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崇祯长编

记述明代末代皇帝崇祯朝史事的书籍,书为编年体例,作者汪楫。全书共68卷。前66卷叙述从1627年8月到1632年10月史事;后2卷叙述从1643年10月到1644年3月史事。

《崇祯长编》全部章节目录

(1)●崇禎長編卷之一
(2)●崇禎長編卷之二
(3)●崇禎長編卷之三
(4)●崇禎長編卷之四
(5)●崇禎長編卷之五
(6)●崇禎長編卷之六
(7)●崇禎長編卷之七
(8)●崇禎長編卷之八
(9)●崇禎長編卷之九
(10)●崇禎長編卷之十
(11)●崇禎長編卷之十一
(12)●崇禎長編卷之十二
(13)●崇禎長編卷之十三
(14)●崇禎長編卷之十四
(15)●崇禎長編卷之十五
(16)●崇禎長編卷之十六
(17)●崇禎長編卷之十七
(18)●崇禎長編卷之十八
(19)●崇禎長編卷之十九
(20)●崇禎長編卷之二十
(21)●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一
(22)●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二
(23)●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三
(24)●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四
(25)●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五
(26)●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六
(27)●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七
(28)●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八
(29)●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九
(30)●崇禎長編卷之三十
(31)●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一
(32)●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二
(33)●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三
(34)●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四
(35)●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五
(36)●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六
(37)●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
(38)●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八
(39)●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九
(40)●崇禎長編卷之四十
(41)●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一
(42)●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二
(43)●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三
(44)●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四
(45)●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五
(46)●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
(47)●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七
(48)●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八
(49)●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九
(50)●崇禎長編卷之之五十
(51)●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一
(52)●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二
(53)●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三
(54)●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四
(55)●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五
(56)●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六
(57)●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七
(58)●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八
(59)●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九
(60)●崇禎長編卷之六十
(61)●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一
(62)●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二
(63)●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三
(64)●崇禎長編卷之六十四
(65)●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五
(66)●崇禎長編卷之六十六
(67)附錄:

猜你喜欢
  新书·贾谊
  大业杂记·杜宝
  东林列传·陈鼎
  清史稿郑成功传·佚名
  赐姓始末·黄宗羲
  胡雪岩外传·陈蝶仙
  清代名人轶事·葛虚存
  妇人集·陈维崧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缪荃孙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诸葛忠武书·杨时伟
  洹词记事抄·李鹗翀
  白话后汉书·范晔
  潘司空奏疏·潘季驯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114_1 【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包融   晨登翅头山,山曛黄雾起。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衔东郊,朝光生邑里。扫除诸烟氛,照出众楼雉。   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苍茫远郊树,倏忽不相似。   万象

  • 邢俊臣·唐圭璋

      俊臣,汴京戚里子。忤梁师成,责越州钤辖。   临江仙   神运石   巍峨万丈与天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又   陈朝桧   远来犹自梁陈。江南无好物,聊赠一枝春。   又   咏梁师成诗   用心勤苦

  • 卷四·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学言稿卷四(元)吴当 撰○五言律诗江上晚景图逺景峰峦色高松铁石柯晚晴初放棹春水已生波尽画沧洲趣难传欵乃歌山居无户牖端为白云多紫霞庵结茅江水上霞气护幽居巳似赤城迥常疑丹井虚仙桃承雨种秋叶带霜书

  • 第三十六回 证冤狱张说辨诬 诛淫竖中宗复位·蔡东藩

      却说狄仁杰已殁,他相如苏味道李峤陈元方等,均不逮仁杰。味道尝言人生处事,当模棱两可,不必过明,时人号他为苏模棱。峤徒有文名,当时上瑞石颂,称为皇符,贻讥人口。元方较为清谨,惟因细事不奏,忤武氏意,已经罢职。武氏乃悉心

  • ●卷十二·陈康祺

    ◎遣官祭告岳渎康熙丙子正月,天子为元元祈福,遣大臣分行祭告。二十七日,上御保和殿,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盖乔岳翕河之茂典,本朝第一次举行也。凡四海、五镇、五岳、四渎、阙里、长白山、帝王陵共五十九处

  • 卷一百七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十二月甲子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 赐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失剌思土鲁番哈密乞儿麻等处使臣马黑木等宴○乙丑○河南彰德府磁州言今夏多雨滏漳二河水溢漂民庐舍渰没田稼间有高阜稼亦不实乞免民间今税粮从之 夜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五月戊申朔夏至祀地于 方泽遣定国公徐文璧代泰宁侯陈良弼靖远伯王学礼吏部尚书李戴兵部尚书田乐分献 五岳○先是有旨谕户部你部题允各边年例如何日久不发军士悬望馈饷何以慰之既称库藏匮乏亦当用心会计

  • 卷之五十四·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七月。己巳。谕内阁。御史刘恩溥奏。请饬将捕蝗不力之牧令参处等语。今年天气亢旱。直隶等省。闲有飞蝗为害。该地方官傥能于蝻孽初萌之时。立即扑捕。何至蔓延为患。着各该督抚府尹严饬各属实力掩

  • 皇王大纪卷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皇纪盘古氏太和涵动静之性一动一静交天地之道也动则为阳阳极则隂生一隂一阳交天之用也静则为柔柔极则刚生一刚一柔交地之用也动之大者为太阳太刚小者为少阳少刚静之大者为太阴太柔小者为少阴少柔太阳为

  • 弇山堂别集卷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九天子赐名髙帝时靖江王铁柱赐名炜再赐名守谦邓卫公友德赐名愈李曹公保儿赐名文忠杨左丞晔赐名宪陈御史大夫亮赐名宁江阴吴侯初为指挥名国兴赐名良魏国公徐允恭既嗣爵赐名辉祖及诸弟増寿添福膺绪

  • 纲鉴易知录卷六四·吴楚材

    宋纪太祖神德皇帝纲 庚申,春正月,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称皇帝,国号宋。废周主宗训为郑王,周侍卫副都指挥使韩通死之。目 匡胤涿州人,四世祖脁,唐幽都令,生珽,唐御史中丞。珽生敬,涿州刺史。敬生弘殷,周检校司徒岳州防御使。弘殷

  • 君臣上第三十·管仲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以饰官化下者

  • 阁笔后序·智旭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

  • 卷第四十六(鬼神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六(鬼神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阿修罗一 ·乾闼婆二 ·紧那罗三 ·杂鬼四阿修罗第一 ·罗呵王嗔忉利诸天行其头上兴兵大战一 ·毗摩质多有女以妻帝释

  •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秘言也」;《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一卷」,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正一部。又《无上秘要》等书亦常引此经。经

  • 梼杌萃编·钱锡宝

    《梼杌萃编》为长篇章回体小说,又名《宦海钟》,以反面人物贾端甫为中心,叙述了清末官场商场的黑暗与腐败。文笔辛辣。全书十二编二十四回,十二编分别为禹、铸、鼎、温、燃、犀、抉、隐、伏、警、贪、痴,每编分上、下,含两回

  • 大乘法苑义林章·窥基

    凡七卷。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唐代窥基着。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书中对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系古来唯识研究者之珍贵典籍。内容分为二十

  • 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阿难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