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

五十二卷,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大事志。仿于阮文达广东通志之前事略,其后江西通志等皆因之,吉林通志则更名曰大事志。实则志与史相表里,前事略等,即如一省之本纪。今拟仿吉林诸志之名,曰大事志。几历代立国建都置州郡方镇按抚制置司行省及督抚部院等,一应关国家盛表系生民休戚者皆入之,是为全书之纲领。如尹氏江南通志之诏谕一门,可节录入大事志。山西通志大事记如代魏、北汉建都山西,方域即以之纪年,此亦仿之。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全部章节目录

(1)目录
(2)前言
(3)《江苏省通志稿》原序
(4)序
(5)《江苏省通志稿》例言
(6)第一卷周、秦、汉
(7)第二卷吴
(8)第三卷晋(一)
(9)第四卷晋(二)
(10)第五卷晋(三)
(11)第六卷宋
(12)第七卷齐
(13)第八卷梁
(14)第九卷陈、隋
(15)第十卷唐(一)
(16)第十四卷宋(一)
(17)第十五卷宋(二)
(18)第十六卷宋(三)
(19)第十七卷宋(四)(附金)
(20)第十八卷元至元
(21)第十九卷元至正
(22)第二十卷明洪武(一)
(23)第二十一卷明洪武(二)
(24)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
(25)第二十三卷明永乐
(26)第二十四卷明宣德
(27)第二十五卷明正统
(28)第二十六卷明景泰
(29)第二十七卷明天顺
(30)第二十八卷明成化(一)
(31)第二十九卷明成化(二)
(32)第三十卷明弘治
(33)第三十一卷明正德
(34)第三十二卷明嘉靖(一)
(35)第三十三卷明嘉靖(二)
(36)第三十四卷明隆庆
(37)第三十五卷明万历(一)
(38)第三十六卷明万历(二)
(39)第三十七卷明万历(三)
(40)第三十八卷明泰昌、天启、崇祯
(41)第三十九卷清顺治
(42)第四十卷清康熙(一)
(43)第四十一卷清康熙(二)
(44)第四十二卷清康熙(三)
(45)第四十三卷清雍正
(46)第四十四卷清乾隆(一)
(47)第四十五卷清乾隆(二)
(48)第四十六卷清乾隆(三)
(49)第四十七卷清嘉庆
(50)第四十八卷清道光(一)
(51)第四十九卷清道光(二)
(52)第五十卷清咸丰、同治
(53)第五十一卷清光绪
(54)第五十二卷清光绪、宣统

猜你喜欢
  西夏书事·吴广成
  后汉通俗演义·蔡东藩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佚名
  会匪纪略·孙衣言
  明英宗实录·佚名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佚名
  双槐岁钞·黄瑜
  南明野史·佚名
  所闻录·汪诗侬
  郑氏关系文书·佚名
  诸葛忠武书·杨时伟
  张煌言传略·佚名
  靖海纪事·施琅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朝鲜王朝实录[景宗修正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八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六古今体七十八首【己卯四】雩祭斋居疉去岁韵又逢斋宿一囬思今日多慙是昔时岂似春膏沾去岁正当雨泽叹愆期绸缪预计谷其涌剂酌先商政所宜【时发京仓於五城分粜命司事者不拘谷数不限时日俟

  • 巻十·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十明 胡震亨 撰评彚六自景龙始剏七律诸学士所制大都铺扬景物宣诩防游以富丽竞工亡论体变未极声病亦多未调开元以还喆匠迭兴研揣备至于是后调弥纯前美益鬯字虚实互用体正抝毕摄七言能事始尽所

  • 雍熈乐府卷之五·郭勋

    仙吕宫点绛唇      祝圣夀国泰●昌万民仰望山河壮圣夀无●玩赏在金銮上混江龙喜孜孜髙擎羙醸列金钗十二出红妆朱围翠绕炰凤烹凰翠巍巍花团如锦绣緑依依翠竹绕回廊珠●摇晃紫雾飘香祥云瑞霭荡荡祥光端的是紫府瑶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焦竑

      都司   ◆都司   都指揮使花公茂傳   副總兵都指揮使瞿能(忠節錄)   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忠節錄)   北平都指揮使楚智(忠節錄)   大寧守將卜萬(忠節錄)   守薊州都指揮馬宣(附鎮撫曾濬 忠節錄)   西凉都指揮

  • 卷十一·谷应泰

      ○太祖平夏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春,徐寿辉将明玉珍据成都。玉珍,随州人,世农家。身长八尺,目重瞳,以信义为乡党所服。初闻徐寿辉兵起,集乡兵屯于青山,结栅自固。未几,降于寿   辉,授元帅,隶倪文俊麾下,镇沔阳。与元将哈林秃战

  • 第十节 金陵之役·陈匪石

    可爱哉祖国!掷笔西望,自浙江以北、长淮以南,大江横亘若练,烟波淼渺,隐隐现一巨镇,其地山水、人物、商贾、物产实甲中国,则古帝王之都金陵是也。自今上溯四十年前,洪秀全氏起自广西,提其民族主义,下湖湘,抵江口,设都会于兹者垂二十

  • 二百九十八 内务府奏查各处呈报赔款案均符恩诏请予宽免摺·佚名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谨遵恩诏事。 查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臣衙门为查分赔、代赔、著赂等案奏称:倘有满汉官员人等所欠应交内库之官款,及包衣佐领下人、旗民人等之代赔、分赔案件,若有由各该管处陆

  • 一二四○ 文源阁总办详校全书处为移送供事朱廷玉等事致内阁移付·佚名

    一二四○ 文源阁总办详校全书处为移送供事朱廷玉等事致内阁移付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二日文源阁总办详校四库全书处为移付事。本年五月二十七日准贵阁移送供事朱廷玉、张树培分派挖补处当差,今已事竣,理合先行给付回阁当

  • 卷二百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明 杨士奇等 撰听言宋徽宗即位初左正言曾肇乞旌赏直言疏曰臣伏见陛下发德音下明诏使人直言无有所讳此尧稽衆舜好问之盛德先王立谤木谏鼓诗人询于刍荛之谊也天下甚幸臣切以谓陛下恻

  • 秦使赵攻魏·佚名

    【提要】 战国合纵的诸侯之间是相互依存、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是有些国家眼光短浅,相互攻伐,结果最终招致自己的灭亡,这也是合纵战略最终失败的原因。 【原文】 秦使赵攻魏,魏谓赵王曰:“攻魏者,亡赵之始也。昔者晋人欲亡虞而

  • 卷七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六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朋党上仁宗论公论朋党系於上意尹 洙臣闻知贤而不能任任之而不能终於治国之道其失一也去年朝廷擢欧阳修余靖蔡襄孙甫相次为

  • 光緒六年·曾纪泽

    光绪六年庚辰正月初一日阴晴半,日中雨。辰正起,巳初,恭具朝服,偕僚属在大厅望阙行庆贺礼。更公服,与僚属相庆。署中武弁傔从,暨巴黎寄寓之华商与肄业学生,咸来庆贺,接见良久。吴子登、陈楚士、张听帆及荔秋所挚翻译官吕祥、何

  • 卷一百四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九饮食礼仪礼防服为人后者传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疏此问其取后取何人为之答以同宗则可为

  • (一)性与天道·钱穆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庄老始言天道,孟荀始言性。《易传》《中庸》则兼儒道两家,会通天人,和合自然人文,而融一言之。濂溪为宋代理学开山,其学派乃承《易》《庸》一路来。所著《通书》,本名《易通书》,阐申《易》旨,故附有《太极图

  • 分别布施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刍众俱。尔时有一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氎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此新氎衣我自手

  • 医学摘粹·庆恕

    丛书。清庆恕撰。五种,八卷。恕字云阁,满族,辽宁抚顺人。少读儒书,后因母病为庸医所误,二十七岁弃儒学医。博览群书,对徐灵胎、陈修园、高士宗、张隐庵、黄元御等诸家著作深入研讨,云阁以四大经典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

  • 七国春秋平话·佚名

    全名为《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一般都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之底本。讲史话本小说,叙述乐毅伐齐事。书题“后集”,必应有“前集”。此《后集》开头入话略述前事云:“夫《后七国春

  •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赞说忿怒王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