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武周传

刘武周,河间郡景城县人。父亲刘匡,搬迁到马邑县。刘武周勇猛迅捷善于骑射,跟强横任侠之徒交往密切。他的哥哥刘山伯每每警告他说“:你不加选择地交朋结友,最终会犯灭族大罪的。”多次辱骂他。刘武周因此离家到洛阳,替太仆卿杨义臣当士卒,应召入伍征讨辽东,凭战功被任命为建节校尉。

回到家乡河间郡,任鹰扬府校尉。郡太守王仁恭认为他是本郡的杰出人才,非常信任优待他,每每叫他带领侍从们居住在小门内的屋子里。趁便跟王仁恭的侍女私通,害怕事情败露,又见天下已经动乱,暗藏野心,就在郡中散布说:“现在百姓饿得要命,田野上死人压着死人,王府尹关着粮仓不愿救济,哪管百姓的死活啊!”用这些话激怒了群众,都发泄着愤怒怨恨。刘武周见民心已经动摇,就诈称生病不起床,老家的强横凶顽之徒都来问候,于是杀牛打酒大吃大喝口出狂言说:“造反才能像这样生活,英雄好汉就要坚守志向,一起死在溪谷山沟也在所不辞。如今仓库里堆积的粟米都要烂了,谁敢跟我去拿来?”这班人都赞同响应。他跟同郡的张万岁等十多人瞅准王仁恭正在处理公务,刘武周就去禀告事情,张万岁从背后溜进来,在郡厅斩杀了王仁恭,拿着他的首级到郡城宣传展示,没有人敢动一动。于是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在郡内发送快报,所属各县都归附了他,得到士卒一万多人。

刘武周自称太守,派遣使者去投靠突厥。隋朝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联合兵力讨伐他,包围了他的桑干镇。碰上突厥派来大队人马,同刘武周一起打王智辩,隋军战败。陈孝意逃回雁门,部下杀了他,献城投降刘武周。于是突袭攻克了楼烦郡,进军夺取了汾阳宫,抓来隋朝的宫女去贿赂突厥,始毕可汗用马答谢他,士气更加高涨。于是攻克了定襄,又回到马邑县。突厥把刘武周立为定杨可汗,把有狼头图徽的大旗送给他,他就僭越自称皇帝,把妻子沮氏当作皇后,年号定为天兴。任命卫士杨伏念为左仆射,妹夫同县人苑君璋为内史令。

在这之前,上谷郡人宋金刚聚集了一万多人,在易州的边境地区结伙抢掠,定州的叛军首领魏刀儿跟他里外勾结。后来魏刀儿被窦建德消灭了,宋金刚去援救他,吃了败仗,带领剩下的四千人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一直听说宋金刚善于带兵打仗,得到他十分高兴,称他为宋王,把军事事务派给他管,平分出一半家产送给他。宋金刚也用重礼结交刘武周,于是抛弃自己的妻子,要求娶刘武周的妹妹为妻。又怂恿刘武周设法夺取晋阳,跟南边的各武装集团争夺天下。刘武周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命令他率领两万士卒进犯并州,驻扎黄蛇镇。又接来突厥的人马,锐气很高,突袭攻克了榆次县,进而攻下了介州。唐高祖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率领人马讨伐他,被宋金刚拘捕,全军覆没。李仲文后来逃回唐朝。再派右仆射裴寂抵御他,一打又被战败。刘武周继续进逼,总管齐王李元吉丢下太原城悄悄逃跑了。刘武周于是攻占了太原。派宋金刚进军攻打晋州,打了六天城被攻破,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被杀。刘武周继续进军攻占浍州,浍州所辖各县全部夺取。

夏县人吕崇茂杀死县令,自称魏王,响应刘武周。河东叛军首领王行本跟宋金刚秘密建立友好关系,唐朝廷非常震惊。高祖命令太宗扩充兵力进军讨伐,滞留在柏壁,很长时间相持不下。又命令永安王李孝基、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进军攻打夏县,不能取胜,在夏县城南扎营。吕崇茂与叛军将领尉迟敬德突袭攻取李孝基的营地,各路军队都被打败,四位将领一起被杀。尉迟敬德返回浍州,太宗在美良川阻击,大败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和叛军将领寻相又到蒲州去援救王行本,太宗又在蒲州打败了他们。高祖亲自视察蒲津关,太宗轻装骑马从柏壁到高祖住地拜见。宋金刚就包围绛州。等到太宗返回,宋金刚畏惧就带领部队撤退了。刘武周在浩州再次进攻李仲文,多次战斗都失败了,加之粮草运输接不上,士卒们极端饥饿,于是宋金刚就悄悄跑了。太宗又在雀鼠谷追上了宋金刚,一天之内战斗八次,次次打败宋金刚,活捉、杀死几万人,缴获军用物资一千多车。宋金刚跑到介州,唐军紧追不放。宋金刚还有两万人马,从西门出城,背靠城池摆开阵式,太宗和各将领奋力作战打败了他,宋金刚轻装溜走。他的骁勇将领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集合自己的精悍士卒,献出介州和永安投降唐朝。刘武周大为惊慌,带领五百人马丢下并州向北逃跑,从乾烛谷逃亡突厥。宋金刚又收集逃散的士卒抵御唐军,人们不跟他干,伙同一百多人也跑到突厥。太宗进军平定并州,全部收复原有地盘。没过多久,宋金刚背叛突厥逃跑,即将回到老家上谷郡,被追来的骑兵抓住,处以腰斩。刘武周也想设法回到老家马邑县,消息泄露,被突厥杀死。刘武周从起兵到被杀,共六年时间。

猜你喜欢
  东汉会要卷四十·徐天麟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六·陈厚耀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纪昀
  五五一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卷三·郭居仁
  绪言·冯承钧
  李密传·刘昫
  王建及传·欧阳修
  陶仲文传·张廷玉
  王真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八上·雍正
  卷三十二·孔毓圻
  卷七·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德秀·唐圭璋

      德秀字仲洪,丰城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淳熙八年(1181),户部犒赏酒库所干办公事。庆元元年(1195),右正言。二年(1196),谏议大夫。开禧元年(1205),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元年(1208)卒。有默轩词,不传。   贺新郎   西湖   雨沐

  • 杨维桢·隋树森

    杨维桢(一二九六——一三七O),字廉夫,因筑楼铁崖山中,居楼读书五年不下,遂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因善吹铁笛又自称铁笛道人,晚年号抱遗老人等。绍兴诸暨(今属浙江省)人。泰定四年(一三二七)进士,授天台县尹,改绍兴

  • 提要·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补注杜诗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补注杜诗三十六卷宋黄希原本而其子鹤续成之者也希字梦得宜黄人登进士第官至永新令尝作春风堂於县治杨万里为作记今载诚斋集中鹤字

  • 陈沣·龙榆生

    陈沣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原籍上元。道光壬辰(一八三二)举人,六应会试,不售,官河源县学训导。泛览群籍,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体文、填词、篆、籀、真、行书,无不精究。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

  • 正气歌注释·文天祥

    予:我,一作余。北庭: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寻:古时八尺为一寻。单扉:单扇门。白间:窗户。污下:低下。萃然:聚集的样子。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

  • 卷一八一 隋紀五·司马光

      起著雍執徐(戊辰),盡玄黓涒灘(壬申),凡五年。   煬皇帝大業四年(戊辰,公元六O八年)   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軍百餘萬衆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婦人。   壬申,以太府卿元壽為內史令。   裴矩聞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上·佚名

    宋高宗十丁巳绍兴七年春正月癸亥朔,上在平江,手诏:『将乘春律,往临大江,驻跸建康,以察天意。』左司建际公辅言:『今日恢复之策,不出攻守二事。攻者,以我攻彼也;守者,防彼攻我也。以我攻彼,其势在我;防彼攻我,其势在彼。攻虽为难,而守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纪昀

    列传金 【十四】○金十四完颜匡完颜纲图克坦镒通吉思忠 穆延萨克达完颜匡完颜纲图克坦镒通吉思忠穆延萨克达△完颜匡完颜匡本名苏色始祖九世孙事豳王永成为其府教读大定十九年显宗命詹事乌凌阿愿择德行淳谨才学该通

  •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一)养济院:会典直省会城设有养济院,境内鳏寡孤独、残疾无告之人,照额收养。人多于额,以额外收养,在地丁正项银米及耗羡项下分别动支。又通都大邑设有普济堂,除绅士好义捐建者经费,听其自行经理;其动用官发生息银及存公银者,均每

  • 卷二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二职役考【二】康熙元年令江南苏松两府行均田均役之法时户科给事中柯耸疏言任土作赋因田起差此古今不易之常法但人户消长不同田亩盈缩亦异所

  • 卷四十一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设?于于东堂下,南顺,齐于坫,馔于其上,两С醴、酒,酒在南。篚在东,南顺,实角觯四,木?四二,素勺二。豆在С北,二以并。笾亦如之。(?于,今之?也。各觯四,木?四二,素勺,为少进醴酒,兼馔之也。勺二,醴、酒各一也。豆笾二以并,则是大敛馔也。

  • 七 儒教、佛教写道教·林语堂

    孔子是一位令人心悦诚服的人,他不讲哲学,不谈神,也不论死后之事。像苏格拉底,或者像美国的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孔子只是一个聪明的、年长的、深刻的、非常机智的思想家。他只论日常的生活和如何生活。《论语》中有孔子的

  • 续诗传鸟名卷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秦风【黄鸟】交交黄鸟【交交飞而往来之貌】黄鸟见前但此交交正黄鸟之以声见者徒以交字无口傍而注作往来按集韵交通作胶鸟声诗鸡鸣胶胶是也又通作咬嵇康诗咬咬黄鸟则直用此句【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

  • 卷二十·佚名

    △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二菩萨众品第四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世尊今者已说声闻功德。复愿说诸菩萨具足功德。何以故?一切功德从此出生。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告舍利弗。彼佛刹中有无量百千亿诸菩萨众皆来集会。所有出家菩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佚名

      南无大海佛 南无大乐说佛 南无大药王佛 南无大功德佛 南无无量香佛 南无无量精进佛 南无无量行佛 南无无量功德佛 南无宝生佛 南无无边功德宝作佛 南无法作佛 南无金色作佛 南无胜作佛 南无自在作佛

  • 风俗通义·应劭

    简称《风俗通》。东汉应劭著。原书30卷,今本仅存10卷。清·严可均在《全后汉文》中辑佚文6卷;《姓氏篇》自宋已佚,后又在明《永乐大典》中辑出,附录于末。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除10卷外,还将

  • 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