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域七
州县升降废置
成都府路,干德三年平两川平:原作「并」,据《元丰九域志》卷七改。,并为西川路,开宝四年分峡路,咸平四年分益、梓、利、夔四路,嘉佑四年以益州路为成都府路。
〔成都府〕:唐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太平兴国六年降为益州。端拱元年,复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淳化五年降为益州,嘉佑六年复为剑南西川节度。
灵泉县,旧名灵池,天圣四年改。
犀浦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郫县。
广都县,熙宁五废陵州,以贵平籍县地益入焉。
重和元年十二月七日,诏改石泉县为军,以永康、龙安、神泉隶焉。知军及寨堡官吏,委知成都府孙羲叟辟置闻奏。
七年二月六日,诏成都府路石泉县依旧为军,差武臣知军。
眉州:至道二年升防御。
蜀州:青城县,干德四年隶永康军,熙宁五年军废,复来隶。
彭州:导江县,干德四年隶永康军,熙宁五年军废为寨,县复来隶。九年废寨,复即县治置永康军。
堋口县,熙宁二年置,四年废为镇,隶九陇县。
〔嘉州〕:犍为县,大中祥符四年徙治惩非镇。
嘉祥县,旧龙游县,宣和元年改,今复为龙游县。
龙游县,宣和元年改
为嘉祥,绍兴元年依旧。
邛州:火井县,开宝三年徙治平乐镇。
雅州:百丈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名山县,今复为县。
唐下都督,干德二年为上州。
通化县,天圣元年改金川,景佑四年复旧,即县治置通化军使。
延宁军,旧威戎军,政和六年汤延俊等纳土建,宣和三年废。
通化军,政和三年董舜咨纳土建,宣和三年废军使为押,隶威州。
祺州,旧元保州,政和四年董舜咨纳土建,宣和三年废为城。
春祺县,政和四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
亨州,旧霸州,政和四年招纳,改今名。
嘉会县,政和四年赐今名。政和四年五月十七日,知成都府庞恭孙奏乞:「据知霸州董彦博状,乞将本州岛管内地土献纳,伏乞改赐嘉名。仍乞为军事、下州,置倚郭一县,亦乞赐名。」诏名亨州,倚郭县赐名嘉会县。
〔仙井监〕:唐陵州,至道二年升团练,宣和四年改仙井监。贵平、籍二县,熙宁五年废为镇,以籍隶成都府广都县。干道六年正月十七日,成都府路钤辖、转运、提刑司言:「熙宁五年,隆州改为监,将贵平、籍县皆废为镇,其籍县所管夷歌乡并贵平镇所管唐福乡,并割归仁寿县。今贵平、籍镇复还县,镇逐乡合拨归元旧县分,其两县人户(税)[赋]税亦合拨隶隆州。」从之。
〔永康军〕:唐于彭州导江县灌口镇建镇静军,开宝四年改永安军,以蜀州青城、彭州导江二县来隶。太平兴国三年,改永康军。熙宁五年,废军为寨,以蜀州青城县、彭州导江县还旧隶。七年废寨,九年复即导江县置永康军使。
石泉军:政和七年以县升为军,宣和二年以知军为军使,宣和七年复为军。
安昌县、神泉县,政和七年自绵州来隶,宣和三年以知军为军使,依旧还隶焉。
真宗咸平四年三月十日,诏分川峡为四路,以西川转运使、兵部员外郎、直史馆马亮为益州路转运使,总益、绵、汉、彭、邛、蜀、嘉、眉、陵、简、黎、雅、维、茂、永康凡十五州军。以知益州宋太初、崇仪使恩州刺史杨怀忠并为益州钤辖,提辖兵马捉贼事。峡路转运副使、秘书丞李昉为梓州路转运使,总梓、遂、果、资、荣、昌、普、渠、合、戎、泸、怀安、广安、富顺凡十四州军监,以知梓州王渭提辖兵马捉贼事。西川转运副使、虞部员外郎张志言为利州路转运使,总利、洋、兴、剑、文、集、壁、巴、蓬、龙、阆、兴元、剑门、三泉、西县凡十五州军府县,以益州都监、崇仪使王阮知利州,提辖兵马捉贼事。峡路转运、工部员外郎、直史馆丁谓〔为〕夔州路转运使,总夔、施施:原作「于」,据《长编》卷四八改。、忠、万、开、达、渝、黔、涪、云安、梁山、大宁凡十二州军监,以知夔州、西京左藏库使、顺州刺史李汉赟提辖兵马捉贼事。
潼川府路,旧梓州路,重和元年升为潼川府路。开宝
六年正月九日,诏以遂、合、渝、泸、昌、开、建、渠、巴、蓬、资、戎、涪、忠、万、夔、施十七州及广安、梁山、云安三军,别置水陆转运计度使,以太子中允张颙充。
潼川府:旧梓州,唐剑南东川节度,伪蜀改天正军,干德三年改静戎军,端拱二年复剑南东川节度按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端拱二年只称东川节度。,元丰三年闰九月(复诏)[诏复]称剑南东川。
中江县,旧名玄武,大中祥符五年改。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七日,四川安抚制置司言:「相度到潼川府东关县管县令、主簿、县尉三员,安泰尉司止管尉司官一员,却管六案、仓库、刑狱等事。今欲将东关县主簿一员废罢,令县尉兼领主簿职事。仍乞将安泰尉司依旧复置安泰县,将尉司官改注县令,却将东关县所废主簿一员拨隶安泰县差置,仍兼县尉职事。内酒务官钱隶属本县拘催外,余收纳商税并监合同场职事,委自主簿兼监,即是每县各(将)[管]县令一员、簿尉一员。」从之。
重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剑南东川奏:「据奉议郎王维等状,契勘本州岛南控泸、叙,西扼绵、茂,江山形势据西川之胜,水陆之冲,为剑外一都会。见管九邑四十镇兵甲,巡检贼盗,提举五州军,为东路十八州军监之冠,与成都相对。昔元丰中,蒙神宗皇帝正剑南东川之名,人神改观,原隰生光,千里父老欣戴歌咏,至今不已。即目监司移文,尚以梓州为称,窃恐名实未称,不足以镇压委切之地。欲望睿断,依剑南西川
例,赐一府号,上以副神考正名之实,下以慰远方士民之望。」诏梓州赐名潼川府。
〔遂宁府〕:旧遂州遂宁郡、武信军节度,政和五年升为遂宁府,武信军节度依旧。
青石县,熙宁六年废隶遂宁县,七年复。
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十六日,遂宁府奏:「本府依已降指挥升为大藩,照得绍兴海行名例敕,未曾于大藩条内修入遂宁府字,乞下敕令所增修,降下遵守。」从之。
昌州:唐中都督,干德三年为上州。
昌元县,咸平四年徙治罗市。
泸州:唐下都督,干德元年为上州。宣和元年升为泸川军节度泸川军:原作「泸州军」,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改。。二年三月六日,诏泸州守臣带潼川府夔州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安抚使。
熙宁四年正月一日,诏:「昨令泸南安抚使韩存宝移泸州于江安,又建置堡寨等事,今林广候到,与转运司商议,从便宜施行。」
宣和元年三月十五日,诏:「泸州西南要会,控制一路,边阃之寄,付(界)[畀]非轻,可升为节度,仍赐名泸川军。」
果州:伪蜀永宁军节度,干德三年降为团练。绍兴二十七年十月二日,诏果州流溪镇复升为县。
〔资州〕:资川县,旧龙水县,宣和二年改,今复为龙水县。熙宁四年九月十八日,梓州路转运司言:「准朝旨相度知资州王公仪奏,移钤辖司于本路,乞升军额,置通判及
增公使钱,如遂州为便。」从之。
内江县,绍兴十七年移治于旧城。绍兴十七年正月二十六日,潼川府路转运、提刑、安抚司言:「资州内江县因江水泛涨,漂荡县治,乞迁本县于本州岛旧治,地名旧城,实为长久之利。」从之。
普州:普康县,熙宁五年废。
叙州:旧戎州,唐中都督,干德元年为上州。
开边县、归顺县归:原无,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补。,干德五年隶僰道县。
宜宾县,熙宁四年废隶僰道县。
僰道县,政和四年改宜宾县。
滋州: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
承流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
仁怀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堡。
纯州: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
九支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
安溪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寨。
祥州: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废。
庆符县,大观三年建。
〔合州〕:赤水县,熙宁四年废隶铜梁县,七年复置。
〔荣州〕:荣德县,旧名旭川县,上一字同哲宗庙讳,治平四年改。
广安军:开宝二年以合州浓洄、渠州新明二镇建军浓洄:原作「浓泗」,据《元丰九域志》卷七、《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八改。。
渠江县,二年自渠州来隶。
新明县、岳池县,并二年自合州来隶。
利州路,绍兴十四年分为东西路,后并为一,干道三年六月复分为二路。干道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知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言:「利州东路旧系利州路,绍兴十四年,四川宣抚副使郑刚中申明,将吴璘差充利州西路安抚使,以阶、成、西和、(凰)[凤]、兴、文、龙七州隶属西路;杨政差充利州东路安抚使,以兴元府、金、洋、利、剑、阆、巴、蓬州、大安军九处隶属东路。其官属、人吏,从宣抚司比附经略司量度裁减。今利州东西路并而为一,通部十六州军,比附未分路已前经略司所管官吏相度裁减外,随宜存留。」从之。
〔利州〕:伪蜀昭武军节度,景佑四年改宁武军。
平蜀县,旧名裔山,干德三年改。
嘉川县,咸平四年自集州来隶。
昭化县,旧名益昌,开宝五年改以上嘉川、昭化二条原误合为一条,文为「昭化县,旧名益昌,开宝五年改为嘉川县,咸平四年自集州来隶。」按昭化、嘉川自是二县,此文不可通,兹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改正。。
洋州:伪蜀武定军节度,景佑四年改武康军。
阆州:歧平县歧:原作「故」,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改。,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奉国县。
晋安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西水县。
普安军,旧剑州。隆兴二年十月,以本州岛言孝宗潜藩,下给舍(义)[议],升为普安军节度,升隆庆府。
永归县,干德五年废隶剑门县。
剑门县,景德二年以县隶剑门关,兵马都监主之,熙宁五年复来隶。
剑门关,景德三年以剑州剑门县直隶京,以兵马监押主之,熙宁五年县复隶,剑门关仍别置。
巴州:归仁县,干德四年废,隶曾口县。
始宁县,四年废隶其章县。
通江县,天圣元年改诺水复旧,熙宁五年废壁州,省白石、符阳二县来隶。
难江县,熙宁五年废集州,以县来隶。
清化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化成县「化成」二字原在「熙宁五年」下,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及《元丰九域志》卷八改正。。
〔大安军〕:三泉县,唐隶梁州。
西和州:旧岷州,隶秦凤路秦凤路:原作「西和路」,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卷五改。。绍兴十四年改为西和州,来隶。
兴元府西县,干德三年以县直隶京师,至道二年隶大安军,三年军废,还隶。
绍兴七年闰十月二日,川陕宣抚副使吴玠言:「利州路三泉县北至兴州仙人关外,地里不远,东接梁、洋一带,水陆冲要,系四川喉襟要害之地。比年移关外诸将军马就本县屯驻,人烟事物,大段繁多。《九域志》,至道二年曾升为大安军。绍兴三年六月内,宣抚处置使司已将本县依便宜升为军,乞依已行事理。」从之。
绍兴十五年闰十一月十七日,四川宣抚司言:「昨分画秦州地界,割到本州岛管下成纪、陇城两县地分,乡社户民遇有词讼,并作成纪、陇城县百姓。缘两县治见属对境,委是称呼不便。乞将两县地分建为一县,随宜差置官吏,隶成州管辖。今逐急将两县权隶天水县管治去讫。」诏令并归天水县。
夔州路,唐干元二年升为都督府,寻罢。天成二年升为宁江军节度。
夔州:景德三年自白帝城徙城东今治。
〔达州〕:巴渠县,干德三年移治江西风乐坝。
三冈县,三年移治索心市。
阆英县,五年废隶石 县,至道三年移治新安市。
石鼓县,熙宁七年废隶通川、新宁、永睦三县睦:原作「陆」,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改。。
忠州新浦县,庆历四年废隶开江县「忠州」下有脱文,「庆历四年废隶开江县」者乃是开州之新浦县,别为一条,今无从补正。。
宾化县,嘉佑八年废隶隆化县。
隆化县,熙宁七年以县隶南平军。
武龙县,宣和元年改为枳县,绍兴元年依旧。
〔重庆府〕:万寿县,干德五年废隶江津县。
南川县,熙宁七年以县隶南平军。
〔云安军〕:云安县,开宝六年以夔州云安县建军,即县为治所。熙宁四年,以县户口析置云安监安义县,八年复废隶焉。
珍州:大观二年建。
乐源县,大观二年建。
绍兴二年十月四日,宣抚处置使张浚言:「恭依圣训便宜行事,将珍州管界境土已选差正侍大夫、华州观察使、夔州路兵马钤辖、知务川城田佑恭充知州,依仿务川城例施行,庶得省免经费,为公私利便。所有黔州元拨隶珍州税户李泽等四十九家,并令拨还彭水县等处。已行下田佑恭更切相度条具,申本路帅司审度,保明供申,别听本司指挥。」从之。
播州:大观二年以杨文贵献地建,宣和三年废为城。
播川县,大观二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城。
朗川县,宣和三年废。
承州:大观三年以任汉崇献地建,宣和三年废为县。
绥阳县,大观三年建,宣和三年割隶珍州。
开宝六年二月二十六日,诏改溪洞珍州为高州。先是,刺史田迁言自赐王州,连年灾沴,乞改州名,故有是命。铸印赐。
思州:政和八年建,宣和四年废为城,今复。
务川县,政和八年建,宣和四年废为城,隶黔州。
邛水县邛水:原作「印水」,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改。、安夷县,政和八年建,宣和四年废为堡,隶黔州。
溱州:熙宁七年招收置,宣和三年废为寨。
溱溪县,熙宁七年招收置,宣和三年废为寨,隶南平军。
夜郎县,熙宁七年招收置,宣和三年废。
遵义军:大观二年以杨文贵献地建,宣和三年废为寨。
〔云安军〕:安义县,熙宁四年以云安县户口析置安义县,八年复废,隶云安。
福建路,太平兴国元年为两浙西南路,雍熙二年改福建路。
福州:建炎三年升为帅府。
福州怀安县,太平兴国五年析闽县地置。
罗源县,旧名永正,天禧五年改永昌,干兴元年改今名。
永福县,崇宁元年以永泰县犯哲
宗陵名,故改之。
绍兴元年八月十六日,福建路安抚司言:「福州改为帅府,本司移文江南西路安抚使司,取会到改置帅府合差置准备差遣五员,准备差使十员,准备将领二员,乞依前项差置。」诏置准备将领二员,准备差遣、差使各五员。
〔建宁府〕:旧建州,伪闽镇武军,伪唐改永安军,又为忠义军,后为军事。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以孝宗潜藩升建宁府。
崇安县,淳化五年以崇安场置,咸平元年析建(杨)[阳]县地以益之。
松溪县,至道二年析(蒲)[浦]城县地以益之。
关隶县,咸平三年以关隶镇置,析建安县地以益之。
政和县,旧关隶县,政和五年复。
泉州:大观三年升为望郡。
惠安县,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县地置。
〔南剑州〕:伪唐剑州,太平兴国四年以利州路有剑州,加「南」字。
将乐县,四年自建州来隶。
〔汀州〕:上杭县上杭:原作「光杭」,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改。,淳化五年以上杭场置,至道二年徙毙砂地,咸平二年复徙治浯口。
武平县,五年以武平场置。
绍兴三年七月十五日,福建路转运、提刑司言:「相度到汀州莲城堡,乞创置一县。」诏依,以莲城县为名。
干道四年正月十日,福建路安抚、转运、提刑司言:「汀州上杭县治元在锺寮场,缘知县兼监坑(治)[冶],遂移县治,累遭兵火,见存上百余家,僻在山隅,不通商旅,风水败坏,人民不
安。本县旧基见在,地名郭坊,人烟翕习,正当十二乡之中,四路坦平,民间便于输纳。兼有大河,泝流上通本州岛,顺流平抵(湖)[潮]州,陆路通于漳、潮、梅、赣等州,商旅往还不绝,士庶父老皆乞迁复以便民。」从之。
唐漳州,伪闽南州,干德四年复旧。
邵武军: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邵武县建军。
邵武县、归化县、建宁县,并五年自建州来隶。
泰宁县,旧归化县,元佑元年改。
〔兴化军〕:莆田县、仙游县,〔太平兴国〕四年自泉州来隶。
〔广州〕:梁(青)[清]海军节度,后入伪汉,开宝四年收复,仍旧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
开宝五年改今名,隶连州,六年来隶此条似有脱误,疑是后英州光县之文错简在此。。
番禺县,五年废隶南海县南海:原作「南康」,据《宋史》卷九○《地理志》六改。,皇佑三年复置。
东莞县,五年废隶增城县,六年复置。
游水县,五年废隶怀集县。
蒙化县,六年废隶四会县。
信安县,熙宁五年以县隶新州。
四会县,熙宁六年以县隶端州。
绍兴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诏升广州香山镇为香山县,从本路诸司请也。
开宝五年五月七日,诏废伪汉广州常康、咸宁二县,依旧为南海镇。南海之名,自秦、汉以来未尝改,刘氏割据岭表,伪建都于广州,乃分南海县地为常康、咸宁二县,以为京邑,且就美名。至是,以本道上言,乃改正之。又诏废置并移广南州县。先是,岭表既平,按版籍州县名多,户口甚少,乃命知广州潘美及岭南转运
使王明度其地里废置之。
〔韶州〕:曲江县,咸平三年徙治岑水西善政坊。
乳源县,干道二年十月三十日置。
徽宗崇宁元年闰六月二十二日,监韶州岑水银铜场苏坚状,乞升本场作县。逐司相度到,乞拨曲江县廉平、福建两乡,翁源县太平乡,就岑水场升县,仍存留监官二员,一员依旧外,一员知县同监,并添置县尉一员兼主簿,却减罢本场驻(汨)[泊]一员。从之。
隆兴二年十月三十,广南东路经略、安抚、提刑、转运、提举常平茶盐司言:「韶州曲江、崇信、乐昌、仁化去州城高远,不通水道,官司劳于催科,巡尉惮于巡警。今措置,欲就曲江县管下洲头津置县作乳源县,便于催科,水路可通州城。乞省曲江县丞一员为县令,兼管县市税场,又省洲头监官为簿尉,仍移乐昌县平石巡检于桥村石坐驻札,改称韶州曲江乐昌乳源三县巡检,委是经久利便。」从之。
循州:宣和二年为博罗郡。
兴宁县,天禧二年移治长乐旧址。
长乐县,熙宁四年析兴宁县地置县,绍兴六年废为镇,十九年复。
雷乡县,宣和二年以龙川县改。
龙川县,宣和二年改名雷乡县,绍兴元年依旧。
贺州:荡山县、封阳县,开宝四年废隶临贺县。
冯乘县,四年废隶富川县。
大观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中书省言:「广东路十五州军,财赋丰足,内贺州管四县,南接梧
州,西抵昭州,并通水路,直抵桂州。」诏贺州割属广西。
封州:大观元年升为望郡。
开建县,开宝五年废隶封川县,六年复置。
〔肇庆府〕:旧端州,重和元年升肇庆府庆:原无,据《宋史》卷九○《地理志》六补。。
平兴县,开宝五年废隶高要县。
四会县,广州县,五年废入南海县,六年复置,熙宁六年自广州来隶。
元(佑)[符]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徽宗即位未改元。诏曰:「惟高要之奥区,乃南国之旧壤。土风淳(原)[厚],民物伙繁。朕诞受多方,绍承大统,顾启封于兹土,实赐履于先朝。茅社之荣,是为基命;节旄之重,宜锡隆名。可升端州为兴庆军。」
兴庆府元系端州,寅缘陛下潜邸旧封,荐蒙赐以军额,申锡府号。臣近巡历到彼,窃见府城规摹未至宏壮,欲望亲洒宸翰,特改见今军府额,赐以美名。」诏令转运司选〔官〕计度,量行展修,可将邻近便于输纳移两县,仍赐名肇庆府,仍为肇庆军节度。 政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朝奉郎、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燕瑛奏:「臣伏
〔新州〕:新兴县,开宝五年省永顺县及废勤州地入焉勤州:原脱「州」字。按南汉有勤州,在今广东阳春县北,地接新兴,开宝五年废勤州,其部份地入新州,参《元丰九域志》卷一○。此必是脱「州」字,今补。。
信安县,广州义宁县,五年废入新会县,六年复置,太平兴国元年改信安,熙宁五年废县,以地隶新兴县。
〔康州〕:绍兴元年升为德庆府,十四年置永庆军节度。
端溪县,开宝五年废州为端溪县,隶端州,又并悦城、晋康晋康:原作「晋唐」,据《元丰九域志》卷九改。、都城三县入焉。寻复置州。
泷水县,六年废泷州,以开阳、建
水、镇南三县并入泷水,来隶。
绍兴元年十一月十八日,诏康州升为德庆府。时康州奏:「据本州岛居人通直郎伍仕偕等状,本州岛系是潜藩,窃见肇庆府元系端州,道君皇帝即位,已蒙推恩建府及置军额,与本州岛事体相似,乞依肇庆府施行。」故有是诏。
〔南恩州〕:庆历八年,改河北路贝州为恩州,故加「南」字。
阳春县,〔开宝〕五年废春州,来隶,六年复置春州,省流南、罗水二县入焉。景德四年随州城移州南故城,天禧四年复旧治。熙宁六年〔州〕废,复来隶。
铜陵县,〔开宝〕五年废勤州,来隶,熙宁六年废隶阳春县。
富林县,〔开宝〕五年废勤州五:原作「六」,据《元丰九域志》卷一○改。,省入铜陵县。
梅州:绍兴六年废为程乡县,十四年复。
梅州为汉恭州,开宝四年避庙讳改,领程乡一县,熙宁六年废州,元丰五年复以程乡县为州,宣和二年为义安郡,绍兴六年废为程乡县,十四年复。
程乡县,熙宁六年以县隶潮州,元丰五年复置。
绍兴十四年七月十一日,广南东路经略、安抚、转运、提刑司言,乞复置梅州,从之。
绍兴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广南东路经略、安抚、转运、提刑、提举常平司言:「梅州最僻小,户口税赋不及潮、惠一县,屡经兵火,上供常额,官兵馈食,民无所出。今欲废为程乡县,依涟水军体例,置军使一员兼知县事,隶潮州,仍旧存留都监、监税、巡检。并循州长乐县去宁兴县三十里,乡狭土瘠,居民无几,今欲废为长乐镇,隶兴宁县,置
监镇一员主管监税烟火。」从之。
南雄州:宣和三年八月七日,诏南雄州为保昌郡。南雄州,伪汉以韶州保昌县置雄州,开宝四年,以河北路有雄州,加「南」字。
始兴县,四年自韶州来隶。
英州:宣和二年为真阳郡。
真阳县,旧县名音同仁宗庙讳,干兴元年改。
光县,旧名洭县洭:原作「洰」,据《宋史》卷九○《地理志》六改。,隶广州,开宝五年改今名,隶连州,六年来隶。
连州:连山县,绍兴六年废为镇,十八年复。绍兴六年十月二十八日,诏改连山县为连山镇,置监镇一员,兼本镇烟火公事。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诏复连山镇为县,从本路诸司请也。
惠州:旧州名同仁宗庙讳,天禧五年改。
潮州:程乡县,熙宁六年废梅州,以县来隶。(梅州以县来隶)元丰五年县复隶梅州。
揭阳县,绍兴二年废入海阳县,八年复,仍移治吉帛村。
宣和六年五月二十日,诏割潮州海阳县光德、太平、怀德三乡置揭阳县。绍兴二年三月十九日,广南东路经略、安抚、转运、提刑司言:「潮州揭阳县,因宣和六年本路经略司相度,将海阳县所管户口析为二县,添拨官属。今详究得元初所乞,共为刘花三等作过,多在本处山林藏伏,是以添县控扼,此外别无利害,徒置官吏费用。欲乞罢县,将元拨乡村人户依旧属海阳。县尉两员,内拨一员并本州岛水陆同
巡检,各就揭阳县元相度控扼去处驻,委是利便。」从之。
绍兴八年八月八日,诏潮州管下地名吉帛村,复置揭阳县,从本州岛之请也。
西路。大观三年六月十八日,诏黔南路依熙河兰湟路体例,并入广西为一路,以广西黔南路为名,依旧桂州为帅府,转运等司并罢。大观四年五月二十四日,诏广西黔南路仍旧称广南西路。
桂州:大观元年升为帅府,为大都督府。绍兴三年二月初一日,桂州静江军土官武功大夫秦再言:「今上皇帝自静江军节度使、桂州牧加封康王,嗣登宝位,今康州已升为府,本州岛未赐府额。」诏升为静江府。绍兴三年,升为静江府。
兴安县,干德元年废溥州为全义县,来隶。太平兴国元年改。
义宁县,开宝五年废入广州新会县,六年复置。
修仁县,熙宁四年废为镇,隶荔(蒲)[浦]县,元丰元年复置县。
永宁县,熙宁四年废为镇,隶荔(蒲)[浦]县,元佑元年复。
容州:唐防御、经略,开宝四年升宁远军节度。
普宁县,开宝五年废绣州,省常林、阿林阿林:原作「河林」,据《元丰九域志》卷九改。、罗绣、欣道、渭龙五县入焉。
北流县,五年废禺州,省莪石、抚莱、罗辨、陵城四县入焉。
陆川县,七年废顺州,省龙豪、温水、龙化、南河四县入焉。九年移治公平,淳化五年复徙旧温水县。
邕州:元佑三年五月十五日,改邕州怀化洞为州「邕州」下原衍「洞」字,据《长编》卷四一一删。。先
是,知峒零崇 (约)[纳]土,自顺州废,即弃巢穴归省地。朝廷录其功,授以使额,而有是诏。大观元年升为望郡。
乐昌县,旧名晋兴,开宝五年改,景佑三年废,隶武缘县。
朗宁县,五年废,隶宣化县。
封陵县,五年废,隶武缘县。
思龙县,五年废,隶如和县。
如和县,景佑三年废,隶宣化县。
融州:大观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诏曰:「融州融水奥区,漳中巨屏。山居谷聚,控并海之蛮夷;地大物荒,据列城之襟带。封陲益斥,墉壑肇新。宜锡节旄,用壮藩翰。爰绥有众,永孚于休。可升为清远军节度。」
武阳县,熙宁七年废,隶融水县。
罗城县,开宝五年以桂州之球州洞地置。熙宁七年废二县为镇,隶融水县。
绍兴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提点刑狱司言:「融州王口寨元(保)[系]平州,于绍兴四年九月废为王口寨,隶融水县。本寨洞民输赋词讼,并赴融水县理诉,动经月余,方始追人到官。乞改为怀远县,改知寨为知县,差有才力胆勇武臣充,所有理任、任满酬赏,并乞依经略司元奏得王口寨条例施行。」从之。
象州:景德四年升防御州景德:原作「景佑」,据《元丰九域志》卷九、《宋史》卷九○改。。
来宾县,开宝七年废严州,以二县来隶,省归化、武化二县入焉。
武化县,开宝七年废隶来宾县,元佑元年复。
〔昭州〕:永平县,开宝五年废隶平乐县,大中祥符元年移治州
城东。
龙平县,开宝五年废富州来隶,省思勤、马江二县入焉。
〔梧州〕:戎成县,熙宁五年复废,隶苍梧县。
孟陵县,五年废,隶苍梧县。
龙平县,〔开宝〕五年废富州,以县隶昭州,省思勤、马江二县入焉。熙宁(五)[八]年,自昭州来隶。
〔藤州〕:宁风县、咸义县、义昌县,开宝三年废三县隶镡津县。
岑溪县,熙宁五年废南仪州来隶。
龚州:政和元年废隶浔州,三年复。
阳川县、武陵县、随建县、大同县,开宝五年废四镇县废四镇县:疑当作「废四县为镇。」,隶平南县。
武郎县,开宝六年废。
政和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奏:「勘会本路管下龚、白二州各管一县,税租不足官兵支费。今欲将白州并废隶郁林军,存留博白县;龚州并废隶浔州,依旧存留平南县。更各置主簿一员。」从之。
政和四年四月十一日,尚书省勘会:「广南西路龚州(南平)[平南]县民户梁政等状,为本州岛额于政和元年四月内承朝旨废并龚州入浔州,民心忧惶不愿。每至二税供输,登涉山险,至浔州动经五七日,民户道路劳苦。自并废后来,流窜甚多。况龚州四至,容、藤等州辽远,各二三百里,容至桂十六程,并无州府官兵防托。又自藤州(松)[沿]梅州元丰中亦曾入潮州,自后乡民自愿添纳二税钱米,乞行兴复,已蒙依旧还州额讫。今来乞依梅州例添 江至浔州,多有兴贩私盐,惊劫民户,不得安迹。窃
纳二税钱米各一分,依旧兴复为龚州。」从之。
浔州:开宝五年废隶贵州郁林县,六年复为浔州。
皇化县、大宾县,五年废隶桂平县。
平南县,旧龚州,绍兴六年废为平南县,来隶。
宜州:宣和元年升为庆远军节度。
淳化元年正月十四日,诏岭南道羁縻环州、镇宁州、金城州、智州、怀远军,并依前隶宜州。先是,建琳州为怀远军,以溪洞诸州隶焉。至是,始复旧制,夷人便之。宜州,熙宁八年徙治带溪,元丰六年复徙龙水县旧治。
忻城县,庆历三年自羁縻芝忻州来隶。
河池县,治平二年自羁縻智州来隶,省富刀县入焉富刀:《九域志》卷九作「富力」。。
〔横州〕:永定县,开宝五年废峦州峦:原作「蛮」,据《九域志》卷一○改。,以县来隶,省武罗、灵竹二县入焉。熙宁四年废县为镇,隶宁浦,元佑二年复。
乐山县、岭山县、从化县,〔横州〕:五年废隶宁浦县。
化州:干道三年九月十八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都钤辖、提刑、转运司言:「化州吴川县管下西乡地广民众,去州遥远,乞将吴川县所隶西乡别为一县,于古辩州石城地创置,以为石城县。」从之。
化州,唐(辨)[辩]州,太平兴国五年改。
石龙县,旧改为罗川县,绍兴元年依旧。
石城县,干道三年九月十八日,析吴川县地置。
高州:景德元年废隶窦州,三年复置。
良德县、保宁县,开宝五年废隶电白县。
茂名县,五年废潘州,以县来
隶,省南巴、潘水二县入焉。
信宜县,旧名信义,七年省潭峨、怀德、特亮三县入焉。太平兴国元年改今名,熙宁四年废窦州来隶。
雷州:遂溪县,开宝四年废入海康县,绍兴十九年复。绍兴二十二年二月十一日,诏复置雷州遂溪县,从本路诸司之请也。
白州:开宝五年废隶廉州,七年复置,政和元年废隶郁林州,三年复。
博白县,五年废白州,以县隶廉州,省南昌、建宁、周罗三县入焉。七年复来隶。
钦州:天圣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广南西路转运司言,相度钦州徙南宾寨建置,委得安便。从之。
〔郁林州〕:郁平县、兴德县,开宝六年废隶兴业县。
南流县,七年废党、牢二州,以县来隶,省六县地入焉。
博白县,旧白州,绍兴六年废为博白县,来隶。
廉州:开宝五年移治长沙场,太平兴国八年州废,于海内镇置太平军海内镇:《宋史》卷九○《地理志》六作「海门镇」。,咸平元年四月复为廉州。
琼州:政和元年升为靖海军。开宝四年平伪汉,以崖州三县来隶,兼提举儋、崖、万安等州水陆转运事。
琼山县,开宝四年于儋废县地复置。
文昌县、澄迈县,五年自崖州来隶。
舍城县,五年自崖州来隶,熙宁四年废隶琼山县。
镇州:大观元年建,仍为龙门郡,下都督府,升为靖海军,
寻废。
〔万安军〕:唐万安州万:原脱,据《九域志》卷九补。,熙宁六年废为军,十年复。
乐会县,元隶琼州,大观三年割隶军。
泷州:开阳郡,领四县。开宝四年废州,省开阳、建水、镇南三县入泷水县。六年州废,以县隶康州。
勤州:富林郡,领二县。开宝五年废州,省富林县入(桐)[铜]陵县,隶春州。
潘州:南潘郡,领三县。开宝五年废州,省南巴、潘水二县入茂名县,隶高州。
罗州:陵水郡,领五县。开宝五年废州,省廉江、零渌、干水、南河四县入吴川县,隶化州。
富州:开江郡,领三县。开宝五年废州,省思勤、马江二县入龙平县,隶昭州。元丰七年,以邕州延众寨建。
澄州:贺水郡贺水郡:原作「贺州郡」,据《九域志》卷一○改。,领四县。开宝五年废州,省止戈、贺水、无虞三县入上林县,隶邕州。
峦州峦:原作「蛮」,据《九域志》卷一○改。:永定郡,领三县。开宝五年废州,省武罗、灵竹二县入永定县武罗灵竹:原作「武灵罗竹」,据《九域志》卷一○改。,隶横州。
牢州:定川郡定川:原作「定州」,据《九域志》卷一○改。下同。,领三县。开宝五年废州,省定川、宕川(三)[二]县入南流县,隶郁林州。
党州:宁仁郡,领四县。开宝五年废州,省容山、怀义、抚康、善牢四县入郁林州南流县。
绣州:常林郡,领三县。开宝五年废州,省常林、阿林阿林:原作「河林」,据《九域志》卷一○改。、罗绣
三县入容州普宁县。
禺州:温水郡,领四县四县:原作「三县」,据《九域志》卷一○改。。开宝五年废州,省峨石、抚莱、罗辨三县入容州北流县。
顺州:顺义郡,领四县。开宝五年废州,省龙豪、温水、龙化、南河四县入容州陆川县。
严州严州:原作「岩州」,据《九域志》卷一○改。:修德郡,领二县。开宝七年废州,省归化县入来宾县,隶象州。
春州:南陵郡,领三县。开宝五年废入恩州,复置,仍省罗水、流南二县入阳春县。废勤州,以铜陵县来隶。大中祥符九年废入新州,天禧四年复置。熙宁六年废州,省铜陵入阳春县,隶恩州。
铜陵县,熙宁六年废州,以县入阳春县,隶恩州。
蒙州:蒙山郡,领三县。太平兴国二年,改正义县为蒙山县,熙宁六年废州,以立山县隶昭州,省东区、蒙山二县入焉。
立山县,熙宁废州,以县隶昭州,省东区、蒙山二县入焉。
南仪州,唐义州,连城郡「连城」二字原脱,据《九域志》卷一○补。,领三县。开宝四年,加「南」字,五年废入窦州,六年复置,省连城、永业二县入岑溪县。太平兴国二年改仪州,熙宁四年废入藤州。天圣四年五月初八日,广南西路转运司言:「南仪州实在山险中,多有岚瘴,前后官吏、军民亡殁者众,乞移于岑雄驿平坦之处建立。」从之。
窦州:怀德郡,领四县。开宝五年省潭峨、怀德,特亮三县入信义县。太平兴国元年,改信义县为信宜,熙宁四年废入高州。
振州:开宝五年改崖州,熙宁六年废为朱崖军。
平州:崇宁四年以怀远军升为州,绍兴四年废。
怀远县,崇宁四年建。
允州:旧安口隘,崇宁四年建。
从州:旧中古州,崇宁四年建为格州,五年改。
庭州:大观元年以宜州河池县建。
孚州: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建地州:原作「池州」,据《宋史》卷九○《地理志》六改。,宣和三年废为寨。
归仁县,大观元年建,宣和三年废。
观州:大观元年建,绍兴四年废。
隆州:政和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寨。
兴隆县,政和三年建,宣和三年废。
兑州:政和三年建,宣和三年废为寨。
万松县,政和三年建,宣和三年废。
怀化州:元佑三年以邕州溪洞建。
吉阳军:绍兴六年废为宁远县,十三年复。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七 方域 州县升降废置 杂录
方域州县升降废置杂录
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一日,有司上言,请改天下郡县名犯庙讳及御名者。从之。
四年十月二十三日,诏应有防御、团练、刺史州带都督府额者,并停,仍为上州。
干德二年十月六日,吏
部格式司言:「准周广顺三年十月敕,应天下县除赤、次赤、畿、次畿外,其余三千户以上为望,二千户以上为紧,一千户以上为上,五百户以上为中,不满五百户为中下。据今年诸道州府申送到文帐点检,元降敕命户口不等,及淮南、秦、凤、阶、文、瀛、莫、雄、霸等州未曾升降地望。今欲据诸州见管主户重升降地望,取四千户已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已上为上,一千户已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自今仍欲三年一度,别取诸道见管户口升降。」诏从之。
凡望县五十,户二十八万一千六百七;紧县六十七,户二十二万八千六百九十三;上县八十九,户二十一万八千二百八十;中县一百一十五,户一十七万九千三;中下县一百一十,户五万九千七百七十。总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户。此国初版籍之数也。
开宝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诏:「应新修先代帝王及五岳四渎祠庙,如有去县镇相近者,即仰移其县镇就庙为理所。」
十二月,史官较州县之数,元年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至是,州二百九十七,县千八十六,户二百五十万八千九百六十。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十月十一日,诏:「应官阶、州县名有与朕名下一字同宜改,与上一字同者仍旧。」
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二十二日,诏改岭南道监州为P(左兼右鸟)州,寻废。
雍熙三年三月十九日,王师北伐,
田重进之兵围飞狐,伪武定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郢州防御使吕行德,副都指挥使张继从,马军都指挥使刘知进等举城降,诏升其县为飞狐军。
淳化五年八月十九日,以席鸡城寨为清远军,以解州防御使田绍斌知军事。后陷,废。
景德四年三月二十二日,诏改鄂州、台州县与陵邑同者。
大中祥符五年七月六日,诏曰:「濒河列郡,在常赋以攸同;属邑分疆,或长津之是阻。爰念供租之际,非无涉险之劳,移隶官司,庶从民便。宜令京东、京西、河北、陕西转运司与逐州军长吏同相度沿河县分乡村,各于河南、北就便管辖。」
十一月九日,诏州县名与圣祖名同者避之。
天圣七年九月十六日,诏军县驿名与永定陵同者改之。
天禧元年五月八日,诏改抚水州为安化州,抚水县为归仁县,京水县为长宁县。时曹克明破抚水蛮,其首领蒙承贵有请,故从改之。
皇佑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诏广南西路安抚司以廉州隶容州,龚州隶邕州提举。
神宗熙宁四年二月十八日,诏监单州酒税、太常丞、集贤校理赵彦若归馆,管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先是,中书差图画院(侍)[待]诏绘画,而诏差有记问朝臣一人稽考图籍,庶不失真,故命彦若领之。
熙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西上合门使、荣州刺史、知代州高遵裕言遵:原作「道」,据《宋史》卷四六四《高遵裕传》改。:「已收复清远军并(常)[韦]州监军司,清远军正当隘险,可以屯聚兵种,合依
旧置军,增修城垒。其韦州在横山之北,西人恃此为扼,故立监军司屯聚兵马,防托兴、灵等州。」从之。
熙宁九年八月六日,三司使沈括言:「看详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图,其间有未完具处,先曾别编次一本,稍加精详,尚未了毕。欲乞再许于尚书职方暂借图经、地图草,躬亲编修。」从之。
大观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诏镇州:「国家际天所覆,悉主悉臣,薄海之南,增置郡县。凡前世羁縻而弗可隶属者,莫不稽颡汋蹶,顺附王化,奄有夷峒殆千余所,怀保丁民踰十万计。锡多列坏,中直黎山,控扼六州,为一都会,顾惟形胜,实据上游,俾升督府之雄,庸示节旄之寄,式昭文德,永载舆图。可以靖海军为额。」
十一月二十七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王祖道奏:「知南丹州莫公佞就擒,已进筑平、允、从州外,到、文、地、兰、那、安化、外习、南丹八州之地并为镇、庭、孚、观州、延德军,通八州军。」
三年正月二十四日,诏:「胡耳西道蛮(面)[向]慕纳土,(福)[幅]员千里,宜有以镇抚其俗。可令王子武同王长孺度地之要,据其腹心,建置一州。仍令长孺知州事。」
政和元年七月二十六日,详定九域图志何志同奏:「地理志有赤,有畿,有望,有紧,又上、中、下之等,其法自唐始。后周因之,以三千户以上为望,二千户以上为紧,千户以上为上,五百户以上为中,不满五百户为下,亦各一时之制也。建隆初,从有司所请,递增千户,不满千户为下,仍
三年视诸道户口为之升降。逮今百五十余年,其数(陪)[倍]于前矣,而县之第名仍旧。若齐州应城户九千七百,今为紧;临邑万七千户,乃为中;杭州临安户万二千,今为望;盐官户二万四千,乃为上。乞命有司参酌旧制,量户口多寡之数,以为诸县升降之法,使县之第名常与户版相应。」从之。
十二月二十三日,广南西路转运副使陈仲宜等奏:「据昌化军状,昨于大观元年六月内,于海南黎母山心置一州,以镇州为名;及于沿海置一军,以延德军为名。各将本军元管下昌化、感恩两县拨隶上项州军,却于本军界内创置通华、四达两县。出(差)[产]货物不多,并深在黎洞中间,别无人旅往还。」奉圣旨,海南新置镇州、延德(年)[军]县寨并废罢,所有昨赐镇州作靖海军军额,拨归琼州。
五年四月四日,户部员外郎沈麟奏:「承详定九域图志所申,取到天下户口,付户部参酌升降,送图志所看详。契勘本所申请,称自唐始至后周,县以三千户以上为望,二千户以上为紧,一千户以上为上,五百户以上为中,不满五百为中下。国初增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一千户以上为中,不满一千户为中下。今来取索到提刑司审括到户数(彼)[比]旧已增数(陪)[倍],难以依旧志编类。欲乞元系赤畿、次赤畿依旧外,今以下项户数为则编类,所贵(道)[遵]执成书。一万以上为望,七千户以上为紧,五千户以上
为上,三千户以上为中,不满二千户为中下,一千五百户以(上)[下]为下。」从之。
高宗绍兴元年九月一日,诏:「今后遇有军期,其全州许听广西经略安抚司节制,互相应援。」时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许中言:「桂州系置帅去处,北至本州岛略百余里,地势平坦,自界首至全州八九十里间,重冈复岭,多有险阻,缓急可以措置把拓。如去春虏骑侵犯长沙,全州遣官告急,本路经略司即调发人马前去应援。缘全州系属湖广路,于广西经略司未有节制,若割隶广西,实为经久利便。」故有是诏。
绍兴四年二月五日,三省言:「广南东西路宣谕使明橐奏橐:原作「索」,据《宋史》卷四九五《蛮夷传》三改。,乞废罢平、观二州,免支移应副之苦。」诏令广西经略、转运、提刑司,限一月相度废罢,条具沿边事宜及经久利害,结罪闻奏。
九月七日,广西转运、提刑司〔言〕:「平、观二州困弊本路,有害无益,合行废罢,乞依旧制罢观州为高峰寨,平州为王口寨。」诏依,其两州知州改为知寨,逐寨人兵令帅司斟酌存留。
绍兴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转运、提刑司言:「乞依政和元年指挥,将白州依旧废为博白县,隶郁林州;龚州废为平南县,隶浔州。逐县各存县令、县尉外,增置主簿一员,管认卖盐收税租赋等事。」从之。时臣僚言:「岭外州军多是伪汉建置,徒有虚名。如龚、浔、贵、白,每州户口不归数千,竭一州租税不能偿官吏之费。白州距郁林州纔八十里,龚
州距浔州六十里。国朝以来,屡经废并,政和六年,因白州放罢吏人卢晔伪作本县人户姓名,妄称情愿于租税额外每贯增添税钱五百足陌,米每硕加增三斗赡给官吏,乞复为州。龚州亦因平南县梁甚陈状,乞添纳二税米钱各二分,依旧为州。本路帅司、监司不顾实利害,取降指挥,并复州额。前任广西提点刑狱公事巡历到白州,据博白县百姓(奏)[秦]实等状,从初增添税钱等,即非人户情愿。边远州军,输纳不前,以致逃窜,乞依旧额。龚州人烟又不逮白州,并乞废并,将两州所增苗税悉行改正,依旧额均敷。」札下本路监司,相度可行,故有是命。
十月二十三日,万安军言:「本军已废作县,今来即无拨隶琼州之文,亦无万安县名额,省符内并不该载。」吏部勘当:「万安军承指挥隶琼州,今来合以『万安军使兼知琼州万安县』称呼,其仓库受纳、支遣,系主簿本职,兼兵官系极边,与黎人相接,难以废罢。」诏仓库、粮料院等印记,并依旧行使,厢禁军依旧就本军勘请。仍仰琼州通判每季诣军取索,驱磨点检。所有本军陵水县依旧隶琼州。差县令一员,兼主簿职事;存留水陆巡检,兼尉司职事。余从之。
绍兴九年十一月三日,诏:「新复州军民户未全归业,官吏猥众,难以赡给。仰逐路监司相度,县镇有民户稀少去处,权行省并,以宽民力。限一月措置闻奏。」
绍兴十三年九月五日,诏复琼州宁远县
为吉阳军,万宁县为万安军,宜伦县为昌化军,并免隶琼州。今后止差军使兼知倚郭县事。
十四年三月十七日,诏阶、成、西和、凤州并属利州路。
十月三日,诏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依旧为军,差置守臣,其余元管属县仍旧拨隶逐军。合置官属等,并依绍兴五年未废并以前事理施行。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日,臣僚言:「切见两淮民事稀简,官曹猥多,乞令漕司省并闲慢窠阙,以宽民力。」诏令帅、漕臣同(其)[共]审度,(其)[具]合省并员数申尚书省。
绍兴二十九年七月三日,淮南路转运判官孟处义言:「真州军事推官一员,缘民事稀简,可以省废,并在城都酒务见系双员,欲减一员。」吏部勘会,欲依所乞,将见任人令满令任日省废,其差下人依省罢法。诏依,其见任人如愿省罢者听。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十八日,孝宗即位未改元。礼部侍郎黄中等言:「乞照国朝故事,天下山川、地名、人姓名及州、府、军、监、县、镇官司及敕赐名额寺观取旨,有犯御名者合易。」从之。
阳春县原批云:「此条移前第十五页第六行『庆历八年』上。」按此条与《方域》七之一五「庆历八年」条内容多重复。,开宝五年废春州,来隶。
南恩州按据《方域》七之一五,「南恩州」三字应在前行「阳春县」上。:六年复置春州,省流南、罗水二县入焉。熙宁六年废春州,复来隶。又铜陵县,开宝五年废勤〔州〕,来隶。熙宁六年废勤州富林县,省入铜(林)[陵]县。是年又废铜陵县隶阳春县。《图经》云,祥符曰新春县祥符:原作「符祥」。按《元丰九域志》卷一○「春州」条云:阳春县「大中祥符九年又废入新州,为新春县」。据此可知此处「符祥」乃「祥符」之误。今正。。卢多逊贬朱崖,谏议大夫李符适知开封府,求见赵普,言:「朱崖虽在海外,而水土无他恶,流窜者多获全。春州在内地而近,至者必死。望追改前命,亦以外彰宽宥,乃置于必死之地。」普颔之。后月余,符坐事贬宣州行军司马,上怒未已,令再贬岭外,普具述其事,即以符知春州。
春州:南陵郡,领三县。开宝五年废入恩州,六年复置。废勤州,以铜陵县来隶。祥符九年废入新州,天(僖)[禧]四年复置,熙宁六年废州,省铜陵入阳春县,隶恩州。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怀远城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景穆十二王·魏收 列传第三十二 尉瑾 冯子琮 赫运子悦 唐邕 白建·李百药 帝纪第五 废帝高殷·李百药 列传第二十六 萧瑀·欧阳修 卷九十八 北燕录一·崔鸿 东都事略卷六十二·王称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五·徐乾学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第七册 天聪元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绎史卷十二·马骕 卷一百三十·张守节 卷三十八 卫王遇害·李有棠 卷六十九·纪昀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