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虞世基传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

父亲虞荔,陈国的太子中庶子。

世基小时即很沉静,喜怒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兼善草书、隶书。

陈国的中书令孔奂见了,感叹说:“南方人才之所以优秀,就因为有了这个人啊!”少傅徐陵听到他的大名,召他去,世基不去。

后来因公聚会,徐陵一看见他,就惊奇不已,对大臣们说:“这是当今的潘岳、陆机呀!”因此把弟弟的女儿嫁给了他。

世基仕陈国,开始任建安王的法曹参军事,历任祠部殿中二曹郎、太子中舍人。

升任中庶子、散骑常侍、尚书左丞。

陈后主曾在莫府山打猎,让世基作《讲武赋》,世基就在座中献上此赋,陈后主很赞赏他,赐马一匹。

陈国灭亡之后,世基归顺隋国,任通直郎,在内史省值班。

他家贫无产业,每每为人抄书,以养父母家人,心里怏怏不平。

曾作五言诗以表达感情,情理凄切,世人认为作得很好,诗人们没有不吟咏的。

不久,授为内史舍人。

炀帝即位后,对他更加礼遇。

秘书监河东人柳顾言博学有才,很少推重他人,到这时与世基相见,感叹说:“天下当会共同推许此人,他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赶得上的。”世基不久迁任内史侍郎,因遭母丧而离职,悲哀过度,只存一副骨头架子。

有诏书令他复职管事。

拜见皇上那一天,他差点站不起来,皇上让左右扶他起来,同情他那骨瘦如柴的样子,让他吃肉。

世基一吃肉,就悲哽不已,不能下咽。

皇上让人对他说:“正委任你作官,你要为国家珍惜自己的身体。”前后几次劝他。

皇上重视他的才干,对他很亲近很礼遇,让他专管机密,与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等掌管朝政。

那时天下多事,四方的表奏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

炀帝那时正显示老成持重,不在朝廷上断事,而是在入阁之后,才召世基去,口授旨意。

世基回到省里后,才起草诏书,每天都要写上百张纸,没什么遗漏错误。

他就是这样精确严密。

辽东战争后,世基升任金紫光禄大夫。

后随炀帝到雁门,炀帝被突厥人包围,战士们多遭失败。

世基劝炀帝多用重赏,亲自安抚将士,又下诏书暂停讨伐辽东的战事。

炀帝听了他的建议,军心这才重新振作起来。

雁门之围被解后,赏赐没兑现,又下了讨伐辽东的诏书,因此世人说炀帝骗人,朝野离心离德。

炀帝巡幸江都,途中住在巩县。

世基因盗贼一天比一天厉害,请皇上发兵屯驻在洛口仓,以防不测。

炀帝不听,只回答说:“你是书生,一定还很害怕。”那时天下大乱,世基知道炀帝无法劝阻,又因高赹、张衡等人相继被杀,怕自己遭祸,所以虽任近臣,也只是唯唯诺诺,不敢忤逆炀帝的心意。

盗贼一天比一天厉害,郡县多被攻陷。

世基知道炀帝厌恶多次听到这类消息,于是少交表状,不告诉实情。

因此后来外面有巨变,炀帝也不知道。

曾派太仆杨义臣到河北围剿反贼,投降的反贼有几十万。

义臣列表上报。

炀帝叹息说:“我先前没听说反贼一下子这么多,义臣俘虏贼人怎么这么多呀!”世基回答说:“鼠辈虽多,不足为忧。

义臣打败他们后,自己拥兵不少。

他久在外头,这是最不该的。”炀帝说:“你说得对。”立即派人追回杨义臣,把他的士兵都遣散。

另外,越王杨侗派太常丞元善达从反贼地区偷偷到江都报告事情,说李密有上百万人,围逼京都。

反贼占据了洛口仓,京城中没有粮食。

如陛下速回,乌合之众必散;不然的话,东都肯定完了。

元善达报告完毕,哭泣流泪,炀帝也为之改容。

世基见炀帝面有愁容,进言道:“越王年纪小,这些人骗他。

如像他说的那样,善达怎能到这儿来?”炀帝于是勃然大怒,说:“元善达你这个小人,怎敢在朝廷上侮辱我!”因此派他再经贼人之地,向东陽去催运粮食,善达于是被群盗所杀。

此后外人杜口,没有谁再敢报告贼人的事。

世基的样子很沉着持重,说话大多符合炀帝的心意,因此特别被炀帝亲爱,朝中大臣无人与他可比。

他的后妻孙氏,生性骄婬,世基被她迷惑,任其奢侈。

他家雕器饰服,再无寒士之风。

孙氏又把前夫的儿子夏侯俨带到世基家。

这孩子顽皮无赖,为她聚敛不义之财,卖官买狱,公开行贿,他家门庭如市,金银财宝堆积如山。

世基的弟弟世南,一介寒士,穷得无法生存,世基对他无所帮助,因此被人讥讽,朝野之士,全都怨恨他。

宇文化及杀炀帝时,虞世基也被杀。

猜你喜欢
  元经卷五·王通
  ○鱼壳别传·许指严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历代贡举志·冯梦祯
  中兴小纪卷二十一·熊克
  第一○五卷 艺术 六·缪荃孙
  一二七二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五部折·佚名
  九二七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陈睿谟奏疏》等禁书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八·裴骃
  韦放传·姚思廉
  庞安时传·脱脱
  卷四·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论心·李渔

    〖虞美人〗(旦上)闲来推遍红颜命,几个人侥幸?人生切忌貌如花,既已如花,遭遇岂能佳。〔忆秦娥〕腰太弱,春寒常怯罗衫薄。罗衫薄,稍增缣缕,又难胜却。休夸貌比夭桃灼,开时偏虑随风落。随风落,不情飞絮,引人无着。奴家王氏,小字又嫱,广

  • 卷之二廨宇胜迹格言·梁章钜

    廨宇徐州府为古彭城,今为河漕重地,专设监司管之,盖兵备道而兼管河防者也。宛平张观察鼎自撰道署楹联云:“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 词品·郭麟

    余少耽倚声,为之未瑕工也。中年忧患交迫,廓落鲜欢,间复以此陶写。入之稍深,遂习玩百家,博涉众趣。虽曰小道,居然非粗鄙可了。因弄墨余闲,仿表圣《诗品》,为之标举风华,发明逸态,以其涂较隘,止得表圣之半,用以轩翥六义之后,奋蜚四声

  • 卷二十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七翰林院检讨朱彜尊编吴与弼【三首】与弼字子传临川人天顺初以荐征至京拜左春坊左谕德辞不就有康斋集【娄克贞云先生诗本乎情性原于义理发自得之蕴】【静志居诗话山之出由蔡氏未足为山玷

  • 卷一百五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六布帛类五言古素丝          【唐】陆龟防园客丽独茧诗人吟五緵如何墨子见反以悲途穷我意岂如是愿参天地功为线补君衮为弦系君桐左右脩阙职宫商还古风端然洁白心

  • 举要卷一·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举要卷一 陶唐氏帝尧 甲辰元载乃命羲和【用邵氏经世历汉晋天文志春秋文耀钩尚书修】 二载定闰法【用尚书朱子小传修

  •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四 太宗子孙之戮·李有棠

    〔萧玉事附〕废帝海陵庶人天德元年冬十二月,以太保宗本为太傅,领三省事。宗本,原名阿噜,太宗子。熙宗天眷三年封原王。初,宗幹谋诛宗磐,故海陵心忌太宗诸子。熙宗时,海陵私议宗本等势强,主上不宜优宠太甚。及篡立,猜忌益深,遂与

  • 望厦条约·佚名

    兹中华大清国、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欲坚定两国诚实永远友谊之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之章程,以为两国日后遵守成规,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大臣太子少保两广总督部堂总理五口通商善后事宜办理外国事务宗室耆;大合众国大伯理玺

  • 仓库例·佚名

    目录 稽查仓榖实贮 仓榖不许滥粜,采买不许勒派,盘交务要实银实榖,违即参追 各营借领仓榖,统俟该州县开仓平粜时方准循例详借 采买仓榖,自行就地采籴交仓 采买仓榖,毋许派发里户短价勒买 应行买补榖价提贮司道府州各库 台属

  •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六人物志一百二十六列女传六八旗满洲列女传四镶黄旗满洲笔帖式金録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闲散和尚之妻李氏镶黄旗满洲领催阿尔泰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护军顺格之妻张氏镶黄旗满洲鸟枪护

  • 卷第九·太安万侣

    氣長足姬尊 神功皇后氣長足姬尊、稚日本根子彦大日々天皇之曾孫、氣長宿禰王之女也。母曰葛城高顙媛。足仲彦天皇二年、立爲皇后。幼而聰明叡智。貌容壯麗。父王異焉。九年春二月、足仲彦天皇崩於筑紫橿日宮。時皇后

  • 第五章&nbsp;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冯友兰

    孔子之后,下一个主要的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史记》上没有说他是哪国人,关于他的生平也说的很少,实际上等于没有说。因而关于墨子是哪国人历来有意见分歧。有些学者说他是宋(今豫东鲁西)人,另一些学者说他是鲁人。

  • 卷三百一十四·佚名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二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於一切法自性空中。希求无上正等菩提。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於一切法自性空中。希求无上正

  • 戒品第二十五·佚名

    若学戒法有作相,而於戒法不善学。知戒非戒无二相,如是乃名学佛法。若有菩萨住无相,受持不离名持戒。於佛法学乐承事,是名善学而无著。是大智者如是学,心永不生不善法。如日虚空而往来,放百千光破黑闇。若学般若住无为,能摄一

  • 登真隐诀·陶弘景

    陶弘景编撰,三卷。上卷题“玄洲上卿苏君 (即苏林,字子玄)传诀。”含《真符》、《宝章》《九宫》、《明堂》、《洞房》五章,并述真人名讳及存思功用;中卷记云林夫人,紫微夫人,南岳夫人等众真㖟诀三条凡五十二事,资料多

  • 韵语阳秋·葛立方

    诗话,又名《葛常之诗话》、《葛立方诗话》,二十卷。南宋葛立方(?-1164)撰。立方字常之,丹阳人,徙吴兴(今属浙江)。绍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阳秋”即“春秋”,晋人避简文宣郑太后阿春讳,改“春”为“阳”。书前有作

  •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佚名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先明所计涅盘,有二十种,如来为遮是等邪见,故说涅盘因果正义,次列其名,一一问答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