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初版卷二百三十四旧因其字音相近,以为即丁基重或丁基仲(丁宥),颇嫌证据不足,今另编。   贺新郎   贺人妾生子   喜溢蟾宫梦。起推衣、平章窦桂,湿鸦飞动。果报佳音传络秀,丹穴雏生彩凤。想孔释、亲来抱送。不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九张九龄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登进士第拜校书郎明皇在东宫举天下文藻之士亲加策问九龄对筞高第开元中迁中书舍人后出为洪州都督徙桂州充岭南按察使召入累迁中书令知政事密有陈 
-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岁次壬戌 金熙宗亶皇统二年春正月案是月乙未朔壬寅诏建国公出外第可依亲贤宅差提点官并都监 直秘阁赐绯鱼袋张子颜子正并进二官升直敷文阁右承奉郎赐绯鱼袋张宗元为右宣义郎直秘阁宗元枢密使 
- 正统十四年九月戊寅朔 上在迤北○令升礼科都给事中章瑾为礼部右侍郎兵部郎中项文曜为本部右侍郎刑部郎中李棠为本部右侍郎大理寺右评事李茂为本寺右寺丞俱以吏部推举也○令升都指挥佥事张輗为都督佥事专领护驾将军○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疆域表昔武王大封列侯各有分地至春秋时犹存百二十四国税安礼为作春秋指掌图以明之余谓是不可图也若从其始封则与春秋时之疆境不合若从春秋 
-                 栾武子立悼公〔原文〕既弑厉公,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①。庚午,大夫逆于清原③。公言于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谷也;其禀而不材,是谷不成 
- 坎惟心亨,故行有尚,外虽积险,苟处之心亨不疑,则虽难必济而往有功也。今水临万仞之山,要下即下,无复凝滞(险)〔之〕在前,惟知有义理而已,则复何回避!所以心通。人所以不能行己者,于其所难者则惰,其异俗者虽易而羞缩。惟心弘则不 
-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五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五十二四望山川【附封禅】旧唐书?宗本纪开元十八年百寮及华州父老累表请上尊号并封西岳不允开元礼封禅仪 銮驾进发【禅仪无此篇】皇 
-                 ——进谏规劝的艺术【原文】知悼子卒(2)。未葬,平公饮酒(3),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4),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5)。”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6 
-   唐朝初年的白话诗,依我的观察,似乎是从嘲讽和说理的两条路子来的居多。嘲戏之作流为诗人自适之歌或讽刺社会之诗,那就也和说理与传教的一路很接近了。唐初的白话诗人之中,王梵志与寒山、拾得都是走嘲戏的路出来的,都是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二◎若法与他心智相应。亦与等智相应耶。乃至广作四句。与他心智相应不与等智相应者。等智所不摄他心智相应 
- 十地品初记此品来意有三。一逐答上问。二对果之因。三众行相资。如大涅槃经三十六。云何下一一具答。乃至一部之大宗。此品亦如是。自前及下。皆一一次第而答。亦是一部之本也。如上四十二大问。问因果行教文自次第。 
- 一 经分别四神足者,于世有比丘,修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修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修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修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如何是“有比丘,修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于有比丘,为欲增上而得三摩地、心一 
- 30卷,清高宗弘历撰,蒋溥等奉敕编。该书为作者早期所作诗文之合集,初刊于乾隆二年(1737)。其写作成书过程是,先有文钞本。雍正八年,即庚戌年(1730)作者原序说:“余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今年二十矣。其间朝夕从事者四 
-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石成金撰。所见有刊本,附《传家宝》三集《雨花香》后,收拟话本十篇。年、嵩年校刻本,也附在《雨花香》之后,全称《新刻扬州近事通天乐》,收拟话十二种。与《雨花香》一样,也汇记明末清初扬州或与扬州有 
- 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佛在逝多林,不可说庄严菩萨请问救济苦众生法?佛为说不动如来、灭恶趣王如来,二咒。 
- 全一卷。清代弘储表,南潜评。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我国禅宗临济宗之法统,从释尊以下,至第六十九祖退翁弘储,历代单传之略传,各传并附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