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亨字逸民,郫人。初为僧,名绍祖。作画效周纯。   桃源忆故人   刘郎自是桃花主。不许春风闲度。春色易随风去。片片伤春暮。   返魂不用清香炷。却有梅花淡伫。从此镇长相顾。不怨飘残雨。 
-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五	明 陈耀文 辑	中调	千秋岁           秦少游	柳边沙外城郭轻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踈酒盏离别寛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鸳 
-   王之道 和袁望回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强陪簪绂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便合痴狂称达者,谁能穷悴作骚人。
    一杯聊复从公醉,要见予言总是真。
王之道 和袁望回春雪
    白雪嫌春晚,从 
-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十五圣宗六二十八年夏五月丙午髙丽西京留守康兆弑其主诵擅立诵从兄询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髙丽史曰献哀王太后皇甫氏戴宗之女生穆宗穆宗即位册上尊号曰应天启圣静徳王太后穆宗年已十八太后摄政居千 
-  穆宗毅皇帝实录进实录表★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臣宝鋆经筵讲官太子少保文渊阁领阁事体仁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朴全之。○朴全之竹州人也父晖官至典法判书。 全之年未弱冠登第历史翰。 忠烈五年元世祖诏选衣冠子弟入侍全之与焉。 因留元与中原名士游商 
- (第五伦、钟离意、宋均、寒朗)◆第五伦传,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他的祖先是齐国的田姓,后来姓田的迁到园陵的很多,所以用次第作为姓氏。第五伦年少时为人很耿直,有德行。王莽末年,盗贼蜂起,同宗族、同乡里的人争相趋附他。 
- (戊子)八年大明永樂六年春正月1月1日○庚戌朔,上服冕服,行向闕禮,停百官朝賀。1月2日○辛亥,分遣海道察訪軍器監李季控于忠淸道,巡禁司大護軍韓雍于全羅道,判禮賓寺事安騰于慶尙道。先是,司諫院上言:騎船軍爲國藩籬,扞禦外侮,民之 
- (丙申)四十二年清康熙五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辰,上下敎曰:「臘盡春來,東作不遠。災荒尤甚處,亦當設賑勸農,賑政不可不別樣申飭。濟州賑穀,令備局,另加嚴飭,連續入送,俾蒙終始軫念之澤。」〈史臣曰:「上於歲首,每降是敎。今於靜 
- 变复之家,以久雨为湛,久旸为旱。旱应亢阳,湛应沈溺。或难曰:夫一岁之中,十日者一雨,五日者一风。雨颇留,湛之兆也。旸颇久,旱之渐也。湛之时,人君未必沈溺也;旱之时,未必亢阳也。人君为政,前后若一。然而一湛一早,时气也。范蠡计然 
- 宋 赵善璙 撰出处类出处韩魏公因论进退曰处去就之难者不可猛而有迹韩魏公既解相印王丞相遗公书谓过周勃霍光姚崇宋璟又曰为古人所未尝任大臣所不敢天下以为名言欧阳文忠公亦曰进退之际从容有余徳业两全谤防自止过周 
- 	<经部,诗类,诗演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一	明 梁寅 撰	祈父之什	祈父	军士怨於久役而作也 传曰旧序以为刺宣王之诗观之诗文未见其必为宣王也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三章皆赋也祈父司马也掌封圻 
-   垂示云。佛祖大机。全归掌握。人天命脉。悉受指呼。等闲一句一言。惊群动众。一机一境。打锁敲枷。接向上机。提向上事。且道什么人曾恁么来。还有知落处么。试举看。  【一一】举黄檗示众云(打水碍盆。一口吞 
- 念佛三昧[1]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 
- 元代诗文别集。15卷。同恕撰。同恕原有文集30卷,元顺帝至正初年由陕西行台御史观音保等刊行于江淮,但入明之后,原本就亡佚不存。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同恕诗文若干篇,重编为《榘庵集》15卷 
-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道教书籍。又称《觉世篇》、《觉世真经》,简称《觉世经》,底本出于《藏外道书》。 
- 又名《薛氏全书》。丛书。明薛己等撰。七十八卷。己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是书中薛己撰八种,余八种多为薛己与父薛铠辑、注、增补前人旧作。包括宋陈自明编、薛己注《妇人良方大全》二十四卷,明薛铠辑、薛己增补《保 
- 明王鏊撰。一卷。杂录明代人物逸事,并及当时天下财赋、财用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