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又名《青童道君列纪》或《太保玉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乃金阙帝君授青童道君,后由魏华存授许远游。经文言存思身中洞房宫三真及诸神之法。其法闭目内视,思念脑部洞房宫三真,得日月结炁成符,揖之以采日精月气。又称人体内二十七真各有真讳,知此神宝真讳可身为神仙,书中列举日月、五官、五脏诸神真讳,谓修道之上闭目内视存想,则诸神下降身中,与身中诸神结合,以致己身与天合一,寿无穷年。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温热逢源·柳宝诒
  旅舍备要方·董汲
  太上三洞表文·佚名
  葆光集·尹志平
  盘天经·佚名
  广嗣纪要·万全
  稚川真人校证术·佚名
  外科正宗·陈实功
  修真秘录·佚名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佚名
  伤寒论辨证广注·汪琥
  汉天师世家·张正常
  阴真君还丹歌注·陈抟
  三指禅·周学霆
  金箓玄灵转经早午晚行道仪·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东海渔歌卷五·顾太清

    黄鹤引 挽白云观主张坤鹤老人寥天宗洞,鹤驾云軿众仙拱。五千文字功夫,玄珠流动。凝神接踵,不比寻常铅汞。七十年、算是游戏人间一梦。从此谢几尘,大药存真种。炼成冰雪肌肤,驯龙调凤。道高德重,宝籙丹书亲奉。一朝归去,御万

  • 卷二十九 茕斋颂铭记五篇·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九茕斋颂铭记五篇 赵公西侯新亭颂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祗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保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德。宜乎哉!横风

  • 卷五十八·志第三十九·百官四·脱脱

        ◎百官四   ○符制   初,穆宗之前,诸部长各刻信牌,交互驰驿,讯事扰人。太祖献议,自非穆宗之命,擅制牌号者置重法。自是,号令始一。收国二年九月,始制金牌,后又有银牌、木牌之制。盖金牌以授万户,银牌以授猛

  • 第七十八回 举副座冯华甫当选 返上海黄克强病终·蔡东藩

      却说两院议员,因接黎总统咨文,商及国务总理问题,当照例投票取决。众议院议员,已到四百十四人,投票检视,得四百另七票同意,当然通过复交参议院解决,亦得大多数赞成,于是总揆一席,仍属段祺瑞接任。所有阁员,除农商总长张国淦,

  • 铁围山丛谈卷第一·蔡絛

    太祖皇帝应天顺人,肇有四海,受禅行八年矣。当乾德之五祀,而五星聚於奎,明大异常。奎下当曲阜之墟也。时太宗适为兖海节度使,则是太宗再受命。别本竝有"也"字,张本"受命"下校增"之祥"二字。凡吴本、张本竝同者,例以别本槩之,非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此卷馆本及抱本俱误钞弘治六年十一月之文兹据广本补钞据天一阁本校嘉靖十二年十一月己亥朔以恩例荫兵部左侍郎刘源清子尔耕右副都御史周叙子延龄张翰子维张衍庆子朴南京兵部右侍郎潘珍子鏊都察(子)[院]右副都御史朱裳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纪昀

    贰臣传 【一】 (臣)等谨按春秋以正名分而其功在于惧乱贼史之为义所以植纲常示惩劝盖綦重也我皇上标人伦之规矩严大义之防维特命 馆臣于国史刱立贰臣传闲考列代草昧之初恢天纲鼓羣动以安反侧而备驱使自不得不借才前代于

  • 战国策卷四·鲍彪

    宋 鲍彪 注齐【东有菑川东莱琅邪髙宻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乗清河以南勃海之髙乐髙城重合信阳西有济南平原】威王【田齐桓公子元年安王二十四年癸卯】上之事【此东郡濮水之上实衞地】赘子死章子走【皆以名子之犹婴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 洪武二十九年春正月庚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群臣宴于奉天殿。 壬戌,以詹事府丞杜泽为吏部尚书,左春坊左赞善门克新为礼部尚书。泽,莒州沂水人,繇本县儒学训导授司经局试校书,升詹事府丞

  • 论语朱子集注序说·真德秀

    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顔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歳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郷陬邑爲儿嬉戏常陈爼豆设礼容及长爲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爲司职吏畜蕃息

  • 达生第十九·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全生之道也。如此之类,世有之矣。 〔释文〕无离力智反,下同。大甚音泰。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注〕非我所制,则无为有怀于其间。 〔疏〕生死去来,委之造物,妙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六·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菩萨观察品第三之一尔时尊者舍利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请问。惟愿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善为宣说。若佛世尊听许

  •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治心品第十一  佛宣转诸法  说身为无常  于酒及女人  慎勿生放逸  此心犹彼王  于世得自在  能令诸众生  堕

  • 阿弥陀经义记·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记夫至圣垂慈照机应迹。开导六道普济十方。逐境升沉随缘净秽。斯则善权摄诱引趣菩提。是故大觉弥陀昔弘誓力应形极乐现处道场。三辈愿生皆入定聚。色像殊胜寿量难思。宝树天华咸能演法。清风流水俱说妙音

  • 苑洛集·韩邦奇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 (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 (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奇性情刚直,尚气节,又嗜学,诸经子史及

  • 泰山道里记·聂鈫

    记胜著作。清聂钦撰。一卷。聂钦字剑光,山东泰安人。光绪十一年(1885)夏游泰山后成此篇,三万三千字。为考证泰山长、宽、高度,广征《尚书》、 《山海经》、 《通典》、 《水经注》、历朝《一统志》等几十部古籍。自泰安

  • 辽夷略·张鼐

    一卷。明张鼐撰。张鼐字世调,号侗初,明代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1621—1627)时屡迁少詹事,陈言十事,语斥近习,遭魏忠贤忌恨,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引疾,忠

  •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观自在菩萨往昔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