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班马异同

南宋倪思撰。三十五卷。又名《班马异辞》。作者以班固《汉书》因《史记》之旧而增损其文,乃取两书逐字逐句加以比较,以参得失。明朝许台仲又因此书加以厘正,改名为《史汉方驾》。《班马异同》是对《史记》与 《汉书》作对比研究的著述。旧题宋倪思撰,刘辰翁评点。有明永乐刊本,万历刊本。关于《班马异同》的撰者,历来有不同说法,有的题为宋刘辰翁撰。此说实不可取,因为此书最早著录于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而这时刘辰翁尚未降世,或正处孩提时代,所以 《班马异同》“使果出辰翁,则陈振孙时何得先为著录?是固可不辨而明矣。”思以班固《汉书》多因司马迁《史记》之旧,大抵务趋简严,然或删而遗其事实,或改而失其本意,乃考其字句异同,以参观得失。二书长短,较然可见。

《班马异同》全部章节目录

(1)班马异同卷一
(2)班马异同卷二
(3)班马异同卷三
(4)班马异同卷四
(5)班马异同卷五
(6)班马异同卷七
(7)班马异同卷八
(8)班马异同卷九
(9)班马异同卷十
(10)班马异同卷十一
(11)班马异同卷十二
(12)班马异同卷十三
(13)班马异同卷十四
(14)班马异同卷十五
(15)班马异同卷十六
(16)班马异同卷十七
(17)班马异同卷十八
(18)班马异同卷十九
(19)班马异同卷二十
(20)班马异同卷二十一
(21)班马异同卷二十二
(22)班马异同卷二十三
(23)班马异同卷二十四
(24)班马异同卷二十五
(25)班马异同卷二十六
(26)班马异同卷二十七
(27)班马异同卷二十八
(28)班马异同卷二十九
(29)班马异同卷三十
(30)班马异同卷三十一
(31)班马异同卷三十二
(32)班马异同卷三十三
(33)班马异同卷三十四
(34)班马异同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崇祯长编·汪楫
  齐东野语·周密
  江南别录·陈彭年
  麟台故事·程俱
  行营杂录·赵葵
  建康实录·许嵩
  通鉴辑览明季编年·佚名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佚名
  求野录·邓凯
  续碑传集·佚名
  荷牐丛谈·林时对
  胡适留学日记·胡适
  张积中传·胡朴安
  官箴·扬雄
  原道醒世训·洪秀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四十五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李延寿

    王茂字休连,一字茂先,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爲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男。茂年数岁,爲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身长八尺,洁白美

  • 列传第五 刘穆之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李延寿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人,东莞莒人也,世居京口。初为琅邪府主簿,尝梦与宋武帝泛海遇大风,惊俯视船下,见二白龙挟船。既而至一山,山峰耸秀,意甚悦。及武帝克京城,从何无忌求府主簿,无忌进穆之。帝曰:“吾亦识之。”即驰召焉。时穆之

  • 清操类·佚名

    ○范氏督两江雍正时,范时绎任两江督,镇静和平。养廉之外,苞苴不入。上闻其清贫,降旨褒美,命三巡抚酌议养赡。放衙夜静,惟闻诸子读书声。范氏先有承烈、承勋,相继任两江督,及时绎至,题其堂曰“三到”,亦盛事也。○赓总宪赓总宪年

  • 第四○八清单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四日一二二一六--一·佚名

    大甲街总理、庄正名单谨将选举大甲街总理、庄正姓名列单□电大甲街总理杜以忠白达此二名,请给谕戳发领。各庄庄正外水尾庄正李雁内水尾庄正李岱顶山脚庄正赖国香下山脚庄正林发成顶店庄正林涌山日

  • 卷一百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一百十二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表云菑川国文帝分齐置都剧括地志云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薛城在徐州滕县界地理志

  • 王显传·魏收

    王显,字世荣,陽平乐平人,自称本来是东海郯人,是汉朝王朗的后代。祖父在延和年间南奔,居住在鲁城附近,后又迁居到彭城。伯父王安上,刘义隆执政时授官于馆陶县。世祖发兵南讨刘义隆的时候,王安上放弃县官归附朝廷,与父母一道迁居

  • 刘武周传·刘昫

    刘武周,河间郡景城县人。父亲刘匡,搬迁到马邑县。刘武周勇猛迅捷善于骑射,跟强横任侠之徒交往密切。他的哥哥刘山伯每每警告他说“:你不加选择地交朋结友,最终会犯灭族大罪的。”多次辱骂他。刘武周因此离家到洛阳,替太仆卿

  • 囊加歹传·宋濂

    囊加歹,乃蛮族人,太祖平定乃蛮,其父麻察归附于蒙古。太宗时,命麻察与察剌一同总管蒙古、汉军。世祖时,在平定阿里不哥及李王..的反叛中,均立战功,赏赐甚厚,赐金符。后因其子显贵而赠太傅,追封梁国公,谥“桓武”。囊加歹自幼就向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三选举略【二】选举制【举官】【臣】等谨按举士举官分为二途肇始於唐文职武职之分选於吏部兵部亦自唐分之盖以荐举徵辟失实徇私朝廷未收得人之益已不胜门户党援之习诚不若归於画一之制其道

  • 职官三·徐松

    中书省【宋会要】《两朝国史志》:中书省:判省事一人,以舍人充。掌供郊祀及皇帝册文、幕职州县官较考、斋郎室长诸司人年满覆奏,并受文官改赐服章、僧道紫衣师号、举人出身、寺观名额正宣之事。白院令史六人,甲库令史二人,驱

  • 礼论篇第十九·荀况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

  • 卷四十一·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一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八经【月癸】二十有二年春齐侯伐莒○宋华亥向寜华定自宋南里岀奔楚【酉朔日有食之辛巳】○大搜于昌间【言自】○夏四月

  • 诗札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予既依汝南太守听写官言诗削牍去之然犹未达也往以札问讯遂有征诸咫尺者续续为记曰诗札虽然此非言诗之为笺也特不可忘矣走者官自称耳谨奉敎乡但解毛苌作毛传从来亦如是此否耳鲁人大毛公毛享作故训传

  • 欢迎缅甸记者访华团致词·太虚

    ──三十年一月在汉藏教理院讲──缅甸记者团诸君,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山上得诸位光临,感到非常荣幸!今天联合欢迎的有五个佛教团体:一、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二、中国佛学会,三、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四、海潮音月刊社,五、汉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慎微

    宋代唐慎微撰著的本草著作。简称《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大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等。共32卷。成书于元丰六年(1083年)。此书系将《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共载药1748

  • 原本周易本义·朱熹

    朱熹著。成书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朱熹在《答黎季忱》中认为“《易》本卜筮之书”(《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二),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原本依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与传相分,共十二卷,上下经各一

  •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英文著作。林氏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吾国与吾民》一书,又名《中国

  • 弥勒经游意·吉藏

    佛教著述。隋吉藏撰。一卷。是《弥勒经》(包括《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的论释书。分十章:序王、释名、辨经宗体、论因果、出世久远、论成道真因、辨三会人多少、论与释迦同时涅槃、明教大小、杂料简。序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