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随机推荐

  • 深夜·徐志摩

    深夜里,街角上, 梦一般的灯芒。 烟雾迷裹着树! 怪得人错走了路? “你害苦了我——冤家!” 她哭,他——不答话。 晓风轻摇着树尖: 掉了,早秋的红艳。伦教旅次 九月

  • 卷二O五 唐紀二十一·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柔兆涒灘(丙申),凡五年。   則天順聖皇后長壽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   正月,戊辰朔,太后享萬象神宮。   臘月,立故于闐王尉遲伏闍雄之子瑕為于闐王。   春,一月,丁卯,太后引見存撫使所舉人,無問賢愚

  • 卷四十 至道二年(丙申,996)·李焘

      起太宗至道二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   六月甲戌,上遣中使齎飛白書二十軸賜宰相呂端等,人五軸;又以四十軸藏祕府,字皆方圓徑尺。呂端等相率詣便殿稱謝,上謂之曰:「飛白依小草書體,與隸書不同。朕君臨天下,復何事於筆硯乎!中

  • 卷十八·连横

    榷卖志连横曰:昔者大公治齐,官山府海,以殖其利,管仲因之,齐以富强。故能霸诸侯,攘夷狄,功传数世。汉兴,至武帝时,拓地用兵,军旅岁动,国计不足,设盐铁之官,榷酒酤之税。文学之臣以为聚敛,而功利者且以为富国焉。台湾榷卖之制,始于清代

  •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一·温体仁

    圣孝泰昌元年九月癸未礼部尚书孙如游等请上御文华殿门视事百官行奉慰礼上曰朕哀痛方殷岂忍遽离丧次其以本月十六日视朝具仪来看○同日上谕□□山陵事重礼工二部堂上官率钦天监并访举精通地理人员一同前往相择复特命大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七·佚名

    嘉靖四十年闰五月庚寅朔山东莱州府地震○辛卯升应天府府丞徐纲为南京鸿胪寺卿南京光禄寺少卿万恭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原任总督仓场户部左侍郎傅颐以疾乞回籍调理许之○壬辰升刑科左给事中魏元吉户科左给事中罗嘉宾俱为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纪昀

    佞幸传 【一】(臣)等谨按佞幸之徒便辟侧媚巧窃事权阶厉召乱与女宠宦官同祸通志特立佞幸传盖沿史汉例为之考唐书无佞幸传今取张 易之昌宗二传补八五代史辽史并有伶官而无佞幸今取敬新磨罗衣轻等改入以符郑志之例宋金二史

  • 一四三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二分《荟要》详校情形片·佚名

    一四三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二分《荟要》详校情形片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臣等遵旨询问纪昀。据称:摛藻堂、味腴书室《荟要》二分,于乾隆五十五年奉旨交南书房翰林分股详校,我亦奉旨匀摊一股。于时摛藻堂之书尚

  • 敬乡录卷十三·吴师道

    元 吴师道 撰乔行简字夀朋东阳人绍兴癸丑进士第六人嘉定初召试馆职屡典藩郡以国子司业召端平末拜右丞相寻拜特进左丞相进少傅平章军国重事以老力请谢事加少师建乡节还第明年薨年八十有六諡文惠人称之曰孔山先生因其

  • 姚最传·令狐德棻

    姚最是姚僧垣的次子,字士会,自幼就聪明机敏,长大以后,博通经史,特别喜欢著述。十九岁时,随姚僧垣入函谷关。世宗大聚学徒,在麟趾殿校订书籍,姚最也参与其事,任学士。不久,被任命为齐王宇文宪府水曹参军,主管记室。被宇文宪特别礼

  • 虞世基传·魏徵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 父亲虞荔,陈国的太子中庶子。 世基小时即很沉静,喜怒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兼善草书、隶书。 陈国的中书令孔奂见了,感叹说:“南方人才之所以优秀,就因为有了这个人啊!”少傅徐陵听到他的大名,召他去,

  • 卷一五五·邱濬

    ▲四方夷落之情(下) 漢武帝元朔三年,張騫自月氏還,具為天子言西域諸國風俗:“大宛在漢正西,可萬裏。其東北則烏孫,東則於闐,於闐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去長安可五千裏。匈奴右方居鹽澤以

  • 非韩篇第二九·王充

    【题解】本篇王充指责了韩非“明法尚功”的思想,所以把篇名称作“非韩”。韩非主张“明法尚功”,强调“耕战”,于是非儒,把儒生比成蛀虫。王充认为,法度固然重要,礼义更为重要,儒生是维护礼义的堤防,而礼义是

  • 墨子卷九·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九非乐下第三十四〈阙〉非命上第三十五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衆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衆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执有命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一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身見品第一百三十   五陰中我心名爲身見。實無我故說緣五陰.五陰名身於中生見名爲身見.於無我中   而取

  • 俱舍论疏 第三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三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一明根等义立名有异此论名根品。杂心名行品。正理名差别品然杂心合此论根品.世品总名行品。以行有二义。一缘。二所作。缘行是因行。所作是果行。由此杂心合为行品。因

  • 国史四十四讲·王国维

    《国史四十四讲》是一部由多位历史名家撰写的通史。它上起先秦,下迄清末。该书的每一个章节均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学术权威人物来撰写。比如由王国维来讲解先秦的历史,吕思勉来讲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该书的每一编都有一

  • 国朝典故·邓士龙

    国朝典故是一部明代史料丛书,共收书六十四种,凡一百一十卷。本书为明邓士龙辑,明万曆间刻本。见於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别史类。书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框高二一·二公分,宽一四·六公分。书前有熊曰翀序,序后目录但题书名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