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二

禅林类聚卷第十二

游山 驰书 缘化 应化 神异 因果 沐浴 偃息

游山(辞送附)

百丈海禅师侍马祖游山归。忽然哭。同事问云忆父母邪。师云无。云被人骂耶。师云无。云哭作甚么。师云问取和尚。同事往问马祖。祖云你去问取他。同事回至寮中。见师呵呵大笑。同事云。适来为甚么哭。如今为甚么笑。师云。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

佛眼远颂云。一回思想一伤神。不觉翻然笑转新。云在岭头闲不彻。水流涧下太忙生。 鼓山珪云。世间名利闲荣辱。云雨纷纷手翻覆。悲欢相继不堪论。棒头无眼黄粱熟。 径山杲云。有时笑兮有时哭。悲喜交并暗催促。此理如何举向人。断弦须得鸾胶续。 松源岳云。哭不彻。笑不彻。倒腹倾肠向君说。父子非亲知不知。抬头脑后三斤铁。

赵州因僧辞。师问甚处去。云闽中去。师云。彼中兵马隘。直须回避始得。云向甚处回避。师云恰好。

汾阳昭颂云。僧去闽中路不遥。报言军马闹嘈嘈。问师回避居何处。恰好安眠日正高。 佛慧泉云。七闽归路目争锋。回避须教不见踪。恰好藏身何处是。青山云外万千重。 正觉逸云。闻说闽中兵马多。叮咛游子第干戈。临歧指个藏身处无。限雄师不柰何。

长沙岑禅师游山归至门首。首座问和尚甚处去来。师云游山来。座云到甚么处。师云。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云大似春意。师云也胜秋露滴芙口。

雪窦显云。谢师答话。 白云端云。大众。且道长沙在春夏秋冬中不在春夏秋冬中。要会么。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雪窦颂云。大地绝纤埃。何人眼不开。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羸鹤翘寒木。狂猿啸古台。长沙无限意。咄。 上方益云。拂拂山香满路飞。野花零落草披离。春风无限深深意。不得黄莺说向谁 佛鉴懃云。独步曾无语。逢人口便开。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薄雾筛红日。轻烟衬绿苔。若将诗句会。埋没法王才。

茱萸禅师问僧。阇梨为复游山玩水。为复问道参禅。僧云和尚试道看。师云。雕蚶镂蛤不[虫*参]之泥。劳君远至。云浑身是铁犹被一桡。师云降军不斩。

圆悟勤云。言前收。句后杀。峻疾不通风。直饶钉觜铁舌也无啖啄处。且道为甚么如此。非人得其便。古德颂云。游山玩水事寻常。早晓归来鬓欲霜。踏破草鞋回首看。数声猿叫白云乡。

仰山寂禅师问僧近离甚处。云庐山。师云曾到五老峰么。云不曾到。师云阇梨不曾游山。

云门云。此语皆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 沩山秀云。今人尽道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只知捉月不觉水深。忽若云门当时谨慎唇吻。未审后人若为话会。然水母无目求食须假於虾。 黄龙心云。云门仰山只有受璧之心。且无割城之意。殊不知被这僧一时领过。黄龙今日更作死马医。乃拈拂子度与僧。僧拟接。师便打。 大沩喆云。仰山可谓光前绝后。云门虽然提纲宗要钳键天下衲僧。争柰无风浪起。诸还识这僧么。亲从庐山来。

雪窦显颂云。出草入草。谁解寻讨。白云重重。红日杲杲。左顾无瑕。右眄已老。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大隋因僧辞。师问甚处去。云峨嵋山礼普贤去。师竖起拂子云。文殊普贤总在这里。僧画一圆相抛於背后却展两手。师云侍者将一贴茶与这僧。

保福展云。若无后语。笑他衲僧。 云门别云。西天斩头截臂。这里自领出去。 五祖戒云。大隋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雪窦显云。杀人刀活人剑。具眼底辨取。 沩山秀云。大隋茶非类赵州茶。既不类赵州茶。得之者少矣。这僧得之。且有甚长处。然不义之财於我如浮云。 天童觉云。识法者惧。欺敌者亡。水中择乳。须是鹅王。

保宁勇颂云。楖栗杖头光闪烁。锡罗卷里面皱馊。肩横背负出门去。好是无人敢驻留。 古德云。一轮明月照潇湘。更不逢人问故乡。自是天涯惯为客。任他猿叫断人肠。

岩头因僧辞。师问甚么处去。云入岭礼拜雪峰去。师云。雪峰若问岩头如何。但向他道近日在鄂州湖畔住。只将三文买个黑老婆。每日捞虾摝蚬。且恁么过时。僧到雪峰举似前话。峰云。穷鬼子得与么快活不彻。(联灯作买个捞波子)

上方益云。既是穷鬼子。为甚么快活不彻。不见道乐客不如苦主人。虽然如是。而今且在沧溟上。钓得鲲鲸未可知。

海印信颂云。且於湖畔捞虾蚬。不向沧溟钓巨鳌。一叶扁舟一蓑笠。闲眼闲坐任风涛。 古德云。三文娶得一妻贤。摝蚬捞虾在钓船。雪老未知穷活计。看来不直半文钱。

曹山本寂禅师辞洞山。山云子向甚么处去。师云不变异处去。山云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师云去亦不变异。

丹霞淳颂云。家家门掩蟾蜍月。处处莺啼杨柳风。若谓纵横无变异。犹如掷剑拟虚空。

云门偃禅师。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游山玩水。

佛慧泉颂云。南岳山前径山后。瀑布声如雷震吼。拈却笠子露顶行。踏破草鞋赤脚走。 地藏恩云。杖梨林下步莓苔。扰扰劳生眼未开。好是落花随渌水。一时流出洞中来。 开福宁云。游山玩水事寻常。早晚归来鬓欲霜。踏破草鞋回首。看数声猿叫白云乡。 无为子云。学人自己。游山玩水。只知踏破草鞋。忘却来时年几。

云门僧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师云须弥山。

五祖演云。有时问着师僧。或竖一指。或进一步。或下一喝。或拂袖便去。上座未在。何故。太平未曾向二三月下一阵雪向汝诸人在。如有个汉出来道老和尚莫七颠八倒。见今下也不是。乃展手云。了。 应庵华云。云门道得不妨谛当。要且落在第二头。若是明杲即不然。忽有人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只对他道致将一问来。

洞山聪颂云。不生一念岂通宗。真伪分於一句中。筑着眼光兼杜口。须弥当面作屏风。 保宁勇云。万仞峰前立大乖。须臾眨眼落悬崖。通身不损毫毛者。天上人间安敢埋。 无尽居士云。一念沈沈过有无。亘空拈出太弥卢。直饶玉兔金乌急。宫殿巡游落半途。

罗山闲禅师在禾山送同行矩长老出门次。师把拄杖向前一擸。矩无对。师云。石牛拦古路。一马勿双驹。后有僧举似踈山。山云。石牛拦古路。一马生三寅。

鼓山珪颂云。不踏门前路。春归又一年。落花红满地。芳草碧连天。 径山杲云。出门握手话分携。古路迢迢去莫追。却笑波心遗剑者。区区空记刻舟时。

保福展禅师与长庆游山次。师以手指雪峰旧院云。教中道妙高峰顶。莫只这里便是么。庆云。是即是。可惜许。后举似镜清。清云。若不是孙公。便见髑髅徧野。(一本小异)

僧问鼓山。只如棱和尚恁么道。意作么生。山云。孙公若无此语。可谓髑髅徧野。白骨连山。 雪窦显云。今日共这汉游山图个甚么。复云。百千年后不道全无。祇是少。

汾阳昭颂云。因上高岩到顶头。僧人致问已圆周。是即便是可惜许。只恐同音别处游。 草堂清云。八万四千非一一。七金山内海滔滔。妙高峰顶平如掌。谁把长竿钓巨鳌。 雪窦云。妙峰孤顶草离离。拈得分明付与谁。不是孙公辨端的。髑髅着地几人知。 佛心木云。携手相将孰共行。目前唯睹妙高山。云泥不隔来时路。付与儿孙触处看。

慈明问僧。行脚须知有行脚事。作么生是行脚事。云知。师云知底事作么生。云山高水深。师云。念汝远来。且坐吃茶。僧云诺诺。僧问行脚不逢人时如何。师云钓丝绞水。

石田董颂曰。老倒慈明为指迷。钓丝绞水出群机。时人贪看芦花白。不见沙鸥隔岸飞。(拈颂集声)

驰书

国一钦禅师因马祖遣人送书至。书中作一圆相。师发缄见。遂於圆相中着一点。却封回。后忠国师闻得乃云。钦师犹被马师惑。

保福展云。甚处是惑处。作么生得不惑去。 雪窦显云。径山被惑且置。若将呈似国师。别作个甚么伎俩免被惑去。有老宿云当时坐却便休。亦有道但与划破。若与么。只是不识羞。敢谓天下老师各具金刚眼睛。广作神通变化。还免得么。雪窦见处也要诸人共知。只这马师当时画出。早自惑了也。 五祖戒云。两彩一赛。又云。三人指路拟何为。 大沩喆云。诸人还识马祖径山么。一点水墨两处成龙。国师道钦师犹被马师惑。可谓千里同风。不见道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 径山杲云。马师仲冬严寒。钦师孟夏渐热。虽然寒热不同。彼此不失时节。忠国师为甚么却道钦师犹被马师惑。还委悉么。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

佛印元颂云。马祖当时见径山。同风微露密机关。无端却被南阳老。平地坑人似等闲。 照觉总云。被惑之言事有由。神交千里芥针投。谁言解使云通信。我不然兮石点头。 地藏恩云。自南自北。自西自东。溪山虽异。云月还同。何事南阳老倒。令人扰扰匆匆。

南泉愿禅师有书与茱萸云。理随事变。宽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内。僧乃问如何是宽廓非外。萸云问一答百也无妨。云如何是寂寥非内。萸云睹对声色不是好手。僧又问长沙。沙瞪目视之良久。又进后语。沙乃闲目示之。僧又问赵州。州作吃饭势。又进后语。州以手拭口。后僧举似师。师云此三人不谬为吾弟子。

佛鉴懃云。南泉虽则养子之缘。其柰怜儿不觉丑。殊不知三人一人有足无目。一人有目无足。一人足目俱无。虽然如是。皆可与南泉为师。为甚如此。事理分明。 承天简云。此三人一人得皮。一人得肉。一人秦不收魏不管。 南堂静云。好南泉父子。大众。若是南堂即不然。如何是理随事变。濯锦江头濯锦时。桃花似锦柳如眉。如何是事得理融。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如何是宽廓非外。遂拈拄杖倚左边。如何是寂寥非内。却拈拄杖倚右边云。不要动着。动着便三十棒。

古德颂云。淡泊洋洋膝上琴。包藏古意亦何深。霜天有月西风急。落岸断崖秋水音。

玄沙备禅师令僧驰书上雪峰。峰上堂开缄见三幅白纸。乃呈示大众云会么。良久云。不见道君子千里同风。僧归举似师。师云。山头老汉。蹉过也不知。

东禅齐云。甚么处蹉过。若的蹉过。师岂不会弟子意。若不恁么会。只如玄沙意作么生。若会便参取玄沙。 五祖戒出语云。将谓胡须赤。 黄龙南云。雪峰不道无长处。既被玄沙识破。直至如今雪不出。 海印信云。智与师齐减师半德。智过於师方堪传授。要且欠一着在。 开善谦云。玄沙白纸。争柰文彩已彰。雪峰既曰千里同风。何故不知蹉过。不见道养子莫教大。大了作家贼。

汾阳昭颂云。故遣驰书达远信。不干文字示家风。回来却报玄沙语。蹉过分明理更封。 佛性泰云。白纸三张通信去。展开千里却同风。阳春转入胡笳曲。不是风吹别调中。 佛心才云。踏翻钓艇承家业。笑出芦花月正圆。地阔天长三幅纸。同风千里为谁宣。 慈受深云。玄沙象骨眼睛乌。白纸三番便当书。千里同风多错会。一条拄杖两人扶。

缘化

保寿二世禅师。因先保寿问。父母未生前。还我本来面目来。师立至深夜下语不契。翌日辞去。寿云汝何往。师云。昨日蒙和尚设问。某甲不契。往南方参知识去。寿云。南方禁夏不禁冬。我此间禁冬不禁夏。汝且作街坊过夏。若是佛法。阛阓之中。浩浩红尘。常说正法。师不敢违。一日街头见两人交争挥一拳云。你得恁么无面目。师当下大悟。走见先保寿。未及出语。寿便云。你会也。不用说。

五祖演云。若人於此知落处。可谓公办私办。大众。听取一颂。甚妙也甚妙。於此知性命。劈鼻与一拳。当时便打止。 南华炳云。一拳打就无面目。碧眼胡僧观不足。秋来黄叶落纷纷。六六翻成三十六。 枯木成云。南北东西是处游。更深归去月如钩。春风一阵花狼籍。不觉思量暗点头。 佛性泰云。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幸有傍人为着力。自家端坐看扬州。 梦庵信云。闹市相逢两知识。面目无来太费力。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应化

明州布袋和尚。未详姓氏。形才腲鮾。往来通衢闹市。或问在此何为。答云等个人来。云人来也。答云汝不是这个人。或解布袋。百物俱有。或拈起示人云。这个是兜率内院底。或於袋探果子与僧。僧拟接。师乃缩手云汝不是这个人。或见僧行过。乃拊背一下。僧回首。乃云。与我一文钱。有时倚布袋终日憨睡。或起行市肆间。小儿哗逐之。或以拄杖或数珠与儿戏。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遂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僧云只此别更有在。乃提布袋肩负而去。(或本不同)

保宁勇颂云。咄。这憨皮袋。眉粗兼服大。终日在街头。市行无买卖。阿呵呵。归去来。典钱还却债。 佛慧泉云。拈起即行。放下便歇。瞌睡阿师。弄巧成拙。佛意祖意宁知。裙子褊衫百结。有时独立兮谁是知音。归去来一天明月。 圆通秀云。千般万样。有谁能会。瞌睡老僧。收拾满袋。心无诸受。触处三昧。巷尾街头。贵买贱卖。

普化和尚因临济院有斋。河阳木塔乃同临济在僧堂内坐。才说及师每日在街市掣风颠。知他是凡是圣。济云待来与问过。须臾师入来。济便问普化是凡是圣。师云你道我是凡是圣。济便喝。师乃指两尊宿云。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济云这贼。师叫云贼贼。便走出。

海印信颂云。骐骥驽骀辨者稀。浅深毛色共同之。若非伯乐垂精鉴。千里追风不易骑。

洞山聪禅师。僧问。既是泗州大圣。为甚么在扬州出现。师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慈明圆颂云。泗州忽示现扬州。天下宗师话路稠。君子爱财取有道。南海波斯鼻孔粗。

神异

世尊因五通仙人问。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云五通仙人。五通应诺。佛云。那一通。你问我。

雪窦显云。老胡元不知有那一通。却因邪打正。 琅琊觉云。世尊不知。可谓因正而打邪。五通因邪而打正。 翠岩芝云。五通如是问。世尊如是答。要且不会那一通。 云峰悦云。大小瞿昙被外道勘破了。有傍不甘底么。出来。我要问你作么生是那一通。 云盖本云。世尊如是召。五通如是应。作么生是那一通。良久云。姹女已归霄汉去。呆郎犹在火边蹲。

保宁勇颂云。无量劫来曾未遇。如何不动到其中。莫言佛法无多子。最苦瞿昙那一通。 云溪恭云。问佛如何那一通。世尊当面指迷踪。祥云密密微微雨。大震雷音匝地风。 长灵卓云。汝问如何此问亲。岭梅江柳共芳春。抱赃不用行搜捡。已自当堂露贼身。 正觉逸云。那一通。你问我。令人惭愧释迦老。只知步步踏红莲。不觉茫茫入荒草。 佛印元云。仙人一问通皆备。却是瞿昙一物无。唤得兔来依旧放。几多山鬼暗相呼。

世尊因耆婆善别音响。至一冢间见三个髑髅。乃敲一髑髅问耆婆。此生何处。婆云此生人道。又敲一云此生何处。婆云此生天道。世尊又别敲一问此生何处。婆罔知生处。

涂毒策颂云。如来一击少人知。直下分明更是谁。无限月光随水去。片云偏向故山归。

殃崛摩罗未出家时事外道受教。为憍尸迦欲登王位。用千人拇指为花冠。所得九百九十九。唯欠一指。遂欲杀母取指。时佛在灵山以天眼观之。乃化作沙门在殃崛前。殃崛遂释母欲杀佛。佛徐行。殃崛急行。追不及乃唤云。瞿昙住住。佛告曰。我住久矣。是汝不住。殃崛闻之。心忽开悟。遂弃刃投佛出家。佛即授与落发披衣。

佛灯珣颂云。急行缓步无前后。浑踏长安路一条。殃崛忽然知住处。便能平步上云霄。花冠不用娘生指。须发宁烦费力摇。好是移花兼蝶至。等闲买石得云饶。 踈山如云。殃崛雄雄方勇锐。瞿昙住住息风波。杀人作佛当头札。覆雨翻云在剎那。

殃崛摩罗因持钵入城到一长者家。值其妇产难。长者告云。沙门是佛弟子。有何方便救得我家产难。殃崛云。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当去问佛却来相报。乃遽返白佛。具陈上事。佛告云。汝速去说。我自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殃崛依佛所说往告长者。者妇闻之当时分免。母子平安。

觉海元颂云。圣法从来不杀生。本无生杀亘精明。是诸人我皆空相。一切冤亲尽假名。甘露才沾除热恼。玉莲金子两敷荣。 鼓山珪云。月里姮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径山杲云。华阴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彻骨冷。谁家女子来照影。不照其余照斜领。

那咤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

佛眼远云。肉既还母。骨既还父。用甚么为身。学人道。到这里若见得去。廓清五蕴吞尽十方。乃为偈曰。骨还父。肉还母。何者是身。分明听取。山河国土现全躯。十方世界在里许。万劫千生绝去来。山僧此说非言语。 径山杲云。骨肉都还父母了。不知那个是那咤。一毛头上翻身转。一一毛头浑不差。

破灶堕禅师因嵩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不辍祭祀。师以杖敲灶三下云。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十。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青衣峨冠设拜云。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蒙禅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天。特来致谢。师云。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拜而没。后有僧问师。某甲久侍左右。未蒙方便。灶神得何宗旨。便乃生天。师云。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僧伫思。师云会么。云不会。师云本有之性为甚么不会。僧作礼。师云堕也堕也。破也破也。后有僧举似安国师。国师叹云。此子会尽物我一如。可谓如朗月处空无不见者。难构伊语脉。僧乃低头叉手而问。未审甚么人构他语脉。安云不知者。

佛眼远颂云。祸福威严不自灵。残杯冷[夕/肉]享何人。一从去后无消息。野老犹敲祭鼓声。又云。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切忌参商。别无奇妙。低头侍奉。欢喜问讯。佛法商量。伤子性命。 佛灯珣云。倚灶惟灵不是灵。灵从断处一堆尘。野老不来敲祭鼓。因正打邪别是春。

仰山寂禅师一日忽见异僧乘虚而至。作礼而立於前。师问近离甚处。云早晨离西天。师云何太迟生。云游山玩水。师云。神通妙用则不无阇黎。佛法须还老僧。僧云。特来东土礼文殊。却遇小释迦。遂出西天贝多叶与师。作礼乘云腾空而去。

东林总云。诸方商量如麻似粟。尽道这碧眼胡儿来无踪去无迹。直是光前绝后。若不是仰山也难为纵夺。诸禅德。殊不知这碧眼胡儿腾空而来。腾空而去。一生只在虚空里作活计。有甚么光前绝后。大小仰山被他将两杓恶水蓦头浇了也。当时集云峰下自有正令。何不施行。大众。且道作么生是正令。咄。 圆悟勤云。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是从上来爪牙。这罗汉具计多神通妙用。到仰山面前直得目瞪口呿。何故。鹤有九皋难翥翼。马无千里谩追风。 湛堂准云。诸禅德。可惜仰山放过这汉。当时若是宝峰。便与擒住。须教维那僧堂前撞钟集众。责状赶出。况佛法不当人情。伊既称罗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为甚么不归家稳坐。只管游山玩水。参。

南华炳颂云。远离西竺路迢迢。亲向支那弄海潮。若要清风生阃外。拽来更与四藤条。 踈山如云。小释迦。大文殊。闲名号。任称呼。藤条在握不能用。被他碧眼谩涂糊。

因果

世尊因调达谤佛生身入地狱。遂令阿难传问。你在地狱中安不。达云。我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阿难传问。你还求出不。达云我待世尊来便出。阿难云。佛是三界大师。岂有入地狱分。达云。佛既无入地狱分。我岂有出地狱分。

翠岩真云。亲言出亲口。 径山杲云。既无出分。又无入分。唤甚么作释迦老子。唤甚么作提婆达多。唤甚么作地狱。还委悉么。自携缾去沽村酒。却着衫来作主人。

湛堂准颂云。好笑提婆达多。入捺落十小劫波。虽然得三禅妙乐。吹布毛须还鸟窠。

三祖璨大师为居士时谒二祖云。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祖云将罪来与汝忏。士良久云觅罪了不可得。祖云。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云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云。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云。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执侍二载乃付达磨信衣正法眼藏。说偈密嘱护持。无令断绝。

琅琊觉云。犹欠作云何梵在。

佛国白颂云。罪已无根性已空。正生风处不生风。至今山谷山前水。一派清波入海中。 无为子云。潜溪水急。天柱峰高。洞然明白。不隔丝毫。从来生计平如掌。后世儿孙弄海潮。 佛鉴懃云。三祖以罪忏罪。二祖将错就错。一阵清风劈面来。罪花业果俱凋落。灵丹一粒有神功。瘥病不假驴驼药。 旻古佛云。风恙缠身。觅罪不得。九万里程。展摩霄翼。 五祖演云。无孔笛子毡拍板。五音六律皆普徧。时人不识黄旛绰。笑道侬家登宝殿。

百丈海禅师每上堂。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汝是何人。老云。诺某甲非人也。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致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师令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众议一众皆安何故如是。食后师乃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指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师云近前来与你道。檗遂近前与师一掌。师拍手笑云。将为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前话问。沩山乃撼门扇三下。司马云太粗生。沩云佛法不是这个道理。 沩山又举问仰山。仰云黄檗常用此机。沩云天生得从人得。仰云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性宗通。沩云如是如是。 天圣泰云。三生六十劫。 兜率悦颂云。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不能通。柰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 上方益云。江北江南问野狐。只因昧落有差殊。鸿门一踏开双扇。那个男儿是丈夫。 百丈政云。画师画地狱。画出百千般。驻笔从头看。特地骨毛寒。 无尽居士云。化形来问大修行。当下金篦刮眼睛。转得野狐成百丈。夜来依旧野干鸣。 径山杲云。不落不昧。石头土块。陌路相逢。银山粉碎。拍手呵呵笑一场。明州有个憨皮袋。

云门偃禅师。僧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甚处忏悔。师云露。

应奄华云。云门露。猛如虎。达磨师。不是祖。岂不见。盐官老。须弥为槌虚空为鼓。又不见。禾山老。解打鼓。休莽卤。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喝一喝。又拈云。光孝着一转语。不是老僧见处。亦非垂手为人。何故。岂不见道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白云端颂云。簸土扬尘无避处。将身直到御楼前。回头不见来时路。下是黄泉上是天。 正觉逸云。石火流星曾未急。旋机电卷一何迟。云门露字突然出。着眼看时鹞子飞。 天童觉云。露。超宗越祖。人言渠热返魂香。我道伊挝涂毒鼓。 东林颜云。推锣擂鼓转船头。席卷波翻喊激流。洗脚上船乘快便。顺风相送下扬州。

沐浴

世尊因跛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於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雪窦显云。诸禅德。作么生会。他道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也须七穿八穴始得。乃颂云。了事衲僧消一个。长连床上展脚卧。梦中曾说悟圆通。香水洗来蓦面唾。 涂毒策云。洗尘触体两空寂。妙证密圆超见思。白璧无瑕空受玷。圆通会里受涂糊。

天盖幽禅师因有一院名无垢净光禅院化浴室。有人问既是无垢净光为甚么却造浴室。僧无语。后请师代。师云。三秋明月夜。不是骋团圆。

丹霞淳颂云。虽然答尽深深意。争柰投机句未亲。欲会本来无垢的。更须入水见长人。

偃息

沩山佑禅师一日卧次。见仰山来师乃转面向壁卧。仰云。某甲是和尚弟子。不用形迹。师作起势。仰便出去。师乃召云寂子。仰回。师云听老僧说个梦。仰低头作听势。师云为我原看。仰取一盘水一条手巾来。师遂洗面了。才坐。香严入来。师云。我适来与寂子作一上神通。不同小小。严云某甲在下面了了得知。师云子试道看。严乃点一椀茶来。师叹云。二子神通智慧。过於鹙子目连。

佛鉴懃云。梦中说梦深许沩山。妙用神通须还二子。传茶度水耀古腾今。年老心孤怜儿惜子。向衲僧门下。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更有一人徧界不曾藏。佛眼觑不见。 大沩智云。沩山老人幸自日午高眠。何用起来梦中说梦。又道二子神通过於鹙子。恁么说话。检点将来。正是破坏家门。殊不知祇是两个了事底汉。当时若一棒一条痕。通身日杲杲。岂不快哉。

南堂静颂云。拨草瞻风。孤峰独宿。鼓无弦琴。唱无生曲。沩仰香严。鼎之三足。临机不费纤毫力。任运分身千百亿。 古德云。取水烹茶不露机。当时原梦善知时。如斯始为仙陀客。鹙子神通岂及伊。

镜清怤禅师问雪峰。古人有言。峰便倒卧。良久起云。问甚么。师再问。峰云虚生浪死汉。

投子青颂云。寻常爱客恨无来。及至人来懒话陪。空卧早知眠不当。虚劳红焰落寒灰。

禅林类聚卷第十二

 

猜你喜欢
  禅门锻炼说目次·戒显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二·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二·佚名
  起世因本经卷第八·佚名
  覆袁闻纯居士书·太虚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卷十四(竺法护译)·佚名
  卷第七十二·德清
  大乘要语一卷·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佚名
  卷第六十四·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第七十九·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葛绍体

      东山诗选二卷    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东山诗选二卷散见永乐大典中皆题葛元承撰而不着时代爵里今考集中早发诗云天台今日去歩歩紫云乡又新昌道中诗云明朝行几里应近赤城西则当为天台人矣谢铎赤城续志载

  • 卷二百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桂岩吟稿朱晞顔字子囦新安人庆元中广西漕使叠防岩登越亭不到越亭久榴花今已红江流寒防玉山色翠浮空百粤薫风里三湘夕照中行藏仗忠信六合本同风朝阳洞

  • 卷一百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白石樵唱钞林景熙字德阳号霁山温之平阳人也咸淳辛未太学释褐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客於会稽王修竹英孙之家会杨琏真伽发宋陵英孙使客收其弃骨景熙得高

  •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张廷玉

        陈遇 叶兑 范常 宋思颜 郭景祥 王濂 杨元杲 孔克仁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学者称为静诚先生

  • 1929──中華民國十八年己巳·郭廷以

      1﹐1(一一,二一)   甲、國民政府蔣主席發表告國民書,希望於三年內以和平方法廢除不平等條約。   乙、國軍編遣會議開幕(事先馮玉祥曾建議先編遣各集團軍總司令部,依次及於總指揮部、軍部、師部)。   丙、勵志社成立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七·乾隆

      南北朝  【戊宋元嘉五年魏神防元年西秦王乞防暮末永辰元年北凉承元元年夏主赫连定胜光元年】春二月魏人及夏战于上邽执其主昌以归夏赫连定称帝于平凉魏人追之败绩夏复取长安  魏将军尉眷攻上邽夏主退屯平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年九月壬辰朔前庚寅大学士李廷机奏臣年老多病自春至今比奉 圣谕欲臣少俟今又数日非臣决去 皇上未必放臣阁臣受恩深重原非他臣比臣独殿诸臣之后而迟于尚书孙丕扬者已七月固足以明阁臣之不敢造次以礼始终亦可

  • 卷三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陈杞世家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

  • ●牧令书自序·徐栋

    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州县理则天下无不理称州县之职大约不外于更事久读书多而读书尤要盖更事在既事之后读书在未事之先且读书虽未更事而可收更事之效所谓前事为后事师也昔贤有见乎此言刑名钱谷有书言兴利除害有书甚至记

  • 卷首之四,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四天章四皇上御制诗二赐安徽巡抚高晋江分上下各抚治简剧因之寄任殊以汝慎勤应胜此凤庐其念洊灾区赐河道总督白锺山南巡江国周遭历不使河干负弩朝嘉尔导疏合优叙肯因小节课臣僚二十一

  • 目录·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所目録      诗类卷一国风【周南至衞】卷二国风【王至豳】卷三小雅【鹿鸣至无羊】卷四小雅【节南山至鼓钟】卷五小雅【楚茨至何草不黄】卷六大雅【文王至卷阿】卷七大雅【民劳至召

  • 南岳大乘止观序·慧思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  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载于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证一切性。不于三

  • 24.结论·佛音

    有慧人住戒,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我提出了此偈之后又说:大仙所说之偈的戒等种种义,现在我要如实的解释;对于那在胜者教中已得而难得的(那些)出家(的人们),如果不得如实认识到包摄戒等安稳正直的清净道,虽然欲求

  •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

  • 女论语·宋若莘

    封建社会传统女教之书之一。唐代女学士宋若莘撰,其妹宋若昭对书进行了申释。共10篇,包括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侍客、和柔、守节等十二章,体例仿效《论语》。以前秦设学授业的女

  • 许太史真君图传·佚名

    不署撰人。秋月观暎《中国近世道教の形成》考证该传出于元代。柳存仁《许逊与兰公》一文认为该传可能不早于南宋。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内容与《许真君仙传》相近,许逊传逐段插图凡52幅,十二真君像各一副。

  • 虱·程小青

    霍桑正背窗吸着纸烟。那挟着雨丝的晓风一阵阵从窗口里飘进来,把烟雾吹得团团地打旋。我从烟雾缭绕中,瞧见他笑嘻嘻地向我说话。  “包朗,‘五鬼搬运法’的秘密,现在你已经眼见了!你这一次抛弃了笔墨,跟我回苏州来,也可算不

  • 中说·王通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