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七

嘉靖四十年闰五月庚寅朔山东莱州府地震

○辛卯升应天府府丞徐纲为南京鸿胪寺卿南京光禄寺少卿万恭为南京太仆寺少卿

○原任总督仓场户部左侍郎傅颐以疾乞回籍调理许之

○壬辰升刑科左给事中魏元吉户科左给事中罗嘉宾俱为都给事中户科右给事中何煃为左给事中吏科给事中陈嘉谟徐师曾俱右给事中元吉本科嘉宾工科煃礼科嘉谟本科师曾兵科

○升太仆寺卿查秉彝为顺天府府尹

○伊王典楧奏臣府一岁止有行粮二千非有他山泽田园所资以供宫中费者独有军校余丁月钱耳故所收宫人居府已久所修府第业已竣工毁之不无重费请皆许存留诏府第改正如前旨宫人并余丁准留

○诏巡视五城御史每年终将各城兵马会本举劾时南城兵马周于诗以侵盗车辆工费事觉为管工给事中刘畿所紏因有是命

○癸巳改南京户部右侍郎林应亮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升南京操江右佥都御史喻时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山西右布政使杨宗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原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戴才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户部奏浙江等省苏州等府岁派内库银一百余万自嘉靖三十年至三十九年止积逋至三百四十八万有奇请旨行催有诏令抚按官严督有司刻期徵进如再有逋慢者参治不贳

○御史张九功以旱霾陈言五事一禁贿赂以绝侥幸谓今行取科道有用贿八百或五百甚有增至千金者吏部一主事有至万金者有司每当入觐多方科歛以充苞苴此皆干和致变之由宜严禁一简督抚以肃边镇边防大坏皆由督抚官职任不久功罪不核职掌不明粮饷不充故虏日轻中国宜反此四弊而后边事可为一省工银以塞侵渔谓助工之银已奉明诏节省今后各工营建不必题派仍行在外抚按官一体遵行一平盗贼以安地方谓今各处多盗而北直隶山西尤甚其始皆因饥寒所迫继而啸聚成群日繁月炽昔人所谓速战以挫其锐勿迫以携其交皆弭盗要术不可不亟讲一恤营军以蓄国威谓小民疾疠者已蒙施药设粥宜推之三大营军俾得一体蒙惠仍令戎政官备查患病实数军给药饵银三钱官五钱又北直隶山西饥殍相望请发太仓银十万两备赈入下所司议覆俱行之

○甲午致仕南京兵部尚书屠楷卒楷广西临桂人嘉靖癸未进士除兵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中誊黄通政南京太仆太常卿南工部侍郎尚书已改吏部复改参赞机务乞致仕楷入仕三十年孤立寡交然亦无忤性寡嗜好居第仅避风雨日闭门静息读书其中卒年七十二赐祭葬如例赠太子少保谥恭简

○南京户科给事中郭斗言应天府上江二县原无应付事例而公私使者輙以片牍坐索厨传夫役鼓吹坊氏受累请禁抑之其应给者于各附近州县均徭内编派听本府差拨毋使偏累二县兵部议覆得旨一切擅用牌票需索扰民及迎送鼓吹等项俱属违法其令南京部院及各抚按官严行禁革违者罪之

○丙申升兵部右侍郎葛缙为本部左侍郎总督狭西三边右副都御史郭乾为兵部右侍郎改南京大理寺卿董威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湖广川贵军务抚治郧阳右佥都御史张雨巡抚湖广升尚宝司卿孙允中为应天府府丞

○戊戌大学士严嵩妻夫人欧阳氏卒 上谕阁臣曰闻嵩妻果不起夫妇并八十者不多有其示礼臣议恤典后不为例部覆当视故事从厚 上然之乃赐谕祭三坛所司分治丧具遣官护送时嵩子世蕃不欲归而嵩无次子可扶柩旋者嵩乃以情控于 上谓已老耄一日不可无世蕃在侧诏留世蕃侍养令不必守制丧令嵩孙鹄护归仍给驿以行嵩谢 上答曰卿宜以国事为重勉抑哀情以慰朕怀因遣中使至嵩第赐银币宝钞

○癸卯调尚宝司卿白启常为南京光禄寺少卿升浙江按察使陈效古为山西右布政使

○云南抚按官以近例裁革关文请给本省会试举人及乡试考官勘合兵部言各省新科举人例应起关仍照会典遵行其聘取考官亦系公务宜如顺天府事例一体应付从之

○协守浙直副总兵刘显言顷蒙 陛下命臣以都督提督南京振武营臣诚感恩图报第此军习成骄悍宜以法制之臣故所统川兵二千有勇知方乞许便宜带领随营操练内以弹压凶恶外以控制倭夷卒有怙恶者许臣以军法从事俟其内驯外伏海防稍靖渐为散遣兵部覆言彼中原无前项兵粮请许选精锐五百人自随余付代者有警听显调用报可

○南京兵部尚书李遂以新受参赞之命上言吴淞把总指挥陈忠及曹家寨提调指挥沉思学旧从臣江北屡立战功请以随行或就补南京坐营等职从之

○甲辰封蜀王宣圻生母林氏为蜀康王次妃从王请也

○乙巳升提督誊黄右通政王国光为太仆寺卿

○裁革狭西岷州岷西临极边番汉杂居国初将土番十六族改为十六里设卫以统之羁縻当差相沿且二百年矣至嘉靖二十四年始设州治由是氏夷胥称不便地方渐敝至是督抚狭西都御史郭乾等言岷自建州以来徭役烦累民皆逃散诡匿加以水旱霜雹生计无聊人心摇惑今州官假别差之故而寄他邦兵备官羁縻旦夕势不可久且番夷之情狎习世官而流官之任更代不一不若仍卫革州相安于无事所遗人民仍属岷州卫经历司兼管添设巩昌府通判一员住劄其地监收民屯粮草再设知事一员分理之儒学仍改卫学学正改选教授庶几夷情顺而边境永宁矣 上以为然故有是命

○顺天府府尹查秉彝卒赐祭葬如例

○丙午升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孙应鳌为狭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丁未吉王载均薨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例谥曰端

○升南京光禄寺卿黄养蒙为南京户部右侍郎湖广左布政使汪俅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山西左布政使万虞恺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巡江调原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张臬为南京大理寺卿

○兵科左给事中张益等言南京振武营池河营连年军变狂悖效尤渐不可长督责之任全在参赞非重其权不可今 陛下擢用李遂正人心改观之始请下部议更给以敕凡事体有当增改者一一载入令其便于展布部覆南京五府佥书都督既分辖诸营自今悉听遂节制应天淮扬抚臣事有关涉者悉与咨议副参游守兵备管官悉听委用诸所未备咸得便宜行事另请敕谕给之报可

○戊申命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程軏总督狭西三边军务

○己酉改应天府府尹吕时中为顺天府府尹升太仆寺少卿汤日新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

○南京科道官以考选军政拾遗劾南京提督操江新宁伯谭功承掌南京右府事南和伯方炳佥书南京右府事永康侯徐乔松等各不职诏俱革任

○初应天巡抚翁大立极言江南养马之害请革应天宁国太平镇江四府及建平南陵二县种马徵价输官革裁四府所属州县管马官可省供亿冗滥之费事下印马御史会议至是御史言江南种马系 祖宗成宪不可革宜申明孳生旧例责之州县正官稽其蕃耗仍行南京太仆寺查照科驹分数开报兵部转行吏部课殿最黜陟之解俵本折则本府通判总部各州县轮差佐贰或首领官一员其江南北州县马不满千者罢其冗员兵部议覆从之

○庚戌巡按广东御史潘季驯勘上三十七年倭寇广东诸臣功罪言倭自正月中犯潮州府蓬州鮀浦等处所至将官不能御或败或走独千户魏岳百户蒋期明镇抚陈浚等战甚力斩首八十余级生擒九十余人贼始遁去我兵夫亡者亦二百人岳等死之时总督侍郎王钫已致仕季驯因追叙钫运筹督战之劳请与抚镇官及阵亡将吏分别叙录而论失事者之罪兵部议覆 上命赏钫及巡抚周满总兵官靖远伯王瑾各银币有差下失事指挥等官冯良佐等二十二人及前为事指挥孙敖知县蔡明复等于按臣论罪岳等各升袭如例

○癸丑 上谕户部曰近日进解盐银数多司出纳者湏撙节支放朕见诸边请内帑自有一项之用想初因急需后遂援为口实岂无侵冒自私之弊今后必慎度以给俾内常充而有余迺可户部覆奏九边先年原无客兵止有主兵之费岁派民运屯盐足以自给迩因民运多逋屯盐渐弛又客兵调遣不常遂致奏讨数多中间糜耗之弊或不能无今蒙皇上留神垂问臣等敢不仰体 圣心加意撙节如遇边臣奏讨酌量请给入报闻

○授固安县民张存仁为锦衣卫百户带俸存仁常嫔兄也

○甲寅升南京大理寺卿张白□木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河南右布政使裴绅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狭西光禄寺少卿刘朝佐为太仆寺少卿

○乙卯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万士和为江西按察使狭西布政使司左参政陈其学为山西按察使

○命诚意伯刘世延署都督佥事周于德佥书前府事定西侯蒋佑佥书左府事临淮侯李庭竹掌南京左府事兼提督操江丰城侯李儒掌南京右府事

○诏故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杜友男继宗袭指挥佥事一辈继宗康妃侄也例不当请袭 上特许之

○丙辰流贼犯江西泰和县清军副使汪一中分巡佥事王应时督官军御贼于鹳朝镇部署未定贼五路掩至我军惊走一中及指挥王应鹏千户陈策唐鼎等俱被杀应时为贼所执置之营中数日赎还

○丁巳河南归德府地震

○戊午调原任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孟淮为应天府府尹原任总督漕运右副都御史胡植为南京光禄寺卿原任太常寺王秩为河东运司副使

○四川容山土舍张问韩甸等紏合川贵生苗为乱侵掠湖广境贵州总兵石邦宪督诸军讨之斩获百余人问潜出探军被执我军乘胜入甸巢会暮大雨迷失道守备叶勋百户魏国相等俱陷伏中死之于是湖广抚按官劾邦宪及参将郭元夫事罪章下兵部覆邦宪先有擒张问功宜准赎罪仍责以督擒韩甸等诸苗乃并论其功元禠职待勘勋国相各袭升其子二级报可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二 寶元元年(戊寅,1038)·李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四·佚名
  ◎运动家之如夫人·李定夷
  七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请派定张进孝曹尔正等随同出行轮班掌管马匹摺·佚名
  第一二四札光绪九年四月廿二日一一三一二-一六·佚名
  六一○ 军机大臣奏山西巡抚巴延三解到黄廷桂奏疏缴进销毁片·佚名
  卷九十四·司马迁
  二二 曾祖母·周作人
  白华传·脱脱
  金朝祖先·脱脱
  劝垦例·佚名
  卷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金诗卷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五七言律诗四王彧和落花韵四首曾见娇窥宋玉墙忽惊遗梦到延凉聚尘非分侵凌玉流水无情葬送香锦韈谩拖终隔面防灰虽吐若为肠苍苔碧草无穷恨木石痴儿亦自伤可人未厌出邻墙回首空残翠幕凉好事只传

  • 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外国一·脱脱

        ◎外国一   ○夏国上   昔唐承隋后,隋承周、齐,上溯元魏,故西北之疆有汉、晋正朔所不逮者,然亦不过使介之相通、贡聘之时至而已。唐德既衰,荒服不至,五季迭兴,纲纪自紊,远人慕义,无所适从。宋祖受命,诸国削

  • 卷一百七十七·志第一百三十·食货上五等·脱脱

        ◎食货上五   役法 役出于民,州县皆有常数。宋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以承符、人力、手力、散从官给使令;县曹司至押、录,州曹司至孔目官,下至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五·陈邦瞻

    金人渡江南侵髙宗建炎三年六月金乌珠请大起燕云河朔兵南侵金主乌竒迈从之是月遂陷磁州 九月谍报金人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浙遣韩世忠控守圌山福山 冬十月金乌珠分兵南侵一自滁和入江东一自蕲黄入江西遂取夀春掠光州复陷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三月。庚戌朔。鄂尔多斯多罗郡王董罗布故。遣官致祭。  ○辛亥。上谕大学士等曰、保举山东浙江乡试考官之人、查出否。马齐奏曰、保举山东正考官吕谦恒、系工部侍郎王懿。保举副考官朱天

  • 三六九 军机大臣奏王太岳呈请谢恩片·佚名

    三六九 军机大臣奏王太岳呈请谢恩片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四日据王太岳呈称:蒙恩赏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所有感激下忱,恳请据情转奏等语。理合将原呈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八八 茶水·周作人

    这里详细叙述乡下的风俗,如婚丧及岁时仪节,不是我的本意,实在也在能力之外,因为有许多事体都已忘记,或是记不清了,家中现在又以我为最年老,此外没有人再可以请教,所以即使想要这样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所想做的只是把生

  •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邱永山 译注【说明】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又是西汉前期发动吴楚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汉初,天下统一,人心思定,已成大势所趋。有一些人却总要搞分裂,开历史倒车。刘濞就是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家伙。他凭借山海

  •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蒋廷黻

    在同治、光绪年间,民众的守旧虽在士大夫阶级之上,但是民众是被动的,领导权统治权是在士大夫阶级手里。不幸,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级,除极少数外,完全不了解当时的世界大势。 同治共十三年,从一千八百六十二年到一千八百七十四

  • 《左 传》·佚名

    第一节 《左传》的传授过程前一章讲到《春秋》一书。因为《春秋》叙一件事,只是寥寥几个字,很不容易了解,于是后人有给它作解说的“传”。根据《汉书·艺文志》,解说的《春秋》“传”有五家:(一)

  • 嘱累品第二十八·佚名

    於是总{敖力}王菩萨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善分别说此经典义。所演微妙其辞粲丽。菩萨元首所当行者,降制一切诸魔异学。方便随时导御诸典。而复悦可得众生心。出生一切诸乘之行。悉入如来无极功勋。亲具诸愿显现大道。

  • 佛遗教经讲要·太虚

    悬论 一 释经题 二 明译史释经 甲一 叙分──六种成就 甲二 正宗分──二重法要 乙一 共法要 丙一 对治邪业 丁一 根本净

  • 卷第十一·佚名

    祖堂集 祖堂集卷十一 祖堂卷十一 保福 保福和尚嗣雪峰,在漳州。师讳从展,姓陈,福州福唐县人也。年十五便投雪峰出家,十八于本州大中寺受戒。既师子之乳育,乃檀树之抽芽。片月新生,孤云出岫。海鹏成羽,望霄汉以胜身;善友临溟

  • 卷之十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五 懿宗(名漼在位十四年)。 懿宗庚辰咸通元年。 祖应默太尉请。 祖因丁兵革。欲离河北。太尉默君和於城中舍宅为寺。亦以临济为额延祖。祖受其请居之。 从谂禅师住赵州观音院。 谂行脚时参祖。方将洗

  • 吹万禅师语录卷十七·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说禅说禅者禅代不息之义即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曰禅者禅也即尧舜禅也乃四生六道公共之理所以谓之官天下吾佛自金轮王太子逾城出家初于阿蓝迦蓝处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次至郁头蓝弗处学非非想定习已

  • 蕉叶帕·佚名

    清代小说。全书分4卷,共16回。不署撰人。传世仅有清代中叶坊刻本,版心书名作“新刻蕉叶帕”,似非原刻本。本书传本十分罕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有一部。书叙南宋高宗时,秀才龙骧(字化之)才貌双全,但父母双亡,自幼由

  • 释摩诃衍论·龙树

    凡十卷。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筏提摩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释书,一般略称释论。文前先说造论之旨趣,次举论之差别,将一代诸论总分为十类,大乘起信论摄属于摄义论。次明藏之差别,以起信论通摄于诸藏,别

  • 拟寒山诗·中峰明本

    全一卷。元代临济宗僧中峰明本(1263~1323)著。收于中峰广录卷十七。明本仿寒山诗作律诗一○○首,皆系叙说有关参禅之心性旨要,以启发学人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