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台湾诗钞卷七

郑如兰

林维朝

杨克彰

郑如兰

如兰,字香谷、号芝田;清淡水竹堑人。有「偏远堂吟草」二卷(序跋见「附录」——施士洁序前见「后苏龛合集」)。

送别

将星光映客星明,海上楼船策太平。万里封侯班定远,一行作吏谢宣城。摇鞭春试章台马,出谷声迁上苑莺。量取东瀛千尺水,汪伦送别有余情。

自吟拙作,因有所感怀,用香山原韵

人生贵适意,安用妄营为!汲泉品佳茗,兴到便吟诗;诗成不雕琢,一任人嘲嗤。或题招隐句,或裁游仙词;时时自吟咏,悠悠寄所思。所思在古人,古今不同时;韦、柳与元、白,夙昔梦见之。虫鸟鸣天籁,春秋各有司;问我何为者?我亦不自知。

题家毓臣广文(鹏云)吟稿

踪迹半天下,烟云一卷中;马群空冀北,鸿爪遍江东。山贼呼灵运,诗人画放翁。乘槎来海上,光射斗牛宫。

赠叶瑞西广文(萍香),用维丞韵(二首录一)

挟策无从伏阙陈,扶风绛帐且相亲;得逢桑梓联知己,何幸宫墙近圣人(署邻学宫)!醉饱山珍香齿颊(曾承招饮),搜罗海箓健精神。羡君家学渊源在,知有骅骝步后尘!

送黄淦亭广文(如许)之任彰化,用前韵(二首录一)

错落珠玑一一陈,开函雒诵恍身亲;门前雪立追前哲,坐上风来忆故人。叔度何时重觌面,文通此日更伤神!官卑犹足尊吾道,况有幽斋避俗尘。

夜谈,和水田韵(二首录一)

从来学校仗儒官,诗骨休嫌瘦与寒!此去青毡须爱惜,何时绛帐再盘桓?栋梁志大材无负,苜蓿香清禄岂干!记取吾家三绝技,广文珍重古衣冠(水田时将司铎台湾)!

维丞过读拙作,以诗见赠,依韵奉答(二首录一)

前人托迹海之东,留得勋名在此中。我正班荆逢伍子,君真举案似梁鸿(君笃伉俪)。熏莸器异原难合,泾、渭流分自不同。古调独弹谁一顾?何期青眼有吟翁!

酬施澐舫中翰(士洁)游北郭园和维丞见赠韵(二首录一)

三绝家风愧郑虔,翩翩羡尔独青年;东瀛岛上无余子,北郭园中别有天。山馆不妨娱岁月,海疆何幸靖烽烟!清谈竟日浑闲事,好叙今生未了缘。

鲁惠泉内史以巧月十七日招饮敝园,时值悬弧,赠诗和韵

敢云此地绝嚣尘,洒落如君信可人;啸傲园林过盛夏,唱酬歌曲拟阳春。山斋径辟三三曲,海屋筹添一一频。千里神交原夙契,岂惟杯酒日相亲!

稼田兄于北郭园东添建一堂,额为「述榖」;盖不忘先伯父通奉公遗训也。

时上元甲子落成,和吟社诸公韵

三弓构就别翻新,敢诩庐山面目真!榖述重铭先世训,堂成恰值上元春。地欣负郭田连陌,园喜留宾境绝尘。彩笔一题光万丈,和歌应自笑巴人。

赠方樾庭司马(祖荫)(二首录一)

自传家训作官箴,海外随身鹤与琴;花县讼庭余草色,竹城市里遍棠阴。下车雅澹孚黔首,挥尘清谈惬素心。邑有五公堪继美,一时政绩动讴吟。

遣兴,步子丹侄倩韵

一树繁花对古坟,匆匆瞥眼过秋分。海疆自昔娱清晏,时事如今懒见闻。梦里身名随逝水,尘中富贵等浮云。老来却反「离骚」意,不特人云我亦云。

题无何有斋

不贪利禄不趋时,何有何无任所之;此即南华真宰地,漆园梦蝶究谁知!

林维朝

维朝,字德卿,号翰堂,别署怡园主人;嘉义人。着有「怡园吟草」二卷,未刊。

吊延平郡王

星殒东南杰士亡,残棋一局着扶桑;空余十万横磨剑,遗恨还同宋岳王!

未成浴日补天功,瀛岛犹留霸气雄;一缕英雄长不泯,安平海上起悲风!

台湾杂咏

开辟洪荒海外天,延平勋业尚巍然;低徊无限沧桑感,霸气消沈二百年!

斗山妃子祠长在,竹沪王孙冢尚存;不改千秋亡国恨,声声杜宇总销魂。

玉山

突兀涌灵山,可望不可即;屹立万山中,三峰巨灵擘。凌空日月摩,拔地尘寰隔;终岁雪融融,绝顶云羃羃。雾鬓与烟鬟,微茫难认得;晴冬有时现,剎那仍隐匿。或云岩岫上,茫茫皆玉白;野番不识宝,弃之良可惜!因此玉山名,啧啧称自昔;至竟是也非?令人费猜臆。洎乎近年间,方来探险客;庐山面目觇,用袪世人惑。山势高若何?依然渺难测;但觉立峰头,星辰手可摘。扶桑第一峰,富士难匹敌;上达九重天,旋得嘉名锡。一自经品题,山灵愈生色;五岳剧崔巍,声称同藉藉。何时鸟道开,一印雪鸿迹?振衣万仞冈,瞰尽神州峄。

杨克彰

克彰,字信夫;清淡水佳腊庄人。光绪中,任台南府学训导,嗣升苗栗县学教谕;越数年,调台湾县学。

感慕别母

十载羁宦身,经年别慈母;问安藉双鱼,奉侍赖子妇。母氏多圣善,爱我情独厚;念我微露沾,勖哉慎操守!奈何岁乙未,汉家珠崖负!人心皆恐惧,纷纷皆避纣。母子难俱逃,东望徒回首!感叹每涕零,莫赎百年咎!方悔不如农,犹得耕陇亩;但知寂水欢,不作牛马走。母容常彷佛,元音如出口;中视蒙母来,顾盼呼「某某」。誓将奉母归,晨夕随左右;儿读母必怡,母然儿放否?缅怀倚闾时,寸心复何有!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四·彭定求
  程邻·唐圭璋
  ◆胡学正炳文(云峰集)·顾嗣立
  第二十四出 邮迎·陆采
  第二十五出·李开先
  邦哲·隋树森
  乾集之下·钱谦益
  一个星期(译诗)·徐志摩
  笑·闻一多
  余集卷八·乾隆
  卷161 ·佚名
  卷二百六十六·陈思
  卷四百八十四·陈廷敬
  杏林撷秀 (清)谢素声 撰·张次溪
  王炎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二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七古今体二十五首【丁未一】丁未元旦五旬有二纪年始久敬益深勑念中喜爆声声鸣达曙祥曦昈昈朗昇东春秋望八余三载宵旰勤民朂一躬盥漱瓣香无别冀??惟是祝绥丰元

  • 卷四百四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七 刘珝 山水图 老龙夜泛东溟侧汹涌西来成屴崱层峦叠嶂护苍烟浩荡江湖凝黛色垂流飞瀑交琤琮山光水影含姿容渔艇纵横远复近飞鸟灭没江天空方恨无

  • 卷七 乾德四年(丙寅,966)·李焘

      起太祖乾德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丁卯朔,御文明殿受朝。   乙亥,遣中使葬樞密直學士趙逢妻朱氏。時逢權知閬州,上聞其妻病死京師,故令官給葬事。逢性慘酷,其在閬州,會賊窎起,攻逼州城,逢捍禦有功,及事平,誅滅者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天启元年三月癸卯朔&nb

  • 尚史卷五十二·李锴

    列传三十夫人传庄姜【庄夬 厉妫人  戴妫附一】庄姜齐东宫得臣之妹庄公夫人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者也【左传】列女传庄姜始往操行衰惰心淫佚冶容傅母谕之作硕人之诗女遂感而自修 与诗说异庄公惑于嬖妾庄姜贤而

  • 卷之一百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五 传第八十九 和硕特部总传 和硕特部旧为四卫拉特之一系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有博贝密尔咱者始称汗子哈尼诺顔洪果尔嗣之有子六牧青海西套伊犁诸境详青海厄鲁特部

  • 吕僧珍传·姚思廉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出身贫寒、低贱。还是个孩童的时候,跟随老师学习,有相工历观诸生,指着吕僧珍对博士说:“这孩子出语不凡,将来定有封侯之相。”二十多岁时,依倚宋丹陽尹刘秉,刘秉被诛后,侍奉太祖文皇为门

  • 相威传·宋濂

    相威,国王速浑察之子,禀性厚道稳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好与士大夫往来,听他们讲经论史及古今治乱,听到直臣尽忠,良将取胜,必拍手称善。故每逢重大事情,其议论都恰当精深。至元十一年(1274),世祖命相威随大军伐宋。相威由正阳取安

  • 卷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学校考郡国乡党之学宋宁宗嘉定中知崇安县赵崇本捐俸兴学校请买开平废寺田以充学廪又请佃西林兴福二寺废租以折纳余羡助养士之费时赵彦敔监青龙镇税务重建镇学以养士百里之间弦诵相闻

  • 明堂位·戴圣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

  • 榕村语录卷十五·李光地

    春秋一古史书事月日而已无以时者惟鲁之旧史名春秋意者鲁史记事以时欤【自记】圣人删述六经都是一以贯之春秋游夏不能赞一词直是圣人胸中权衡丝毫不差游夏等下笔便恐不能不错柰何观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词则知赞易

  • 条例·严粲

    诗缉条例 集诸家之说为诗缉旧说已善者不必求异有所未安乃参以已说要在以意逆志优而柔之以求吟咏之情性而已字训句义插注经文之下以着所从乃错综新旧说以为章指顺经文而点掇之【点平声】使诗人纡余涵泳之趣一见可了以

  • 卷六·赜藏主

      ○睦州(道踪)和尚语录△上堂对机第一上堂云:“你诸人。还得个入头处也未。若未得个入头。须得个入头。若得个人头。不得辜负老僧。”又云:“明明向你道。尚自不会。岂况葢覆将来。”  问:“如何是学人自已?”师云:“观

  • 西方合论 第六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六卷第六称性门夫一切贤圣。称心而行。法性无边。行海叵量。是故或一刹那中。行满三祇。或恒河沙劫。未成一念。飞空鸟迹。辨地位之分齐。泪日风花。明过现之影像。无胫而走。舍阿弥以何之。不疾而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二·雪关智訚

    門人成巒侍者傳善錄法孫開詗編鼓山語錄崇禎壬申,總憲能始曹公農部,得山林公及眾鄉紳請師于福州鼓山湧泉禪寺開法,以六月初三日入院。上堂,拈香云:「此一瓣香,千祥具足、百福莊嚴,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伏願 一人常有慶,萬

  • 第八十四章 于教行奉事·佚名

    然,通晓摩奴法律彼大地之主[普罗伽玛婆夫二世],长久之间被敌所夺之家传[食]邑、田地、家屋其地,如旧给与而定种种之境界。(一、二)又同于属佛法之村落,游园及其他,要品[维持之食]邑、群[住比丘]所有之[食]邑,(三)并设定独住[比丘]之[食]邑、八

  • 游思集·泰戈尔

    泰戈尔的《游思集》是一本散文诗集。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诗十三篇,第二部分选诗二十六篇,第三部分选诗二十七篇,共收集散文诗六十六篇。这些散文诗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数序也不连贯,均为诗人一时即兴之作,是诗人平

  • 冷庐杂识·陆以湉

    笔记。近代陆以湉著。八卷。全书系据作者读书所得以及日常见闻随手记录而成,内容以清代学者文士的学术、文艺撰述成就、言行事迹为多,对他们的师承交游关系、学术源流等的记载,可以作人物传记的补充史料。对清代以前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