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契丹國志卷之十七

  列傳

  蕭翰

  蕭翰,本國人,述律太后之兄子也,其妹復為太宗后[一]。翰始以蕭為姓,自爾契丹后族皆稱蕭氏。翰最殘忍,工騎射。太宗與張敬達交鋒,翰等自東北起,衝唐兵為二,唐兵大敗,步兵死者萬人。

  太宗南入大梁,以天時向暑,難久留,欲留親信一人為節度使。百官請迎太后,太宗曰:「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又欲盡以晉百官自隨,恐搖人心,乃詔有職事者從行,餘留大梁。復以汴州為宣武軍,翰為節度使。

  滋德宮有宮人五十餘人,翰欲取之,宦者張環不與,翰破鎖奪宮人,執環燒鐵灼之,腹爛而死。

  初,翰聞北漢高祖擁兵而南,欲北歸,恐中國無主,必大亂,己不得從容而去。時唐明宗子許王從益與王淑妃在洛陽,翰遣高謨翰迎之,矯稱太宗命,以從益知南朝軍國事,召己赴恆州。從益、淑妃匿於徽陵下宮,不得已而出,至大梁,翰立以為帝,帥諸酋長拜之。立百官,留燕兵千人為從益宿衞,翰乃辭行。

  翰至恆州,以兵圍張礪之第[二]。麻荅以大臣不可專殺,乃止。

  麻荅

  麻荅,太宗之從弟也。會同九年,契丹攻黎陽,麻荅先驅,晉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未幾,周儒引麻荅自馬家口濟河,營於東岸,攻鄆州北津。

  又陷德州,擒刺史尹居璠。

  太宗南入大梁,以麻荅為安國節度使,又以為中京留守。

  至恆州,崔廷勳見麻荅,趨走拜,起,跪而獻酒,麻荅踞而受之。

  麻荅貪殘猾忍[三],民間有珍貨美女,必奪而取之。又捕村民,誣以為盜,披面抉目斷腕,焚灸而殺之,欲以威衆。常以其具自隨,左右前後懸人肝膽手足,飲食起居於其間,語笑自若。出入或被黃衣,用乘輿,服御物,曰:「茲事漢人以為不可,吾國無忌也。」又以宰相員不足,乃牒馮道判史館,李崧判弘文館[四],和凝判集賢,劉煦判中書,其僭妄如此。然契丹或犯法,無所容貸,故市肆不擾。常恐漢人亡去[五],謂門者曰:「漢有窺門者,即斷其首來[六]。」

  麻荅遣使督運於洺州,洺州防禦使薛懷讓聞漢高祖入大梁,殺其使者,舉州降。高祖遣兵萬人會懷讓,攻劉鐸於邢州,不克。鐸請兵於麻荅,遣其將楊安及前義武節度使李殷將千騎攻懷讓於洺州[七]。懷讓嬰城自守,安等縱兵大掠於邢、洺之境。契丹所留守不滿一千[八],麻荅令所司給萬四千人食,收其餘以自入。麻荅常疑漢兵,且以為無用,稍稍廢省,又損其食以飼胡兵,衆心怨憤。漢兵謀攻麻荅,然畏契丹尚強,猶豫未決;會楊袞、楊安等軍出,契丹留恆州者僅八百人,何福進等遂決計。未幾,召馮道、李崧會葬太宗,漢兵突入府中,焚衙門,與契丹戰。會日暮,有村民數千,譟於城外,欲奪北兵寶貨婦女,北兵懼而北遁。麻荅、劉晞、崔廷勳皆奔定州,與義武節度使耶律忠合[九]。漢有白再榮者,拘人取財,恆州謂之白麻荅,虐可知矣。麻荅歸,世宗酖殺之。

  耶律郎五

  耶律郎五,即耶律忠,國主族人也。

  太宗南攻石晉,郎五扈從,累有戰功。太宗入大梁,以郎五為鎮寧節度使。

  郎五性殘虐,澶州人苦之。賊帥王瓊率其徒千餘人,襲據南城,北渡浮航,縱兵大掠,圍郎五於牙城。郎五聞漢平鄴都杜重威,常懼華人為變。未幾,郎五與麻荅等焚掠定州,悉驅其人棄城北去。方廣千里,剽掠殆盡。

  論曰:陰山異氣,殺伐鍾焉,運數所乘,山河改色。太宗德光,鐵馬中原;翰等諸人,分麾長騖。而谿壑難滿,剽掠窮凶,而使忠臣鬱憤恚之胸,生靈塗肝腦之血,不亦重可悲歟!

  校勘記

  [一]其妹復為太宗后「太宗」原作「世宗」,據席本、通鑑卷二百八十六及歐陽修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改。

  [二]翰至恆州以兵圍張礪之第「至」字原闕,「第」原作「弟」,均據席本及通鑑卷二百八十七補改。

  [三]麻荅貪殘猾忍「貪殘猾忍」,當依通鑑卷二百八十七作「貪猾殘忍」。

  [四]乃牒馮道判史館李崧判弘文館通鑑卷二百八十七作「乃牒馮道判弘文館,李崧判史館」。通鑑是。

  [五]常恐漢人亡去「亡」,通鑑卷二百八十七作「妄」。

  [六]即斷其首來通鑑卷二百八十七「來」上有「以」字。

  [七]遣其將楊安及前義武節度使李殷將千騎攻懷讓於洺州通鑑卷二百八十七「遣」上重麻荅之名,語義明。

  [八]契丹所留守不滿一千據通鑑卷二百八十七「守」當作「兵」,「一千」當作「二千」。

  [九]與義武節度使耶律忠「武」原作「成」,據通鑑卷二百八十七改。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九 崔徐苏豆卢·欧阳修
  第九十六回 承遗诏司马秉权 缴印绶将军赤族·蔡东藩
  ●卷二十三。诗文四·梁章钜
  ●明朝小史卷十四 万历纪·吕毖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卷十三·叶盛
  第二十五卷 元·缪荃孙
  卷十一·高士奇
  第五章 潜往东北 四 白河偷渡·溥仪
  萧渊藻传·李延寿
  崔仲方传·李延寿
  夹古清臣传·脱脱
  卷十六·徐天麟
  附錄·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防斋小集危稹字逢吉旧名科临川人淳熙十四年试春官知举洪公迈称其文踔厉雅健登乙科授南康军敎授士经指授文体丕变后知湖州又知漳州为义冢丧之无主

  • 章泉稿巻五·赵蕃

    宋 赵蕃 撰记截畱纲运记铅之阜宝藏兴焉铅之泉宝货化焉兴者有时化者无穷方泉之蒙孰知其功布衣张甲体物索理献言以佐圜法宋绍圣间诏经理之隄泉为池疏池为沟布铁其中期以浃旬铁化为铜场兵千夫服劳力作糗粮惟邑之供冶台

  • 卷五十二·志第四·历一·宋濂

        ◎历一   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

  • 第九十九回 入荆州驱除异党 夺长安翦灭后秦·蔡东藩

      却说秦主姚兴嗣位后,曾立昭仪张氏为后,长子泓为太子,余子懿弼洸宣谌愔璞质逵裕国儿等,皆封公爵。弼受封广平公,素性阴狡,潜谋夺嫡,外面却装作孝谨,深得父宠,出为雍州刺史,权镇安定。降臣姜纪,曾叛凉归秦,依弼麾下,劝弼结兴左

  • 第八回 父子聚麀惨遭剸刃 君臣讨逆谋定锄凶·蔡东藩

      却说梁主温还至洛阳,病体少愈,适博王友文,新创食殿,献入内宴钱三千贯,银器一千五百两,乃即就食殿开宴,召宰相及文武从官等侍宴。酒酣兴发,遽欲泛舟九曲池,池不甚深,舟又甚大,本来是没甚危险,不料荡入池心,陡遇一阵怪风,竟将御

  • 卷一·黄、虞、三代·蒋一葵

    【宁封子】 〔《列仙传》:“黄帝时人。”按:《帝纪》,黄帝时有宁封为陶正,或即此人。〕 黄帝之前,宁先生者,尝游昆丘之外。有兰沙之地,去中都万里,其沙如细尘,风吹成雾,泛泛而起,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千年一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七七 福建巡抚富纲奏遵旨查办郡邑志书情形折·佚名

    六七七 福建巡抚富纲奏遵旨查办郡邑志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十八日福建巡抚臣富纲跪奏,为钦奉上谕事。本年正月初四日承准廷寄内开,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奉上谕:据闵鹗元奏,各省郡邑志书内,如有登载应销各书名目及

  • 卷四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乾隆二十二年夏五月辛亥谕叅赞大臣唐喀禄等派兵擒拏哈萨克锡喇上谕军机大臣曰成衮扎布等奏称哈萨克锡喇现在逃至和博克萨里地方等语彼处离北路军营甚近着派唐喀禄车木楚克扎布领

  • 晁错第八·桓宽

    大夫曰:“《春秋》之法,君亲无将,将而必诛。故臣罪莫重于弑君,子罪莫重于弑父。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着书数十篇。然卒于背义不臣,使谋叛逆,诛及宗族。晁错变法易常,不用制度,迫

  • 卷一 理气上·黎靖德

      ◎太极天地上   问:"太极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个浑成之物,是天地万物之理总名否?"曰:"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

  • 卷八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八十三    宋 卫湜 撰哭朋友者於门外之右南面郑氏曰变於有亲者也门外寝门外孔氏曰此一经论哭朋友之处右西边也南面向南为主以对荅吊客檀弓云朋友吾哭诸寝

  • 六趣轮回经·佚名

    马鸣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归命三世尊  正等觉所说  常行于利他  积集诸功德  若自身口意  所作善恶业  感果定非差  无别造作者  最胜

  • 卷第十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九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法语下 示友荃孙居士 何物高于天何物厚于地何物逼塞于虚空何物养育于群类从上名公钜儒如裴张白赵苏黄辈皆不离富贵功名荷担此事只恐人不自觉未免受

  • 佛祖心灯·佚名

      七佛偈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

  • 六道集述言·弘赞

    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皆由最初一念识心倐起。而妄想结成有漏之因。故有三世循环。十二缘生。托质则形分粗细。感报则苦乐殊途。三界六道。莫非生灭。人间天上。诚为苦本。是故智人启悟。妙契无生。顿超三有。践履十

  • 近代侠义英雄传·平江不肖生

    现代长篇小说。平江不肖生(向恺然)著。初刊于1923年6月至1924年5月《侦探世界》。旋由世界书局出版单行本。岳麓书社1984年重印,改题《大刀王五霍元甲侠义英雄传》。本书为民国时期风行一时、颇负盛名的旧体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