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班马异同卷四

曹参世家第二十四史记五十四

汉书同萧何传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从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之丰反为魏攻之赐爵七大夫北击秦司马欣军砀东破之取砀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秦将章邯车骑攻爰辕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北救东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南救雍丘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一人秦将章邯破杀项梁也沛公与项羽引兵而东楚懐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将砀郡兵扵是乃封参为执帛号曰建成君迁为戚公属砀郡其后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复又攻之杠里大破之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秦将杨熊军扵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迁为执珪从西攻阳武下轘辕缑氏絶河津还击赵贲军尸北破之从南攻犨与南阳守齮战阳城郭东陷陈取宛虏齮尽定南阳郡从西攻武关峣关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灭破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辨故道雍斄击章平军扵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东取咸阳更命名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二十三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扵寜秦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扵废丘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闗至河内下修武渡围津东击龙且项他定陶破之东取砀萧彭城击项籍军汉军大败走参以中尉围取雍丘王武反扵外黄程处反扵燕往击尽破之柱天侯反扵衍氏又进破取衍氏击羽婴扵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强因至荥阳参自汉中为将军中尉从击诸侯及项羽王败还至荥阳凡二岁汉高祖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扵曲阳追至东武垣生得获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豹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县赐食邑平阳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扵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陈余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公扵邬城中戚将军公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在所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右左丞相属韩信焉攻破齐歴下军遂取临菑淄还定济北郡攻收着漯阴平原鬲卢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扵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其亚将军周兰定齐郡凡得七十余县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及故齐胶东将军田既韩信立为齐王引兵东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即皇帝位韩信徙为楚王齐为郡参归汉相印焉高帝祖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赐参爵列侯世世勿絶食邑平赐万六百三十户世世勿絶号曰平阳侯除前所食邑参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破之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嚣郡守司马御史各一人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扵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而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具言之参扵是避正堂舎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萧何卒薨参闻之告舎人趣治行吾将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扵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乎吾是以先之参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宰相有郄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壹遵萧何之约束择郡国吏木诎长大讷扵文辞重谨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度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酒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舎后园近吏舎吏舎日饮歌呼从吏恶患之无如之何乃请参逰后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大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専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女归试私从容问而乃父曰高帝新弃羣臣帝富扵春秋君为相国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女也窋既洗沐归时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乃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皇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参曰陛下观臣参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眀具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薨谥曰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浄静民以寜一壹平阳侯窋嗣侯高后时为至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为侯立二十九年卒谥为静侯子竒代侯立七年卒谥为简侯子时代侯时尚平阳公主生子襄时病疠归国立二十三年卒谥夷侯国至曽孙子襄代侯武帝时为将军击匈奴襄尚卫长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薨谥为共侯子宗代侯嗣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有罪免为城旦国除至哀帝时乃封参孙之孙本始为平阳侯二千户王莽时薨子宏嗣建武中先降河北封平阳侯至今八侯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録録未有竒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钥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羣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苖裔盛矣哉

猜你喜欢
  志第六 州郡上·萧子显
  列传第三十七 文 苑·李百药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赵尔巽
  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赵尔巽
  康熙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十八年十二月·蒋良骐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纪昀
  通志卷七十六·郑樵
  提要·胡知柔
  江夏文献王刘义恭传·沈约
  卷九十一·阿桂
  八一、子莫考·钱穆
  卷五十六·雍正
  赵天麟·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易少夫人·唐圭璋

      临江仙   咏熟水   何处甘泉来席上,嫩黄初汤银瓶。月团尝罢有馀清。惠山名品在,歌舞暂留停。   欲赏壑源新气味,不应兼进狶苓。此中端有淡交情。相如方病酒,一饮骨毛轻。   又   咏熟水话别   记得高堂同

  • 唐诗镜卷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二 卢照隣【文苑传云字昇之范阳人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籖王甚爱之谓人曰此吾之相如也後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饵为事後疾转笃徙居具茨山沈痼挛废不堪

  • 卷二十一·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一 宋 郭知逹编近体诗蜀相【赵云孔明在蜀志固云丞相亮矣而蜀相两字如呉志严峻传云峻尝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故以蜀相为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诸葛亮传先生建安二十

  • 卷十八·赵一·佚名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郄疵谓知伯曰:“韩、魏之君必反矣。”知伯曰:“何以知之?”郄疵曰:“以其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

  • 卷二百四十·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秋八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壬辰太监海童指挥白忠等还自瓦刺言亦力八里王歪思与贤义王太平构兵战互有胜负 上曰夷狄豸寸狼不可言也敕边将严备御○癸巳 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宋荣山东都指挥王真河南都指挥张祯山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天启二年十月癸亥朔孟冬 上亲享 太庙○钦天监进天启三年大统历 上御皇极殿受之颁赐文武群臣○刑科署科事左给事中尹同皋等题适见犯人于惠等忽奉大枷枷号之旨臣等不胜骇愕才免朝审复毙五命是听审诸囚以铁案已成之罪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纪昀

    载记 【七】吴越○吴越钱镠 元瓘佐倧俶 【附】 惟浚惟治孙承佑沈承礼钱镠钱元瓘钱佐钱倧钱俶附△钱镠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羣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羣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羣儿皆惮之及壮不事生业以

  •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佚名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馆节次汇进各省送到违碍应毁书籍,朕亲加抽阅。内如徐必达《南州草》所载奸商

  • 提要·沈佳

    【臣】等谨案明儒言行録十卷续録二卷国朝沈佳撰佳字昭嗣号复斋仁和人康熙戊辰进士官安化县知县是编仿朱子五朝名臣言行録之例编次有明一代儒者各征引诸书述其行事亦间摘其语録附之所列始于叶仪迄于金凡七十五人附见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十一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十年八月初三日两江总督署理云贵广西总督印务【臣】高其倬谨 奏为奏 闻事窃查刀兴国等悖叛及元江四里

  • 选举二五·徐松

    【宋会要】宋铨选中侍郎右选 三班院真宗咸平二年十一月,左赞善大大魏廷式同勾当三班院,时初取使臣殿最,命廷式与枢密都承旨赵镕、李着同主其事。 三年十一月,诏三班院公事不少,不许接见宾客。 四年五月,诏:「三班院应差使臣

  • 卷四十五·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四十五前锋防军统领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五<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五前锋防军统领国朝官制前锋统

  • 榕村语録卷十二·李光地

    书尧如天舜便精巧些尧浑浑朴朴都全罩在里靣故孔子以天赞之舜命官防句都是精要语后来想惟文王能接尧舜禹入圣未优言虽入圣域尚刚刚的不能有余也汤则检身如不及改过不吝武王刀劒戸牖皆有铭可见不如此警醒便容有私意然能

  • 嘉靖武安县志·佚名

    邑继治者不乏,而竟未创志以传,亦武安阙典也,大夫士恒病之。嘉靖甲辰(1544年)秋,介石子至,佥曰:"盍志诸盍志诸:何不修志?盍,相当于"何不"。诸,"之乎"的合音。?"介石子色泚泚:汗出貌,这里为自谦词。,然不敢应也,已而,唐云川侯起补是邑

  • 历代帝王宅京记·顾炎武

    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又名《历代宅京记》。共20卷。记载自上古伏羲以后迄于元代,历代帝王的建都所在及有关事迹。前2卷为总叙。后18卷仿照宋程大昌《雍录》、宋敏求《长安志》的体例,分叙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

  •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

    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魏晋时期皇甫谧撰。原10卷,后改编为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56年左右。主要论述脉诊理论、脏腑经络、腧穴部位、针灸法以及各种疾

  • 增删卜易·丁耀亢

    全书以断事情的吉凶成败为基础,理论由浅入深的阐述,对“屡验者存之,不验者删之”。特别是配合大量实占卦例来解说理论,为后世的研究,做了很好的范例性引导,这是其他所有六爻典籍无法比拟之处。此书可以说是六爻预测学的一部

  • 民抄董宦事实·佚名

    明人董其昌,官至礼部尚书,以书画闻名于世。《明史》对他的官品和艺术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尚待考证的《民抄董宦事实》,将董其昌沦为一位毁誉不一、贬褒互有的历史争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