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碑传集

本书(二册二六○面一五六、○○○字)不分卷,据江阴缪荃孙「续碑传集」及江都闵尔昌「碑传集补」选辑而成;因前有第二二○种「碑传选集」之辑,故名之以「续集」。按前辑所据钱仪吉纂「碑传集」讫清嘉庆朝止,缪集(宣统时纂)续自道光朝以至光绪末年;闵集(民初纂)既续晚出之文,并补道、咸以上所遗。本书所取碑传计有六十人,采文六十一篇。其中除有清中叶以下关系台湾人物以外,亦有南明遗逸之士,盖属闵集所收道、咸以上之人。体例一如前辑,不依类分,改按时代先后混一编次。惟少数南明人士,别以「补录」出之,载于书末。

《续碑传集》全部章节目录

(1)弁言
(2)●绩碑传选集目录
(3)●续碑传选集(一)
(4)●续碑传选集(二)
(5)●补录
(6)弁言
(7)●绩碑传选集目录
(8)●续碑传选集(一)
(9)●续碑传选集(二)
(10)●补录

猜你喜欢
  青溪寇轨·方勺
  邵氏闻见后录·邵博
  行营杂录·赵葵
  大义觉迷录·雍正
  小腆纪传·徐鼒
  平蛮录·王轼
  两汉纪字句异同考·蒋国祚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佚名
  戊戌六君子传·梁启超
  民抄董宦事实·佚名
  礼部志稿·佚名
  战国策校注·吴师道
  资治通鉴全译·司马光
  幸生录·佚名
  幸鲁盛典·孔毓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二十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甲午五】四月朔日斋居三春倏已过孟夏又来临所幸沾膏雨无能惜寸阴迁居有常例【大斋於官内斋官居信宿预日诣坛】变食为清心政简虽余暇仍劳盼捷音【我师临贼巢甚近益

  • 卷第五十三·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六儒林(一)儒林(一)顾炎武(弟纾、叶奕荃、杨瑀、张尔岐) 黄宗羲 陆世仪张履祥(吴蕃昌) 王建常 傅山(子眉、胡庭、卫蒿)孙奇逢 李容 王夫之(兄介之、唐端笏、

  • 卷之五十六·佚名

    洪武三年九月丙戌朔皇从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薨 上以夫人早寡有节行甚重之及薨命中书省致祭仍命中宫皇太子及亲王各祀以少牢赠蒙城王妃护丧还葬临濠诰曰朕惟帝王厚亲亲之道必推恩及于宗族况妇以夫贵存没同荣此古今之常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正德十四年三月甲午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崔元祭 裕陵○太监温祥传旨以管家将千把总管贴队万全等都司宣府前等卫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等官朱涌等四十七人俱填注锦衣卫带俸舍余朱郭刚等一千人各充御

  • 第四一六佥禀光绪四年二月十五日一二二一八--一·佚名

    一一快头役、庄耆、约首等,禀举黄文绣为宝斗仁等庄总理具佥禀台下一快头役蔡谨、庄耆苏阿富、魏阿苟、周加齐、约首陈丕在、蔡光传、潘敦义、王雨水等,为总理悬缺,恳恩给发谕戳,以便奉公事。缘竹南一

  • 通志卷十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晋纪第十下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哀帝 废帝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咸宁二年生于洛阳有柛光之异一室尽明所借藁如始

  •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王延海 译注【说明】本文是一篇民族史传,记述了我国西南(包括今云南以及贵州、四川西部)地区在秦汉时代的许多部落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以及同汉王朝的关系,记述了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

  • 朱百年传·沈约

    朱百年,会稽山陰人。他祖父朱恺之,是晋朝的右卫将军。父亲朱涛,是扬州主簿。朱百年少年时便有非常崇高的气节。他在守孝期间,携带妻子孔氏到会稽南山中,以采竹砍柴为生。每次他都把柴竹放在路边,总是被过路的人拿去。第二天

  • 琅邪王高俨传·李延寿

    琅邪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的第三个儿子。开始被封为东平王,朝廷授予他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任大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北魏旧制,中丞出行,一千步以内要肃清道

  • 卷十一·朱熹

    <经部,四书类,四书或问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一宋 朱子 撰论语雍也第六【凡二十九章】或问仲弓之有人君之度何以知其然耶曰以前篇不佞之讥后章居敬行简之对而有以知其然也谢氏以为简以临之荘以莅之葢近之矣然其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孔子

    【原文】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6。”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①侍:指立传。

  • 卷一百二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八  宋 卫湜 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 卷三·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三    元 许谦 撰王一之六【变四】传○疏汉地理志洛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南北短相覆千里瓒案西周方八百里为方百里者六十四东周方六百里为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方百里者百方千里也○华

  • 问丧·姚际恒

    问丧者取后「或问」名篇,方性夫谓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即「邻里问之之事」,曲说非理。此篇言丧只重一「哀」字,与「丧,与其易也,宁戚」、「丧及,致乎哀而止」同义,不悖圣贤之旨。(卷九四,页一)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交手哭。恻怛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佚名

    【原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①,涕泪悲泣,而白佛言:&ldquo;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往昔来,所得慧眼②,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

  • 唯识之名义·太虚

    ──十五年六月在北京弥勒院讲──唯识之理,广博无量,非略谈所能尽;今但就唯识二字之名义一谈:云何名识?即今日俗语所云知识。如何名唯?乃单独义。连合唯识二字,可云独有知识而无他物。但知识有能、所之两方:能知识者有八种识

  • 两地书·鲁迅

    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时间自1925年3月至1929年9月,共135封(鲁迅的68封),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出版。全书按年月编排,共分三集。第一集,北京(1925年3月至7月)35封;第二集,厦门一广州(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78封;第三集

  • 鼓掌绝尘·佚名

    四集四十回。题 “古吴金木散人编”,其真实姓氏不知。孙楷第据临海逸叟叙推断:“刻书者为书林龚某,撰小说者为吴某,当亦选家者流。”该书为小说集,分 “风、花、雪、月”四集,每集演一篇故事,共四篇。每集又分十回、回有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