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澹轩集

诗文别集。一作《李澹轩文集》、《澹轩文集》、《李滨老集》。八卷,其中诗三卷。宋李吕撰。《周益国文忠公集》卷七五《澹轩李君吕墓志铭》称吕“读《易》六十四卦,皆为义说,徧观经史百家之书,……凡兴衰得失论著数百篇”。吕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墓志铭作于略后,未云有集,知其时集尚未刊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墓铭云吕有《澹轩集》十五卷云云,偶误)。其集之刊行,未知始于何时,《宋史·艺文志》无著录。《文渊阁书目》卷九始著录,谓一部十五册。《箓竹堂书目》著录,谓三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十五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十五卷。知其书明末清初犹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已不见其书,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八卷;卷一至卷三为诗,计五古四十首、七古十四首、五律二十四首、五言长律一首、七律四十五首、五绝五十三首、七绝四十六首,卷四为词,计二十四首;卷五至卷八为各体文,计四十九篇。而墓志名所云“论著数百篇”皆未见,知所佚者甚多。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五古、七古诗各一首,跋二篇。

《澹轩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张苍水诗文集·张煌言
  忠愍集·李若水
  忠穆集·吕颐浩
  水心集·叶适
  晚清文选·郑振铎
  华阳集·张纲
  古穰集·李贤
  勿轩集·熊禾
  演山集·黄裳
  苏学士集·苏舜钦
  浮沚集·周行己
  性善堂稿·度正
  严陵集·董弅
  事类赋·吴淑
  句曲外史集·张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泽民·唐圭璋

      泽民,乐安人。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   瑞龙吟   城南路。凝望映竹摇风,酒旗标树。效原游子停车,问山崦里,人家甚处。   去还贮。徐见画桥流水,小窗低户。深沉绿满垂杨,芳阴娅姹,娇莺

  • 第二十出 追踪·李渔

    (净上)乱世人人说挂冠,谁知果有一人拚?乌纱却是多情物,偏向人头熟处钻。——自家非别,乃姚东山老爷的管家便是。俺老爷为因世乱,致仕还乡;又见兵戈扰攘,恐怕住在家中,还有不测之祸,竟同夫人、小姐云游四方,做一队江湖散

  • 卷三十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二杜甫【九】近体诗【四】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隂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氷浆椀碧玛瑙寒悮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题张氏隠居春山无伴独

  • 序言·陈三立

    散原先生手书诗稿,起民国八年己未,讫十五年丙寅。都如千篇,次第与刊本《散原精舍诗》同,惟稿本录存《为海客索赠鼓娘诗》《雪娘曲》《庸庵尚书逸社第二集诗》《庸庵尚书来游白下赋赠寄题》《曹公亭及胡琴初母寿诗》等篇,汰

  •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陈寿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江表传曰: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吴录曰:恪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登讲论道艺,并为

  • 唐史论断序·孙甫

    古之史尚书春秋是也二经体不同而意同尚书记治世之事作教之书也故百篇皆由圣人立不以恶事名虽桀纣之恶亦因汤武之事而见不特书也但圣贤顺时通变言与事各有所宜为史者从而记之又经圣人所定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体虽不一皆足

  • 薛大鼎传·刘昫

    薛大鼎,蒲州汾阳人,北周太子少傅博平公薛善的孙子。父亲薛粹,隋朝介州长史,汉王杨谅谋反,授予薛粹绛州刺史官职,谅失败后被杀。薛大鼎因年幼被免死,流放辰州,后得以返回乡里。唐高祖刚树义旗时,大鼎到龙门拜谒高祖,并说:“请不要

  • 武三思传·欧阳修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在武则天当太后时,接连升官为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爵为王。契丹攻陷营州,武三思任榆关道安抚大使屯守边陲。回京师后,授官同凤阁鸾台三品,一个月后免官。又检校内史,罢为太子少保,后改任太子宾客

  • 孙作传·张廷玉

    孙作,字大雅,江阴人。其文纯正雅典,言之有据。曾著书十二篇,总名为《东家子》,宋濂为他做《东家子传》。元末,携家避乱于吴,将其他东西都抛弃了,唯独载书两筐。张士诚请他去做官,他因母病立即辞官归家,客居于松江,大家都为他买田

  • 王崇古传·张廷玉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嘉靖二十年(1541)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由郎中始,历任安庆知府、汝宁知府。调任兵备副使,在夏港打击倭寇,在靖江追歼了一股倭寇。跟随巡抚曹邦辅在浒墅作战。此后,与俞大猷一起将倭寇追逐出海。他

  • 卷一百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五校讐略一【臣】等谨案郑樵校讐略着论六十九条其总序云册府之藏不患无书校讐之司未闻其法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蠧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传故作校讐略其所着论大约以搜求阙逸编次类例为重

  • 卷六十五·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帅臣上仁宗乞韩琦兼领大帅镇秦州余 靖臣准五月七日诏勑节文令後三馆臣僚如有边防要切机宜及朝廷大事并令具实封奏臣窃闻已

  • 禁耕第五·桓宽

    大夫曰:“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异时,盐铁未笼,布衣有朐邴,人君有吴王,皆盐铁初议也。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蚤

  • 卷下·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续编卷下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训斤斤察也周颂执竞云斤斤其眀毛传斤斤明察也孙炎曰重慎之察也便便辨也【诗作平平】小雅采菽曰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毛传平平辨治也便平古今字晏晏温温柔也卫风氓云言笑

  • 卷六·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六      宋 欧阳修 撰鹿鸣论曰鹿鸣言文王能燕乐嘉賔以得臣下之欢心尔考诗之意文王有酒食以与羣臣燕饮如鹿得美草相呼而食尔其义止于如此而传云恳诚发于中者衍说也圣人不穷所不知鸟兽之

  •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慧清入心如水。破恶从树离种花。度世乐功德聚。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若行者止意已得应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佚名

    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总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为六十华严之异译。兹将八十华严与六十华严之异同处,列表如左:八十华严之梵本,乃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从于阗国携入我

  • 宗门十规论·文益

    全一卷。五代僧法眼文益撰。又称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净慧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略称十规论。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旨在摘举五代时禅家之流弊,而予戒饬。计分十条:(一)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二)党护门风,不通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