。

  • 卷三·李心传

     典礼  尊号人主尊号自汉哀帝用方士之说始有之本朝沿唐故事每遇大礼 臣必奉册宝加上尊号神宗皇帝圣学高远以谓虚名无益遂罢之绍兴十八年士民曹溥等千余人请上尊号高宗不许及逊位孝宗始奉册加号曰光尧寿圣干道六年

  • 卷第二百六十八·胡三省

    后梁纪三〔起重光协洽(辛未)三月,尽昭阳作噩(癸酉)十一月,凡二年有奇。〕《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干化元年〔(辛未、九一一)〕1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后罗周翰为节度使。2清海、静海节度使兼中书令南平襄王刘隐病亟,〔亟,纪力翻。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正统七年十二月丁亥朔○遣官省 郊祀牲○赐沙州卫都督困即来纻丝六表里绢六匹织金纻丝衣一袭靴袜各一双其余俱赐纻丝表里等物有差○戊子郑王赡埈妃张氏薨妃中兵马指挥本之女宣德二年册封至是薨讣闻 上遣中官赐祭命有司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纪昀

    列传金 【一】○金一锡馨和诺克【萨克达】乌春【温都布拉】拉必【玛察】 垺克阿苏锡馨和诺克 【萨克达】乌春拉必 【玛察】埒克阿苏△锡馨锡馨乌凌阿部人昭祖以条教约束诸部锡馨陆梁不可制及景祖为诸部长自山页赫图

  • 凡例·佚名

    一是书裒辑自周代以迄元明凡册立储贰义闗鉴戒者备胪事实谨列按语于后一采辑专据正史核实徴信谨遵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御批通鉴辑览以定折衷一自春秋以后诸侯王建立世子事迹虽多可采但系诸侯世子非储贰可比拟按语中畧叙概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六物异考人异宋宁宗庆元元年永州民产儿有角翅尤溪县民陈油妻产二子肢体异而胸膈相连【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陈升之将生母荆国夫人常闻排榻有声者累日索之无所见既产升之其声遂

  • 卷九·王溥

    后唐长兴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御史台奏:先奉敕,前守亳州谯县主簿卢茂谦进策内一事。窃见京城内偶遭凶丧者,身不居于爵禄,葬有碍于条流,须使鳖甲车殡送者,事虽该于往制,敕已著于前文。或值炎郁所拘,偶缘留驻,利便须期于时日,贫穷旋

  •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范立本

    子曰:“居家有礼,故长幼序。闺门有礼,故三族和。朝廷有礼,故官爵序。田猎有礼,故戎事闲。军旅有礼,故武功成。”晏子曰:“上无礼,无以使下;下无礼,无以事上。”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

  • 卷二十八·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八宋 陈经 撰微子之命【周书】观此篇之书有以见三代圣人寛大公平之气象非后世之所能及且前代之子孙与己为仇敌人情之所忌也处叛乱之后又人情之所易疑也微子以商王元子适在武庚为乱之后身

  • 卷第一百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南安府谷山金峰净云禅师河南人。开炉上堂。拈拄杖。作拨火势曰。看看。冷灰里火星。

  • 沙门日用卷下·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在犙编下篇资具门○三衣名相一安陀会。梵语也。此云下着衣。亦云中宿衣。又云里衣。又云内衣。谓近身而着。院内。行路。杂作衣也。二郁多罗僧。此云上着衣。谓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也。又

  • 赞禅门诗·佚名

    和三点言。是何物 子言。是佛 和言。佛是西国梵语。此土名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已上为觉义)法界一相(已上觉他)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觉满)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名三觉)和言。觉是没

  • 17.说慧地品·佛音

    慧地之六——释缘起如前面所说的“蕴处界根谛缘起等种种法是慧地”的慧地诸法之中,只留下缘起及包摄于“等”字之中的缘生法了,所以现在当来说明它们。此中当先知道无明等法是“缘

  • 浑盖通宪图说·李之藻

    明李之藻撰。三卷。万历年间刊刻。《天学初函》、《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中均收入此书。介绍西洋星盘的制法和用法。因星盘盘面是将天球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上而成,故名。卷首冠以浑象图说、赤道规略说、昼长昼短

  • 上海鳞爪·郁慕侠

    《上海鳞爪》所述旧上海滩奇闻轶事约 600 余篇,每篇文字均在五六百字 不等,涉及面极广,轻松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