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30卷,清高宗弘历撰,蒋溥等奉敕编。该书为作者早期所作诗文之合集,初刊于乾隆二年(1737)。其写作成书过程是,先有文钞本。雍正八年,即庚戌年(1730)作者原序说:“余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今年二十矣。其间朝夕从事者四书五经、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等书,讲论至再至三。顾质鲁识昧,日取先圣贤所言者以内治其身心,又从身心所得者措之于文,均之有未逮也。日课论一篇,间以诗歌杂文,虽不敢为奇辞诡论,以自外于经传儒先之要旨,然古人所云文以载道者,内返窃深惭恧。每自思念受皇父深恩,时聆训诲至谆且详,又为之择贤师傅以受业解惑,切磋琢磨,从容于藏修息游之中,得以厌饫诗书之味。而穷理之未至,克己之未力,性情涵养之未醇,中夜以思惕然而惧。用是择取庚戌九月以前七年所作者十之三四,略次其先后,序、论、书、记、杂文、诗、赋,分为十有四卷,置于案头便于改正。且孔子不云乎:言顾行,行顾言。《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常取余所言者以自检所行,倘有不能自省克,以至于言行不相顾,能知而不能行,余愧不滋甚乎哉!”此编并未刊刻出版,可称为庚戌文钞本。可知这是作者青少年时作品选集,亦可见当年作者律己甚严,写作一丝不苟并精益求精之精神。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孔北海集·孔融
  竹岩集·柯潜
  凌忠介公集·凌义渠
  陈检讨四六·陈维崧
  宋文选·佚名
  文山集[四库本]·文天祥
  黄御史集·黄滔
  弢园文录外编·王韬
  潜斋文集·何梦桂
  俨山外集·陆深
  演山集·黄裳
  檀园集·李流芳
  存研楼文集·储大文
  西汉文纪·梅鼎祚
  竹洲集·吴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南金·唐圭璋

      南金字晋卿,自号三谿冰雪翁,乐平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   贺新郎   感怀   流落今如许。我亦三生杜牧,为秋娘著句。先自多愁多感慨,更值江南春暮。君看取、落花飞絮。也有吹来穿绣幌,有因风、飘坠随尘土。人世

  • 黄庭坚诗全集六·黄庭坚

    观王主簿家酴醾肌肤冰雪薰沈水,百草千花莫比芳。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人枕囊。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观音赞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火坑与刀山,猛兽诸

  • 唐诗镜卷五十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五十一 明 陆时雍 编 晩唐第三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人彦博之後少敏悟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诗名时号温李然薄於行多作侧词艶曲数举不第大中末上书千言执政鄙其人授方山尉徐商署为巡官

  • 皇明诗选卷之九·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律诗三五言排律五言律诗三王世贞谢榛徐中行吴国伦宗臣梁有誉刘凤张家胤沈炼高岱张九一栗应宏卢柟徐渭张问仁余有丁黎民表欧大任胡应

  • 卷一一七 晉紀三十九·司马光

      起旃蒙單閼(乙卯),盡柔兆執徐(丙辰),凡二年。   安皇帝義熙十一年(乙卯、四一五年)   春,正月,丙辰,魏主嗣還平城。   太尉裕收司馬休之次子文寶、兄子文祖,並賜死;發兵擊之。詔加裕黃鉞,領荊州刺史。庚午,大赦。   丁丑

  • 卷之三十七·佚名

    洪武元年十二月丁卯朔以汪广洋刘惟敬为中书省参政杨宪为御史中丞钱塘为刑部尚书郭景祥为浙江行省参政阮崇礼为江西行省参政安然为山东行省参政○礼部尚书钱用壬告老赐居湖州用壬广德人故元进士为翰林编脩官张士诚据吴

  • 第十二回 假神道鱼腹藏书 收众心狐鸣篝火·黄士衡

    话说大泽乡本是冷僻地方,客商无多,贸易不盛。因为地近水滨居民大抵以鱼为业。平日出产鱼虾甚多,价值甚贱。此次又值大水,江湖中水族随流泛溢而来,遍地皆是。居民家家张网,户户攀罾,三餐下饭,无非此物,愈觉得不值钱。所以虽然添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弘治十三年十二月辛巳朔 上视牲于南郊○壬午升礼科左给事于瑁俱为左给事中户科给事中蕞兰工科给事中方矩俱为右给事中子聪瑁矩俱工科仕伟刑科兰兵科○尚宝司司丞郑宗仁丁忧服阕复除原职○癸未虏复入大同境既而引去提

  • 提要·王世贞

    臣等谨案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明王世贞撰世贞以史学自任多所著述其弇山堂别集诸书已着于録是编乃记世宗穆宗神宗三朝阁臣事迹案明自太祖罢设丞相分其事权于六部至成祖始命儒臣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但称阁臣而不以相名其后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髙卫王琼决册定难显忠基庆之碑王珪惟髙氏始得姓于齐太公之后歴秦汉以来世固多徙而北者王之先蓟门人方五代扰攘李景盗据江南数通使契丹王之皇祖宻国公者与其子适将虏命至而李景阴欲构患中原潜使人害宻国公

  • 永宁土司传·张廷玉

    永宁,唐朝时称为蔺州。宋朝时,该地在泸州的江安、合江二个县的境内。元朝时,此地设置了永宁路,统领了筠连州和腾川县,后来此地又改为永宁宣抚司。明朝洪武四年(1371)平定了四川,永宁归附朝廷,朝廷在此设置永宁卫。六年,筠连州

  • 卷三十八·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严内外上 易家人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臣若水通曰程頥云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

  • 卷一百五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五  宗 卫湜 撰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庙而拜迎於门外壻执鴈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鴈盖亲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御轮三周先俟於门外妇至壻揖妇以入共

  • 人生的自由问题·太虚

    ──十九年五月在北平讲──此问题含义甚广,关于政治、宗教、哲学各方面,但现在限于时间,不能作充分的研究,所以、略重在哲学。在十七世纪法兰西的理想家卢梭,高唱:“人类生而自由,在神权、君权下失去了自由的人,必须争回了这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上大章第五释教相者。若弘余经不明教相。于义无伤。若弘法华不明教者。文义有阙。但圣意幽隐教法弥难。前代诸师或祖承名匠。或思出神衿。虽阡陌纵横莫知孰是。然义不双立理无两存。若深有所以。

  • 伤寒论注·柯琴

    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地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佚名

    亦称《大周经玄义》。佛教著述。唐静居撰。一卷。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呈,以讲此经而“上资圣寿”。此书简略介绍了“八十华严”处、会、品的结构及九会的主要内容。认为第一会是“举所信之佛”;第二会讲“能信之心

  • 金刚般若论会释·窥基

    一部分三。初敬所师。叙标作意。次科宗义。正释经文。后叹愚深法成隐灭。初中三颂分二。初二颂半归敬所师。后半颂叙标作意。初中复二。初二颂别显三宝。后半颂总礼所师。初中复二。初一颂半唯敬法。后半颂敬佛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