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弥陀经义记

天台智者大师记

夫至圣垂慈照机应迹。开导六道普济十方。逐境升沉随缘净秽。斯则善权摄诱引趣菩提。是故大觉弥陀昔弘誓力应形极乐现处道场。三辈愿生皆入定聚。色像殊胜寿量难思。宝树天华咸能演法。清风流水俱说妙音。闻唱苦空证无生忍。释迦圣主本愿弘深。不舍慈悲。化兹秽境五痛烧然八苦煎逼。广明诫劝遍洽群品。示其妙术十念往生。四众奉行依教修观。说有广略时处不同。灵鹫宣扬三种净业。舍卫敷演六方护念。阿弥陀天竺梵音。震旦译言为无量寿。化主极号以立嘉名。经者训常。由圣人口此即释尊所说语西方事故言经也。即斯一教在文虽约明义实繁。总语西方安养国界。第一释名。从人。标称。依教修习往生彼国。第二辨体。法性真如谛心观察证常乐果。第三宗致。净土机缘妙乐庄严化像迎摄第四力用。破除爱见五住尘劳正习俱尽。第五教相。带别挟通生熟醍醐总为教相也。分文三段。序正流通。略无别序。通中具六。第一如是者决定之辞。大圣观机。为多嗔者略说深妙。为多贪人广开秘密。为多无明者处中而说。言不虚发应物逗缘。我闻者。如来正法无量无边。我所得闻犹如微渧。所不闻者喻大海水。一时者。有感斯应。机悟之辰。即于会革凡成圣。佛者正标化主。应供遍知四辩六通三明八解一音演说随类闻晓。在舍卫国者名闻物。多有名贤。又饶珍宝觉徒商侣诸国共臻。复名为无物不有。祇树给孤独园者。祇陀舍树创起门坊。须达赈贫金布地共立精舍也。与大比丘僧者。大义三种。天王大人所敬故言为大。遍知内外经教是故言多。超九十五上故名为胜。比丘者此言除馑。在因三义。乞士怖魔破恶。果地三德应供杀贼不生。僧者四人已上和合羯磨事理无隔匡维正教。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三迦叶众共有一千。舍利目连二百五十。常随圣尊为证信众。长老舍利弗智慧上首。翻鹙鹭子。大目揵连神力标名。此翻读诵。摩诃迦叶亦言钵罗。此翻龟氏。又曰光波。摩诃迦旃延善能清论。此翻扇绳。摩诃俱絺罗辩才无滞。此翻大膝。离波多翻为室宿。亦曰常作声。周梨槃陀伽此土翻译曰小路边生。难陀尊者此翻欣乐。阿难陀者翻善欣悦。罗睺罗者此言障持。憍梵波提译曰牛迹。宾头卢颇罗堕翻走闭门。迦留陀夷翻大粗黑。劫宾那翻为房宿。薄拘罗者翻曰善容。阿[少/兔]楼驮翻为如意。文殊师利此翻妙德。阿逸多者翻无三毒。乾陀诃提翻为香意。常精进者此土方言。如是等者结菩萨众。释提桓因翻能天主。等诸天众。总结同闻列众序竟。

正说为二。初明彼佛依正二果。次劝物往生。初复为二。前标次释。前标国界。后明化主。此经命章对舍利弗。余经皆有诸主。此经无问自说。十二部中亦不具足无两种偈。其余诸部亦不全有。不对菩萨者。适化无方欲令凡夫小乘厌此欣彼也。标依果中前明近远。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国名极乐。望贤首犹是下品。但比娑婆故言极乐。彼有三名。极乐对苦。安养从用。无量寿者逐人名国。次出正果号阿弥陀。其实有量。以余人不能称数。既云观音补处下地。不知说无量耳。彼土何故下解释。前明依果有三。初总次别后结。初总如文。七重行树下别释有四。一明宝树池楼阁奇丽。二明天华天乐映显庄饰。三明为宣道品。四树奏乐音。其树七重皆是四宝金银琉璃玻璃等宝。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微风徐动畅发和音。闻此声时即入正位。八功德水充满盈溢。轻清冷软美而不臭。饮时调适饮已无患。底布金沙。四面阶道四宝合成。池中莲华大如车轮。光色炫耀微妙香洁。上有楼阁。亦以四宝而严饰之。二明天乐。不抚而韵弦出无量法化之声。听发慈心。闻便悟道。昼夜六时雨曼陀罗。天华至妙名曼陀罗。色妙无比香气芬馥。常以清旦衣裓盛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衣裓是盛华器。形如函而有一足。手擎供养。三杂色鸟白鹤孔雀鹦鹉鸲鹆。亦如此闻水禽之类。迦陵频伽妙音清高。可譬佛声。共命两头而同一体生死齐等。故曰共命。此等众鸟昼夜六时演畅五根五力七觉八道。妙音和雅。即道品中法门名义。初五根者信进念定慧。次明五力名不异前。根生有力别更号。七菩提分念择进喜舍定等。八正道分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进正念正定。善修道品即得见谛至于无学。勿谓此鸟罪报所生。皆是彼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四明七重行树及宝罗网。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悟无生忍。怡然快乐。

次辩正果文复有二。前明化主次辨徒众。化主又二。初辨光明无量次述寿命无限。大品云。欲得光明无量寿命无极。当学般若。就此徒众前辨声闻次明菩萨。前问前云有无数声闻。后何得云众生生彼国者皆是阿鞞跋致。解云彼土二乘亦皆不退。二乘不退为凡夫。菩萨不退为小乘也。从众生闻者下第二劝物往生有三。初正劝往生。次引证劝。三结劝又二。初正劝。次示往生方法。就初又二。初正劝次释劝意。舍利弗以少善下次示方法。问前云不可以少善。后那云一日七日心不散乱皆得生。答今不以时日多少。特由用心厚薄耳。若能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以宿愿力化佛迎接。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何以故临终一念用心恳切即当得去也。我见是利即是释意。应当发愿一心修行。发愿庄严行愿相扶必当得往生也。如我今者下引证劝。非我独叹彼佛正劝物往生。六方诸佛皆悉劝发称扬赞叹恒河沙数各于其土往生彼国。若男女闻是经名。皆为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无上菩提心。故汝等当信我语及诸佛说。发愿欲生皆不退转往生彼国。彼诸佛等亦称释迦。能为难事于娑婆杂恶五浊境界。为诸众生说难信之法。当得菩提。秽国障深五浊垢重。贪嗔是烦恼浊。五见为见浊。二为本揽此作因得有连持之命。于五阴假立众生。此四经时名为劫浊。秽国苦多其浊极重。同居净土其浊即轻。因顺余方有其名字。无此迫恼号极乐耳。

佛说经已下即流通段。说经既竟。四众天人修罗等类欢喜信受。圣主难遇若优昙华。庆今得见。正法难闻而今闻。昔所未悟而今得悟。具此三喜是故欣悦。得之于怀踊跃无量也。

阿弥陀经义记一卷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佚名
  卷二·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六·澄观
  父子合集经卷第八·佚名
  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佚名
  卷第六·道原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二·唐慧琳
  卷第八十四·佚名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卷第一百四十三·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六·欧阳竟无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智旭
  第七卷·圆瑛
  卷二·晁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杜文澜

    卷四伊川令范仲允妻词、最是梧桐零落句、落字注叶、秦氏玉生云、落字下有时字、按后结有涙珠与灯花落句、则前落字必非叶、应有时字也、又秦氏云迤逦秋光过却句、迤字上落又字、又人情音信难托句

  • 卷一百六十九·徐世昌

    王荫祜王荫祜,字子受,正定人。有《觉华龛诗存》。枯树浪说三株绕砌罗,连枝憔悴感寒柯。皴霜皮黯冬心在,媚雨条稀老幹多。至竟成材关阅历,独怜生意渐婆娑。杜陵诗句兰成赋,一例霜毫忍泪呵。读史高文侈美新,何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黄昇

    宋词黄鲁直名庭坚,号山谷,陈后山云:“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蓦山溪别意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寻芳载酒。肯落他

  • 卷五百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八 王宠 赠别家兄履约会试 吾宗素贫贱被褐垂百年哲兄自鹰扬尺水升龙渊怀玉不得掩誉命逮九天车马烂盈门劝驾以周旋辞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佚名

    嘉靖二年六月庚子朔诏设福建镇海卫儒学○辛丑○升凤翔府知府成文为狭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固原兵备○壬寅○以江西兵荒命停徵逋欠布疋厨料○癸卯○御史杨朝凤以天变陈言陛下改元嘉靖盖取义于□高宗之嘉靖殷邦也高宗肜祭有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正德六年十一月丁未朔钦天监进正德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升黄州府知府胡锭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陈镐卒镐字宗之其先会稽人占籍南京钦天监成化丙午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举进

  •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十·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钱塘程川撰诗一统论经义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不知何氏録川按不知何氏録有三饶録二十卷为辛亥先生六十二嵗时同舍共闻饶録三十九卷

  • 书传卷十二·苏轼

    宋 蘓轼 撰周书康诰第十一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康叔封文王子封为卫侯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百工百官也播民和布法也周礼正月之

  • 正言论·章太炎

    文言合一,盖时彦所哗言也。此事固未可猝行。藉令行之不得其道,徒令文学日窳,方国殊言,间存古训,亦即随之消亡,以此闿<囗Э>黎,翩其反矣。馀以为文字训故,必当普教国人;九服异言,咸宜掸其本始。乃至出辞之法,正名之方,各得准绳,悉能

  • 卷一百六·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尔时会中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同时化作种种天花衣服婴珞及香鬘等。踊身虚空而散佛上。合掌恭敬俱白佛言:愿此般若波罗蜜多。在赡部洲人中久祝何以故?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在赡部洲人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上次明圆门入实观者。先简圆门。次明圆观。上三藏门。灭实色通真。不得意多诤。体门即幻色通真。示人无诤法。别门体灭生死色。次第灭法性色。通中不得意多诤。圆门即生死色是法性色。即法性色而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二此四证净。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一是所造色非有对色。三非所造色非有对色。几难见故甚深等者。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几善非

  • 卷第四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第十四世兜率悦禅师法嗣抚州疎山了常禅师僧问。如何是疎山为人底句。师曰。怀中玉尺未轻掷。袖里金鎚

  • 卷一·佚名

    纯备德禅师语录卷一嗣法门人智远等编住彝陵州黄陵月峡禅院语录康熙丙午岁师受参府傅公游府魏公请住黄陵月峡禅院语录。山门 师以杖指门云门开八字路设一乘孤迥迥廓似太虚洞玄玄明如杲日山僧今日到来且道入门一句又作

  • 归庐谈往录·徐宗亮

    安徽桐城徐宗亮著。光绪十二年刻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据以著录。成于光绪十二年(1886)。系作者见闻杂录,凡六十三则。卷一皆清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用兵、任人、行政逸事。卷二记慈禧太后杀肃顺、官场杂

  • 胤祯外传·佚名

    胤祯,康熙第四子。少年无赖,好饮酒击剑,不见悦于康熙。出亡在外,所交多剑客力士。结兄弟十三人,其长者为某僧,技尤高妙,骁勇绝伦。能练剑为丸,藏脑海中,用则自口吐出,矢矫如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称万人敌。次者能练剑如芥,藏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