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八

  靖康中帙六十三。

  起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已未,尽其日。

  张叔夜字嵇仲开封人侍中徐国公耆之後也。通经史善属文习兵法长於诗咏有文武大材初为武职内侍冯浩高其材每荐之叔夜亦上兵策及宫词百篇上喜之换文资累迁太常少卿赐同进士出身擢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宣和初浩以谏赐死臣寮。又言叔夜乃亲党也。降三官罢之後起知海州破群盗宋江有功宣和末京东大盗四起擢叔夜知济南府与京东制置使梁方平协谋屡平巨寇靖康初召赴阙除南道大总管兼知邓州後粘罕(改作尼堪)攻京城诏起四方援兵叔夜同其子伯奋仲熊率兵一万三千而来与大金战京西大小十八阵皆破之遂至京城与金人战杀相当再战攻之擒首领三十馀诏加延康殿学士内外兵马都总管移军入城叔夜言请因金人营垒未全率诸军击之其败可必上不从军卒郭京聚兵欲以左道破贼(改作敌)上幸京城加叔夜资政殿学士叔夜上言恐郭京狂率败事俄除佥书枢密院提举京城四壁子承直郎伯奋仲熊特改合人。

  官上幸京城见护龙河填尽忧之叔夜曰:臣愿率众出城以计劫之徒守空城则天下事去矣。上坚不从叔夜乞罢签书枢密院之任带南道总管领南道兵不允叔夜召诸将议事皆不至叔夜意沮及金人登城叔夜兵溃斩之不能禁再同何以奇兵八百领统制张仲刚等与金人战南薰门下欲复夺城不能上及金人废立叔夜与孙傅上书乞复立帝不许。又乞立皇太子及燕越王。又不许。又乞立赵氏一人。又不许叔夜傅诣南薰门下拜泣请存赵氏粘罕(改作尼堪)取诣军中曰:孙傅不立异姓巳为我杀公年老大家宗族繁盛,岂可与傅同死耶可供状立异姓叔夜曰:累世荷国厚恩誓与国家俱存亡实不愿立异姓逼之数四叔夜终不从请死而巳乃引叔夜并其子仲熊北去建炎初遥加观文殿学士卒以不屈死於金国年六十三累赠少师谥忠文赐庙於信州。

  靖康小雅曰:公讳叔夜靖康元年谍知金人师。且再大举太原真定相继为贼(改作敌)所陷始诏天下帅守各以其兵入赴国难十一月日贼(改作敌)至近畿诸道之师未有至者公时守邓州遂以官军及民兵万六千人至都城之南营於戴楼门外时金人稍以兵薄城公屡击走之上为亲幸南城登谯楼慰喻公。且除公签书枢密院上以球文金带赐之金人既大集乃命公移师入门京城失守上再幸贼中(改作敌营)既乖和议虏(改作敌)使吴开莫俦连日入趣立异姓王时雍以下会议秘书省皆请立张邦昌公独抗疏力言不可有告公恐贻金人之怒者公不听既而胡(改作金)人索公出赴军前遂留不遣呜呼大臣事君不当尔耶死生之间人之所难而能不避鼎镬以全大节社稷之卫也。《诗》曰:金人剽悍一岁再至公提郡兵疾驱入卫虏(改作议)将易姓公秉大义独敢抗言必复赵氏欲扶日驭力埽氛翳身拘名张忠烈振世。

  张叔夜家传一乞都关中权暂驻跸襄阳府劄付契勘长安关中之地历代所以成王业也。舍此而下皆去中原浸远名为迁都其实偏霸今襄阳汉江回环西南有万山三关之险尚可号令中原去关陕京东河北不远然地步不广深恐不足以容万乘百司。若或事从简省将城尽行展套建立楼橹姑取其关中路近旁通巴蜀权暂驻跸聚粮益兵力加营缮亦足以建都徐为入关之计以东西二京为别都留兵以卫陵寝次则南京(一作荆南)地势平广居民繁富今先具。

  襄阳图所有南京形胜如圣慈有意行幸即别具图进呈。

  次开具自京至襄阳府驿程契勘自京至襄阳认驿程下项京至延嘉镇四十五里延嘉镇至尉氏县四十五里尉氏县至许田镇七十五里许田镇至颍昌府四十五里颍昌府至颍桥镇四十五里颍桥镇至襄城县三十六里襄城县至汝坟填四十五里汝坟镇至叶县四十五里叶县至新寨镇三十六里新寨镇至方城县四十五里方城县至许村九十里许村至青台五十里青台至唐州五十里唐州至朝阳县六十里朝阳县至崔村(阙)里崔村至八叠七十里八叠至襄阳五十里。又乞迁都劄子契勘迁都必详讲究一道山川险阻战守利害以备非常臣近知邓州是时见京洛士人避寇多来襄邓犹恐虏(改作敌)骑至颍昌等处臣仔细询问及稽考地形自颍州而南唐州方城县最为诸路会口井邑亦甚繁富汝州鲁山县三亚路亦可进军马今既欲都襄阳则方城恐当升为郡鲁山亦当为路日两头置立关城以备虏(改作敌)骑南响其襄阳之西四柳等关虽路险不通兵车然去陕西府六百馀里亦合严立戍守取进止。

  又劄子曰:臣昨领本道兵至京蒙陛下奖擢然三道与西兵迄不至臣孤军无毫发功臣至之初得对便殿首陈迁都关中之策蒙陛下面谕令臣力主此议後来臣屡次开陈及近进暂驻跸襄阳以图收复状。若陛下不以臣为不才候门开日令臣前去置司襄阳府密行措置候见次第臣以本道兵前来奉迎銮舆取进止。

  又乞权暂驻跸襄阳府画一状曰:一乞以南京留守总制京西江湖淮浙京西诸路军马漕运等事为名其印记备用大祀司印一营缮南京城池宫阙及百司诸军营垒并乞仍旧有官舍及寺观量加增葺其材植於出产处委监司州郡疾速依本司所立限应副一乞将襄阳邓唐汝州守臣别行选任其通判幕职官知县乞从守臣铨择如见任人不能办事或缺官去处并听辟置仍乞添置转运使二员专切应辨驿顿及移用应副本京钱粮本司乞置参议官四员并从朝廷差人依奏事例施行勾当公事官八员管勾及书写机密文字各一员从本司辟奏随本人资序支破添支驿券请给人从其馀如所属路分官其有不职或阙官去处恐奏请取覆不及欲乞临事先。

  次差间慢处见任或待阙官抵替奏取指挥差注一钱粮欲乞将上供一半之数截拨於襄阳府交纳京西路诸司钱粮权许专一应副驿顿等支用税赋许行支移即不得过自来地里之数一方城地当冲会正系控扼去处欲乞改县为军选差知军等官屯兵北扼胡(改作敌)马要津一襄阳既为别都屯驻军马增修城壁乞添差路分兵马总管一员一乞给降度牒五百道校尉副尉帖各三百道许依本价召人情愿承买或用承信迪功郎告各一百道给人中钱粮木植等檄劝勤力之人一乞分支官属人从当直人见有元带来本道军民兵及京西第一第七将见在城内人欲乞尽数将带前去候到元差发州县旋遣发如或少阙沿路量行差人马转替前去所贵即日官属人从更不得於京师差拨一太庙社稷欲乞绘图前去一乞差士功都壕寨官二员土瓦都料大小木作头各五人一营宫阙乞依应天府规制如仓猝应办不及即随宜修建一乞候出京日便於道路合置顿处储积牲畜钱物所到即应副具次第闻奏。

  小贴子臣伏睹襄阳府地据荆楚上游欲乞降敕改作南京所有宫室依面得旨随宜营缮取进止太庙社稷两宫原庙诸王主第两省都堂秘书省学士院尚书史院九寺三监御史台府廨大理寺二府官告院内尚书省九寺三监文案官吏自管押或先或後馀以次发所有车乘本道自发遣前来臣将来临行抽差作匠等前去後到绘图进呈者所有画一续具奏禀其钱粮据所用务遵俭约经画。

  又叙战功勤王及劝都关中以病乞致仕宫观劄子曰:臣本无技能徒以片文只字误历禁近逮出守海壖会剧贼猝至偶遣兵斩捕贼势挫衄相与出降蒙恩进秩其後济南郡盗贼蜂起朝廷犹录微效於宫祠中擢知济南贼稍平移青州正月中金人寇(改作至)京师诏发兵入援臣等奏乞兵与诸将追击胡(改作敌)骑及席益到青臣代还至都时虏(改作敌)骑巳渡河被差知邓州四道建帅去冬准御札令不候兵集领见兵勤王臣自邓至京凡四十驿道路转载十一月朝京师蒙陛下初擢延康殿学士继除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臣自初到累奏乞出战会三道兵未到伺候兵集而三道兵终不至城巳失守无毫发功初至之日劝陛下迁都关中继蒙圣训驻跸襄阳令臣经画臣愚实欲自效而痼疾忽发步履艰棘恐不足。

  以当遣使欲乞圣恩察臣非敢避事实缘疾病特许臣守本官致仕或在外宫观差使。

  又叙诸将不肯出兵城破被创犹战自劾劄子曰:臣比者领兵至都荷陛下所以奖激之眷过厚遂使侥冒以至今日退念臣初至之日尝欲速战妄意乘其营垒未就以轻兵迎击诸将,或以为不可逮虏(改作敌)寨既成致城外或自决水或自纵火更无战场登城守御诸将环视号令不一卒至不守臣身自被创是夜犹领张仲刚等兵战南薰门下臣男以南道兵战安上门上是时诸将皆先臣下城接战之际无一人至者战罢与陈过庭俱入禁中明日越王郓王欲战於曹门外陛下使臣与二王俱出臣未及领所统兵而二王自将卫兵巳出门矣。不敢不以身从仅能追及既兵非臣部曲无由节其进退遂无毫发这效中间奏乞罢内外总管寻得旨令弹压候师退限十日结局今内外弹压虽无可虞盗贼然不足为劳伏望候师退日重赐罢黜以示无功之罚少慰佥议。

  又辩利在速战及累奏郭京狂率败衄劄子曰:臣比者领兵至都荷陛下奖激遂使侥冒至此退念臣之初至当时京城甲马自盛而招集乌合之众其势可暂难久臣以谓乘其营垒未就欲引兵迎击屡具奏陈以谓利在速战蒙陛下面加奖训以臣狂妄太甚戒令候三道及西兵俱进於正月间举兵恐轻动如姚平仲之失其後三道兵与西兵不至而城巳失守臣自上城身被创犹召集张仲刚等兵战南薰门下臣男伯奋以南道兵战安上门上会城上守御人皆先臣下城城上东西面无一人把截接战之际亦无人应援然杀伤相当中间车驾出郊得旨令於旧城内外弹压後复乞罢内外总管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候师退限十日结局今内外弹压偶无可虞盗贼然深惧群然以谓臣前此不肯出兵及郭京之败多由臣不合令出城勘会郭京出兵臣累奏虑其狂率败衄今日孤外之迹伏乞睿慈特赐主张取进止。

  又申金人元帅状契勘累具申乞存立赵氏之後今奉令旨令立见今为首管事之人缘本官非众所推勘会昨承初七日奉令旨如无可推戴令具申元帅府管依元帅府推戴状申今来欲乞检会累申从元帅府於嗣子或於赵氏之属内择立一人所贵恩归元帅府永为藩辅而赵氏宗庙尚得血食谨具状申元帅府伏候台令。

  金人。又留中丞秦桧侍郎司马朴不遣。

  ,或以言语,或以废立事亦举家北迁。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八十八校勘记。

  再战破之禽首领三十馀(破误作攻)请因金人营垒未立(立误作生)俄除签书枢密院(签误作佥)公年老大家宗族繁盛(宗字衍)乃命公移师入南门(脱南辽)权暂驻跸襄阳府劄子(子误作村)恐不足以容万乘置百司(脱置字)及近进暂驻跸襄阳图状(图状误作以图收复状)给人中钱粮木植等激劝勤力之人(给人一作给入无中字激误作檄)一乞分支官属人从(一作一身分及官属人从)土瓦甎料(甎误作都)两宫宗庙(宗误作原)後到绘图进呈者(後应作候者字衍)臣自城上身被数创(脱数字)。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三·张廷玉
  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兵四·张廷玉
  卷三 晉二十條·陶岳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四·焦竑
  第五十六回 王美人有缘终作后 栗太子被废复蒙冤·蔡东藩
  班马异同卷十一·倪思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七百十一·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吕祖谦
  《今生今世》序言·胡兰成
  序·欧阳昱
  李纲传·欧阳修
  谯定传·脱脱
  一二〇、齐伐燕乃宣王六年非湣王十年辨·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吴殳

      诸英俊以陈卧子所选明诗畀余曰:“丈丈高论,请於此指其实焉。”乔答之曰:“明初之诗,尚自平秀,弘治以後,化为异物,不可谓之诗矣!献吉立朝大节,一代伟人,而诗才之雄壮,明代亦推为第一。其诗之深入唐人阃奥者,安

  • 卷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 宋 陆游 撰 饭三折舗舗在乱山中 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皇天怜之足其愿着在荒山更何怨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蹏几历天下半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

  • 巻十一·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十一明 李攀龙 编唐五言古诗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首【李颀】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牀每闻楞伽径只对清翠光百谷聚云色莓苔侵屋梁气盘古壁转势引幽堦长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裴尹东溪别业【李颀】公才

  • 卷二·魏源

    华山诗(三首)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一石一草木,尚压千万峰。岂肯放平易,招引人世踪。树皆斜仄生,云皆斜仄通,略无寸步直,但有两壁穹。近之太难亲,遥瞻始景从。正如古神圣,千载共朝宗。不睹岩岩势,但慕泱泱风。安知真觌面,不与跻

  • 卷二·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二      宋 释文珦 撰五言古 还山 吾性本闲旷素不喜城郭而况宾主间礼数相束缚怅望西南山佳气日参错逸兴不可羁飘飘出笼鹤翩然曳杖还专意在一壑时方孟夏初衆花已零落槠林晚雪香麦陇残云

  • 列传第八十五·刘昫

    ○卢杞 子元辅 白志贞 裴延龄 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 韦执谊 王叔文 王伾附 程异 皇甫抃 弟镛 卢杞,字子良,故相怀慎之孙。父奕,天宝末为东台御史中丞;洛城为安禄山所陷,奕守司而遇害。杞以门廕,解褐清道率府兵曹。朔

  • 求谏第四·吴兢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

  • ●卷二十九·邵博

      张君猷为湖南漕,过南岳,自肩舆中见路左一道观甚丽,榜曰“朱陵宫”,遥望其中,有一羽衣立殿上。君猷意欲下,而从骑半已过。明年再经其地,求朱陵宫,无之。父老云:旁近但有朱真人祠。至其下,乃前所见朱陵宫之处,才小屋一二楹,其变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沈有容

    七言律诗送沈士弘将军使日本沈将军止税通商(事见「惠民碑」)闻海上获倭寄赠(有引)赠沈宁海将军海上擒倭(二首)沈宁海将军自淡水奏捷两汛无警小诗赋赠赠沈士弘将军海上奏功赠沈宁海将军海上奏功赠沈士弘亲丈老先生(二首)寄赠沈

  • 悲士不遇赋·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迁有赋八篇,但大都不传,只有这篇《悲士不遇赋》保存在唐欧陽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卷三十之中。文约二百字,是否全文,已无从考察。汉初以来,文人多不得志,因而常有感叹怀才不

  • 赵凤传·欧阳修

    赵凤,幽州人,年少时以儒学成为知名人士。燕王刘守光在燕人脸上刺字涂墨,强迫燕人当兵。凤很害怕就削发为僧,靠燕王弟守奇藏匿起来。守奇逃到梁,梁用守奇当博州刺史,凤当判官。守奇死,凤到郓州当节度判官。晋攻占郓州,庄宗听说

  • 偏安排日事迹卷一·佚名

    崇祯十七年(甲申)四月丁亥,福王至自淮安府。王讳由崧,神宗孙、先福王常洵之子。常洵,郑贵妃出;开邸河南府。十四年,流贼陷河南,遇害;世子播迁河北。终制嗣封,毅宗手择宫中宝玉带付内使赐之。十七年,复因寇入河北,流离入淮安。时北

  • 卷五十二·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觧义卷五十二昭公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尊晋罪己也【以舎族为尊晋罪己】尊晋罪己礼也【礼修己而不责人】【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意如恶

  • 卷九·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九宋 朱子 撰学礼一之上学制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故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音薛□舜虞帝名契臣名五品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逊顺也】汝作司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二·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  十八会瑜伽指归一卷  瑜伽护摩一卷  分别三十七尊一卷  一字顶轮瑜伽一卷  法花念诵瑜伽一卷  千手眼瑜伽二卷  莲花部三

  • 旧巷斜阳·刘云若

    最福鸳鸯天荒寻佳迹,有情离别旧巷剩斜阳。贫苦女璞纛,为冀潘亩夹桶一双幼子,以欢天喜地做了女招待。邂逅王小二,日久生情,但却陷入情义两难之境地。随盾,膏夫独出走,情人忍痛离别,璞王更是陷于地狱般的生活“轮回”沦落风坐,痛

  • 秘书监志·王士点

    十一卷。一名《秘书志》。元代政书。元王士点、商企翁同编。士点字继志,东平 (今属山东)人。翰林承旨五构次子,官至秘书监著作郎,另撰有《禁扁》。企翁字继伯,曹州 (今山东荷泽)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商廷之孙,官至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