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八古今体一百三十五首【丙戌六】寝殿粘壁历年所作望雨盼晴之诗不一而足即目兴怀辄成口号壁多望雨愁晴什复有忧霖盼霁诗似此心期浑不定要因祈岁协维时晴望楼登楼必有望要在合其宜雨泽初沾 
- 台湾诗钞卷七郑如兰林维朝杨克彰郑如兰如兰,字香谷、号芝田;清淡水竹堑人。有「偏远堂吟草」二卷(序跋见「附录」——施士洁序前见「后苏龛合集」)。送别将星光映客星明,海上楼船策太平。万里封侯班定远,一行作吏 
-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眀诗卷一百三七言絶句三黄哲游洪范池与刘文正洞门斜日照金潭千尺藤萝挂石龛骑马独来高处望满山松栢似江南赵介瑶池宴罢瑶池暮雨红碧桃花落几番风重来八骏无消息拟逐青鸾入汉宫严震直永州舟中潇湘二水 
-   政宣上帙五。   起宣和三年二月十七壬午,尽宣和四年四月十日戊戌。   宣和三年二月十七日壬午曷鲁(改作赫噜)至登州。   先是女真往来议论皆主童贯以赵良嗣上京阿骨打(改作阿固达)之约欲便举兵应之故选西京宿将 
-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秋七月壬申朔赵鼎奏淮东宣抚司提举官董旼赍亲笔诏至军前谕移屯事韩世忠拜诏感泣上曰卿可作书报张浚此事张浚亦必喜今日庙堂不比靖康间有妨功害能之人凡军旅事彼此议定然后行之 左宣奉大夫朱胜非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七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壬午朔,罢民间岁输马草。凡军官之马令自刍牧,各衞军士马疋则令管马指挥、千、百户各择水草豊茂之所,率所部卒及其妻子屯营牧飬。 撒马儿罕驸马帖木儿遣万户尼昝卜丁等来 
-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二十八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首章诸説如何曰杨氏初説甚善至斥管仲为徒能救之于已乱则不足以服其口矣葢周之衰乱固非一日之积而小雅尽废又岂桓公管仲之罪哉适当其时起而救之葢亦仁人君子之所必 
-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六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八佾孔子谓季氏章 袁了凡曰不曰可诛而曰可忍全要发季氏一防良心 按忍包敢忍容忍二义春秋传所谓忍人此敢忍之义所谓君其忍之此容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辜讲孔子说:“知错不改,就是真的过错。”	 
-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五宋 朱子 撰学礼九书数此一篇原阙 
-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净土玄门】○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寍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于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又云。若见如来者。为得大善 
- 窥基撰大种造色章大种所造色。合以六门分别。一辨体。二释名。三生等五因以明造相。四依因缘以辨大造。五同异大造相望辨造。六问答分别。辨体者。顺世外道。不别立有能造所造。俱是四大。然性是常。更无别物。吠世史 
-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九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请藏经提纲(经函 迎经 开经 阅经 焙经 补经 晒经)	楚石琦禅师新赎藏经上堂。举雪峰一日普请搬柴次。路逢一僧。乃掷下一段柴云。一大藏教只说者个。后 
- 嗣法門人性樂編住福州府長樂縣龍泉寺語錄弘光元年,大贊國馬公、大虞卿劉公、同春、元林正昇、陳天錫、陳光震、文學李光、祖暨僧印虛等,請師於三月念二日進院,至山門云:大智門開,七通八達,一任諸人去來。且道進門一句作麼生 
- [第一]施设分四谛者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总说分八一七苦是苦谛耶?苦谛是苦耶?集是集谛耶?集谛是集耶?灭是灭谛耶?灭谛是灭耶?道是道谛耶?道谛是道耶?八一八非苦是非苦谛耶?非苦谛是非苦耶?非集是非集谛耶?非集谛是非集耶?非 
- 南宋董弅撰。书名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说,系“取士相与谈仁义于闲燕之义”。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未见。《历代小史》本仅一卷,存二十一则,所记皆宋代朝野杂事,部分内容系据他书转引,但多数则出作者自撰。所 
- 佛说鸯崛摩经,一卷,增一阿含经力品之别出,西晋竺法护译。小乘部之摄。 
- 凡二十卷。北宋子璇集。又作首楞严经疏。系大佛顶首楞严经之注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总分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所诠宗趣,七教迹前后,八传译时年,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