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显传

王显,字世荣,陽平乐平人,自称本来是东海郯人,是汉朝王朗的后代。祖父在延和年间南奔,居住在鲁城附近,后又迁居到彭城。伯父王安上,刘义隆执政时授官于馆陶县。世祖发兵南讨刘义隆的时候,王安上放弃县官归附朝廷,与父母一道迁居于平城,按照惯例授为陽都子,升任广宁太守之职。王显的父亲王安道,年轻时和李亮一道从师,共同学习医药,对医术颇有研究,但功底仍赶不上李亮。王安上后来回家定居于乐平,也属于当时名士之流。

王显年轻时曾任本州刺史从事,他不但精通医术,而且聪明敏捷,办事有决断能力。早先文昭皇太后怀上世宗的时候,梦见被太陽追逐,既而又化为一条龙缠绕着皇后,皇后醒来之后受到惊吓,就染上了心病。文明太后敕令召徐謇和王显两人替皇后诊脉。徐謇说是她略微受了些风寒,应当服用汤药外加针刺。王显却说:“从三部脉的脉象来看不是患有心病,而是怀有身孕将生男儿之象。”其结果印证了王显所说是正确的。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召用王显补任侍御师、尚书仪曹郎,办事干练。世宗从小就患有小病,很长时间都未能痊愈,王显替他治疗之后有明显效果,因此而渐渐受到赏识。

当初朝廷罢除六辅,王显为领军于烈出谋划策,暗中颇有功劳。升为游击将军,授予廷尉少卿之职,仍在侍御之中,为皇帝进奉御药,出入宫禁之中。后来王显请求回到本州任职,世宗曾经应允过他,但过了多年都没有授任,因此王显的声名就在远近都得到传颂。王显经常对别人说,当时皇上旨意已经决定,一定让他任刺史。于是朝廷授予他平北将军、相州刺史之职。不久,皇帝诏令王显从驿道驰回京都,再次掌管朝廷御药,后来又派他回到相州。当时元愉叛逆作乱,王显征讨元愉出师不利。后又回到朝廷,被授予太府卿、御史中尉一职。

王显前后历任各种官职,所在每个任上都被人称颂,处理各种狱讼之事,查究各种奸邪昏乱之人,不分内外都非常慎重,为国担忧如同持家一般。后来在御史台任职,对许多违犯法制的官员进行弹劾,因此朝中百官对他十分敬畏。王显又认为御史中尉的官职,同他所履行的职责不完全相称,就委婉地请求皇帝更换官职。皇帝诏令委任他选拔官员,一定要做到人尽其才,但是王显所举荐的官员,有的是对他有所请托的,没有能完全做到任人惟才,于是朝中百官舆论哗然,致使他的声望受到损害。后来,世宗诏令王显撰写药方三十五卷,并把它向全国颁布,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世宗立东宫太子之后,任王显为太子詹事,对他的委任非常优厚。世宗每次到东宫,王显常常出面迎接侍奉。他出入于宫禁之中,仍旧给皇帝进奉医药。皇帝对他的赏赐不断地增多,还专为他建立馆舍,如此厚重的宠幸使他显赫于一时。延昌二年(513)秋天,王显因医疗救治疾病有功,被封为卫南伯。

延昌四年(515)正月,世宗在夜晚驾崩,肃宗即位。王显参与肃宗临治仪式,同百官在一起哀悼哭泣,心里颇感到忧惧。王显蒙受世宗恩遇重用,又兼身为执法之官,倚仗权势、显示威严,为当时群臣所嫉恨。朝中大臣借口王显给皇帝治病不见疗效,把他逮捕关进监狱,肃宗下令削除了他的爵位官职。王显被捕的时候大叫冤枉,值勤武官用刀环重击他的腋下,使他重伤吐血,送到右卫府过了一夜就死了。起初,王显还是一个布衣儒生,有一位僧人为他看相,预示他以后必当富贵,劝诫他不要担任选拔任用官吏的官职,当了这种吏官必然失败。因此世宗在位时曾想让他掌管吏部,他总是小心地推辞回避。到世宗驾崩之后,肃宗连夜即位,接受玺印封册,在礼仪上须要有人兼任太尉和吏部之职,但仓卒之间未能在百官中找出这样的人,就让王显兼任吏部而执行禅受皇位之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刘昫
  卷一九六 唐紀十二·司马光
  國語卷第五·韦昭
  卷之上·川口长孺
  卷十·李斗
  续只麈谭卷上·胡承谱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纪昀
  卷六 齐语·左丘明
  三 杂谈名人·许寿裳
  厍士文传·李百药
  陈贯传·脱脱
  秦纕传·张廷玉
  中德通商条约·佚名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吕思勉
  纲鉴易知录卷十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睢玄明·隋树森

    睢玄明,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一说即睢景臣。 套数 【般涉调】耍孩儿 咏鼓 乐官行径咱参破,全仗着声名过活。且图时下养皮囊,隐居在安乐之

  • 卷三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于鹄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诗一卷江南曲偶【一作闲】向江边采白苹还随女伴赛江神衆中不敢【一作得】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阳樊司空】却忆东

  • 卷二百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八杜甫贻阮隐居【昉】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谓阮籍咸孚辈】贫知静者性自【一作白】益毛髪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清诗近道要识子【一作

  • 孝桓帝纪第七·范晔

    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间孝王开,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征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

  • 卷二百二十五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乙酉,彰化軍留後、安定郡王從式為保康節度使。從式遷節度使,本傳乃闕之。舊紀書此,新紀不書。   丙戌,禮院言明堂祀昊天上帝,英宗皇帝配坐;及五方帝,皇帝親獻;五人帝、五官神位,差官

  • 卷八十四 后凉录四·崔鸿

    吕纬 吕纬纂之弟也封陇西公镇北城初秃髪傉檀率众袭姑臧纬固守北城兵不得入及纂为超等所害或说纬曰超陵天逆上士众不附明公以介弟之亲仗大义之名投戈而起且姜纪焦辩在南城杨桓田诚在东苑皆吾党

  • 后汉书补逸卷十六·姚之骃

    谢沈后汉书第一郑敬隐居敬闲居不修人伦新迁都尉逼为功曹防事前树时有清汁以为甘露敬曰明府政未能致甘露此青木汁耳辞病去隐处精学蛾陂中隂就虞延竝辟不行同郡邓敬因折茇为坐以荷荐肉瓠瓢盈酒言谈弥日蓬庐荜门琴书自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七月甲辰朔孟秋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行礼○户部尚书赵世卿言顺天府臣王国按臣乔允升欲将现在应发赈未悉照京估折价于所属搜括动支将三十八年应解部饷留抵议以江南来岁运米改折谓臣部之额解不少而江南又

  • 卷六十三·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三镶黄旗无名位希姓博尔济氏硕色定纪理氏定保拉顔氏奇尔布哈浑达奇氏法穆达托和尔秦氏鼐喀尼色尔杰氏克什讷伊穆图氏都喇锡葛

  • 铁哥传·宋濂

    铁哥,姓伽乃氏,西域筑乾国人。父斡脱赤与叔父那摩都信奉佛教。宪宗尊那摩为国师,授玉印,总管中国佛教事。斡脱赤也被重用,因去筑乾国劝其国王归附蒙古而被杀。元贞元年(1295)封代国公,谥“忠遂”。斡脱赤死时,铁哥才四岁,禀性

  • 轩纏传·张廷玉

    轩..,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后被授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1431),受推荐改任为御史。按察福建时,他剔蠹除奸,风采高峻。正统元年(1436),他到浙江清军,弹劾不称职官员四十余人。五年(1440),他说:“祖宗设立御史官,职责极

  • 渔父第三十一·刘文典

    〔释文〕以人名篇。眉」。 〇典案:道藏注疏本、白文本、章句音义本、高山寺古钞本「须」竝作「鬓」。交白如字。李云:俱也。一本作「皎」。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张君房本「交」作「皎」,与释文一

  • 襄公·襄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夏五月,公至自楚。庚午,卫侯衎卒,阍弑吴子余祭。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子、薛人、小邾人城杞。晋侯使士鞅来聘。杞子来盟。吴子使札来聘

  •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竺道生一釋慧叡二釋慧嚴三釋慧觀四釋慧義五釋道淵六釋僧弼七釋慧靜八釋僧苞九釋僧詮十釋曇鑒十一釋慧安十二釋曇無成十三釋僧含十四釋僧徹十五釋曇諦十六釋僧導十七釋道汪十八釋慧靜十九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一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一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邪正品邪者魔也。正者圣也。邪魔多种。谓邪恶邪俗邪偏邪渐。邪恶者阐提谤法四重五逆十恶四趣等果是也。文云。听畜八种不净即谤佛。执九部经谓无方等即谤法。

  • 叙·远门净柱

    正法眼藏之布在方策也。自景德传灯始。踵其后者李遵勖之广灯。佛国之续灯。[目*每]翁之联灯。雷庵之普灯。层见迭出。卷帙浩繁。学者不无望洋而叹。绍定间。大川济公承浙翁之传。主握宗印。集诸学侣撮为会元。可谓始

  • 迪功集·徐祯卿

    诗文集。明徐祯卿撰。六卷,其集版别较多,但本集系作者自定,所以精华尽在,流传较广。卷首有李梦阳序、顾璘序。卷一至卷四为诗,卷五、卷六为文。卷末一般附刊《谈艺录》一卷。祯卿字昌毂,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读春秋编·陈深

    十二卷。陈深撰。陈深字子微,号清全,平江(今属湖南)人,元代经学家、书法家。宋亡,陈深放弃科举,笃志苦学,闭门着书。元文宗天历时,有人以其善书而荐之,陈深潜匿不出。其平生着作,除此外,还有《读易编》、《读诗编》。此书大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