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远离讥嫌品第九

尔时金刚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於声闻乘辟支佛乘不生讥嫌。於诸菩萨亦无讥嫌。云何於如来声闻众中。成器不成器得无讥嫌。於大乘道常善修行。云何得利智一切三昧诸陀罗尼及诸地忍。云何得昇进不退转法。云何常得善知识。云何常得不离佛法。供养众僧及诸菩萨云何於善根不生厌足。云何於菩萨行愿得无厌足。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轮。若有成就如是轮者,则於声闻辟支佛乘无所讥嫌。乃至於菩萨乘亦无讥嫌。若於如来声闻众中。成器不成器者悉无讥嫌。常得昇进不退法轮。而於大乘亦得增长无有阙失。常得禅定诸陀罗尼及诸地忍。不离佛法。供养众僧及诸菩萨。求於善根悉无厌足。得坚固精进。发无量行愿。过去所作一切恶业。皆以贤圣金刚地智。令使永尽悉得究竟。一切现在所有恶业。皆使无馀更不复作。能速成就无上法轮。七觉意宝而无厌足。能除一切众生结使人所依止。

善男子,譬如转轮圣王。若欲行时宝轮最在其前。其馀诸宝皆悉随後。能灭一切诸四天下众生浊恶。亦令四天下一切人民身意受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成就十轮。於声闻乘无所讥嫌。乃至一切众生亦依止而存。善男子,譬如大车具足四轮。多人依止乘於正路。边有块石众草。乃至根茎华果。为轮所辗皆悉消灭。如是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若有障法一切罪业。辗断消灭令不受报。善男子,譬如剑轮悉能斩截怨敌等首。既断支节手足更不任用。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如是十轮。一切六趣欲界诸恶。皆悉断除令尽无馀不复受报。

善男子,譬如五日出时。一切四天下大地。所有水处无不乾竭。如是菩萨成就十轮。能为众生除诸业障及障法等罪。众苦根本一切消灭。

譬如风灾起时。四方大风一时俱起。能吹一切大石诸山皆为微尘。如是菩萨摩诃萨能成就十轮。为诸众生同共依止。令四倒山结使诸业障法重罪灭苦根本。令得无馀。善男子,譬如师子王若欲吼时。一切畜生诸众生等皆悉怖畏。如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乃至外道及诸异学恶知识等。皆令惊畏忘失言辩。

善男子,譬如释提桓因以军围绕。手执金刚杵破坏阿修罗。如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者,一切倒见外道之属。恶知识等皆悉坏灭。

善男子,譬如如意宝珠。著高幢上雨种种宝。如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十种轮者,能持戒幢雨众法雨。以施一切无量众生善男子,譬如夜闇明月出现灭一切闇。若有一切迷失道者令得正道。如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者,无明黑闇如是众生失八正道。亦为众生说种种法。令其照明尽诸苦际示八正道。善男子,譬如日初出时一切穀米皆悉增长。诸华开敷及诸药穀尽得成熟。雪山消流诸河充溢。以渐次第满於大海。

如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者,但调伏戒慈悲炙暖故。为诸众生说无量法。能生善根种种华果。一切结使业报恶行。及邪见山悉得消灭。乃至究竟证於涅槃。一切妙果无不悉得。信戒施闻慧无量三昧如是次第,犹如大河以渐满足。以渐满故能令众生入於无畏涅槃之城。

善男子,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十种轮者,所谓十善是也。菩萨成就此十轮故。乃能成熟一切众生。菩萨以离杀生故。能令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一切忧悲苦恼。善根成熟具足果报。若於前际流转六趣没生死河。以如是等不杀生因缘。先世所作身口意等恶业诸罪一切烦恼。能令众生障於正法。自作教他作乃至见作随喜。受持如是不杀轮故。皆悉辗坏一切恶业障碍罪报令无有馀。亦以不杀因缘。能令一切诸天人等。皆生爱乐无有疑悔寿命得长。临欲终时所爱妻子及诸眷属。悉皆围绕身不受苦。乃至神逝所往之处。终不见阎罗王及诸狱卒。若临死时遇善知识。清净持戒心乐福田。舍此身已得生人中诸根聪利。复值善知识清净持戒。常乐福田断除诸恶。而求一切大菩萨行。入深智海遂得菩提。其所生处。常离刀杖诸恶国土。寿命长远自在净国离诸惊怖。如彼佛寿无量无边。亦复能作如是寿命。为诸众生说法教化。乃至佛涅槃後令法久祝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最初轮也。

菩萨若成就此轮。於声闻乘辟支佛乘无所阙失。於一切如来声闻弟子亦无阙失。不退大乘一切三昧诸陀罗尼及诸忍等。到於一切自在之地。常随善知识佛及菩萨得闻正法。供养众僧殖诸善根恒无厌足。修诸菩萨一切行愿亦无厌足。何以故?过去诸佛於此十恶皆悉远离。於一一恶不善业等亦不赞叹。以是之故。善男子,於此十善若能守一善业。以如是相所获果报亦如前说。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不盗。能施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畏亦无愁恼。己所有物如法饮食资身财业。恒求一切如法利益无非法欲。以此善根行业果报。假使曾於六趣流转没生死河。以不盗力故。身口意业所作众罪能障正法。乃至财业等障。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不盗轮。皆悉辗除令无有馀。亦令人天一切爱乐而无疑悔。乃至临命终时。妻子眷属一切围绕身不受苦。若命终後神逝所往。不见阎罗王及诸狱卒。恒遇所爱诸善知识。持戒清净心乐福田。乃至能离一切恶法。成就一切无量善法。随所生处得大财业有财业已能离怖畏。而悉不与水火贼共。乃至到於菩提。悉得众宝严饰佛国宝树具足。无我我所无取无著。成就一切众生行业。无我所无所受。无寿无众生。而悉调伏於彼佛国。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轮也。

若菩萨成就此轮。於声闻辟支佛乘悉无阙失。乃至如来声闻弟子亦无讥嫌而自於彼摩诃衍乘无有厌足。悉得一切诸三昧门及陀罗尼忍地。亦不舍於一切誓愿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终身远离邪淫。一切众生皆为欲流之所沈没。而能施於无畏无嫉无热恼害。於己妻色恒生知足无非法欲。以是善根果报力故。若有宿世邪淫果报。六趣生死流转诸有。自作教他见作随喜。而令悉离诸邪淫轮。辗断恶业令无有馀。乃至成菩提道生於净国。无女人处第一清净。彼诸众生皆悉化生。不从父母和合受身。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轮也。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乃至不舍一切愿行。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尽其形寿。离诸妄语常随顺语。以是因缘人天欢喜。乃至逮得菩提。不谄众生而生其国。所言真实无有虚伪。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轮也若菩萨成就此轮。乃至常求一切菩萨愿行。而无厌足终不暂舍。

复次善男于。菩萨摩诃萨於终身中常离两舌。乃至以此善根至成菩提调伏众生。修六和敬来生其国。皆共一心互相恭敬。而无违失修质直法。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轮。也。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乃至常求菩萨行愿。无有厌足终不暂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远离恶口乃至成就菩提。耳终不闻不適意事。常生佛国恒闻种种柔软人声及音乐声。闻诸法声周遍佛国。志念成就梵音清彻。如是众生来生其国。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轮也。

若有菩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乃至成佛。恒求菩萨一切行愿。而无厌足终不舍离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於其终身远离绮语。乃至菩提。常於佛国闻诸菩萨摩诃萨百千法音周遍佛国。而恒远离一切绮语。成就善语法语。如是众生来生其国。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轮也若菩萨成就此轮。乃至菩提。常求菩萨一切行愿。而无厌足终不暂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於其终身远离贪欲。乃至菩提。常生净国地平如掌众宝充满。亦以宝树而严饰之。复有若干种无价宝衣。璎珞幢幡金绳珠璎。而彼世界种种庄严罗网宝树。彼中众生远离憍慢我心贡高。颜貌端严诸根具足其心平等。如是众生来生其国。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轮也。

若菩萨能成就此轮。乃至菩提恒求菩萨一切行愿。而无厌足终不暂舍。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於其终身远离瞋恚。乃至菩提悉除一切垢恼秽浊尘雲暴风。於彼净国无诸浊恶断除憍慢。生彼国已形色端正。相好第一诸根不缺。禅定慈悲以自严饰。如是众生来生其国。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轮也。

若菩萨成就是轮。乃至菩提。恒求菩萨所作愿行。而无厌足终不暂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於其终身远离邪见。复能以此离邪见轮。令诸人天一切爱乐。若有众生流转六趣没生死河。如是人等起身口意。一切业障及烦恼障而障正法。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离邪见轮。碾断业结令灭无馀。妻子眷属围绕左右。临命终时身不受苦。神逝所往亦终不见阎罗王等及诸狱卒。随善知识持戒清净。心乐福田恒生正信。命终之後得生人中。亦与善知识及诸持戒福田之人。而相遭遇还相依止令得正见。为善知识之所教授。修习善法恒离一切不善等恶。於诸善根皆悉成就。一切菩萨所行之道无不修习。以是因缘能度一切众生。入摩诃衍正法大海。乃至得菩提道。一切疑网及诸吉相常见断见。离我我所见。如此众生来生其国寿命无量。悉同法味皆是大乘。弃舍声闻辟支佛。及诸天魔一切外道并魔眷属。皆悉已离如是等恶来生其国。彼佛寿命无量无边。恒於其中而作佛事。般涅槃後令法久祝无所损减而更炽然皆悉一味。善男子,是名菩萨第十轮也。

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於声闻乘辟支佛乘不生讥嫌。及二乘人亦无讥嫌。乃至大乘亦复如是,於大乘人能令增广炽然三宝。於诸如来声闻弟子。成器及不成器者亦无讥嫌。而能庄严摩诃衍道。一切三昧诸陀罗尼乃至忍地。恒善修学证胜进法。不离诸佛及大菩萨善知识等听法信受。乐供养众心无厌足。求诸善根终不暂舍。菩萨所行六波罗蜜亦无厌足。善男子,若能成就如是十轮者,菩萨摩诃萨。疾成无上正真道觉。何以故?过去诸佛修行十善离一切恶。能现如是种种果报因缘无量相貌。具菩提道悉断一切烦恼结使。尽竭三恶皆使无馀。是故能令绍三宝种。久住於世常得炽然。使不复受三有之身向於涅槃。为断阴入界等入无畏城。以此远离十恶因缘。具足果报如上所说,以是义故。善男子,若於此十善不修一者,求於佛道而复自言:我是大乘皆应当得无上菩提。如此之人是大妄语。多行谄曲种种欺诳。於诸佛所能断一切众生善根趣向三恶。是故善男子,具足十善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声闻乘辟支佛乘。修行如是十善功德。悉能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以此十善而自庄严。求无上果修学大乘疾成佛道者,此则安立一切功德善根处所。若能守护十善。便於善根誓愿满足成无上道。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以十轮觉悟,欲离一切苦。不应讥声闻,恼著袈裟者,随顺缘觉乘,信心勤精进。安乐诸众生,而受行大乘。

一切诸缘觉,觉了最胜法。净修於佛道,速证得菩提。远离於杀生,人天皆爱念。生生得长寿,善修无害业。

一切所生处,常乐於佛法。亲近世尊者,速证得菩提。若离於偷盗,一切智所敬。悉灭诸慳贪,守护不盗戒。

生处常大富,为他作施主。而得严净国,以众宝庄饰。灭除烦恼秽,乾竭於爱欲。能远离邪淫,速得清净国。

永离欲淤泥,解脱净众生。令入於大乘,由离邪淫故。欲得圣智者,赞叹於实语。弃舍诸妄语,悉灭於苦恼。

究竟得实语,常值於诸佛。速疾成菩提,远离妄语故。堪任为善器,而远离两舌。常与诸佛会,永舍於断见。

得圣无染著,逮总持辩才。能知深法海,不久得菩提。常说柔软语,远离於恶口。众生所爱乐,能灭先世业。

令众生欢悦,菩萨之法将。悉知诸佛行,得入第十地。智者所爱敬,远离於绮语。具足五功德,所说皆觉了。

欲闻尊贤教,及与求圣道。供养诸佛海,速得一切智。一心除贪淫,不坏於正法。供养染衣者,炽然三乘道。

常生清净国,法将之住处。於彼获妙智,第一无上乘。常行於慈心,远离诸瞋恚。速疾得禅定,志乐贤圣行。

生於清净国,远离一切过。随佛所住处,永离一切瞋。专一修纯信,远离诸邪见。显示三乘道,是名法供养。

免离於恶趣,解脱值贤圣。具足菩萨行,逮得最上智。安住而说法,能成於菩提。三昧总持忍,皆由十善故。

具足轮威德,悉碾除恶趣。

尽灭业结障,疾成正法将。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八·佚名
  出家品第十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五·澄观
  又序·智旭
  卷第六十八·德清
   第七十二則 百丈問雲巖·胡兰成
  大乘义章 第一卷·慧远
  卷之三十五·别庵性统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慧沼
  第八十三章 敌王克服次第·佚名
  晓众生根本品第十四·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佚名
  卷一·野竹福慧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一之下·智顗
  净慧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文益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被围·梁辰鱼

    【临江仙】〔小生生末领败兵上〕转战夫椒三败北。千秋宗社全倾。团团四野尽吴兵。阵云迷故国。壁月照空营。〔末〕半卷红旗奔淛水。霜寒鼔冷无声。〔生〕回头杀气正凭凌。思量无计策。只得请行成。〔小生〕战余落日

  • ●卷九·葛立方

    徐师川诗云:“楚汉纷争辩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何颜肯姓刘。”谓项伯籍之近族,乃附刘而背项,郑君已为汉臣,乃达汉而思楚也。余尝论之曰①,方刘、项之势,雌雄未决也,其间岂无容容狡诈之士,首鼠两端

  • 卷二十三·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三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山居诗二十四首【并序】 序曰愚咸通四五年中於锺陵作山居诗二十四章放笔藁被人将去厥後或有散书于屋壁或吟咏於人口一首两首时时闻之皆多字句舛错洎乾符辛丑岁

  • 卷二·詹安泰

    鹧鸪天·二首·乙亥二月积雨初晴,胶柏街楼居作积雨春昏气不舒,劣晴云浪散天衢。幽禽啼日还思乳,老树临楼渐着鬚。花市远,酒盃疏,为谁辛苦此城居。未须长作还家梦,春草池塘待种鱼。旧梦和灯阁浅塘,山城二月始

  • 黄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举进士第一。政和中知福州。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宋史翼》有传。著有《演山集》六十卷。词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五·杨仲良

      神宗皇帝   常秩擢用   嘉祐五年五月己亥,颍州进士常秩为试将作监主簿、本州州学教授,翰林学士胡宿等言其文行称于乡里也。秩,临汝人,尝举进士不中,退在陋巷二十余年。为学求自得,尤长于《春秋》。学者常以孙复所学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今献备遗卷三十九·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胡世寜胡世寜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癸丑举进士授湖广徳安府推官升南京刑部陜西司主事西寜矦家讼更九司十三道讼者老且贫矣世寜一阅得其情即日断决富翁顾金箔诬致大辟为辨出之上疏言时政备边十事一曰严考核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一·佚名

    太宗四萧瑀【吕温 范祖禹 张唐英】刘洎禇遂良【孙之翰 张唐英 东坡】王珪【李徳裕】裴寂【六一】戴胄【张唐英】孔颖达【张唐英】尉迟敬徳【吕温】李君羡【王元之】王君廓【张唐英】总论太平之政【曽子固 子由 

  • 史记疑问卷下·邵泰衢

    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撰孙膑传王之宠姬二人为队长孙子欲斩之王从防上观下令曰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已受命遂斩之用其次为队长复鼓之皆中规矩使报王曰用之虽赴水火可也王曰罢休孙子试兵也非穰苴之将兵也

  • 卷一百二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史记一百二十四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言文之蔽小人以僿谓细碎苛法乱政】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讥非言也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

  •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吕思勉

    我国现在,所吸合的民族甚多,而追溯皇古之世,则其为立国之主的,实在是汉族。汉族是从什么地方,迁徙到中国来的呢?这个在现在,还是待解决的问题。从前有一派人,相信西来之说。他们说:据《周官·大宗伯》和《典瑞》的郑注:古代的祭

  • 辞达而己·孔子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不过达意罢了。” 【读解】 就一般情况说,“辞达而已矣”是针对“巧言令色,鲜矣仁”而言的。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反对开口就是一大篇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一帙    三藏法师玄奘译  从第一尽八十卷。  第一卷  筹量(上宙留反郑注礼记云筹算也顾野王云筹策所以计算也史记曰借前箸以筹之也说文从竹寿声下略张反考

  • 记阅书遣闲·太虚

    有些阅书是要靠闲极无事再加以忍耐心的。我在郑山过年,十多日闲甚,借看的书,仅有尼赫鲁自传与斯太林传。以尼传的纯是极度艰苦的爱国生活,与力争印度独立的革命行动,又是个科学者社会主义者的非宗教者,设非闲得无书可看并持

  • 漂亮朋友·莫泊桑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吉·德·莫伯桑的长篇小说,写于1885年。贫穷无依的杜洛阿仗着朋友福雷斯蒂埃的帮助当上了报馆的记者,不久他便懂得了成功的秘诀在于机敏,灵活,善于揣测王子的投机意图,然后进行欺骗,同时他又不

  • 鹅湖集·龚敩

    明代诗文别集。龚敩著。据《明史·艺文志》、焦竑《国史·经籍志》记载,《鹅湖集》6卷,但流传甚少。程敏政《明文衡》、黄宗羲《明文海》搜采极博,均不及其名姓,可知亡佚已久。《四库全书》编者裒集《永乐大典》所收的龚

  • 世相物语·林语堂

    本书收录了林语堂先生的小品文数十篇。全书共分“世相漫议”,“茶余清话”,“人生写意”和“学艺琐思”四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