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神足行章第六

慧清入心如水。破恶从树离种花。度世乐功德聚。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若行者止意已得应从观得解。若行者观已足当应从止得解止观相云何。若意在使一因缘止止不动不或念馀是应止相。若在止处偏分别偏去如相观思惟如有受是应观相。譬如买金家见金不观试。如是应止。若持金试知。是金某国某处杂铜不真。知石色好鬼长短圆方濡亦馀玻观譬如是,譬如人刈刍。左手把刍右手持鎌便断刍。彼譬如把刍是应止。如断刍是应观。譬如行者见髑髅熟谛视。若如开目见。闭目亦见亦尔无有异。是应止。若分别观头骨异颔骨异齿骨异颈骨异臂手胁胭膝足骨。如是观。如是见骨连。从四因缘致有。何等为四。食礼行合骨见非常苦空非身从不净生无所有。是应观。要听止观相不分别。是为止。分别是为观止意。行者持何等行得止意报。若干因行止意。听说要止意二因缘方便行得止意。一者念恶露。二者念安般守意。恶露行云何。是间行者等意念一切人令安隐。便行至父树便行至观死尸一日者,至七日者膖胀者,青色者,如盟者,半坏者,肉尽者,血洗者,骨骨连者,筋缠者,若白若解散四面。无有数手破。譬如鸽色。彼行者自在取一敷意令知。不久意著止。令意在敷处熟谛观。若自知如今是敷处。是间在又处自见。远在所见亦如是,是空处一处便正坐便见。如敷因缘在地所见随亦如是,便行无有声处。无有说处。人空处一处便正坐。便见如上久处。令意见念无有异。若行者从敷因缘失不受念意不生。便复往至父树。令意受敷因缘相令意坐。亦引不离念常在。前若行者意敷因缘。出入远行常在意止不远离。已昼夜在心。令半月一月一岁。复不啻令行不失行。令行时止时。坐独坐时。多众中共坐时。病疲时。有力时。连随常念敷意因缘在前祝令敷因缘念如是非常。若空非身不净无所有。令如本因缘敷意行念无有异。若己意在敷处得自在。便持响自身观。若见死尸亦自身等无有异。便若见男子。若见羸人。若见老若壮若少年。若不端正若胆裸若著衣若庄严。若彼亦尔。如敷念处若意念所在。所在一切无有异。便已应从念恶露得止意。是时意随行念不离。行增满譬如河入海。

猜你喜欢
  卷第四十二·德清
  诸佛菩萨殊胜因缘序·太虚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八卷·湛然
  卷八十二·道世
  中观论卷第四·龙树
  阿毗昙心论卷第三·佚名
  卷八·野竹福慧
  卷第二十一(弥沙塞)·佚名
  忆先品第二十二·佚名
  卷六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第五十一·德清
  与 止 安 书·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九·澄观
  序言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李叔同
  卷之三十二·纪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耿时举·唐圭璋

      时举字鼎,一字德基,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居太学,以恩科得文学,为岳庙卒。   浣溪沙   露压蔷薇金井栏。   辘轳声断碧丝乾。   辽阳无信带围宽。   花落池塘春梦静,   月生帘幕夜香寒。   闲愁无力凭阑干

  • 弹指词·顾贞观

    临江仙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水如环佩月如襟。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莫倚君身仙骨在,晓霜明镜骎骎。碧天云海约投簪。旧欢新别,回首两沉吟。生查子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抱影欲成眠,翠被寒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唐介劾张尧佐   皇祐三年十月丁酉[1],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责授春州别驾。初,张尧佐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力争,又请王举正留百官班,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顷之,复除宣徽使、知河阳。

  • 名山藏卷之一百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二◆王享记二东南夷二○东南夷二琉球安南真腊暹逻琉球安南真腊暹逻△琉球琉球国居东海唐宋皆不宾贡高皇帝使行人杨载持诏其国国凡三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中山王名察度山南王名承

  • 卷九上·杨士奇

    四年正月甲申朔李远兵至藁城果遇德州禆将都指麾葛进领马步兵万余为前锋乘冰度滹沱河半度远进击之敌望见远军少敛退下马系之林间以步卒接战远佯却敌追之远分兵潜出其后解纵所击马远奋击之敌退已失马遂大败斩首四千余级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春正月丙申朔上诣堂子行礼。回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升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

  • 二百三十一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五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自四月初二日得雨,麦季大收,俱是十分,月内又连得大雨,秧田有水。目下米价比前又减,每石九钱四、五分至一两三、四分不等,麦价每石五钱四分。百姓安乐,

  • 一二五六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罚校看书及外任各员分别议罚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二五六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罚校看书及外任各员分别议罚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八日臣和<坤>等谨奏:本月初十日奉旨:文渊、文源、文津三阁详校官校出错悞各员,内除现在出学差者,俟差满时着同陆锡熊前赴盛京罚

  • 吕罗汉传·魏收

    吕罗汉,本是东平寿张人。其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祖吕显,字子明。少年好学,性格廉洁正直,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纷纷到他那里评理。慕容垂任命他为河间太守。皇始初年,举郡降魏,魏太祖很高兴,赐给他魏昌男的爵位,拜授他为巨鹿

  • 薛大鼎传·刘昫

    薛大鼎,蒲州汾阳人,北周太子少傅博平公薛善的孙子。父亲薛粹,隋朝介州长史,汉王杨谅谋反,授予薛粹绛州刺史官职,谅失败后被杀。薛大鼎因年幼被免死,流放辰州,后得以返回乡里。唐高祖刚树义旗时,大鼎到龙门拜谒高祖,并说:“请不要

  • 卷二十二上·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二上 嘉礼六 册公主序 古者天子之女谓之王姬周之中世下嫁诸侯天子至尊不自主婚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而谓之公主汉制因之始有封邑帝之姊妹谓之长公主至唐公主

  • 卷十三·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三 吉礼十三 专祀太岁风云雷雨师 总序 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按说文岁之字从步从戌木星一岁行一次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巳为阳自午至亥为隂所谓太岁十二神

  • 卷十六·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六 宋 严粲 撰 豳    国风 【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官守窜於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

  • 卷四·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圗卷四      宋 杨复 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疏曰凡乡饮酒之礼其名有四此賔贤能一也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

  • 卷一·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一济阳张尔岐撰士冠礼第一【郑目录云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主人?冠朝服则是仕于诸侯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积古者四民世事士之子恒为士冠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録此皆第一○贾公彦序云

  •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佚名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欲学菩萨道者。当从此始。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佛言一数。为檀波罗蜜。数息者神得上天。为布施身中神。自致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得作佛。是为内檀波罗蜜。为布施得度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明利害得失。论述精辟,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书中钱穆先

  • 庄氏史案·佚名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 庄廷鑨遂招集宾客, 整理增删成书。庄廷鑨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