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读四书丛说

四卷,元许谦著。此书原本二十卷,今存《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书中以发明朱熹之说为宗,阐发义理,言简意赅;难晓之处,则为图以明之。谓“学以圣人为准的,然必得圣人之心,而后可学圣人之事。圣贤之心具在四书”。故本朱熹《四书集注》释绎义理。黄溍作许氏墓志及《元史》本传均提及此书。又于名物训诂,颇有考证,可补《四书章句集注》之未备。

《读四书丛说》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读四书丛说卷一
(3)读四书丛说卷二
(4)读四书丛説卷三
(5)读四书丛说卷四

猜你喜欢
  韩诗外传·韩婴
  韩非子·韩非
  刘子·佚名
  岩下放言·叶梦得
  延平答问·朱熹
  春秋经传辨疑·童品
  尊孟辨·余允文
  朱子抄释·吕柟
  周子抄释·吕柟
  中庸辑略·石墪
  四书纂笺·詹道传
  四书疑节·袁俊翁
  大学疏义·金履祥
  论语集说·蔡节
  孟子集疏·蔡模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郑廷玉

    (冲末扮阿难上,诗云)明性不把幽花拈,见心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阿难尊者是也。我佛在于灵山会上,聚众罗汉讲经说法。有上方贫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起一念思凡之心。本要罚往

  • 陶渊明集序·李公焕

    梁昭明太子统撰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逹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丗其故何也含徳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丗之中倐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虚随

  • 列传第四十二 裴刘魏李吉·欧阳修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补弘文生,休澣,它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服勤十年,尤通《左氏春秋》。举明经及第。补濮州司仓参军,历御史、起居舍人,浸迁黄门侍郎。调露二年,同中书门下三

  • 卷第二百三十·胡三省

    唐纪四十六〔起阏逢困敦(甲子)二月,尽四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七八四)〕1二月,戊申,诏赠段秀实太尉,谧曰忠烈,厚恤其家。〔段秀实死节事见二百二十八卷建中四年。谧,神至翻。〕时贾隐林已卒,赠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十五卷明万历(一)·缪荃孙

    神宗万历元年壬子朔,尹台复为南京礼部尚书。庚申,吏部都给事中陈三谟,劾原任苏松兵备副使蔡国熙奸邪险诈,且言其假道学以欺世,自知大察难免,托疾求归,不当听其致仕,竟不加显斥。国熙遂革职听勘。丙寅,升湖广左参议舒应龙为山东

  • 第十二卷 仕绩 三·缪荃孙

    江 宁 府 三 清胥庭清胥庭清,字永公,上元人。以孝友闻。顺治丁亥进士。令余姚时,贼遍山野,庭清单骑入山抚之,四境以宁。擢工部,榷龙江关。寻致仕归。(重刊江宁府志)蔡祖庚蔡祖庚,字小白,上元人。顺治己丑进士。授甘

  • 卷三·佚名

    帖木真自那里回着到家,有札儿赤兀歹老人自不儿罕山前,背着打铁的风匣,引着者勒篾名字的儿子来。说道:“你当初在迭里温孛勒答合地面生时,我与了你一个貂鼠裹儿袱,有来。者勒篾儿子曾与了来,为幼小上头,我将去养来。如今这儿子

  • 卷五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台谏上哲宗乞寛王觌之罪   范纯仁臣昨与吕公着等并今日与文彦博等两次帘前奏陈乞寛王觌之罪盖欲假借台谏使人敢言其间虽有不当亦须稍垂寛宥以彰朝廷容谏之美况

  • 提要·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详解       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宋夏僎撰僎字元肃号柯山浙之龙游人与周升缪景仁为友皆以明经教授时称三俊僎尝举进士少治尚书老而益精因博采众説以为是解淳

  • 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四尔时善现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岂亦能得一切相智。佛告善现,如是如是,诸菩萨摩诃萨亦有能得一切相智。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亦有能得一切相智。与诸如来有何差别。佛告善现,亦有差别。

  • 卷三十八·佚名

    △那罗陀出家品尔时伊罗钵龙王。作如是念。世尊已知我名字也。复更重於如来世尊,增加欢喜。得清净心。生爱敬心。时伊罗钵即隐本形。别更化作摩那婆身。近世尊前。顶礼佛足。卻住一面。住一面已,即更亲诵彼二偈文。而重

  • 卷第八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二问此四无量加行云何。答缘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谓分欲界一切有情为怨亲。中三品差别。怨亲二品。复各分三谓下

  • 卷第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上明华藏中央之剎种以为主剎。次下明十方右绕之伴剎。乃右旋十海。即绕处

  • 老子化胡经·佚名

    □□□□□□□□□□□止开之则约□□□□□□□□□□之始吾欲书之非笔□□□□体之无形可拟飘乎无外或沈或□□□□□□豪翳余止如响纪消若云除□□□□□□捕鱼比之于道不足称无深慜□□□□□□为周柱史经九百年

  • 陈司理请疏·佚名

    陈司理请疏伏以拍洪楼畔。重续鹫岭之辉。迎笑堂前。又听鲸钟之响。人天共快。瞻注同心。恭惟古雪大和尚百世津梁。五宗华岱。闲挥妙偈。一天华雨覆栴檀。静吐慈音。万壑松风摇几席。钟武夷之灵秀。宝筏渡尽迷津。膺天

  • 沧海遗民剩稿·王松

    近代诗集。王松著。初版本约刻于民国初年。1959年6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出版。卷首有刘承干《序》、吴曾祺《序》、施士洁《序》、邱菽园《序》、郑家珍《序》、陈槐庭《序》、作者《自序》及王瑶京等人题词。卷

  •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郭廷以

    郭廷以编著。四册。依台北“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图书馆所藏图书报刊及其他资料辑录而成,记1912年元旦至1949年12月31日间史事。逐日编排,条列大事。所辑史事,依年区划,分别列举要目,另摘子题,注于页旁,并于卷首冠以年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