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太祖平夏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春,徐寿辉将明玉珍据成都。玉珍,随州人,世农家。身长八尺,目重瞳,以信义为乡党所服。初闻徐寿辉兵起,集乡兵屯于青山,结栅自固。未几,降于寿

  辉,授元帅,隶倪文俊麾下,镇沔阳。与元将哈林秃战湖中,飞矢中右目,微眇。十四年,以兵千人,桨斗船五十,溯夔而上。时青巾盗李喜喜聚兵苦蜀,元义兵元帅杨汉以兵五千御之,屯平西。右丞相完者都镇重庆,置酒饮汉,欲杀之。汉觉,脱身走,顺流下巫峡,遇玉珍,讼之,且言重庆可取状。玉珍未决,万户戴寿曰:“攻重庆,事济据蜀,不济归,无损也。”从之。遂进克其城,完者都遁,父老迎入城。玉珍禁侵掠,市肆晏然,降者相继。

  十八年,完者都自果州来攻重庆,屯嘉定之大佛寺,明玉珍使明三御之。明三,黄陂人,骁勇善战,玉珍弟畜之,后复姓名曰万胜。又密遣猛士夜眼陈劫乌斗山寨,捣嘉定,皆下之,惟大佛寺未下。玉珍亲济师,旬日城溃,完者都、参政赵资、平章郎歹革皆死之,人称“三忠”。道出泸州,自访元进士刘祯,喜曰:“吾得一孔明也。”

  二十一年,明玉珍称陇蜀王。初,玉珍谋讨陈友谅,乃整兵守夔关,不与通,复立庙以祀徐寿辉。至是,遂自称陇蜀王。二十二年春三月,明玉珍僭称帝于蜀,国号大夏,改元天统。

  仿周制设六卿,又置翰林院承旨学士、国子监等官,赋税十取其一,开廷试,置雅乐供郊祀之祭,皆刘祯为也。二十三年,明玉珍遣万胜等三道攻云南,梁王孛罗走金马山,

  胜入城据之。孛罗复集众来攻,胜败于关滩,引还。二十四年,万胜攻兴元,败还。邹兴克巴州。二十五年九月,夏主明玉珍以万胜、戴寿为左、右丞相。遣参

  政江俨来通好,命都事孙养浩报之。是年,万胜取兴元。二十六年春三月,夏主明玉珍卒,年三十六。玉珍颇节俭,好文学,蜀人安之。子升嗣。升年始十岁,母彭氏同听政,改元开熙。

  其都察院张文炳用事,忌万胜,使玉珍义子明昭矫彭氏旨杀之。胜,夏骁将也,兵无不一当百。胜死,夏以不竞。刘祯代为丞相。吴友仁移檄兴兵,升命戴寿讨之。友仁曰:“不诛昭,国必不安。昭若朝诛,吾当夕解。”寿乃奏诛昭。友仁入朝谢罪,不问。

  九月己亥,夏主明升遣使来聘,使者自言:“其国东有瞿塘三峡之险,北有剑阁栈道之阻,古人谓‘一夫守之,百人莫过’。而西控成都,沃壤千里,财富利饶,实天府之国。”太祖笑曰:“蜀人不以修德保民为本,而恃山川之险,夸其富饶,此岂自天而降耶!”使者退,太祖因语侍臣曰:“吾平日为事,只要务实,不尚浮伪。此人不能称述其主之善,而但夸其国险,固失奉使之职矣。吾常遣使四方,戒其谨于言语,勿为夸大,恐遗笑于人。如蜀使者之谬妄,当以为戒也。”遣参知政事蔡哲往报蜀。哲挟画工同往,图其山川险易以献。太祖览而嘉之,遂为取道伐蜀之张本。

  太祖洪武元年冬十二月,遣使以书谕夏主明升。二年秋八月,夏主明升遣使来贡。王师平关陕,蜀人震恐。戴

  寿谓升曰:“大明天子遣将用兵,所向无敌,以王保保、李思齐强盛,竟莫能御,况吾蜀乎!倘一旦有警,计将安出?”吴友仁曰:“蜀地非中原比,设有缓急,据险可守。为今之计,莫若外假交好以缓敌,内修武事以自强。”升从其言,遣使修贡。上赐玺书答之,曰:“朕历观古有蜀者,如公孙述、李特、王建、孟知祥辈,皆能乘机取,而善守之道未闻,今足下必图所以善守可也。朕连年出师,所向克捷,皆诸将用命,故能成功。远劳致礼,益见厚意,因使者还,姑以此复。”

  冬十月壬戌,遣平章杨谕明升奉国入觐。升牵于群议不能决。将还,复以书晓之,曰:“古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无可度焉,则为顺图。足下自谓瞿塘、剑阁,一夫负戈,万卒谁何,此皆不达时变相谬误。足下自度,孰与刘备、诸葛孔明,然仅仅能自保。足下疆场,南不过播州,北不过兴元。王师一至,所为足下谋者,各自为计,足下奉老母安归乎?足下即冲幼,当亦痛心老母。顺逆之图,度之而已。”升不能从。

  三年夏五月,大将军徐达既出安定,走王保保,乃遣左副将军邓愈招抚土番,而自帅所部攻兴元。以傅友德为前锋,自秦州南出一百八渡至略阳,擒故元平章蔡琳,遂入沔州。分遣礻卑将金兴旺等由凤翔入连云栈,合攻兴元。兴元守将刘思忠、知院金庆祥迎降。留金兴旺、张龙守之,达还军西安。

  秋七月,蜀将吴友仁寇兴元,守将金兴旺、张龙出兵击却之。明日,友仁复来攻,兴旺与战,面中流矢,拔矢再战,斩首数百。时城中守兵才三千,友仁兵三万,兴旺以众寡不敌,敛兵入城,遣使间道走宝鸡请援兵。友仁围城,决濠填堑,攻益急。兴旺婴城拒守,发巨炮擂石,敌兵多死伤。时徐达在西安得报,即帅师还屯益门镇。先遣傅友德领兵三千,径趋黑龙江,夜袭木槽关,攻斗山砦。友德令军中人持十炬燃■上,友仁军望见大惊,乘夜遁。

  四年春正月丁亥,上亲祀上下神祗,告伐明升。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荥阳侯杨、都督佥事叶升等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颍川侯傅友德为前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左副将军,都督佥事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骑,由秦、陇趋成都。上谕和等曰:“今天下大定,四海奠安,惟川蜀未平耳。朕以明玉珍尝遣使修好,存事大之礼,悯明升稚弱,不忍加兵,数遣赐开谕,冀其觉悟。升乃惑于群议,反以兵犯吾兴元,不可不讨。今命卿等率水陆大军,分道并进,首尾攻之,使彼疲于奔命,势当必克。但师行之际,在肃行伍,严纪律,以怀降附,无肆杀掠。昔王全斌之事,可以为戒,卿等慎之!”诸将陛辞,上复密谕傅友德曰:“蜀人闻吾西伐,必悉其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拒我师。彼谓地险,吾兵难至。若出其意外,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兵贵神速,但患卿等不勇耳。”友德顿首受命。仍命宋国公冯宗异往陕西修城池,卫国公邓愈往襄阳训练军马,运粮饷以给征蜀军士。

  二月,江夏侯周德兴、指挥胡海等进兵,取蜀之龙伏隘,进夺覃、温阳关。中山侯汤和率师克归州李逢春烽火山寨。分遣南雄侯赵庸、宣宁侯曹良臣帅兵取桑植容美洞,会周德兴合攻茅冈、覃寨,克之。

  三月,平章杨进次瞿塘,不利。先是,蜀人自谓瞿塘天险,其平章莫仁寿守之,以铁索横断关口。及闻王师临境,又遣左丞戴寿、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等益兵为固守计。寿等于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凿两岸壁,引缆为飞桥三,平以木板,置炮石木竿铁铳其上,傍桥两岸,复置炮以拒王师。至是,师次夔州大溪口,遣指挥韦权率兵出赤甲山,以逼夔州。指挥李某出白盐山下,逼夔府南岸,以攻南城寨。与都督佥事王简出犬溪口,进攻瞿塘扼江之众。战不利,赤甲、白盐之师亦退还归州。

  颍川侯傅友德受命驰至陕,集诸道兵,扬言出金牛,而使人潜觇,知青州、果阳空虚,阶、文虽有兵垒而守备单弱。于是引兵趋陈仓,选精锐五千为前锋,攀援山谷,昼夜兼行,大军继之。夏四月丙戌,直抵阶州。蜀守将平章丁世真率众来拒,友德击败之,生擒其将双刀王等十八人。世真遁去,遂克阶州。进至文州,距城三十里,蜀人断白龙江桥以阻我师。友德督兵修桥以渡,至五里关。蜀平章丁世真复集兵据险,都督同知汪兴祖跃马直前,中飞石死。友德怒,奋兵急击,破之。世真仅以数骑遁去,遂拔文州。

  庚寅,上以汤和、傅友德等伐蜀三月,未得捷报,命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帅师助之。丁酉,傅友德下青州果阳,留指挥潘忠守之,进兵徇江油、彰明二县,下之,癸卯,遂趋绵州。友德选精锐鼓行而前,别遣都督佥事蓝玉夜袭其垒。蜀守将向大亨军惊扰达旦,友德麾兵乘之,俄大风起,诸军乘风纵击,蜀兵大败,遂克绵州。龙骧卫指挥史鉴死之,大亨走保汉州。友德至汉州,阻水不得渡,乃命军中造战舰百余艘。时蜀人虽失阶、文,犹恃汉水自固,及闻我师造舟进取,乃益震恐。五月己卯,战舰成友。德将进兵汉州,欲以军事达汤和,而山川悬隔。适江水暴涨,乃以木牌数千,大书克阶、文、绵州日月,投汉江顺流而下,蜀守者见之,为之解体。初,蜀人命丞相戴寿、太尉吴友仁等悉众守瞿塘,以扼三峡之险。及闻友德破阶、文,捣江油,寿等乃与友仁分瞿塘守兵还援汉州,以保成都。未至,而友德舟师已逼汉州,向大亨悉兵阵于城下,友德选骁骑击败之。既而寿等兵至,友德下令诸将曰:“彼劳师远来,闻向大亨新败,必汹汹,可一战克也。”乃亲帅师迎击寿等,大败之。六月壬午,遂拔汉州,寿与大亨走成都,临江侯陈德追击,又败之,获其卒三千余人,马三百匹,友仁走古城。友德乃以济宁侯顾时守汉州,自将击古城,又大败其众,杀获二千余人,并擒宣慰胡孔彰等,获马骡五百余匹。友仁自古城遁还保宁。

  时汤和兵发归州,进攻瞿塘关,以江水暴涨,不得进,乃驻师大溪口,欲俟水稍平。上闻之,恐其逗遛缓事,而傅友德捷书适至,乃诏和曰:“傅将军率精锐,冒险深入,克阶、文及青州、果阳、白水江之地。兵既越险,次于平川,蜀人无险可恃,正当水陆并进,使彼首尾受敌,疲于奔命。平蜀之机,正在今日。朕前日所以语尔者,独不记忆乎?何怯之甚也!”诏至,廖永忠遂率所部先进,和犹迟疑不决。会得友德木牌于江流,乃进兵,自白盐山伐木开道,由纸牌坊溪趋夔州。永忠兵先至旧夔州,蜀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等出兵拒战。戊子,永忠分军为前后阵,军既交,出后军两翼夹击之,兴等大败。明日,复并兵攻之,擒其元帅龚兴,杀溺死者甚众。辛卯,永忠进兵瞿塘关。永忠以山峻水急,而蜀人设铁索飞桥,横据关口,我舟不得上,乃密遣壮士数百人,舁小舟俞山度关,出其上流,人持糗粮带水筒以御饥渴。山多草木,令将士皆衣青蓑衣,鱼贯山岩石间,蜀人不觉也。度已至,乃率精锐出黑叶渡,分为两道。夜五鼓,以一军攻其陆寨,一军攻其水寨。攻水寨将士,皆以铁裹船头,置火器而前。黎明,蜀人尽锐来拒,永忠先破其陆寨。既而将士舁舟出江者,一时俱发上流,扬旗鼓噪而下,蜀人出不意,大骇,而下流之师亦拥舟急击,发火炮火筒夹攻,大破之,邹兴中火箭死。遂焚其三桥,断其横江索,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斩首千余级,溺死者无算,飞天张、铁头张等皆遁去。永忠入夔州。明日,汤和兵始至,永忠乃与分道并进。和率步骑,永忠率舟师,约会于重庆。

  戊戌,蜀平章丁世真陷文州。先是,傅友德克文州,留指挥朱显忠守之。世真合番寇数万来攻,显忠拒却之。其赵元帅复与世真合兵攻城,城中食且尽,外援不至,部下皆曰:“与其陷死地,孰若出城求生路乎?”显忠厉声曰:“为将守城,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岂有求活将军邪!”诘旦,世真攻益急,显早出东门拒战,而世真复攻西门。日且暮,显忠被创,裹疮决战,力不支,城破,死之。千户王均谅被执不屈,蜀人磔之于文州东门。初,显忠领士卒七百人,及城破,仅百余人。既而友德调丘来援,世真弃城走。事闻,恤显忠、均谅家。夏守金州九龙山寨平间愈思忠率官属军民二千三百余人,诣友德军门降,献良马千匹。友德遣人送思忠至京,上命还其马,赐第居京师。世真复率余党寇秦州,攻围五十余日,城中食尽,括牛畜以食军。友德调兵来援,击走之。世真逃窜山岩,自以拒敌官军,杀伤者多,惧不敢出,夜宿梓潼庙中,为帐下小校所杀。及蜀平,小校赴京言状,上曰:“小校杀本官,非义也。”不赏。

  廖永忠帅舟师自夔州乘胜抵重庆,沿江州县望风奔附。次铜锣峡,明升与右丞刘仁等大惧。仁劝明升奔成都,其母彭氏泣曰:“事势如此,纵往成都,不过延命旦夕,何益!”仁曰:“然则奈何?”彭氏曰:“大军入蜀,势如破竹。今城中军民虽数万,皆胆破心怖,岂能效力。若驱之出战,死伤必多,亦终不免也。不如早降,以免生灵于锋镝。”明升遂遣使诣永忠军,全城纳款。永忠以汤和军未至,辞不受。癸卯,汤和至重庆,会永忠以兵驻朝天门外。是日,明升面缚衔璧,与母彭氏及其右丞刘仁等奉表诣军门。和受璧,永忠解缚,承制抚慰。下令将士不得侵掠,抚谕戴寿、向大亨等家令其子弟持书往成都招谕。遣指挥万德送明升等并降表于京师。朱亮祖兵亦至。

  秋七月,傅友德兵围成都,戴寿、向大亨等出战,以象载甲士列于阵前。友德命前锋以火器冲之,象却走,寿兵躏藉死者甚众。会汤和遣人报重庆之捷,寿等亦得家书,闻重庆已降,而室家皆完,乃籍府库仓廪,遣其子诣军门纳款,友德许之。翼日庚申,寿率其属降,友德整众自东门入,得士马三万。分兵会朱亮祖,徇州县之未附者。壬戌,崇庆知州尹善清拒战,击败,斩之,判官王桂华率父老降。寿、大亨既降,至夔峡皆凿舟自沈死。

  八月,上遣使谕汤和等曰:“为将贵审机而重料敌。今全蜀已下,惟吴友仁尚据保宁,偷旦久之命,乘机而取之,此破竹之势,无不克者。将军徘徊不进何也?吾付将军以大任,而临事往往逗挠如此,何以总军政寄国事乎!”和闻诏,遣周德兴会傅友德克其城,执友仁送京师,诛之,蜀地悉平。明升至京师,廷臣上言:“宋干德间孟昶降,有叩头伏罪礼。”上曰:“昶奢淫自恣。升幼,孽自臣下,可免其伏地礼。”封升为归义侯,居第京师。已而,投升于高丽。

  命曹国公李文忠经理四川,文忠以成都旧城卑隘,增筑新城,高垒深池,规制略备。时时傅友德驻兵保宁,汤和驻兵重庆,各遣人招辑番、汉人民及明氏溃亡士卒来归者,因籍其壮丁。丙子,置成都右、中、前、后四卫分隶之。复置保宁守御千户所,调濠、梁等卫官军守之。

  十二月辛卯,赏平蜀将士,傅友德、廖永忠各白金二百五十两,彩缎二十表。荥阳侯杨、南雄侯赵庸、永嘉侯朱亮祖不与赏。上亲制《平西蜀文》,纪傅、廖二将之功。

  谷应泰曰:闻之名山大川,不封诸侯,王公设险,用守厥国。而周都雒阳,则曰南望三涂,北望岳鄙。有德易以王,无德易以亡。盖古者贤明之主,在德不在险也。夫中国之得地险者,宜无过巴、蜀,栈道揭其北,泸水阻其西,表岷、峨之天阙,带二江之双流,勇夫重闭,几乎斗绝矣。而自古及今,败亡相继,俘絷入臣,罕有全者,则蜀之地险,固不足恃也。

  方夫元运垂终,群雄并起,明玉珍以随州布衣,结寨青山,为徐寿辉之外臣,倪文俊之守将。及文俊见杀于友谅,而遂奄有三巴,盗窃名器,比之刘宗下辇而自王,公孙跃马而称帝,功尤易易也。玉珍不以此时北趋子午,入叩关、陇,南下夷陵,先窥汉、沔,而但固守夔门,改元称制,偏隅自割,坐待灭亡,此策之最下者。是则东之自守者无过士诚,而西之自守者无过玉珍也。

  方太祖之初,逐鹿中原,未遑外讨,答书通聘,以待隗嚣,厚礼卑辞,以骄李密。而使者乃以张裔之口舌,夸蚕丛之形胜,井蛙坐大,斯为过矣。至于元都已没,秦、晋悉平,蜀道一隅,势如黑子,乃始命邹兴、莫仁寿等瞿塘阻水,铁锁横关,丸泥墨守,不已晚乎?

  若夫太祖之伐蜀也,以汤和等舟师入峡,疾趋重庆,此正兵也;而傅友德一军,扬言发金牛,潜师取阶、文者,此奇兵也。夫邓艾缒入阴平,则绵竹之师不摧而溃,吴汉袭至广都,则城市之桥可烧而断,宜乎刘仁表诣军门,明升面缚衔璧,而彭氏以为纵走成都,不过延命旦夕也。乃知桓温既入,李势告亡,全斌济师,孟昶不祀,此张载勒铭于剑阁,左思致诫于蜀都,玉垒铜梁,险无足据矣。从此冉尨效顺,邛笮景从,■酱出于番禺,竹杖来于大夏,版图之盛,固不必言。独是功纪傅、廖,文皆御制,杨以无绩而不叙,小校以非义而辍赏,劝惩斯在,又非特平蜀之规耳。若夫明升者,封侯归义,居第京师,要领克全,母子相保,虽刘禅乐魏,身不生还,而望帝归魂,死犹啼血。呜呼!方西川僭号时,其为寄生久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 萧惠开 殷琰·沈约
  列传第四十四 邓琬 袁鳷 孔觊·沈约
  列传二十六·薛居正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蔡东藩
  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时雨 破杭城计出智多星·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书成进·阿桂
  御制通鉴辑览序·乾隆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六·徐乾学
  第十九卷 明贡生 (四)·缪荃孙
  三一、墨子生卒考·钱穆
  卷三·黄训
  卷十九·乾隆
  第一章 时代、故乡、家世·李宗仁
  古史考·章宗源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贵翁·唐圭璋

      贵翁号桂所,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满庭芳   萍   宫鸟西飞,杨花北去,春风飘向伊谁。盈盈小小,轻薄不堪肥。天付风流到骨,消不尽、流落青池。谁知道,踏歌朝暮,痴绝待渠归。   愔愔,春似酒,日痕生绀,裙色明漪。笑东家

  • 第四折·佚名

    (外扮范仲淹领祗从人上)(范仲淹云)胸中志气凌霄汉,腹内诗书贯斗牛。老夫范仲淹是也。今为唐学士举荐延寿马,与耶律万户交战去了,有飞报前来,被延寿马大破虏寇,得胜回京,奉圣人的命,今日是五月端午蕤宾节令,御园中一来犒劳三军

  • 卷四百九十二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辛巳朔,三省言賢妃劉氏乞罷冊命,從之。   壬午,三省言:「吏部狀,元祐中,創撥軍大將員闕三百處【一】,赴本部差人,盡係久來敗壞綱運,致所差使臣拋失差替,以此無願就者。乞復元豐舊額,歸

  • 第九十四回 为虎作伥再借外债 困龙失势自乞内援·蔡东藩

      却说段祺瑞南行赴鄂,借着犒师为名,到了武昌,与第一路总司令两湖宣抚使曹锟,湖北督军王占元,会商军务,共策进行。又召集河南督军赵倜,及奉、苏、赣、鲁、皖、湘、陕、晋各省代表等,同至汉口,列席聚议,大致以:“长沙已下,正好

  • 卷一百三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三月庚辰朔○癸未应天府言新河圩岸为风涛冲啮四十余丈 皇太子命工部修筑○乙酉 车驾次济宁鲁王肇煇来朝赐钞币并米一千石○敕四川都指挥李敬比威州蛮为寇已调官军剿捕须严戒约无俾误伤善良○己丑巡按河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十四年十二月辛酉朔吏科左给事中张养蒙<锍-釒>言新升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堂上佥书管事罗秀本太监滕祥家奴抱琵琶而入侍者也凭藉主赀累息钜万贿官该卫殊骇听闻往岁即营求上堂管事兵部尚书王遴持正不从中螫而去未几

  • 第二三五清册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一一五○九--二五·佚名

    新竹县申报县内教堂及教士清册补用同知、本任台北府宜兰县、调署新竹县,为造送事。遵将光绪十八年秋季分,卑县境内建设大小教堂,并教士人数姓名,造具清册,呈送察核。今开:一、卑县内义学左边,有英国教堂

  •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班固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踞厠视侍中如孟说各殊刘云当从孟吾亦云然乎【汉书注如淳以厠为溷孟康以厠为牀边侧孟说似属近理可从不则常人登溷尚知避人况人主乎即令宴见何难少须乃有听其就溷入视之事曲解相沿盖特泥沛公如厠之文

  • 读例存疑卷三十六·薛允升

    刑律之十二鬪殴下之一奴婢殴家长妻妾殴夫同姓亲属相殴殴大功以下尊长奴婢殴家长:凡奴婢殴家长者,(有伤、无伤,预殴之奴婢,不分首从)皆斩。杀者,(故杀、殴杀,预殴之奴婢,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过失杀者,绞(监候。过失)伤者,杖一百、流

  •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脱脱

    太祖的母亲昭宪杜太后,是定州安喜人。杜太后的父亲杜爽,赠封为太师。杜太后的母亲范氏,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杜太后排行老大。成年后,嫁给宣祖。杜太后治家严谨果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

  • 徽宗纪·脱脱

    (一)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名佶,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母亲是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1082)十月初十,出生在皇宫。第二年正月赐名,十月授给镇宁军节度使,封为宁国公。哲宗即位,封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

  • 议兵第十五·荀况

    [题解]这是一篇论述军事问题的文章,反映了荀子的军事思想。荀子认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在乎善附民”;要“附民”,就必须“隆礼”、“贵义”、“好士”、“爱民”、“政令信”、“赏重”、“刑威”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杂蕴第五之二诸断善根。彼云何断。何行相断。谓如有一。故思害母害父命已。无随愧悔。复如有一。故思害母害父命已。有随愧悔。如是二人师诸沙门

  •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佚名

    一行撰译夫真言教源。自护摩法无上也。此之中秘密教爱法也。为求末世众生敬爱。说一印真言。能利众生故。先说像。其身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所谓六面。顶上三面中面菩萨形柔软也。其面顶有阿弥陀佛。又六臂。所谓左

  • 众护法宰官请启·如玺

    方融玺禅师住天界语录众护法宰官请启伏以秋月空悬光卷夜明帘不借凉飙桂发香飘无影树重荣况灯王之余焰交辉而善世之高门直立诸山俟响四众瞻风恭惟方公大师毓秀终南分竹林之悲花戒月钟奇浐水得天界之妙用神机把断要津潜

  • 蝇王·戈尔丁

    小说。英国小说家、198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尔丁的代表作。发表于1955年。作品描绘了在一次原子战争期间,一架载满儿童的飞机中弹,孩子们流落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一个叫拉尔夫的孩子被选为首领,他领导大家建屋、

  • 趵突泉志·任弘远

    任弘远撰,康熙五十二年(1715)成书,乾隆七年(1742)刻本。上下两卷。上卷首记宸游,次志图经、源流、基趾、沿革、古迹、灾异、人物、仙迹、幽怪、传闻;下卷则为艺文、碑版、额联诸志。该志系在历城县志有关趵突泉的记载的

  • 咒魅经·佚名

    亦称《咒媚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谓佛在舍卫国对诸大众宣说曾有老狐作魅蛊害人之种种情状,时大力菩萨请问解救众生之法,佛作答复。本经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被判为伪经。但是否由中国人所撰,尚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