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林十八高贤传

往余令钟陵。曾过东林寺虎溪桥上远公社。竟作牛马走骚驿之场。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东林十八高贤传读之。诸公皆粪壤富贵。膏肓泉石。心超净秽之区。境际人天之胜。令人脉脉心动。抠从亡阶。况亲承接引。妙契因依。岂必入净土而极乐。上莲座而兴瞻哉。此傅刻在庐山。未获流布。乐愚上人谋新业于栖贤山中。寻授吴门毗耶室梓行。予故喜而序之。使信奉此传。人人见远师。人人会庐山也。余谓上人尚宜索龙眠十八贤图附之。以传千载。何羡兰亭辋川哉。昔宗少文对衡阳王有言。禄如秋草。时过即腐。试问学道人。此片白莲花。有腐败不。不也。

《东林十八高贤传》全部章节目录

(1)●东林十八高贤传序
(2)●东林十八高贤传目次
(3)●东林十八高贤传

猜你喜欢
  南北朝杂记·刘敞
  明穆宗宝训·张居正
  北巡私记·刘佶
  请缨日记·唐景崧
  十叶野闻·许指严
  蜀燹死事者略传·余澜阁
  台湾私法物权编·佚名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青磷屑·应廷吉
  钏影楼回忆录·包天笑
  记丁玲·沈从文
  屈原研究·梁启超
  皇明祖训·朱元璋
  纲鉴易知录·吴楚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上·由云龙

    前编所录,多海内知好佳章,及泛论古今诗派沿革变迁之故。而于滇省时贤所作,尚未遑及。且前编譌脱错误有待于更正者甚多,则续话之不可以已也。陈石遗先生诗话载永福黄莘田《香草集》中七绝居多,盖学义山、牧之、飞卿、东坡俊

  • 存家诗稿卷二·杨巍

    明 杨巍 撰五言律行板桥山中【时赴晋臬】山色桥西处清幽与世分霜崖出野馆苔径入松云峦气晴还湿水声防复闻隠居惟此好讵敢负明君八月初八日饮刘叅戎对月亭亭静月娟娟清光此处偏关山元有曲河汉正初影动金樽里寒生寳

  • 江东集钞·吴之振

    题张以道上舍寒绿轩菊芽伏土糁青粟,杞笋傍根埋紫玉。雷声一夜雨一朝,森然送出如蕨苗。先生饥肠诗作梗,小摘珍芳汲水井。风炉蟹眼候松声,笊篱亲捞微带生。烂炊凋胡淅青精,芼以天随寒绿萌。饥时作齑仍作羹,饱后龙凤空炰烹。大

  • 续补遗总目·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施注苏诗续补遗总目卷上 古体诗一百四十四首送淡公二首     上韩持国送别        琴枕黄州        古风游杭州山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絶句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峡州吏又至意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陈邦瞻

    孝宗朝廷议孝宗隆兴元年冬十月辛巳召朱熹入对垂拱殿先是帝即位诏中外臣庶陈时政阙失熹时监南岳庙上封事首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纎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次言恢复之计不时定

  • 路史卷二十七·罗泌

    国名纪四陶唐氏后陶高辛封之,今广济军治古定陶城,有陶丘。范蠡变姓名,间行止陶。今郓之平阴有陶山。唐国,即中山。今定之新乐,与唐县俱是。有尧山唐水,望都故城。望都里东北有广唐城,东有尧故城。后都平阳安邑,亦皆曰唐。平阳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成化二十年秋七月乙酉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兵部臣奏泰宁等卫夷人欲从辽东开原入贡兼报虏情缘三卫入贡之路旧例俱从永平之喜峰口无自开原入者况今大同宣府屡报虏势东南此地正其入寇之冲难从请宜令辽东镇守官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乾隆二十年冬十月丁巳以解送达瓦齐至京遣官告祭太庙社稷行献俘礼戊午上御午门楼行受俘礼奉防达瓦齐及伊子罗卜扎等俱着交理藩院候防申谕定边左副将军达尔党阿等进事宜上谕军机

  • 广南土司传·张廷玉

    广南,宋朝时名叫特磨道。当地土著酋长姓侬,是侬智高的后裔。元朝至元年间,设立了广南西路宣抚司。该司开初统领有路城等五个州,后来只统领安宁、富州两个州。洪武十五年(1382),广南西路宣抚司归附朝廷,朝廷便将其改为广南府

  • 马文升传·张廷玉

    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人。相貌奇异很有气力。景泰二年(1451),考中进士,授御史职。历任山西、湖广巡按。业绩显著。返回京师负责各道的奏章。母丧期满后越级升为福建按察使。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后因父丧返乡。满四之乱

  • 卷之五十五  謇齋瑣綴錄三(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三 宣德五年二月,兩朝實錄成。賜監修官太師英國公張輔、少師兼行在吏部尚書蹇義、少保兼太子少傅

  • 卷四·曾巩

    范质,字文素,魏郡人。母梦人授以五色笔而质生。唐长兴中擢进士第,仕晋至翰林学士。周祖擢为宰相。建隆初,封鲁国公。乾德二年罢相,初和凝知贡举,爱质所试文,自以中第尝在第十三名故,亦以处质,其后质官及封国,皆与凝同,当时谓之传

  • 序·孔颖达

    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剌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发诸情性,谐于律吕

  • 卷十二上·王天与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二上   元 王天与 撰太甲上第五        商书太甲旣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作太甲三篇【汉孔氏曰不明居丧之礼吕氏曰断以不明原太甲之过也然曰旣

  • 卷之四十三·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三智夫妇之智《家语》:叔梁纥娶於鲁之施氏,生女九人,无男;其妾生孟皮,病足。叔梁纥曰:虽有九女而无适,是无子也。乃求婚於颜氏,颜氏有三女,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卿士,然先圣之裔也。今其人身长九尺

  • 总论·姚际恒

    某之攻伪古文也,直搜根柢而略于文辞,然其句字诚有显然易见者,篇中不暇枚举,特统论于此。句法则如或排对、或四字或四六之类是也,字法则如以「敬」作「钦」、「善」作「臧」、「治」作「ㄨ」、作「乱」、「顺」作「若」、「

  • 诣严炽王品第四·佚名

    尔时南方国大萨遮尼乾子。与八十八千万尼乾子俱。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次第到於郁阇延城。复有无量百千诸众。或歌或舞吹唇唱啸。作百千万种种伎乐。前後侍从。大萨遮尼乾子。诣郁阇延城。尔时国主严炽大王。闻大萨遮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