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圣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着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仆少孤苦而嗜书,家有魏、晋文章及唐诗人集,仅三百家。又数得奉教,闻前辈长者之余论。今书籍散落,旧学废忘,其能记忆者,因笔识之,不忍弃也。嗟乎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一寳玉类四言古玉赞          【晋】庾肃之圆璧月镜璆琳星罗结秀蓝田辉真荆和元珪特达瑜不掩瑕质鲜气润流映滂沱瑾瑜玉赞        【晋】郭 璞钟山之美爰 
-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庆湖遗老集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庆湖遗老集九卷宋贺铸撰铸字方回卫州人唐谏议大夫知章之後元宗时知章致政诏赐镜湖据谢承会稽先贤传谓庆湖以王子庆忌得名後讹为镜故 
-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十一明 黎民表 撰【阙】    温树扶踈月转明不眠乌鹊夜还惊天围翠殿澄沙色氷合金塘坠叶声虎旅喧传屯甲帐龙舆深驻在西清九华灯影微微散碧落空歌半欲成庆成宴赐胙旭日流辉遍绮栊九宾声彻玉墀 
- 和帝讳宝融,字智昭,高宗第八子也。建武元年,封随郡王,邑二千户。三年,为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为持节,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二年十一月,甲寅,长史萧颖胄杀辅国将军、巴 
- 夫肖形天地,人称最灵,以其知父子之道,识君臣之义,异夫禽兽者也。传曰:“人生在三 ,事之如一。”然则君臣父子,其道不殊,父不可以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君不可以不君,臣不可以不臣。故曰君犹天也,天可仇乎!是以有罪归刑,见危授命,竭忠贞 
-   崇禎元年十一月    ○崇禎元年十一月    崇禎元年十一月    戊午朔戶部疏報各撫按變價逆祠銀二萬五千五百三十八兩有奇    山東道御史李懋芳浙江道御史蔡國用分督南直隸學政    山西右參政張孔法陞本省 
- 一、此书始于隋大业元年、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凡千二百九十年之事,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而追溯于秦、汉之际,故曰通史。一、此书略仿龙门之法,曰纪、曰志、曰传,而表则入于诸志之中。一、前人作史,多详礼乐兵刑 
- 嘉靖三十七年六月丁丑朔以宣大二镇兵荒暂免居庸关商税○宣大山西督抚官杨博等条议备虏事宜宣府四事一分布士马令总兵李贤以正兵驻劄镇城五路参将各守信地巡抚标下及东路游击驻怀来新旧游兵驻左卫东城以防蔚州等处南下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子产相郑【竝载诸臣兴废 邓析附】左传【襄公五年】夏郑子国来聘通嗣君也 【七年】郑僖公之爲大子也于成之十六年与子罕适晋不礼焉又与子丰适楚亦不礼焉及其元年朝于晋子丰欲愬诸晋而废之子罕止之及 
- 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二月辛卯(初七日),命展沿海边界。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先后具疏请开边界,俾沿海人民复业。上命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议政王等奏言:前经大将军康亲王等奏请,已令展界。嗣因海寇窃据海澄,复迁边界,移居民于 
- 宋 真德秀 撰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毎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毎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 
-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禅解】“三让”,究竟让也;“以天下让”,以天下之故而行让也.此时文王已生,纣亦初生,泰伯预知文王之德,必能善服事殷,救纣之失,故 
-                 ——中正和谐是乐的准则【原文】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2),人之道也(3)。声音动静,性术之变(4),尽于此类。故人不耐无乐(5),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刹那品第十四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应正遍知为我说。善逝为我说一切法生灭之相。云何如来说一切法念念不住。佛告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今谛听 
- 阇达提沙之殁后,彼弟摩诃阇那王行政二十七年,(一)彼为此即位式之举行,彼僧伽密多长老知好时机,由对岸来此处,(二)行王之即位式其他之事[完成后,此]无自制之士[长老]欲破碎大精舍,(三)言:“住此等大精舍[之比丘等]说非律者,王!我等是说 
- 一名《吐谷浑记》。地理杂志。南朝宋段国撰。不分卷。澍有《蜀典》已著录。原书久佚,今存乃张氏于《太平御览》《水经注》、《初学记》、 《太平寰宇记》、 《北堂书抄》诸书中辑出,共二十二条,亦称“段氏沙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