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沈氏女科辑要

二卷。又名《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与自身临床治验相印证。故其所辑。“精当处勘透隐微,切中肯綮。多发前人所未发。实验彰彰,始觉轩爽豁目。”(张山雷赞语)1933年张寿颐复将此书予以补注,名《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于内容又有较多发挥,然参以西医学说,则未必尽合于理。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沈氏女科辑要》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洞玄灵宝左玄论·佚名
  文子缵义·杜道坚
  玉箓三日九朝仪·佚名
  素女经·佚名
  太上黄庭中景经·佚名
  四斗二十八宿天帝大箓·佚名
  黄箓十念仪·佚名
  孙真人海上方·孙思邈
  古文参同契集解·蒋一彪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大纲钞·闾丘方远
  痰疬法门·李子毅
  玄机直讲·张三丰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佚名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早朝仪·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六诙谐·梁章钜

    阮文达公平蔡牵,得其兵器,悉熔铸秦桧夫妇,二人追悔口吻,其一系秦桧颈上曰:“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其一系王氏颈上曰:“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公谒庙时见之,不觉失笑。黄仲鸾观察曰:“&ls

  • 第二折·郑光祖

    (夫人同正旦上,诗云)相府堂堂仕宦家,重门深锁碧桃花。治家不用声名振,惟愿安闲度岁华。老身韩夫人。自从绿野堂上,与孩儿每讲书之间,不期白敏中到来,就题他这亲事。老身着言语阻住了,则着小姐拜他做哥哥,就着他在后花园中万卷

  • 心泉学诗稿巻二·蒲寿宬

    宋 蒲夀宬 撰五言古诗舶使王防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頋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翠节摩秋云朱轓暎朝彩欣欣两賔主济济众僚寀此防良已希斯文固应在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结彼山下茅对此山上瀑白日成蹉跎长年

  • 卷五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二 【起甲辰唐僖宗中和四年六月尽丙辰唐昭宗乾宁三年】凡十二年有奇 六月东川将吏斩杨师立以降诏以高仁厚为节度使【高仁

  • 卷十六·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十六 【起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尽丙辰明孝宗弘治九年】凡九年 【戊申】孝宗敬皇帝元年春正月以何乔新为刑部尚书【乔新初为刑部侍郎以刚正为万安刘吉所忌帝嗣

  • 卷九 朋党六案·丁耀亢

    一、汉儒盛名致祸后汉桓帝时,黄琼为太尉,辟名士范滂等十余人。天下想其风采。琼卒,四方名士会葬者七千余人。太原郭泰,博学善谈论,为河南尹李膺所器,游洛阳归,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膺惟与泰同舟而济,人望之若登仙焉。初帝为

  • 大事记卷八·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秦二世皇帝【胡亥】元年【卫君二十一年楚王陈胜元年赵王武臣元年齐王田儋元年燕王韩广元年魏王咎元年】冬十月戊寅大赦【通鉴】以赵髙为郎中令【以夲纪修】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夲纪】复自称朕【夲纪

  • 卷十三·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三     宋 王当 撰宣公三 晋知武子 知武子晋卿也名罃字子羽荀首之子邲之战楚获罃而囚之成公三年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以求罃楚人许之王送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

  • 卷第二·习凿齿

    马良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幷有才名。(而良称白眉。)[时人为之语曰:&ldquo;马氏五常,白眉最良。&rdquo;(马)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良为从事。诸葛[亮]入蜀,良与书曰:&ldquo;雒城已拔,殆天祚也。兄应

  • 范阳王高绍义传·李延寿

    范阳王高绍义,文宣帝的第三个儿子。他最初封为广阳王,后来又封为范阳王。历任侍中、清都尹。喜好与一群无赖小儿一起饮酒,擅自到内廷打死博士任方荣。武成帝打了他二百杖,又送给高昭信,昭信又打了他一百杖。  后主逃向邺

  • 尚书古文疏证卷一·阎若璩

    第一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防今文字读之因防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岀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三 中庸【下】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此一章书是子思引孔子论政以明中庸之道也通章以人存政举为主而其大要不外乎

  • 春秋辨义卷十七·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宣公二壬戌○定王八年十年○晋景公獳元年齐惠十卒卫穆公速元年蔡文十三郑襄六曹文十九陈灵十五弑杞桓三十八宋文十二秦桓六楚庄十五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熊过氏曰归不言来济西称我赵伯循曰但

  •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十四    宋 吕大圭 撰夫人姜氏至自齐或问夫人之行十有二皆不至而此独书至何也曰夫人与君敌体者也出必告行反必告至则书于防告则书不告则不书此鲁史之辞也而夫子之修春秋于君出则书至于夫

  • 卷四·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四宋 聂崇义 撰明堂      宫寝制王城      九服律吕      圆丘乐方丘乐     禘祫乐大宗子     小宗子四等附庸    井田沟洫      明堂【此秦法故重

  • 新 僧·太虚

     第一章 发音   第二章 僧义    第一节 僧之体义    第二节 僧之量义     一 僧量之古义      甲 僧之古狭量义      乙 僧之古广量义     二 僧量之今义      甲 

  • 瑜伽真实义品讲要·太虚

      ──十八年在厦门闽南佛学院讲───   悬论    一 本题之得名    二 本论之名义    三 本论之历史    四 本论之价值    五 本品之组织   释文    甲一 二种真实    甲

  • 延祐四明志·袁桷

    二十卷。今残存十七卷。元马泽修,袁桷撰。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浙江鄞县人。少为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初,阎复等荐为翰林撰修,累迁至侍讲学士。袁桷博闻强记,熟悉掌故,精于史学,曾参修宋、辽金三史。又奉诏撰修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