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绝妙好词笺

七卷。清查为仁(1693—1749)等撰。查为仁字心谷,号莲坡居士,宛平 (今北京丰台)人。康熙举人,因被讦得罪下狱,八年始释。发愤读书,居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藏书万卷,往来名士甚多。有 《蔗塘未定稿》,与厉鹗撰有 《绝妙好词笺》。《绝妙好词》,宋周密编。其笺则查为仁、厉鹗所同撰。周密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共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 《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又 《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知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当初,查为仁采摭诸书以为之笺,各详其里居出处。或因词而考证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载其佚闻。以及诸家评论之语,与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见于此集者,皆为附录。正值厉鹗亦方笺此集,尚未脱稿,适游天津,见查为仁所笺,逐举以付之。删复补漏,合为一书。今简端并题二人之名,不没其助成之力。所笺多泛滥旁涉,不尽切于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游之 〔瑞鹤仙〕,韩元吉之 〔水龙吟〕,辛弃疾之 〔祝英台近〕,尹焕之 〔唐多令〕,杨恢之 〔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源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亦不可泯灭。周密有《癸辛杂识》诸书,厉鹗有《辽史拾遗》诸书。《绝妙好词笺》成于乾隆十四年 (1749),刻于十五年 (1750)。有 《四库全书》 本。

《绝妙好词笺》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序
(3)巻一
(4)巻二
(5)巻三
(6)巻四
(7)巻五
(8)巻六
(9)巻七

猜你喜欢
  炙毂子诗格·王叡
  优语录·王国维
  虎牢关三战吕布·郑光祖
  北郭集·徐贲
  散原精舍诗集·陈三立
  获虎之夜·田汉
  和清真词·方千里
  石田诗选·沈周
  汉诗总说·费锡璜
  独醉亭集·史谨
  艺苑雌黄·严有翼
  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冯梦龙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狄君厚
  东堂词·毛滂
  说鱄诸伍员吹箫·李寿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七沈佺期陪幸韦嗣立山庄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峯?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虹【一作龙】旗萦秀木凤辇拂疎筇迳直【一作狭】千官拥溪长万骑容水堂开禹膳山阁献尧锺皇监清居远天文睿奨浓岩泉他夕【

  • 本语卷五·高拱

    孔子宪章文武盖时王之法不可不守也今言治者正不可妄意纷更只将祖宗之法求其夲意所在而实心奉行之纵有时异势殊当调停者亦只就中调停处得其当便是不可轻出法度之外启乱端也此不惟分所宜然祖宗聪明睿知既迈伦夷而又艰难

  • ●卷六·陈康祺

    ◎严士钅宏不畏强御丹徒严廉访士钅宏,令四川华阳时,甫莅任,而西藏廓尔喀兵事起。贝子福文襄公为大将军征之,军事络绎于道,自成都至打箭炉,皆设军需局,公言于布政使英善曰:“大兵大役,圣人所以绥远人、靖边陲,内地民人,尤宜

  • ●序·吴伟业

    寒夜鼠啄架上,发烛照之,则明季三王时邸报,臣畜之以为史料者也。年来幽忧多病,旧闻日落;十年三徙,聚书复阙;后死之责,将谁任乎?臣因是博搜见闻,讲求实录,刊讹谬,芟芜秽,补缺遗,类分为四十一篇:自福王至桂王,更七载而勒成一书,名之曰&ldq

  • 第二九九移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一一七一五--三·佚名

    淡水县将所承移卷宗,因已比对完毕而移还新竹县移文 印 淡水县印 私记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初十日即补清军府、调署台湾县、代理淡水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孙为移还事。本年十一月初一日,准贵县移开:

  • 七六七 山东巡抚国泰奏缴应毁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二)·佚名

    七六七 山东巡抚国泰奏缴应毁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二)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三十日山东巡抚臣国泰跪奏,为收缴应毁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窃照违碍各书,节次钦奉谕旨,搜罗解缴,以杜邪言而正人心,经臣迭饬各属,实力奉行。嗣于乾隆四

  •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是张耳、陈馀的合传。在这篇列传中,主要记述了他们从以敬慕为刎颈之交到反目成仇的史实,不虚美,不隐恶,采用先杨后抑的手法,使得善、恶俱张,功过分明。本文以张耳和陈馀的相处关系为主脉,以其贤德名誉为

  • 李迁哲传·令狐德棻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世代为太行山以南的豪族,在长江以东当官。祖父李方达,齐国末年,担任本州治中。父亲李元真,在梁国当官,历任东宫左卫率、东梁衡二州刺史、散骑常侍,封沌阳侯。李迁哲从小修养立身之道,有识见气度,意气风发

  • 孙孝哲传·刘昫

    孙孝哲,是契丹人。母亲与安禄山私通,因此安禄山对他亲密随便。安禄山忤逆造反后,任命他为殿中监、闲厩使,封为王。孙孝哲很有权势,仅次严庄。他衣轻裘、骑肥马,豪华奢侈,很会摆豪门贵族的排场,每餐饭都有珍贵的菜肴。他秉性残

  • 十五年·佚名

    (甲辰)十五年大明成化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己丑,百官分半進表裏,一半詣景福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永安道觀察使李淑琦來啓曰:「近者兀狄哈等,聚徒衆,攻殺會寧城底斡朶里等,掠畜産而去。臣給鹽、布等物,存撫之。舊例,斡朶里若遇

  • 卷三百五十七·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七善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以四念住故护念是菩萨摩诃萨。不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故护念是菩萨摩诃萨。善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以空解脱门故护念是菩萨摩诃萨。不以无

  • 卷第七·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七   第二十九祖惠可大师者武牢人也。姓姬氏。父寂。未有子时。尝自念。我家崇善。岂无令子。祷之既久。一夕。感异光照室。其母因而怀妊。及长。遂以照室之瑞。名之曰光。自幼

  • 深密解脱经序·佚名

        沙门都释昙宁造  夫至迹虚微。理包言像之外。幽宗冲秘。旨绝名相之域。是以。大圣秉独悟之灵姿。镜寰中之妙趣。实相廓然。与虚无齐其量。法性憺尔。与幽冥同其源。神辉潜映而不灭。万相俱应而不生。然此生

  • 第四十四章 六王章·佚名

    持剑之吏僧伽提沙由此为王,愿教与国之发展而喜道,(一)随所应授官职,彼摄取人民,其时,小[阿伽普提]王之军将莫伽罗那(二)住于鲁哈那闻僧伽提沙为王,为战争而往摩诃伽罗设阵营。(三)僧伽提沙闻此,为与彼战争而派遣军兵,有大军之莫伽罗那

  • 第十八章 比丘尼教团·佚名

    现于分别说者,律与教[法]传持之守护者,他之长老、中年、幼年之[比丘等]。(一)彼等多闻而具足戒光辉此地上,具足头陀行光辉于此岛。(二)此处有多数释子通晓正法与[其]历史。实为多数[人人之]具眼者出世,破闇示光彼胜者。(三)[彼等于]如来之

  • 周易参义·梁寅

    十二卷。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属江西)人。元末明初经学家。世业农,家贫。寅自力于学,淹贯百家。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辞。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将授以官,复以病辞归,结

  • 雪的除夕·张资平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年关逼近,债主临门,儿子重病。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佚名

    胜德赤衣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