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寒论辨证广注

清·汪琥撰。成书于1686年。全书5.1万字。书凡3卷。上卷,辨太阳、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卷,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卷,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其注释发挥有如下特点:①病有中寒,证分六经。《伤寒论》一书,病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异,然“因仲景当日不明阴阳虚实寒热,而总为之伤寒”,致使“酷好仲景而不知变通”者,用药寒热混淆,屡屡致败。殷思于此,汪氏“于仲景书中,摘其所谓真阴虚寒之证”,按六经分证立篇,逐条辨解,每方注明,以发明仲景奥旨。②伤寒直中,病为真寒。其谓仲景论伤寒,传经病热,谓之“伤寒”;直中为寒,则是“中寒”。“病伤寒者,十居其九;病中寒者,十居其一”。寒邪直中之原因,乃中寒之人,三焦火衰,元气大虚,又受外来风寒之邪所致,故曰“伤寒直中为寒证”,即上所述之所谓“真阴虚寒”,其治则与伤寒热病不同。③中寒分经脏,治法有温热。他在《辨中寒为真寒论》中说:“中寒之证,仲景立法,中经者皆主温散,间有中脏者,亦主热发。所以诸汤中,附子生用者极多,而炮者甚少”。但若“胃气大虚,无热可发者,法当温补;更有里寒虽极,肠胃中实者,又宜温中消导”,而不可滥用补药。是书不足之处在于将仲景所论之里虚寒证,均以“伤寒直中之寒证”为解,而置疾病传变规律于不顾。此书有清·平阳季东壁刻本及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重印发行。现国内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康熙间(1680~1686年)平阳季子东壁刻本(附于《伤寒论辨证广注》后)。

《中寒论辨证广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七真年谱·李道谦
  性命法诀明指·赵避尘
  医旨绪余·孙一奎
  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佚名
  体玄真人显异录·佚名
  道禅集·王志坦
  遁甲演义·程道生
  周易注·王弼
  诊家正眼·李中梓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早朝仪·佚名
  周易参义·梁寅
  金石簿五九数诀·佚名
  金丹四百字黄自如批注·黄自如
  得心集医案·谢星焕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寇才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铜鼓书堂词话·查礼

    宋人落梅词,名句甚伙。如〈高阳台〉一解赋落梅者,吴梦窗云:「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又云:「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院黄昏,月冷阑干。」李篔房云:「竹里遮寒,谁念减尽芳云。强力凤叫晚吹晴雪,料

  • 卷十八·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八宋 范成大 撰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两父老云今岁又熟矣】秋苖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

  •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六十·赵尔巽

      宗室奕山隆文 宗室奕经文蔚 特依顺 余步云   宗室奕山,恂郡王允昷四世孙,隶镶蓝旗。授乾清门侍卫。道光七年,从征喀什噶尔,擢头等侍卫、御前行走。历伊犁领队大臣、参赞大臣。十八年,授伊犁将军。二十年,偕副都统关

  • 颜延之传·李延寿

    颜延之字延年,是琅笽临沂人。曾祖颜含,是晋朝的光禄大夫。祖父颜约,是零陵太守。父亲颜..,为护军司马。颜延之少年时候是个孤儿,家里贫穷,住处靠近外城,好读书,无所不看,文章为当时之冠。好饮酒,不拘小节。年龄三十岁还没有结婚

  •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六舆地考古雍州雍州西据黑水东距西河其在天文东井舆鬼为秦之分野兼得魏赵之交宋为陕西路及河东路庆历初分陕西缘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

  • 卷五 五之三·孔颖达

    ◎魏葛屦诂训传第九陆曰:案《魏世家》及《左氏传》云:“姬姓国也。”《诗谱》云:“周以封同姓,其地虞舜、夏禹所都之域,地在古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魏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正义曰:《地理志》云:“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二为政第二凡二十四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音拱亦作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新安陈氏曰首训正字本夫子政者正也子帅

  • 郑志卷中·郑小同

    魏 郑小同 撰赵商问曰按成王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即三公之号自有师保之名成王周官是周公摄政三年事此周礼是周公摄政六年时则三公自名师保起之在前何也答曰周公左召公右兼师保初时然矣赵商问腊人掌凡干肉而有

  • 卷十四·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四宋 高闶 撰僖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同闵公义齐师宋师曹师次於聂北救邢齐桓公於是为仁不情而为志不广矣狄入卫齐不救卫狄不伐邢而齐救邢圣人於是盖昭见其隐而知桓公之不足为贤方伯也卫朔

  • 僖公·僖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杞伯姬来朝其子。夏,公孙兹如牟。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郑伯逃归不盟。楚人灭弦,弦子奔黄。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冬,晋人执

  • 奉持品法句经第二十七(十有七章)·佚名

    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好经道者,不竞於利,有利无利。无欲不惑,常愍好学,正心以行。拥怀宝慧,是谓为道,所谓智者,不必辩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奉持法者,不以多言,虽素少闻。身依法行,守道不忌,可谓奉法。所谓老者,不必

  • 万善同归集序·延寿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沈振撰  稽夫享四溟之广。非聚流而弗充。跻十地之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则深不可测者。在乎积纳而久。圣不可知者。在乎积修而勤。矧妙觉垂言。玄通立教。

  • 卷第一百七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五问如说菩萨经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罗蜜多而得圆满。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当言

  • 清净毗尼方广经·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只阇崛山。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及欲色界天净居天子。尔时世尊与诸无量百千大众。恭敬围绕而演说法。时有天子名寂调伏音。来在会坐。是时寂调伏

  • 禁扁·王士点

    宫苑志。元王士点撰。五卷。士点字继志,东平(今属山东)人。早年弃举业,有志著述,官礼部侍郎。著有《秘书监志》。此书于至顺四年(1333)成书,约五万八千字。卷首有欧阳、虞集二序。全书共十五篇,一百一十六目。详载历代宫殿

  • 喉科集腋·佚名

    喉科学著作。2卷。清·沈青芝撰。成书于1890年。本书论述咽喉科临床证治。然流传不广。现存有一绿格抄本及广陵王文藻(侣芹)精抄本。

  • 满文老档·佚名

    清初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等奉敕撰。凡180册。起清太祖努尔哈赤丁未年(1607),迄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依年、月、日顺序编写。此版本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月至十二月,天聪七、八、九年(1633

  •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十二品。多闻天王如意宝珠咒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