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绝句四首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日暮秋□阴,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南山一树桂,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贾充与妻李 
- (夫人、小旦云了)(孤云了)(店家云了)(正旦便扮扶末上了)(末卧地做住了)呵!从生来谁曾受他这般烦恼!(做叹科)(唱) 【南吕】【一枝花】干戈动地来,横祸事从天降:爷娘三不归,家国一时亡。龙斗来鱼伤,情愿受消疏况。怎生般不应当,脱着衣裳,感得 
- 武进蒋骥撰离骚庸【一】降 名【二】均 能【三】佩 与【四】莽 序 莫度 路 在【五】 路【六】步 隘【七】绩 武【八】怒舍 故 路 他【九】化 畮【十】芷 刈 秽 索【十一】妒 急【十二】立 英【十 
-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陈陶字嵩伯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昇元中隐洪州西山後不知所终诗十卷今编爲二卷塞下曲边头能走马猨臂李将军射虎羣胡伏开弓絶 
- 金花姑娘不羡金钗爱荆钗,愿配穷生刘永。兄金章赞成;嫂巫氏贪图财物,极力反对。大比之期,刘永有心上京赴考,但家无盘缠,况兼卖文受辱,自觉此愿难偿。金花坚贞诚挚,毅然再求兄嫂资助,不料又遭嫂嫂奚落,幸有其兄相帮,刘永得赴春闱。 
- 然而芳规懿矩,湮没不彰者多矣。余自幼闻之父兄所诵说,得其一二遗行,皆可令吾子孙世为则,敬录于左。若曰表彰先世之休美,阐扬潜德之幽光,则阙略未备,无由殚述也。高祖介然公,始祖之继室王所生,前室姚已生子瓛,迨议继娶,以瓛寄养亲 
- 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癸卯朔谕内阁朕览文书见卿等所奏具见忠君为国之意所请诸事朕面谕已明白知道了前者朕恭诣  圣母几筵前行礼毕召百官于宫门外朕与卿等正议国事卿等奏请皇太子讲学皇孙就传朕传待禫服后次苐举行卿等方 
-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灵王十一年春正月莒人伐鲁围台季孙宿救台遂伐莒入郓以报之晋士鲂聘于鲁呉王夀梦薨夀梦四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札札贤夀梦欲立之于是致国焉札曰君义嗣也谁敢奸君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之节诸樊固以为请札弃其 
- 冬  漕  折  价苏属冬漕酌定征价表   光绪十七年完折色者每石收折价钱二千四百文。  见是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刘坤一酌定冬漕征价奏。随交公费钱一千文。每石年外加收钱五百文,无分本、折。交本色者以石抵石。每石余耗交 
-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据萨载等奏接奉谕旨,将徐述夔之孙 
- 高崇的儿子高谦之,字道让。少小时侍奉后母李氏,孝名远扬,李氏抚养他所耗费的心血也过于自己亲生孩子,以致旁人难以辨别他们兄弟所出的同异差别。时人把他们一样看重。等到长大,摒绝人事,专攻经史,天文历法、算学图纬之类书籍 
- 恭闻清浊初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川岳旣列,树元首而定八方。故知悬象着明,莫大于日月。崇高辨位,莫大于君臣。道治则中外宁,政乖必风雅变。岂世情而致,抑天理之常。我赞普锺蒙国大诏,性业合道,智覩未萌。随世运机,观宜抚众,退不负 
- “舜其大孝也与!”只此一句是实赞其德,下面俱是说道用之广。舜之所以为舜者,一“孝”尽之矣,所以“造端乎夫妇”而“察乎天地”也。东阳许氏说“下五句为孝之目” ,极 
-   ○黄檗(希运)断际禅师宛陵录丞相裴公问曰:“山中四五百人。几人得和尚法?”师云:“得者莫测其数。何故。道在心悟。岂在言说。言说败是化童蒙耳。”
  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有无 
-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三(修证亦有漏亦无漏禅)今约三种法门。以辩亦有漏亦无漏禅。一者六妙门。二者十六特胜。三者通明观。此三法门亦得说为净禅。此中明净禅与阿毗昙有小异浅 
- 《无上大乘要诀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授太上道君。称三界为火宅,众生不悟,故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富人施舍财宝,虽功德无量,亦属小乘之法。唯有灵宝 
- 三洞道士居山修炼科,撰不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言道士居山修炼之道法科仪,分作十品:第一〈服气品〉,言修炼导引、吐纳之法。 第二〈授付服炁经方要诀品〉,内载辟谷长生药方及神符。  
-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