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

庆湖遗老集      别集类二【宋】

提要

【臣】等谨案庆湖遗老集九卷宋贺铸撰铸字方回卫州人唐谏议大夫知章之後元宗时知章致政诏赐镜湖据谢承会稽先贤传谓庆湖以王子庆忌得名後讹为镜故铸自号庆湖遗老初以婚于宗女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李清臣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太平州卒事蹟载宋史文苑传其诗自元佑巳卯以前凡九卷自制序文是为前集己卯以後者为後集合前後集二十卷同时程俱为之叙今後集已佚惟前集仅存铸子檩跋称後集经兵火散失则南宋已无完本故书録解题所载卷数与今本同也方回作瀛奎律髓称铸每诗题下必详注作诗年月与其人之里居姓氏今观此本与回所说相符盖犹旧刻之未经删窜者矣铸以填词名家世传其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有贺梅子之称然其诗亦工致修洁时有逸气格虽不高而无宋人悍犷之习苕溪渔隐丛话称其以望夫石诗得名诗人玉屑称王安石赏其定林寺絶句王真方诗话载回论诗之言曰平淡不涉于流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义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已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案此段以叶韵成文】观其所作虽不尽如其所论要亦不甚愧其言也陆游老学庵笔记曰贺方回状貌奇丑俗谓之贺鬼头喜校书朱黄未尝去手诗文皆高不独工长短句也今其文则不可睹矣乾隆四十五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彭定求
  毛千干·唐圭璋
  癸丑九十五首·许南英
  第一出 提纲·姚茂良
  卷十六·白居易
  复古诗集序·杨维桢
  卷一百三十一·徐世昌
  二集卷十二·乾隆
  巻三十三·李攀龙
  三体唐诗巻三·周弼
  卷六·吴之振
  卷二·方回
  南湖集巻上·贡性之
  总目九·佚名
  鲍溶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八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三古今体九十一首【辛丑七】箧韘用癸巳?题皇祖御用韘诗韵门前呈射年十二【壬寅岁余年十二侍  皇祖於宫门前呈射发矢连中每邀  思奬仰惟  家法肄勤尚射癸巳岁敬以  皇祖御用韘十

  • 第四十八回 父死弟孤文姬托命 夫骄妻悍孙寿肆淫·蔡东藩

      却说李固杜乔,虽相继免职,尚在都中居住;何不速归?外戚中宦,统因他平素抗直,引为大患。桓帝即位以后,宦官唐衡左悺等,共入内进谗道:“陛下前当即位,李固杜乔,首先抗议,谓陛下不应奉汉宗祀,真正可恨!”桓帝听了,也不禁愤怒起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万历六年六月辛巳朔 上御皇极殿受朝○巡按直隶御史林应训题臣为开浚吴淞江中叚久驻昆山乃知安亭东西等都沙土瘠薄国初每亩仅从五升一斗起科复经派以官布等项轻赍故小民犹得存活至嘉靖十七年于今徵三斗重额以致贫民逃

  • 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乙未。谕内阁、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镇国将军载瀛之子溥伒、着承继孚敬郡王奕譓为孙。加恩赏给固山贝子。现月  ○又谕、军机大臣会同户部遵旨议覆各省

  • 第八○禀光绪十二年八月廿五日一一二一二-九·佚名

    已革三皂头役李益,禀请新竹知县方,准其名卯留造台下差役李益叩首跪叩禀,为恳准留夘,以便奉公事。缘役蒙徐前宪赏充三皂头役,小心奉公,敢不期尽厥责。兹蒙示革,役敢不凛遵。但役柒、捌两月,多填白契数千,兼

  • 重印自序·胡适

    这十七卷《留学日记》,原来题作《藏晖室札记》,民国二十八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曾排印发行,有民国二十五年我写的自序,说明这七年的日记保存和付印的经过。这书出版的时候,中国沿海沿江的大都会都已沦陷了,在沦陷的地域里我的书

  • 陈伯之传·姚思廉

    陈伯之,济陰睢陵人。年幼时有体力。十三、四岁时,喜欢戴着獭皮帽子,佩带刺刀,窥伺邻居的稻子熟了,就偷偷地去割。曾经被稻田的主人发现,斥责他说:“小孩子不要动我的稻子!”陈伯之对稻田的主人说:“你的稻子这么多,割一担有什么

  • 蹇义传·张廷玉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王容。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他奏事很合皇上心意。皇上问道“:你是蹇叔的后代吗?”蹇王容叩头不敢回答。皇上很喜欢他的诚实,为他改名为义,并亲手写下蹇义之名赐给他。他任满三年应当

  • 卷十七 杂言·刘向

    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达,孙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何则?不强合非其人也。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论语稽求篇七巻国朝毛奇龄撰皆辨驳朱子集注之说盖元陈天祥四书辨疑之类也朱子集注研究文义期于惬理而止原不以考证为长奇龄学博而好辨遂旁采古义以相诘难其中有强生支节者如古人有所师法皆谓之学即至学炙

  • 卷二十四·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四    元 吴澄 撰祭统【陈氏曰祭统者总序大纲穿贯百职统成一礼见其始末之谓也故纲举而万纪皆张统先而衆则必振也方氏曰祭法非不及义然以法为主祭义非不

  • 序·季本

    序诗遭秦火全经不存世儒拾于煨烬之余缀为三百五篇之数非古经也春秋诸大夫所赋之诗如野有蔓草之类所谓乱世之音也此乃孔子未正乐之前流于民俗习而不知正其在所删者班固乃谓诗三百五篇遭秦火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

  • 法句譬喻经沙门品第三十四·佚名

    昔佛在舍卫国精舍之中。为天龙鬼神国王人民说法。时有一年少比丘。晨旦著衣服柱杖持钵至大村中分卫。时大道边有官菜园。外面种黍穄。其田外草中施张发箭。若有虫兽盗贼来者,触网箭发中箭则死。有一端正年少女子独守此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原问附)】【答印生四问[原问附)】【代答刘心城又上博山四问[原问博山书附)】【拟答忘所上博山书问[原问博山柬附)】【拟答白居易问寂音禅师书[问在林闲

  • 覆余乃仁居士电·太虚

    余乃仁居士台鉴:电悉,发起救国僧军事,甚佩!虚适旅行他处,致稽覆为歉!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大无畏精神,作民皆救国家、僧亦救国家之真有力行动,此其时矣。但以“佛教救国军”或“僧伽救国军”为善。如何组织,如何出发,当在伟筹

  • 怀香记·陆采

    明代传奇剧本。陆采撰。《古人传奇总目》著录。本事见《世说新语·惑溺》。全剧40出。写晋朝司空贾充,征辟文士韩寿为掾史。韩寿才华出众,姿容亦美丽,为充女贾午窥见,顿生爱慕之情。于是托婢女春英传情,韩寿恨无由相见。适

  •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纯梵语.

  • 净土十要·智旭

    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本书系将净土教义之论书编集成十种。从第一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论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