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类著作。清汪琥撰。十四卷。琥字苓友,号青谷子,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故广集诸家学说,对《伤寒论》六经证治原文中属于热病的条文逐条注释,于康熙十九年(1680)撰成是书。卷一至卷二辨伤寒非寒病论及纂注伤寒论例。卷三至卷十为辨六经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二辨误汗吐下火灸逆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三辨温病脉证并治法。卷十四辨风池、风府等穴针刺法。后又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体例悉遵前书,逐条辨注《伤寒论》中属真寒证治原文,并对真寒证的治疗有所论述。汪氏之论虽有偏颇之处,但自成一家之说。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平阳季子东壁刻本(扉页作《平阳季子辨注仲景全书》,又作《仲景伤寒论》。附:《张仲景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

《伤寒论辨证广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易纬通卦验·郑玄
  经验丹方汇编·钱峻
  京氏易传·京房
  正一醮宅仪·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佚名
  玄虚子鸣真集·佚名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朱元璋
  丹溪手镜·朱震亨
  慈幼便览·文晟
  千金食治·孙思邈
  敖氏伤寒金镜录·杜本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佚名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
  碧玉朱砂寒林玉树匮·佚名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皎然

       夫诗人造极之旨,必在神诣。得之者妙无二门,失之者邈若千里,岂名言之所知乎?故工之愈精,鉴之愈寡,此古人所以长太息也。若非通识四面之手,皆有好丹 非素之失僻,况异于此乎?今所撰《诗式》,列为等第,五门互显,风韵铿锵。使偏嗜

  • 卷之六十二·佚名

    洪武四年三月乙酉朔策进士于奉天殿登第者百二十人赐吴伯宗等三名进士及第第二甲十七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百人赐同进士出身诏赐伯宗朝服冠带授礼部员外郎高丽入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朴实柳伯儒皆不第三人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冬。十月。癸卯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四十八年时宪历。  ○上诣皇太后宫、问

  • 西汉年纪卷二十八·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哀帝孝哀皇帝讳欣元帝庶孙定陶共王子也年三歳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绥和元年立为皇太子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大赦天下【本纪】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纪昀

    列传金 【六】○金六程寀任熊祥 范拱张通古 张浩【汝霖】张元素张汝弼 纳哈塔椿年 祁宰 诺延温都思忠【谦 乌达 】 高桢白彦敬 张景仁 左光庆程寀任熊祥范拱张通古张浩张元素张汝弼纳哈塔椿年祁宰诺延温都思

  • 金佗稡编卷二十六·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六宋 岳珂 撰天定録序皇上再见圜丘之嗣岁珂吁天之书始成浮九江自春徂夏以四月哉生明抵行在所乃斋袚治晋牍越四日庚子再拜北阙下奉书付登闻匦吏以入又八日戊申诏出下两省俾给事黄门紫微郎

  • 窦瑗传·李延寿

    窦瑗字世珍,辽西阳洛人。自称祖籍扶风平陵,汉时大将军窦武的曾孙窦崇曾做辽西太守,于是就在辽西安家。曾祖父窦堪,是慕容氏渔阳太守。祖父窦表,冯弘城周太守,后入魏。父亲窦同,选为秀才,早年下世。普泰初年,窦瑗上书以自身地位

  • 卷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卷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歌颂二十【词臣十二】万寿诗【七言排律三十韵】翰  林 院  编 修【臣】须 洲万年历数膺仁寿一统车书会荡平巩固金瓯鳌极正调和玉烛泰阶明乾施广大同元始坤载含宏合利贞皥皥王

  • 春秋大全诸国兴废説·胡广

    周周黄帝之苖裔姬姓后稷之后也后稷封于邰及夏之衰后稷之子不窋失其官窜于西戎至太王为狄所逼去邠居岐文王受命武王克商而王有天下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迁都王城今河南县是也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

  • 第26章·老子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1)。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2)。虽有荣观,燕处超然(3)。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5)。【题解】此章老子提出重与轻、静与动(躁)两对矛盾。并指出“重

  • 隐公·隐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

  • 大权慧定品第六·佚名

    又族姓子。菩萨摩诃萨。於一切众生之身佛身。而等解之。彼以此。多观如来。於无数国土。如尘数。於诸如来一切。而供养。一切众花。一切极世众宝。以供养。一切众宝供养。散其上。一切众饰供养。种种经行之处供养。以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七·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攝頌曰   二鉢.二織師. 奪衣.幷急施. 阿蘭若.雨衣. 迴僧.七日藥。   畜長鉢過十日不分別學處第二十一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鄔波難陀苾芻由貪買

  •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虚

    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立师范,试辄列前茅,既卒业,转上海月霞法师所

  • 中国之佛教·太虚

    一 佛教原来之性质 甲 理论 1. 因缘生果 2. 本性空寂 3. 名相假立 4. 中道真实 乙 事行 1. 神秘倾信 2.&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佚名

    大安国寺沙门静居谨上此经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凡八十卷第一菩提场会经六品。一世主妙严品五卷。二如来现相品一卷。三普贤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两品共一卷。五华藏世界品三卷。六毗卢遮那品一卷第二普光明殿会经

  • 石初集·周霆震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周霆震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今本《石初集》是周霆震的门生晏璧编集。卷首有洪武六年(1373)刘玉汝序,陈谟序,洪武七年葛化序,张莹序。据诸序,周霆震平生“诗文千百篇

  • 医贯·赵献可

    医论著作。6卷。明·赵献可撰。刊于1617年(明万历45年)。明·崇祯元年重刊本,题作《医无闾子医贯》3卷。赵氏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此书分为:“玄元肤论”、“主客辨疑”、“绛雪丹书”、“先天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