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卷清咸丰、同治
咸丰元年正月壬寅,修江苏华亭塘工需银四万五千三百两有奇,摊征归款。
二月乙丑,允傅绳勋奏,江苏未入奏销之道光二十九年漕项查明请豁。壬午,杨文定为江苏巡抚。祁宿藻为江宁布政使。武棠护江苏布政使。乙酉,以杨殿邦奏,谕江苏巡抚严饬各州县,将起运漕粮赶紧交帮受兑。
四月庚申,拨江苏长洲、无锡二县正耗米五千六百八十石有奇,并随征米石协济苏松等属帮丁行月等米。辛未,拨江南盐关银六十万两赴广西大营。甲申,免江苏出征兵丁未完备装银。乙酉,以江苏米价平减,停闽商装载豆石出口之例。贷江宁驻防八旗及督漕、河标各营兵丁折饷银。
五月壬子,以陆建瀛奏,谕:嗣后扬州府属盐犯问拟军流以上罪名,由该府径解盐运司勘详,该督分别核办。如有伙枭拒捕杀伤重犯,仍提省审办。
闰八月丁亥,以江苏丰北厅堤身坐蛰,命陆建瀛等严督厅汛各员堵筑漫口。甲午,丰北三堡漫口掣动大溜,正河断流。戊戌,联英为江苏布政使。查文经为江苏按察使。壬寅,陆建瀛奏:丰北漫口全河北趋,由沛县之华山、戚山分注微山、昭阳等湖。运河坝纤堤均已漫淹。谕急筹宣泄,毋误运船回空,并设法抚恤灾黎。
九月甲戌,户都奏:丰北工需,前已拨来年岁科银一百二十万两,准先行垫用。又南河借动淮关银十万两外,拨一百七十万两。兹再拨原解部之山西地丁银五十万两,甘肃军需余存银五十万两,计前后共拨银四百万两。乙亥,续拨丰北工需银两。已卯,户部奏:江宁、江苏、安徽藩司未造报之款至九百二十六万余两之多。
十一月壬子朔,缓江苏丰利等十七场灶地水灾新旧额赋,并给丰利等四场灶户口粮有差。
十二月乙酉,免两淮通、泰、海三分司所属灶地未完额赋。丙戌,允陆建瀛等奏,来年苏、松、常,镇、太仓五府州清白粮米一律改由海运。蠲缓江苏上元、江宁等五十五厅州县暨苏州六卫被水歉区新旧额赋。
二年正月壬戌,谕程矞采妥议淮南盐务严杜行私章程。乙丑,苏松等属漕粮改为海运。修江苏华亭塘工。庚午,免江苏淮安等七府州县摊征未完挑筑河工银。
二月戊戌,陆建瀛奏:责成沿海水师船防护海运,二十九纲淮北盐课全完,协贴淮南银数。淮南新章,请将折运案内减引接案带运。下户部议。庚戌,陆建瀛等奏丰工占蛰。
三月乙丑,陆建瀛等奏:苏、松、常、镇、太漕白粮米一百四万六千二百石有奇,沙船八百余只,一律放洋。戊寅,浚江苏淮扬运河。
四月癸卯,杜受田、怡良查办江南事件。己酉,江宁布政使祁宿藻办江南赈务,截留漕米六十万石,分拨江南、山东备赈。
五月己巳,江苏截留南漕五十万石。
六月戊戌,倪良耀为江苏按察使。是月,贷江苏苏松等属帮丁银谷。
七月乙卯,截留湖南漕米十二万六千余石为江南赈需。己巳,以京仓紧要,命漕运总督及李僡严催在后各帮跟接北上。
十月己丑,裁江苏镇洋县丞等缺。甲午,李僡奏:派兵赴山东、江苏交界之红花埠一带,会同地方文武剿捕幅匪。
十一月戊申,拨江南漕标左营都司、守备、千总各一员,把总三员,外委四员,额外外委三员,兵丁二百六十四名移驻邳州。原隶河标右营之邳汛千、把、总,外委各一员,额外外委三员,兵丁九十三名并归该营,作为邳州营,隶徐州镇辖。甲子,以雷以諴奏江南富庶、贼易觊觎,命杨文定暂驻江宁省城就近调遣,并令陆建瀛酌量前往要隘防堵。青麐暂留丰工,督率弹压。
十二月己亥,福珠洪阿驰赴江宁,以卫省垣。命邹鸣鹤帮同筹办守御。庚子,命前漕运总督周天爵协同蒋文庆办理安徽团练防剿事宜。甲辰,谕杨文定扼守江宁。是月,蠲缓江苏上元等五十五州县、苏州等五卫水,旱庄屯新旧额赋。
三年正月乙卯,命漕运总督杨殿邦驰往瓜州扼扎。丁巳,命前任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帮同办理地方防堵事宜。己未,以江宁、江西等新漕除截留军食外为数尚多,命陆建瀛等迅速核计,漕粮、漕项应如何搭放兵饷,或就地粜卖,务即筹划奏办。庚申,调山东兵二千名赴江宁听调。陆建瀛等奏苏松等属新漕仍由海运。甲子,陆建瀛进剿粤匪失利,退保江宁。谕夺职,仍令办理地方军务,防守江宁,应援安徽。戊辰,贼弃武昌东下,命向荣督师由陆路驰援江宁。命叶名琛遴委水师大员,统带该省外海水师拖罟、战船并快蟹、大扒等项,凑足百只,由海道驰抵江宁,听候向荣拨用。准江苏捐输并收常捐。以芜湖撤防命江苏布政使联英设备东坝。甲戌,琦善酌拨精兵赴淮、扬一带严防。
二月丁丑,以江宁危急,催向荣赴援江宁,协力防剿。叶名琛等选派大员带水陆精兵二、三千名,由海道入江,前赶江南攻剿。以丰工合龙予徐州道沈潦等开复处分有差。江苏绅士、前赞善赵振祚、编修冯桂芬等办团练捐输。己卯,调福建兵二千名赴江南,交漕运总督调遣。以周天爵奏逆匪大队直犯江南省城,命向荣、陈金绶迅援江宁。调福建兵二千名赴江苏。壬午,倪良耀为江宁布政使;查文经为江苏按察使。丙戌,粤匪陷江宁省城,江宁将军祥厚等死之。壬辰,杨文定奏江宁十一日失守。联英办理江苏巡抚事。癸巳,联英病免;倪良耀为江苏布政使,陈启迈为江宁布政使。命四川总督慧成驰往江南,会同杨殿邦办理防剿。乙未,以淮盐阻滞,谕饬四川借拨川盐二千引迅解湖北。戊戌,扬州失守。癸卯,以奏报江宁被陷请治罪,谕向荣戴罪立功。
三月乙巳朔,命李值调兵防堵接壤徐州地方。调山西、陕西兵各三千名,赴江南、山东交界地方备用。丁未,收复江苏浦口镇城。庚戌,命琦善等分兵扼守淮、徐。壬子,命江忠源赴江南帮办军务。许乃钊署江苏巡抚。命许乃钊赶催苏、浙两省运沪漕米放洋。甲寅,命骆秉章办理徐州粮台。调归化城兵二千五百名,绥远城兵五百名、热河兵一千名赴江南、山东交界地方备用。乙卯,命双成统西安兵赴江南、山东交界地方备用。甲子,谕杨文定迅带海船至京口会剿。己巳,命瑞昌统官兵赴淮、徐会防。辛未,谕慧成等会攻扬州。谕向荣催提麟桂募船会剿。谕广东催募红单船赴江南助剿。调福济为漕运总督。癸酉,命叶名琛等密筹雇用火轮船赴江南助剿。拨山东军需银三十万两解徐州粮台。甲戌,向荣奏夷人火轮驶至江宁。命逮治畏贼弃职之江苏常州营游击熙昌等,解交向荣军营正法。是月,蠲缓江南苏州等五府州被扰新旧额赋。
四月壬午,琦善等奏攻破扬州城外贼营木垒、土城。嘉奖。甲申,以英人火轮船至江宁南岸,与贼交接,命退出江口。移徐州粮台于宿迁。丙戌,谕江苏等被贼各省广置义冢掩埋尸骸。辛卯,命李僡、慧成应援徐州。戊戌,设苏州军需总局。命怡良饬汰,收集江苏各营溃兵,另募充补。李德麟署狼山镇总兵。辛丑,命哈芬、张祥河妥速办捐,济解徐、宿粮台饷项。癸卯,免江苏商米关税。许乃钊请将苏、松、常、镇、太四府一州按亩捐输,抵作上忙钱粮。
五月丙午,命奕经扼驻徐州一带。丙辰,调直隶、山西两省额设营马五千匹赴江南军营备用。戊午,命福济统留防扬州湾头官兵。陈启迈办粮台。麟桂署江宁布政使。己未,贼船由江宁上驶,安庆复陷。甲子,命周天爵扼守徐州。丁卯,谕江、浙、豫筹接济大营军饷。是月,河复决砀山兵三堡。
六月戊寅,以进攻扬州调度失宜,夺琦善职,仍留任。己丑,严谕琦善、向荣迅速赴江宁、镇江、扬州。乙未,和春暂署江南提督。庚子,饬催广东续募红单船驶往江南助剿。
七月辛亥,命李僡筹款拨济徐州粮台。甲寅,谕江南军饷由各省径行解往。文煜为江宁布政使。倪良耀降,陈启迈为江苏布政使。戊午,琦善奏,攻剿扬州北门等兵三千五十九名,西门兵二千七百三十四名。己未,周天爵奏准拨淮北票盐十万引,招商认贩,运皖督销。辛酉,允以上海关税拨济充江南军需。甲子,长臻奏,江南河标存马步兵一千一百九名。庚午,释余万清于狱,命效力江南军营。
八月己卯,谕江苏漕粮尾数折价解部。己丑,户部奏:淮南盐法请变通酌办。江苏上海、嘉定匪徒滋事。乙未,向荣请苏省充饷漕米折银转运,并苏、常捐局仿八折收捐。下户部妥速议。江苏上海匪徒滋事,戕署知县袁祖德。谕怡良等捕治之。庚子,准苏将各属捐项典本及各州县收捐银钱,并征存漕米折银,均充军饷。辛丑,川沙、嘉定,匪徒滋事,失守。壬寅,土匪陷上海、川沙四厅县。
九月丁未,剿办松江等府属土匪,复青浦、宝山、嘉定。仍饬许乃钊督克川沙、南汇等城。戊申,以军务未竣,允缓办丰北大工。自是六年,河漫流丰沛,如故。甲寅,复江苏南汇县城。庚午,复江苏川沙厅城。
十月壬申朔,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奏,复堵丰工,上年借拨银一百八十万两。戊子,谕催许乃钊迅复上海。庚寅,吉尔杭阿署江苏按察使。辛卯,命福济催运淮北票盐。壬辰,怡良等奏:淮南盐务拟请改办就场征税,并江路不靖,改道运销。下户部速议。
十一月乙巳,调赴江南等处马二千数百匹,候军务完竣,再酌量议裁。丙午,谕江南、江北士民,如能破贼克城,歼擒逆首,倡义之人优予爵赏,余破格施恩,应完钱粮免征三年。庚申,命和春由徐州进剿。乙丑,命筹江苏新漕海运。是月,蠲减江苏川沙等四十三厅州县被扰、被水地方额赋。展缓两淮富安等十四场灶地水灾新旧额赋。
十二月壬申,福济奏安徽军饷支绌,请将淮北应征正杂盐课,尽数拨解。允之。乙亥,以江南逆匪肆出滋扰,向荣未能急攻金陵,上严旨督责之。丙戌,杨以增请提淮安府属新漕,接济兵食。交户部查议。设江南大营粮台总局于苏州。辛卯,浚江苏白茆等河港,移建石闸。壬辰,杨能格署江宁布政使。丁酉,杨以增兼署漕运总督。
四年正月癸卯,谕催叶名琛选调拖罟快蟹船只,速赴江南协剿。己酉,怡良奏淮盐现办旧场征课、难依限如额及尽征尽解情形。交户部议。壬子,麟桂为江苏布致使。己未,谕淮北盐务仍归福济经理,实力督销。辛酉,琦善收复扬州,进攻瓜州。甲子,谕:上海围攻数日,洋人掣肘,何竟无策?着怡良督饬进攻。吴其泰为江苏按察使。己巳,以办团出力,得保危城,免江苏六合县一年钱、漕。加增学额,以绅董堵剿出力。
二月己卯,许乃钊奏江苏接济金陵军饷未能悬定。谕切责之。谕怡良等:上海连日获胜,何以围攻未能歼灭,且以洋人掣肘为词。着赶紧克复。戊子,以贼氛逼近徐州,扰及永城、夏邑,谕琦善等拨兵会剿。丙申,怡良奏,俄罗斯船复至上海,即行回驶。是月,赈江苏邳州等五州县被水灾民。
三月辛丑,命前江南河督潘锡恩办理宁国等属防剿事宜。甲辰,杨以增奏请饬扬、徐、海三属迅收已征钱漕、盐课,解江北大营,接济军饷。允之。吉尔杭阿为江苏布政使。怡良等奏:苏、松等属漕米势难起运,请仍照部议改收折色。又奏苏、松等属采买海运章程。交户部议。丁未,以守城出力,永广江苏六合县学额二名。庚戌,允江苏漕粮改办折色,采购米石,迅运天津。辛亥,许乃钊为江苏巡抚。戊午,允杨能格署江宁布政使。辛酉,许乃钊奏:英人烧毁上海官兵营盘,设法羁縻。谕:不可滋生事端,督吴健彰等设法控制。壬戌,劝谕绅董筹办。以扬州各属逢灾赈,去年本有一文愿之法,无论绅民商贾均行出捐,以救暂时之急。本年逆氛不靖,各乡绅富大约皆捐军需,各村镇自行团练防堵,所费又属不少,为时过久,未便再令续捐,令摊只捐大行铺户,不令住户捐厘,以纾民力。
四月辛未,谕徐州兵勇由徐州支应,宿迁防兵归文煜支应。己卯,移宿迁粮台于扬州。
五月辛酉,向荣奏花旗国船到江宁,初七日回驶昆山。
六月戊辰朔,拨淮安关银四万两解往南河工需。向荣、怡良等奏:淮南盐引滞销,请免奏销。又淮北盐引滞销,请停减代纳淮南盐课。均交部议。庚辰,命吉尔杭阿为江苏巡抚、陶恩培为江苏布政使。以英、美兵船往镇江、江宁,与逆匪相见,并阻挠围攻上海,显违成约。谕叶名琛向英、美、法各使晓以利害,责守成约,不得任意游驶。甲申,苏松太道吴建彰通夷养贼,革职拿问。裁江南河库、道库大使员缺。雷以諴奏江苏海口新淤滩口招垦升科。戊子,江苏海、通白粮扫数运津。
七月戊午,谕叶名琛饬红单等船迅赴江南。
闰七月丙子,江宁将军苏布通阿奏收集驻防兵丁,随营攻剿。允之。贼窜扰江苏东坝,官军击退之。丁丑,命托明阿为钦差大臣,督办扬州军务。庚辰,江南将军克复高淳县城,东坝肃清。乙未,调福建兵一千名赴江南军营。丙申,江南军克太平及江宁镇。江南大军克复金陵、镇江等处,连战皆捷。
八月戊戌,谕叶名琛等筹解江南军营饷需。己亥,以苏省浮收勒折、漕务日坏,谕邵灿往苏州认真督催。戊午,谕怡良等拨淮北盐课接济安徽军营。
九月戊寅,赏雷以諴三品顶戴,为江苏布政使,仍留扬州军营帮办军务。丙戌,以邵灿等奏,谕责成署江宁布政使。何俊督办淮安行钞铸钱捐事宜。戊子,怡良等奏淮北癸丑新纲开办章程,并停办坝盐官运。交户部议。
十月甲辰,谕淮北开纲征课各事宜,责成怡良办理,并令福济、袁甲三督饬严拿私贩,筹划疏销。戊午,和春等奏:“淮北盐课专资军饷,请无庸拨解河工。”交户部速议。
十一月丁卯,谕广东、江西筹济江南大营军饷。是月,展缓两淮富安等十四场被水灶地新旧额赋。
十二月戊戌,谕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上海城垣未攻克,佛兰西提督辣尼尔犁毁贼炮堤,是该夷与逆匪衅隙已成,该抚务饬兵克日进攻,限年内攻克。己酉,以江南军营饷项支绌,谕怡良等于江南浒墅关税及闽省海关税银每月各拨二万两。是月,缓征江苏川抄等五十一厅州县本年漕粮,给江苏邳州等五州县并徐州等二卫被水灾民口粮有差。
五年正月甲戌,命怡良整顿淮北盐务,福济协同督销。丙子,命恰良等迅拨淮北盐课接济江苏扬营军饷。
三月甲戌,以户部奏,谕江苏速解海运经费。戊子,浙江、江苏海运漕船在石岛被劫,谕搜剿洋匪并妥护漕船。
四月甲辰,命丁忧在籍侍郎潘曾莹办理江苏团练事宜。
五月戊辰,崇恩请饬江南水师挑选战船,至石岛押护漕船。允之。壬午,展江南乙卯科文武乡试至戊午科归并举行。是月,蠲免江苏横浦等场被贼灶户额赋。
七月己巳,江南水陆官军击贼,大胜之,克复芜湖。
九月甲子,缓塞丰北决口。乙丑,催广东增雇红单船赴江南协剿。
十月丁酉,以劝导苏州遣散潮勇滋事出力,命已革闽浙总督颜伯焘赴江苏军营。乙卯,钱炘和为江苏按察使。是月,展缓两淮丁溪等十四场被水灶地新旧额赋有差。
十一月癸未,每月拨浒墅、淮关税各一万两,为和春军营饷需。丁亥,谕杨以增筹堵丰工旧口。是月,展缓江苏丹阳等三县被兵邻近地方上年未完额赋。
十二月戊戌,截留江苏漕米二十万石济江南军需。是月,蠲缓江苏高邮等六十三厅州县暨苏州等八卫被水、旱庄屯新旧额赋、上元等四十三厅州县及苏州等六卫被兵村庄本年额赋,并赈江南邳州等三州县暨徐州卫被灾贫民口粮。
六年正月壬戌,赵德辙为江苏按察使。乔松年为常镇通海道。丁丑,蠲缓江苏太仓等四十六州县被水、被旱上年额赋。
二月甲午,江宁贼匪下窜仓头镇、严巷等处。谕向荣等督饬力为扼截。辛丑,停淮盐由浙运楚。壬子,命福兴帮办江南军务。丙辰,谕何桂清拨兵千名迅赴江南军营。
三月辛酉,镇江逆匪渡江踞土桥、乌塔沟各营。托明阿退保秦家桥。谕吉尔杭阿拨军迎击,并令邵灿严防清江。甲子,以扬州复陷,托明阿、雷以城夺职查办。赏德兴阿都统衔,授为钦差大臣,督办扬州军务。拨淮海关税银二十万两解江南粮台备饷。乙丑,何俊为江苏布政使。翁同书奏,扬城再陷,收兵力,杜北窜,并酌吉尔杭阿急攻镇江。乙亥,官军克复扬州,余贼窜陷江浦。命和春等迅饬截击。丁丑,谕邵灿等:将前调山东兵一千名及伊兴额等马队一千名、并陕西驻防兵一千名,饬赴扬州军营,直隶防兵一千八百名仍留清江。
四月癸巳,邵灿等奏:署徐州镇总兵傅振邦剿捻匪张乐行,于王维岳庄胜之。
五月癸亥,贼陷江南黄泥州等处官军营盘,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死之。以赵德辙署江苏巡抚。甲子,贼陷江南九华山营盘,向荣遣张国梁统兵迎剿。丁卯,谕福建、浙江遣兵援江南大营。谕直隶南路各营挑马五百匹赴江南军营。命余万清帮办江南军务。绷润卒,巴栋阿为京口副都统。癸酉,谕拨淮关税银三万两解济庐州军饷。
六月丙戌朔,谕英桂调兵赴江南协剿。癸巳,命叶名琛等挑选广东精兵赴江南助剿。辛丑,以江南宜兴、荆溪民团剿匪获胜,谕各地方一律实行团练。
七月壬戌,谕调查文经会同江苏常州各绅士督办团练。丁卯,以向荣请,谕催各路援兵迅赴江南,并渝严扼东坝,杜贼内窜。癸酉,命怡良暂署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八月乙酉朔,允何桂清请,停拨协济江苏月饷六万两。辛卯,以安徽亢旱,免江苏、河南米麦杂粮经过临淮、正阳各关税。甲午,和春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壬寅,谕崇恩酌拨防兵归并徐州,听英桂调遣。乙巳,江南官军剿贼胜之,金坛县城解围。是月,减免江苏下砂头等六场被扰灶地额赋。
九月丙辰,调山西大同镇马步兵各二百名赴徐州更换。丁巳,江南官军攻克东坝、宝堰等贼垒。乙丑,广东潮州等处莠民郑阿层等在江苏苏州府滋事,捕诛之。壬申,谕严禁江苏州县办理蠲缓索钱卖荒。壬午,以浙江、江苏所遣轮船入江,谕饬攻金山贼堤。是月,赈江苏灾民银米;蠲缓江苏砀山等二县并徐州卫被灾庄田额赋。
十月壬寅,以永城、夏邑捻匪扑犯徐州,谕德兴阿派兵一千名驰往会剿。丁未,拨山东司库银五万两济江南军需。壬子,邵灿派兵援徐州,击贼胜之。徐州解围。
十一月戊午,赵德辙补江苏巡抚。杨能格为江苏按察使。是月,蠲缓江苏太仓等四十四厅州县及苏州等六卫被灾地方额赋,暨两淮丰利等二十一场歉区额赋。
十二月癸卯,命桂良拨马队防兵五百,交德勒格尔带往徐州会剿捻匪,并谕英桂就近拨兵助剿。是月,蠲缓江苏太仓等五十三厅州县被灾地方漕粮、川沙等七十二厅州县暨淮安等九卫、江苏横浦等六场被灾、被扰庄屯、灶地额赋。缓征江苏武进等七县被旱白粮。
七年正月己未,怡良等奏上海烟税未便抽厘。庚辰,允江苏截留交仓漕粮二十五万石充饷。壬午,桂良奏:江苏漕、白二粮由津驳运,需用官民驳船,水陆押运员弁兵役薪水饮食,迎护哨船弁兵口粮及苫船席行溜米席筒等项一应经费,并将收回苫船席片及板片等估计变价新款除计,江苏省共用九四平银八万二千三百五十九两、长垫银二千五十一两。咸丰六年,江苏省漕、白米七十七万六千四石零。
二月壬寅,和春奏张国梁进攻溧水、句容获胜。壬子,以捻匪扰邳州、郯城,谕邵灿等派兵会剿。是月,展缓江苏丹阳等三县被扰未完五年额赋。
三月壬申,以江南军营欠饷四月有余,催山东、河南、广东等省解江南军需。
四月己亥,江苏扬关税银准随时提充军饷。辛丑,以晏端书请,谕何桂清查办两淮盐课。
五月乙丑,以江南抽捐局卡过多、委员冗滥,谕何桂清等会查裁汰。以漕艘改由海运,将淮扬各属运河闸坝相时启闭。己卯,以江南粮台支放款目延不报销,彭玉雯等下部严议,仍令赶紧造报。
闰五月癸未,谕何桂清通筹江南军饷,整顿上海关税。戊子,以扬营缺饷,谕何桂清等遴办上海劝捐抽厘。辛丑,命办六合、江浦团练,随同攻剿。丁未,谕官文等不得截留广东拨解江南等饷银。己酉,渝何桂清速拨济扬州军饷,并催山东、河南、陕西迅解前欠协款。
六月庚戌朔,江南官军克湖熟、龙都等处。乙卯,江南官军克复句容。张国梁移军镇江。丙辰,以本年新漕不敷支放,谕江苏招商运米赴津,官为收买。癸亥,杨能格为江苏布政使,王有龄为江苏按察使。何桂清奏:整顿上海税务及各项厘捐,可得江南军饷十分之八。戊辰,调水师船会剿镇江贼匪。是月,减江苏横浦等六场被灾灶课十分之三。
八月壬子,江南官军克溧水。丁卯,文煜为江苏布政使,杨能格为江宁布政使,分办江南、北粮台。己巳,以江苏山阳县捐输军饷,永广学额四名。
九月壬午,谕何桂清:提上海名捐款十万两解济安徽军营饷。甲午,江苏布政使文煜奏江南粮台办理棘手情形。得旨:令力求节汰,挽回积习。丙申,准淮北新纲先运额引,续运溢引。己亥,以江苏粮价昂贵,筹办采买。免上海运米商船关税。
十月庚戌,寄谕何桂清、赵德辙:俄船驶至吴淞,俄官明常呈出照会,即催令出口。上海守口员弁所司何事,俄人或私贩、窥探,不可不防,嗣后妥筹稽查。甲寅,户部奏两淮就场收税。癸亥,修江苏宝山海塘。壬申,准截留两淮起解甘饷,备安徽军需。何桂清等奏淮南就场抽税数目。是月,缓江苏买补截留漕米。
十一月丁亥,以捐输军饷,永广江苏东台县学额四名、兴化一名。戊戌,江南官军克复镇江府城。是月,蠲免江苏太湖等四十六厅州县并苏州等七卫被扰地方额赋。
十二月乙卯,何桂清奏会筹瓜州、镇江设防善后事宜。以镇江久陷,民力困苦,豁丹徒县咸丰八、九、十等年新额及镇江、苏、松、常、太属咸丰六年以前民欠钱漕。镇江难民,设局收养。挑丹徒运河。甲子,江南官军克秣陵关贼垒,进逼金陵。壬申,何桂清等奏:江南各营支放粮饷比例未符,请明渝酌量加增。不许。是月,蠲缓江苏太仓五十三州县被水、被旱漕粮折色银米谷,免江苏宿迁县湖滩地亩租。
八年正月甲申,谕:江南兵勇口粮暂准照旧支发,并令何桂清等惩治嗣后滋闹粮台员弁。
二月壬子,王有龄为江苏布政使。薛焕为江苏按察使。命和春拣员接办江南粮台。丁卯,杨能格奏:淮扬各属咸丰七年份未完及八年份应征地丁等款,仍归江北粮台充饷。戊辰,徐有壬接办江南军营粮台。壬申,谕江苏等省接济安徽军饷。
三月癸未,江北官军克复江浦。已丑,长赓奏江浦克复、严防洪湖西路情形。
四月戊申,谕山东拨解徐州军饷。戊午,何桂清奏,预筹淮南盐引销路,委补运使金安清赴湖北察看。庚午,命和春督办江南军务。谕袁甲三赴徐、宿一带督剿。
七月乙亥,以捐输军饷,永广江苏铜山学额二名、宿迁一名。丙申,谕江苏省协济安徽军饷。戊戌,谕僧格林沁等,拨马队赴江北军营。
八月庚戌,以英、法、美公使在上海候议条约,谕催桂良等速往。壬申,以江南浦口军营失利,夺德兴阿、鞠殿华职,均留任。是月,免江苏横浦等六场灶地旧欠额赋,并蠲七年十分之一。
九月甲戌,江北军营师溃,和春等拨军守六合。谕何桂清拨兵赴扬州防守。戊寅,谕胜保等拨马队援江北军营。谕胡兴仁遣周天培援扬州。壬午,贼陷扬州,和春驻扎镇江。甲申,桂良等奏抵上海日期、商办洋务情形并咨会广督暂停用兵。庚寅,拨淮关税课银十万两,接济江北军饷。甲午,德兴阿奏会克扬州。贼扰高邮等处,谕邵灿等实力防剿。丁酉,江南军复仪征。戊戌,和春为江宁将军。张国梁为江南提督。贼陷六合县城。己亥,贼陷溧水,张国梁督军回剿之。
十月丙辰,捻匪分窜丰、沛。己未,江南官军克复溧水。
十一月壬申朔,调驻津察哈尔兵一千名、黑龙江兵五百名,吉林兵二百五十名,派关保带赴徐州,交袁甲三调遣。癸酉,谕庆祺等解协江南军火。调直隶兵四百名,陕、甘兵一千名赴江北军营。
十二月壬子,以德兴阿奏,谕淮、海二属漕粮归江北粮台充饷。其徐属地银米先尽徐营提解。己未,梁佐中为江宁布政使。丁卯,徐有壬为江苏巡抚。是月,免江苏丹徒县被兵本年新额赋;蠲减江苏太仓等五十厅州县及苏州等七卫被兵、被风地方本年新赋,缓征江苏海门等五十六厅州县暨苏州等八卫被水、被旱地亩新旧额赋。命何桂清为钦差大臣,办理各国通商事务。
九年正月丁丑,以捐输军需,永广江苏元和、长洲、吴县学额各三名。
二月丁未,捻首薛之元以江浦降、并约李世忠攻克浦口。赐薛之元名薛成良。辛亥,谕和春等遣兵守江浦、浦口。
三月壬申,以捐输军饷,永广江苏如皋、金山学额各五名。丙子,谕江苏、浙江筹济宁国军饷。己丑,定整顿淮南盐务章程。辛卯,户部奏筹办淮南盐务酌拟条款。
四月癸卯,胜保奏:捻首张元龙降,收复凤阳府县两城及临淮关。乙巳,减上海洋药关税,义捐。庚戌,何桂清赶上海商办洋务。丙辰,贼犯仪征,扬州危急。谕胜保派兵援剿。戊午,和春移撤六合官兵援扬州。己未,邵灿病免,袁甲三署漕运总督。己巳,以捐输军饷,永广江苏青浦、溧阳学额各二名。
五月庚寅,命江苏省本年乡试于十月内举行,借用浙江文闱。
六月癸丑,僧格林沁奏,英、法兵船全数开行。谕江苏、广东严防。己未,谕江苏月协安徽饷银二万两。丙寅,允郑魁士留防高淳东坝。
七月癸未,定江苏借用浙闱乡试事宜。是月,蠲缓江苏邳州等七州县卫被灾地方新旧额赋。
八月己酉,留淮安府库银两为漕标官兵操练防堵费。是月,减免江苏横浦等六场被灾灶地八年额赋十分之一。
九月辛巳,以捻匪分窜江苏边境,谕傅振邦督军奋击。壬辰,命伊兴额赴徐州随同办理军务。
十月乙巳,江南官军失利于六合。丙午,以输运军饷,永广江苏泰兴县学额三名。乙卯,袁甲三为漕运总督。丙辰,胜保奏攻克怀远县城。六合兵溃,夺李若珠职,仍留营。癸亥,和春奏六合逆匪趋扰扬城,复分股渡江窜至金桂关各处。诏仍督各军悉力攻剿。
十—月已巳,薛焕为江宁布政使。联英为江苏按察使。丁丑,贼陷浦口,江南官军败绩,周天培等死之。是月,蠲减江苏川抄等五十五厅州县卫被兵庄屯赋额及各项征银。
十二月庚子,和春奏,官军攻破江浦贼垒,扬州以西边界肃清。辛丑,谕江苏省督抚查禁征漕积弊。壬寅,谕整顿江苏漕务。是月,蠲缓海门等六十六厅州县卫、高邮等四十七州县被灾地方新旧钱粮额赋。
十年正月庚午,谕何桂清、瑛棨:劝谕绅民妥办山东曹县至江苏宿迁河堤,藉资守御。乙亥,御史陈濬奏:江苏徐州府一带有幅匪盘踞,又有骑马贼往来,福建贡差有在宿迁龙泉沟被劫之案。谕江苏等省各督抚:饬属认真缉捕。丁亥,汤云松为江苏按察使。
二月丙午,户部奏:催淮安关及江苏速解地漕等项,济江北饷。丁未,谕和春:裁汰江北军营老弱,并查江南各营虚额。庚戌,捻匪陷桃源,庚长退保淮安府城。谕袁甲三等援之。
三月庚午,和春奏瓜子山逆匪突扑江浦,击退之。庚辰,玉明奏,拿获上年冬间山海关被劫税银重犯,起获赃银五千余两。乙酉,王梦龄为江苏按察使。
闰三月乙未朔,乔松年奏庚长将淮存盐提取两万包,变价充饷。丁未,贼陷溧水,命张玉良暂留常州节制诸军,何桂清派向奎等水陆应援。己酉,赃陷句容。庚申,薛焕调江苏布政使,王梦龄调江宁布政使,宁曾纶为江苏按察使。和春奏:金陵援贼窜陷句容以后,与城中逆贼遥相联络,夹攻官军营盘。自本月初七日张国梁会同将土昼夜崖战,杀贼愈多,而逆党愈来愈众,官军势难持,遂于十五日扼镇江。谕:和春革职,仍暂署江宁将军,留江南总兵。命都兴阿督带马步各队进攻六合,副都统巴栋阿留办镇江防务。蔡映斗署江苏布政使。壬戌,王梦龄署漕运总督。甲子,以苏州招集广湖匪勇滋事,谕何桂清、徐有壬遣散严办。
四月癸酉,丹阳陷,和春退保常州,张国梁及提督王浚、总兵熊天喜等死之。戊寅,巴栋阿奏:贼扑镇江,胜之。庚辰,催王梦龄赴渭运总督署任。以高淳、句容不守,丹阳继陷,谕在京籍隶江苏、安徽等省官员,将团练一切事宜,统筹全局,各抒所见,并各举所知。辛巳,命都兴阿督办江北军务,王梦龄往淮安妥筹防堵。壬午,谕李若珠:激励军心,固守扬州,李德麟等师船均归调度。以常州被围危急,谕曾国藩统所部各军赴援苏、常。谕张芾飞:饬江长贵统军迅援苏,并催王有龄再拨兵勇速进。癸未,何桂清以驻扎常郡,自丹阳失守,辗转退至常熟,革职来京、听候审讯。乙酉,何桂清以不能固守常州、于士民涕泣挽留,忍心害理,击伤多人,逮问。徐有壬等奏:贼攻常州,和春迎击,伤,身亡。赐恤。魁玉署江宁将军。谕收集满兵,会守镇江。丙戌,和春奏:逆匪攻扑丹阳县城,令王浚、熊天喜于营前五里外分翼进剿。匪于大雾中冒官军旗帜,数道并进,突至王浚军前,中伤殒命。熊天喜驰救,复被包抄,手持短兵,杀贼甚厉,力竭阵亡。丹阳旋陷。巴栋阿奏贼围镇江,击退之。辛卯,张玉良兵溃于无锡,退保苏州。壬辰,允李若珠请,调吴全美水师赴狼山、福山,择要停泊。癸巳,瑞昌、王有龄等奏常州、无锡被贼攻陷。本月十日,大股逆匪直扑苏州省城,已于十三日失守,在城文武不知下落。谕:张玉良革职,暂留军营交瑞昌差遣。瑞昌总统江南诸军,即日酌带浙江省官兵并各路援兵迅复苏州,力图攻克。贼陷苏州省城,徐有壬死之,张玉良退至杭州。谕催曾国藩由浙赴苏,会同瑞昌调度各军。改江苏靖江县暂隶通州。
五月甲午朔,薛焕为江苏巡抚,仍署两江总督。谕福山等处设备,严禁接济。命薛焕署通商大臣。丙申,魁玉以丹阳剿贼,退至泰州,革职、暂行留任,即在扬州军营随同防剿。王梦龄署漕运总督,兼署江南河道总督。辛丑,许乃钊以退至苏郡,不能固守省垣,又退至扬州,革职,留任李若珠军营,戴罪自效。江苏巡抚徐有壬以苏州省垣失陷殉难,予恤。布政使蔡印斗等以逃至上海,交薛焕查参。丙午,命薛焕查奏江南大营降贼各大员。贼陷江苏吴江、昆山。戊申,王梦龄督同乔松年办江北粮台。薛焕奏:俄酋怂恿英、佛北来,雇吕宋勇百名同赴昆山。谕:遣回。庚戌,免张玉良罪,谕令由嘉兴进攻苏州。甲寅,命王梦龄署江宁布政使。丙辰,薛焕奏复嘉定、太仓。戊午,命薛焕于江都一带设江南粮台,由上海筹饷接济。以捐输军饷,永广江苏苏州学额十名。壬戌,内阁学士庞锺璐督办江南团练。吴煦兼署江苏布政使。
六月癸亥朔,以大理寺卿晏端书为江北督办团练大臣,淮徐道吴棠帮办。在籍内阁学士庞锺璐为江南督办团练大臣。乙丑,汤云松为江苏按察使。丁卯,汤云松帮办江南团练。戊寅,薛焕奏五月二十七日克复松江。己卯,李若珠劾苏松镇周希濂,派驻狼山,延至五月始前往。暂行革职,仍带艇师。辛巳,载垣等议复薛书堂、宋晋、福宽等请裁汰河员并改设漕河总督奏。谕:江南河道总督一缺,淮扬、淮海道两缺,即裁撤。淮徐道改为淮徐扬海兵备道,仍驻徐州。所有淮扬、淮海两道应管地方河工事宜,统归该道统辖。丰北、萧南、铜沛、宿南、宿北、桃南、桃北、外南、外北、海防、海阜、海安、山安十三厅现在无工管,洪湖运河之运河、中河、里河、高堰、山盱、扬河、江运七厅工程较少,一并裁撤。运河等七厅有分司潴蓄宣泄事宜。运河中河事务改设徐州府同知兼管。里河厅改归谁安府督捕通判兼管。扬河、江运二厅改为扬州府清军总捕同知兼管。无工十三厅原辖各工段汛地,着落该管州县辖管。宿州等管河州同五缺,高邮等管河州判三缺、东台等管河县丞十九缺,高良涧等管河主簿二十缺、阜宁等管河巡检十六缺,均裁撤。清江地方紧要,添设淮扬镇总兵驻扎,候军务平靖改驻扬州。原设中营副将改为镇标中军游击,驻蒋坝。淮徐游击驻宿迁。萧、砀等属修防兵六千九百余名一律改为操防。改设蒋坝、宿迁、萧、睢、丰、沛、桃源、安东、山阜、高邮苇荡左营等十营,酌留游击八十一员外,其余六十七员悉行裁撤。以上各营官兵均归新设淮扬镇统辖。江南军务未靖,江北镇道以下各员均归漕运总督暂行管制。乙酉,以江南大营溃败,由广勇勾结,谕袁甲三等分别捕诛通贼广勇及裁汰资遣,毋再招入伍。丙戌,实授曾国藩两江总督,并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己丑,御史王宪章奏:常熟、昭文二县地方能保全本境、并募集团勇克复江阴邻县。
七月甲午,户部奏:驳南河初堵、复堵丰北漫工银两,请饬迅造清册具奏。允之。南河初堵丰北漫口各工用过银四百六十余万两,复堵各工用过银一百八十余万两。辛丑,江清骥署江苏按察使。癸卯,江苏官军失利于青浦,贼复陷松江。谕曾国藩迅筹援剿。丙午,曾国藩请派李鸿章兴办淮扬水师。己酉,以上海被围命瑞昌等赴援,并令李若珠饬水师援救。薛焕奏贼围上海,洋兵枪击毙贼甚多。庚戌,加总兵黄彬提督衔,命统淮扬师船。癸丑,德楞额等奏剿幅匪,灭之,江南边界肃清。己未,薛焕奏初八日上海解围。又奏七月初一日民团收复松江。野鸡墩民团攻南翔镇胜,拟进攻嘉定、青浦。
八月庚辰,允道员吴文锡办扬州劝捐事宜。癸未,贼陷常熟、昭文,命巴栋阿迅图克复。
九月辛丑,贼陷福山、太仓,总兵叶万清等死之。壬寅,副将向奎以巴栋阿劾令赴上海助剿,逗留不前及纵兵抢掳,革职,仍留军营效力。甲辰,谕薛焕:江南粮台专放镇江兵及长江水师饷。己酉,以镇江府城解围,复总兵冯子材职。庚戌,毛鸿宾为江苏布政使。壬子,崇福署江苏按察使。戊午,巴栋阿奏镇江解围。谕:“此次逆首李世贤由苏率党四方余人攻扑镇城,巴栋阿率同文武严密防守,经七昼夜之久,同心戮力,得保危城,殊深嘉尚。”
十月辛酉朔,复徐州军营月饷旧提盐课银一万两。甲子,申谕都兴阿赴江北剿匪。乙丑,江北高邮马栅湾决口。谕王梦龄速筹堵筑。镇江副都统巴栋阿因病给假,命冯子材督办镇江军务。辛未,薛焕奏复江阴。甲戌,乔松年奏:江北八里铺新设厘局,改归江南征收。谕吴全美、李德麟:船饷需即由江南粮台发给。丙子,准巴栋阿奏,拨江苏通、海等五厅县亩捐归镇防饷需。戊寅,以邳州捻匪抢渡运河,谕文煜等会剿。量增淮安等属本年折价济拨封储粤海关饷银十万两,交江南粮台。庚辰,以巴栋阿奏,谕江北粮台筹拨房捐。除扬属八州县仍归江北粮台筹办外,其常、镇、通、海道所辖之通、海五厅州县准其拨归镇防饷需。辛巳,命都兴阿督办江北军务。李若珠为帮办。癸未,停江北口岸抽厘各卡。乙酉,王梦龄奏:准淮安、扬、通各属、海门厅及改隶通州之靖江县,本年冬漕概以每石作银一两,变价充饷,统限年内解赴扬州军营。停泰兴县口岸镇设卡捐厘。丙戌,捻匪扑徐州,官军剿击,大胜之。匪遁萧县一带。
十一月辛卯,薛焕奏:十月初五日收复泗泾镇。初六日贼犯宝山县之罗店镇,败之。壬辰,谕乔松年等:吴全美等原带师船饷由江南粮台支放,添设艇船等饷归江北粮台支放。乙卯,豁江苏被贼占踞各州县应征本年新旧及历欠在民旧赋,并查缓被贼窜扰未占踞各州县新旧额赋。
十二月庚申朔,署江苏布政使吴煦帮办江苏团练。癸亥,松江逆匪复陷江阴。以江苏通州、如皋、泰兴等州县亩捐仍归江北粮台;海门、靖江亩捐归江南粮台,供支镇防军饷。甲子,薛焕奏上海县城解围。是月,蠲赈江苏川沙等三十九厅州县并苏州七卫被兵灾区新旧额赋及杂税银。
十一年正月丙辰,谕田在田折回徐州一带堵截捻匪北窜。是月,蠲缓江苏高邮等二十一州县被扰地方新旧额赋,川沙等三十三厅州县并淮安、扬州等五卫歉收被兵地方新旧额赋。
二月辛未,允江南水师军饷暨江面抽厘统归江南粮台经理。丁丑,苗沛霖练党、宿州练总侯克顺等谋逆,被诛之。改江北泗源沟厘局归江南粮台。催广东等省解镇江军营协饷。谕田在田回徐州剿堵捻匪。丁亥,谕奖江苏杀贼团勇。江苏江运小六堡堤工合龙。
三月丁酉,贼踞江苏太湖东、西两山。己亥,谕劳崇光:迅调红单拖等船四十号,解镇江、扬州。壬寅,薛焕奏:巴夏礼在镇江造署栈,交换租约。
四月乙丑,允沪商应完闽粤海关税银划抵江苏欠饷。辛未,谕袁甲三:仍驻临淮堵剿粤匪,妥驭苗练,勿赴徐州。
五月庚寅,薛焕奏:贼犯金山卫城等处,兵团剿击,大胜之,金山肃清。癸巳,都兴阿奏:江、皖大股贼匪攻扑扬州,胜之,扬境肃清。己亥,巴栋阿奏镇江解围。薛焕奏江苏海运放洋。
六月丙戌,设江苏筹饷总局,总办南、北两台筹饷事务。
七月丁亥朔,王有龄奏:浙海关税扣交英、法二成银,已解上海。甲辰,允弈沂等奏,议定布国条约税则及法国在上海租界。丁未,以江防紧要,命都兴阿等与巴扬阿、冯子材妥筹南、北水师防剿事宜。庚戌,华日新为江苏布政使。薛焕请招商试运淮盐济饷。下部议行。
八月丁巳朔,薛焕奏密筹招抚、解散、规复苏州各城。薛焕奏:常熟、苏州贼欲投诚,拟由高资、靖江、镇江分路进攻。己未,曾国藩请将上海现泊轮船驶赴安庆一带,交其军练习。允之。丙寅,巴栋阿、冯子材奏:密办苏、常各城内应。谕:饬薛焕等密速妥办。
九月癸卯,粤逆陷江苏金山卫城,官军复之。
十月戊辰,晏端书奏劝办淮、海各寨圩练。己巳,冯子材督办镇江军务。癸酉,允户部请,饬江苏采买米二十万石裕仓储。甲戌,谕江苏巡抚会同漕督采买杭米二十万石,于明年二三月运赴天津。
十一月癸巳,谕薛焕等筹济镇江军饷。甲辰,薛焕奏:完善诸处兵饷,请于川沙等处地漕内动支。庚戌,王梦龄来京,吴棠为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
十二月辛未,曾国藩奏:派道员李鸿章带水陆各营赴镇江,规复苏、常。允之。甲戌,以江苏被贼,耕作失时,诏豁免明年钱、漕。丁丑,命两淮月拨饷盐一万包济李世忠军。己卯,谕曾国藩援应扬州。饬江苏巡抚雇轮船。是月,蠲缓江苏邳州等八州县,海州等二十六州县暨扬州、徐州、镇江三卫被扰灾区新旧额赋。
同治元年正月丙戌,催李鸿章迅赴镇江。谕曾国藩酌派名将劲兵保全上海;调蒋益澧所部赴左宗棠军。丁亥,陈士杰为江苏按察使。癸巳,李秀成陷江苏奉贤、南汇、川沙。谕曾国藩等速援上海。命都兴阿拨艇师扼吴淞口。命总署与英、法商办上海助剿。丙申,贼窜逼上海,英法各员助剿。戊戌,贼犯镇江,冯子材军击胜之。捻匪窜沭阳。己亥,李世忠军克江浦、浦口二城。冯子材奏:逆匪大股围扑镇江,截击,胜之。庚子,袁甲三奏复江浦、浦口。辛丑,宣示英、法助剿谕旨。丁未,镇江解围。戊申,命薛焕按月筹银五万两济镇江军饷。庚戌,青浦粤逆窜扑松江,官军合外兵迎击,胜之。是月,缓征江苏泰州等六十三州县厅暨淮安等九卫被灾新旧额赋。
二月丙辰,授曾国荃江苏布政使并令办理军务,毋庸回避。丁巳,官军解镇江围。壬戌,命都兴阿拨兵驻守天长、六合。李世忠移扎江浦、浦口。丁卯,谕曾国藩:调取上海雇就洋船,迅载李鸿章军赴镇江。戊辰,贼窜陷江苏奉贤、南汇、川沙等厅县。冯子材留镇江。辛未,李铭皖护江苏按察使。壬申,金陵粤逆窜,渡江扰江浦等处。丙子,以上海洙泾失陷,夺提督曾秉忠职。上海官军会同英、法军剿除萧塘贼垒。庚辰,谕广东每月添拨镇江水师银二万两。
三月甲申,调吉林、黑龙江马队赴都兴阿军。以英、法公使称粤逆与洋人构衅,允派师船驶往长江协同防剿。丙戌,青浦粤逆窜扑上海泗泾营盘,薛焕军击败之。赏洋人华尔副将衔。丁亥,谕山东等省迅解袁甲三军饷。壬辰,金陵粤逆窜犯庐、和及江浦等处。丙申,谕都兴阿调派各军堵剿江浦等处窜贼。己亥,催江苏等省采购米石运京。己酉,以李鸿章改道赴沪,命署江苏巡抚。刘郇膏署江苏按察使。上海官军合英、法军攻破王家寺等贼营。松江、上海解严。庚戌,副都统杰纯、江苏粮道赫特赫讷殉难。辛亥,李世忠等军解江浦、浦口围。
四月甲寅,上海官军复洙泾。金陵粤逆犯扬州。吴棠奏:败捻匪于平桥西岸,桃源、清河、山阳、宝应一律肃清。戊午,李鸿章抵上海。己未,曾国藩等奏:苏州绅士潘曾纬等请借英、法官兵规复苏、常,后患必多,断不可行。上是其议,并令李鸿章裁制华尔所带之常胜军。戊辰,上海官军会英、法军剿平南翔等处贼垒,复嘉定。庚午,都兴阿击退扬州窜匪。壬申,命李鸿章于江海关先提月饷。戊寅,上海官军复青浦。
五月壬午朔,李鸿章克复青浦。癸未,上海官军会英、法军攻克南桥,法提督卜罗德死之。丁亥,李世忠军截剿援贼,大捷,江北肃清。甲午,李鸿章奏克南桥贼垒。乙未,上海官军会英、法军克柘林、奉贤城。戊戌,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英国拟调印度兵大举助剿,谕曾国藩等迅克金陵、苏、常,用杜觊觎。辛丑,贼目吴建瀛等以江苏南汇降李鸿章。上海官军复川沙。贼陷嘉定。壬寅,谕都兴阿等布置防守机宜。江南官军进攻雨花台。甲辰,设长江水师提督。己酉,御史刘庆请上海厘金半充军饷,半充部饷。下部议。辛亥,彭玉麟、曾国藩等军克秣陵关等隘,进逼金陵。黄翼升署江南水师提督,节制镇江、上海各军。
六月庚申,李鸿章督程学启等军剿贼,大胜之,解松江围。丁卯,官文等奏:筹定长江收税章程,请以洋茶捐改子税。金陵援贼大举攻曾国荃雨花台军营。己巳,允刘于浔留江南办防。庚午,李世宗击退南岸援贼。甲戌,谕赦被胁逃出难民,无籍可归者妥为安置,其甘心从贼者杀无赦。申严失守城池律。
七月己丑,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甲三病免。命李续宜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仍以吴棠署漕运总督。庚寅,李鸿章军克金山卫城,浦东肃清。丙申,李鸿章会洋兵克青浦。庚子,允冯子材请,简汰镇江军勇。是月,蠲缓江苏铜山等四县被扰新旧额赋。
八月戊午,常镇道李鹤年留毛昶熙军营。丙寅,还给洋人添设炮台经费。壬申,李鸿章奏:官军解北新泾之围,沪方肃清。甲戌,定镇江设关征洋税章程。乙亥,总署奏:遵议镇江设关。
闰八月戊子,以都兴阿查奏洋人在周家圩掳人、焚船,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理论。庚子,谕江苏等省,来年新漕征收本色解京。辛丑,曾国藩请简大臣会剿军务。不许,仍慰勉之,并传旨存问军营疾疫将士。壬寅,命富明阿驰赴扬州,帮办都兴阿军务。己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俄国现派水师赴中国助剿。命曾国藩、薛焕等妥议。俄助剿不至,或有他说,并厚索饷需。请添拨购外国船炮银两。请饬沿海各口岸,遇有洋货商走私济匪,认真查拿,照会英国。
九月甲子,粤逆李秀成率党大举援金陵,谕曾国荃坚守。都兴阿奏:盘获通贼都司刘大彰,诛之。己巳,镇江官军平汤岗贼垒。庚午,粤逆李秀成大股援金陵,攻扑雨花台曾国荃军营。甲戌,李鸿章合英、法军复嘉定。允荷兰国立约通商,命薛焕、李鸿章妥办。乙亥,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谕曾国藩、文清、穆克德讷、耆龄、刘长佑、薛焕、李鸿章、左宗棠、徐宗干酌挑武弁在上海、宁波学习外国兵法,以备统带训练,不再令外国经管。常胜军如不听调,李鸿章派员接替。丁丑,谕曾国藩等预选将弁演习外国船炮。戊寅,总署奏:议定长江通商章程、税务章程,咨沿江督、抚查复。以总署奏购买外国船炮将到,谕官文、曾国藩酌留外国水手届时熟商。
十月辛巳,粤逆大股围扑南翔等处沪军营盘。甲申,曾国荃自闰八月十九日至是月初四日受攻四十六日,击援贼李秀成、李世贤等于雨花台一带,大破之。李鸿章为江苏巡抚。李鸿章奏:大破谭绍洸之众,四江口解围。壬辰,拨广东银十万两解镇江军饷。甲午,以李鸿章奏,谕外国带队之员毋庸另易服色。乙未,裁汰故洋将华尔所部兵勇。谕准俄国兵船在上海助剿,毋入江。乙巳,命督、抚各就地方情形妥议补兵制。黄翼升率水师剿贼于芦墟镇等处,进逼苏州。
十一月甲寅,命总兵吴全美接统水师,仍归曾国藩、都兴阿节制。归并江南、北粮台为一,责成许道身经理。丙辰,曾国茎军剿金陵援逆,大捷。庚申,金陵粤逆窜扰高资,冯子材军击退之。癸亥,广江苏泰州学额六名、通州五名。己巳,御史陈廷经奏请变通江苏等省武职升迁调补事宜。兵部议由巡抚办理。允之。辛未,允吴棠请,江北新漕仍征折色。丙子,允都兴阿请,运盐济饷。粤逆围浦口营盘。丁丑,薛焕、李鸿章筹办布国换约事宜,谕极为妥协,即迅速办理。
十二月戊寅朔,谕江、浙等处:被贼胁从于城池未下之先、诚心归顺者,无论从贼久暂,均一律准其投诚。其不愿随营者,即饬地方官递送回籍、妥为安插。谕曾国藩、唐训方拨军驻正阳关、寿州。辛巳,曾国藩、李鸿章奏:派李恒嵩会英国奥伦接统常胜军,归李鸿章调遣。癸未,催各省关将洋药税厘银解部。已亥,命江苏巡抚购商米二十万石运津。辛丑,贼目骆国忠等以常熟、昭文降于李鸿章军。癸卯,召薛焕来京,以李鸿章暂署通商大臣。
二年正月戊申朔,刘郇膏为江苏按察使。辛亥,允都兴阿请,裁撤水师旧船,资遣散勇。李鸿章奏总兵勒伯勒东进绍兴,死之。壬子,允曾国藩请,试造外国军火。癸丑,谕:金陵贼自拔来归者严禁屠戮。甲寅,谕曾国藩于内江水师、都兴阿于扬防水师人员内,保举堪膺海外水师之任。癸亥,申谕各省归并厘卡。乙丑,山东沂州贼匪窜匿江苏海州、赣榆,谕吴棠、谭廷襄防剿。是月,蠲缓江苏川沙等三十三厅县被扰新旧额赋杂课。
二月戊寅,以江苏缺米允李鸿章请,招商赴湖广、江北采购运京,免税。庚辰,金陵粤逆李秀成等大股渡江,官军败之。辛巳,催广东迅解镇江军营协饷。丙戌,设上海、广东同文馆。癸巳,冯子材败贼于镇江。甲午,常熟解围。癸卯,粤逆渡江陷江浦,谕都兴阿严防贼窜里下河。谕李鸿章治白齐文罪。乙巳,谕曾国藩饬李世忠迅复江浦。是月,蠲缓歉收江苏高邮等二十八州县厅暨淮安等四卫被灾、被扰新旧额赋。
三月癸丑,谕曾国藩统筹江北军务。丙辰,李鸿章军克福山,解常、昭围。潘鼎新为江苏常、镇、通、海道。癸亥,李世忠请从宽议胜保罪,谕令迅速立功。嗣后应陈事件仍禀明曾国藩核定。李鸿章等军克太仓。甲子,万启琛为江苏布政使。乙丑,谕曾国藩等禁商船济贼。丁卯,乔松年为江宁布政使。许道身办江南北粮台。谕都兴阿等抚循北渡难民。
四月丁丑朔,麟庆等奏请饬各省将额运及采办米石迅速运京。乙未,谕曾国藩接济僧格林沁军饷。庚子,粤逆犯镇江。癸卯,程学启等军复昆山、新阳。甲辰,豁江苏新复州县本年漕粮。是月,豁免江苏太仓等八州县额赋。
五月壬子,粤逆、捻匪合犯天长,官军击败之。谕都兴阿严防窜越里下河。乙丑,谕曾国藩进规江浦、九洑洲。曾国荃拔雨花台伪城及聚宝门石垒(此据奉上谕月日,求阙斋弟子记在四月二十五日)。戊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酌定购置轮船节制章程。谕:此项轮船归曾国藩、李鸿章节制。己巳,以江苏苏州、松江、太仓三属被贼茶毒,地方凋废,谕曾国藩等将粮额折中议减。壬申,彭玉麟等军复江浦、浦口及九洑洲。
六月戊寅,诏曾国藩议减江苏常、镇两属漕粮。癸巳,李鸿章奏克吴江、震泽。
七月丁未,程学启克太湖贼垒,进薄苏州。丙辰,命李鸿章在上海商办荷兰国换约事宜。丁已,谕李鸿章商令英、法、美各领事禁洋船济贼。壬戌,允李鸿章奏,江北漕米仍收折色。乙丑,谕各省学政:如有经明行修之士,许酌保数人以为乡里矜式。务当认真察考,不准视为常例,滥行保奏。
八月辛巳,命总兵陈国瑞帮办漕运总督吴棠军务。甲申,都兴阿奏:教匪盛广大勾通粤逆,诛之。谕山东、山西、河南限一月内各拨解陈国瑞军饷三万两。丙戌,江苏官军克江阴。曾国荃军克江东桥。庚寅,程学启会戈登克苏州宝带桥。辛卯,谕都兴阿妥筹济渡江南难民。李鸿章赴江阴督剿。辛丑,荷兰换约。癸卯,收复无锡,李鸿章等军击李秀成等,大破之。
九月戊申,允李鸿章请,调在籍江西知县丁日昌赴沪督制火器。己酉,曾国荃军克淳化镇等要隘。庚戌,朱善张为淮徐扬海道。乙丑,允李鸿章请,靖江县仍归常州府辖。丙寅,允都兴阿奏,酌设渡口,济渡难民。
十月丁酉,李鸿章奏:程学启等军攻克浒墅关,进逼苏州省城阊门。李鸿章赴娄门督剿。谕李鸿章妥办苏州绅士捐租助饷。庚子,谕冯子材军进取丹阳。癸卯,逆酋李秀成援苏州,李鸿章军击败之。
十一月丁未,李鸿章督程学启各军克复苏州省城,逆酋郜云官等降。丙辰,李鸿章诛郜云官等,遣散降众。丁巳,李鸿章克无锡、金匮。戊辰,谕各省督抚巡查新复地方逆产及无主荒地,安插难民、降众。庚午,江苏官军复浙江平湖,贼目以乍浦、嘉善降。辛未,李鸿章奏:移驻苏州,兼筹上海。
十二月甲戌,贼目以海盐降苏州官军。李鸿章奏复平湖、乍浦、海盐各城。庚辰,江苏官军克平望。辛巳,万启琛为江宁布政使,接办粮台。刘郇膏为江苏布政使。郭柏荫为江苏按察使。甲午,允江苏松江、太仓等处漕粮减价折征。
三年正月甲辰,李鸿章督军击常州援贼于奔牛镇,大捷,奔牛解围。丙午,以捐输军饷,广江苏兴化县学额四名。辛未,以捐输军饷,广江苏清河学额三名。是月,减免江苏高邮二十三州县被水,被旱暨折色银两,泰州等二十八州厅县暨淮安等四卫被旱,被兵新旧额赋租课,太仓等三十三州厅县,苏州等五卫被扰旧欠额赋漕粮。
二月,李鸿章奏克宜兴、荆溪。辛卯,李鸿章奏复溧阳。
三月辛酉,拨户部银五十万两充曾国藩军饷。
四月辛未朔,官军击丹阳援贼,败之。丁丑,鲍超各军收复.金坛。戊寅,增设江宁驻防协领二,佐领、防御各四,经制、笔帖式各三。甲申,李鸿章督军克复常州府城。冯子材等军复丹阳。丁酉,总署奏:饬火器营拣派弁兵赴江苏学习火器。裁江防下游师船。是月,豁免江苏武进、阳湖二县三年额赋,蠲缓上元等十三县及各屯卫被扰上年额赋。
五月己酉,广江苏盐城县学额七名、高邮州三名。李鸿章奏:汰留常胜军,撤遣外国兵官。谕以原任提督程学启所部之军驻上海。庚戌,丁日昌为苏松太道。扎克丹为江苏苏州遗缺知府。戊辰,遣京兵赶上海学治火器。命李恒嵩、刘郇膏与丹使壁勒在上海换约。
六月辛未,允冯子材请,遣散镇江防兵四千名。癸酉,复江苏高淳东坝等城隘。丁丑,江苏官军复浙江长兴。庚寅,曾国荃军克金陵外城。乙未,谕曾国荃迅克金陵内城。戊戌,官军复江宁省城。(此据奉上谕之日,求阙斋弟子记十六日,国荃攻克金陵时,逆首洪秀全自裁,其子福瑱遁,逆酋洪仁达、李秀成均就擒,江南平。)
七月辛丑,以江南新复地方凋弊,谕各省抚慎选守令,招徕抚恤。甲辰,申谕乔松年移扎正阳关合剿。丁未,允富明阿裁撤师船。己酉,诏遣曾国荃致祭明太祖陵。申谕曾国藩等裁江北厘捐,并兴复两淮鹾务。壬子,谕曾国藩回驻江宁,筹办善后,简汰兵勇。逆酋洪仁达、李秀成伏诛。辛酉,豁江苏久积钱粮。是月,豁免江苏各属被扰节年民欠漕税。
八月己卯,撤镇江兵勇四千余名。戊子,裁并江苏厘局,酌留正分局,供扬、镇两营、江宁、清、淮月饷。己丑,裁并江北厘局。癸巳,允官文请,暂留江、皖各省厘金供军饷。乙未,以镇江撤防,命冯子材赴广西提督任。
九月己亥朔,谕曾国藩调金陵军赴皖北会剿。庚子,以捐输军饷,广江苏海州学额六名、靖江二名。庚戌,谕李鸿章拨解都兴阿洋枪、军火。丁巳,允江南乡试于十一月举行。
十月丁亥,曾国藩请仍设淮扬道。下部议。丙申,谕曾国藩:仍驻金陵调度,抚绥安辑,办理筹饷、撤勇诸事宜。
十一月己亥,豁免江宁府属七县钱粮三年。曾国藩等议:遣撤扬防兵勇,节饷解甘肃。允之。壬寅,广江苏乡试中额一名。己酉,免江苏历年州县摊赔银两,并禁派摊名目。丁巳,广江苏乡试中额四名。
十二月己巳,命吴棠仍管江北地方事宜。予金陵出力之提督彭楚汉云骑尉世职,罗进贤黄马褂。癸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江苏麻庄地方杀死英人一名、布衣一名。总署奏:卜鲁士闻知克复金陵,嘱威妥玛转达致贺。是月,蠲免江苏太仓等六十七州厅县暨淮安等九卫水、旱被扰灾区新旧额赋杂课。
四年正月丙寅,定江苏起运漕米等章程。是月,李鸿章请浚吴淞江。
二月丙子,彭玉麟署漕运总督。癸未,李鸿章奏:报销苏沪军需第一案银四百四十二万两有奇。
三月癸卯,允英、法在江宁租地通商。辛亥,允曾国藩请,暂缓设龙江、西新两关。捻匪窜曲阜,谕曾国藩派兵赴徐、宿防剿。甲子,发、捻各逆趋郯城、赣榆,谕吴棠等严扼要隘,并拨马队饬刘铭传统带驰剿。
四月丙寅,以赣榆县知县陈继煐抗僧格林沁令、殴扣弁勇,谕逮治。并令该督巡饬各团寨,如系官军经过,不准擅开枪炮阻挠,扣买粮草。丁卯,彭玉麟疏辞署漕运总督,请专办水师。允之。命仍料理长江水师善后事宜。戊辰,刘铭传军赴邳、宿。癸酉,发、捻各逆由江苏沭阳西窜邳州一带。甲戌,以捐输军饷,广太仓州学额一名、祟明县十名。丙戌,允李鸿章奏请,暂停浒墅关税。命李鸿章等截剿霆军叛卒。癸巳,以僧格林沁阵亡,谕曾国藩督师剿贼,李鸿章暂署两江总督。刘郇膏暂护江苏巡抚。
五月丙申,谕禁江苏亩捐积弊。戊戌,命曾国藩节制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务,赴山东剿贼。己亥,命吴棠派习火炮水师防运河。癸卯,拨两淮盐课、江海关税银各数十万两,济甘肃军糈。甲辰,谕李鸿章拨军防守淮、徐。丙午,谕李鸿章带通商大臣关防往江宁。己酉,谕曾国藩驻徐州。庚戌,李鸿章奏,苏省地、漕钱银一体酌减,及太仓、镇洋改征折色,裁革钱粮积弊。壬子,曾国藩辞节制三省军务。不允,仍训勉之。以发,捻各逆分窜丰、沛,谕吴棠饬周盛波军仍驻徐州防剿。谕曾国藩等整顿沿海水师。乙卯,谕李鸿章催潘鼎新赴津。
闰五月癸未,拨两淮盐课月协宁夏军饷银二万两。
六月乙卯,广上海文武学额各四名、宝山各二名。戊午,谕曾国藩等减江苏地、漕等款浮收。
八月壬寅,设上海机器局仿制外洋军火。李宗羲为江宁布政使。丁巳,谕李鸿章等:妥办江北新漕,河、海并运。庚申,江苏苏、松各属被水,命李鸿章筹款赈恤。
九月戊辰,李宗羲署漕运总督。命曾国藩仍驻徐州。李鸿章赴河、洛会剿。吴棠署两江总督,未到任。庚辰,刘郇膏护江苏巡抚。乙酉,以曾国藩奏,辍李鸿章赴河、洛之议。
十月丙申,予苏州府属按租捐助军饷续报请奖。丙午,允苏州、徐州府属本年新漕折价减充徐饷。
十一月丙寅,减征江苏苏、松、常、镇四府一州属米豆共五十四万三千一百二十六石有奇。申禁捏灾及浮收各弊。
十二月丁巳,谕禁江苏征漕大、小户名目,并包漕索规等弊。戊午,裁上海会防局,仍练兵接防。
五年正月甲子,官文、曾国藩奏,会议长江水师营制。己卯,以筹运江北新漕,拨挑山东河工银。丙戌,总署奏准通商各口招工章程条约,英、法等国照会一百四十三件,咨送军机处。
二月辛卯朔,谕江苏等省:妥筹添协甘饷及调赴鄂、豫、江、皖助剿勇饷。曾国藩等请减厘加课,以供京饷。丁酉,总署奏江宁城内修教堂。允之。戊戌,命江苏速结教堂各案,曾国藩奏:设徐州府湖团同知,听断湖团居铜山、沛两县地方词讼,稽查保甲,筹办湖团。下部议行。癸卯,谕京口副都统往盛京,听文祥等调遣。丙午,总署奏:接据英国使臣呈递新议,请饬各督抚妥议。中外交涉事件,请饬各省速结。庚戌,谕曾国藩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赫德呈旁观论等件,词多激切,应如何设法自强并设法预防,俾各国不致生疑,着妥议。壬子,李鸿章奏江北新漕筹办河运。己未,李鸿章奏酌办淮扬镇营制事宜。
三月庚申朔,李鸿章、吴棠奏:江北新漕,遵办河运。每米一石给水脚及犒赏银六钱,仍准于回空时装载货物,免交北税。甲戌,创修江苏清河县城。
四月庚子,郭柏荫为江苏布政使。郭柏荫护江苏巡抚。刘秉璋为江苏按察使。
五月庚申,命郭柏荫赴上海办理比利时换约。比使寄送洋枪铅子。壬戌,停清丈苏、松等属田亩。丙寅,李鸿章奏:江苏通州灶匪王金永等作乱,斩之。壬申,江苏高邮汛,迤南二闸湖河溢。乙亥,减江苏苏、松、常、太四府州属浮收米三十七万四千六百石,浮收钱一百六十七万二百贯,浮收条钱折价钱四十万串均有奇。
八月庚寅,允户部请,饬两江各司库清匣征存诸款按限册报。甲午,张之万为漕运总督。
十月乙巳,李鸿章奏查给江宁省城法教堂基地。
十一月丙辰朔,授李鸿章钦差大臣,专办剿匪事宜。命曾国藩回两江总督,署通商大臣。甲申,广江苏乡试中额一名。
十二月壬子,命曾国藩驻徐州,力顾东路。
六年正月丙寅,调李瀚章为江苏巡抚。郭柏荫署江苏巡抚。丁日昌为江苏布政使。李鸿章擢湖广总督。己巳,催江苏筹解协甘饷银。
二月甲午,谕曾国藩等添拨苏州织造办运银两。己亥,李鸿裔为江苏按察使。
四月丙申,曾国藩奏请留洋税二成,以济要需。
六月丙戌,申禁各省州县浮收漕粮。庚子,拨江、浙漕粮粳米十万石。
八月己丑,允张之万奏,酌提江北州县折征漕价济饷。
九月甲子,谕各省提前运解来年新漕。乙丑,总理衙门奏:请饬上海等处学馆,酌送精通西文、西语者来京考试。允之。己巳,命丁日昌赴上海办理意大利国换约。
十一月甲寅,谕江苏等省:筹解制钱,抵充练饷及收买商铜。
十二月戊子,谕曾国藩等:饬沿海州县招商运米赴津。己丑,谕各路统兵大臣及各督抚迅速平贼。丁酉,丁日昌为江苏巡抚,李瀚章改浙江巡抚。戊戌,锺秀为江苏布政使。清淮官军剿贼于高邮等处,大捷。逆首赖文光等就擒,诛之。
七年正月辛未,谕申明军律,嗣后各路领兵大臣暨用兵省份督抚,遇带兵之员失机偾事、贪鄙玩误,文官四、五品,武官三品以上,即严参惩办。文六品以下,武四品以下,即在军前正法奏明。
三月庚申,曾国藩奏拟补长江水师各缺并续陈未尽事宜。下军机大臣会同该衙门议行。杜文澜署江苏布政使。江苏境设瓜州镇总兵营四:曰中营游击,曰江阴营副将,曰三江营游击,曰孟河营游击。
四月丁酉,调张兆栋为江苏布政使。
五月己亥,总理衙门奏:考试上海同文馆学生,试有成效,请酌定三年学生奖励章程。
六月辛亥,户部奏:谕四川、云南筹办采运京铜,江苏等省采买华洋条铜、红铜。
七月戊寅,户部奏酌定漕仓章程。丙戌,李元华为江苏按察使。乙未,马新贻为两江总督,曾国藩调直隶总督。丁酉,命彭玉麟赴江、皖商办水师事宜。戊戌,谕江苏各督、抚饬属修理圩寨。
八月己酉,马新贻兼办理通商大臣,丁日昌帮同办理通商。壬子,以捻匪荡平,免江苏被扰地方同治六年以前钱粮。
九月丙戌,谕江苏每月协湖南援黔军饷二万两。辛卯,命彭玉麟布置水师分汛事宜,择地驻扎。
十月辛亥,户部奏:遵议左宗棠奏,请增拨巨款一百万两,着两江等省于年底解齐分协甘肃。江苏等七省厘金,该督、抚等定议酌留外,每省究可提存若干,复奏听候指拨。戊午,户部奏:统筹军需并遵议胡大任条陈,所有各省从前协饷,着截清年月银数具奏。如有协拨,专案奏部议。至陕、甘、云、贵饷需,仍遵前旨,筹议厘金,并照两淮每年分两次奏报。各省捐输,除江西业经奏外,江苏等六省该督抚一并议奏。丙寅,命江苏协刘松山军饷银六万两。
十一月丙戌,张之万奏:匪首高龟等在徐。邳一带结党戕官,捕诛之。辛卯,吴长庆等军分驻徐州及沿江要隘,郭松林等军带赴湖北,由江苏供支饷款。
十二月戊午,马新贻等奏准,金坛、溧阳每亩征收二百文,丹阳漕田每亩征一百六十文,洲田一亩征一百文。丙寅,免江苏荒地钱粮。
八年二月丁未,谕江苏等省添拨西征军饷,合原协及收捐数目每年统计九百五十余万两。
三月壬辰,改江苏水师营制,以川沙、南汇、吴淞三营,苏松镇中营、左营,狼山镇掘港营,为外海六营。苏镇右营,福岭左营,狼山镇右营,新设通州、海门二营,为内洋五营。提标右营,太湖左、右营及添设松北、松南二营,为里河五营。
五月癸酉,马新贻等奏长江水师现议改陆营及酌留弁兵。奉旨:军机大臣会同该部议奏。己亥,梅启照为江宁布政使。
六月癸卯,应宝时为江苏按察使。庚戌,兵部等奏,遵议长江水师员弁改留裁汰事宜。
七月癸酉,命吴坤修亲赴沿江各属,抚恤灾民。
十月壬寅,江南、江西两省交涉事件,马新贻等随时妥办,李鸿章不可推诿。法公使所过地方,按约办理。
十二月辛亥,谕禁苏省蠹役私垫钱粮。
九年四月乙卯,允都兴阿等奏,续拿过江余匪,平毁土堤塔等处窝棚。谕与朝鲜妥办会筹善后。
六月己酉,命彭玉麟迅赴江南,会同沿海各督、抚整理长江水师。庚申,密谕马新贻等整顿沿江、沿海口岸防兵,以严防民教启衅。
七月乙丑朔,马新贻等奏运漕沙船拟减出口厘。下户部议。丁丑,以法使罗淑亚至京恐生决裂,谕沿江、沿海各督、抚等迅速筹防。
八月丙申,谕马新贻等筹办江防,饬上海道遇有交涉事件迅办。丁酉,马新贻被刺卒,曾国藩调两江总督。
九月丙寅,以江北漕船阻滞,谕丁宝桢熟筹转运。
十月壬寅,拨江南银二十万两解湖南。
闰十月丙子,张兆栋为漕运总督。戊子,英翰请绝日本通商。谕曾国藩、李鸿章预筹明定议约章程。庚寅,谕曾国藩等:查办江、浙及皖南毗连地方客民,分别安置,遣散游勇。
十一月癸巳,命郑敦谨前往江宁,会同曾国藩严鞫张文祥刺杀马新贻一案。己酉,应宝时署江苏布政使。
十二月庚午,江苏丹阳、金坛二县钱漕仍办抵征,嘉定、宝山征漕价酌减。
十年正月辛亥,准荆州移拨江宁官兵加借半年俸。是月,曾国藩奏日本通商可悉仿泰西之例。
二月丙寅,张文祥伏法。丁亥,调江苏按察使应宝时赴津筹办日本通商事宜。
五月戊午,曾国藩等奏,续议长江水师各条。下部议。
六月戊子,以李鸿章奏,截留江、浙筹备余米八万石备直隶赈济之用。
七月丙午,命江苏采买米二万石。己酉,改江苏南汇县丞为分防,移驻泥城。
九月甲午,调何璟为江苏巡抚。丙申,革除江苏高邮州征粮弊习。癸卯,浚江苏清河、安东河道工竣。
十—月己酉,曾国藩等奏:宝山海塘工费,请于苏、松、太仓三属民田摊捐。交户部议。
十二月辛巳,曾国藩等奏,酌议抵征采买米石,分办河运。下户部知之。
十一年二月壬戌,恩锡暂署漕督。癸亥,曾国藩等奏:苏省抵征采买米石试行河运,十年漕白米仍由河运。庚午,起彭玉麟巡阅长江水师。壬申,曾国藩卒,何璟署两江总督。恩锡为江苏巡抚。文彬署漕运总督。甲戌,何璟兼署办理通商大臣。辛巳,钱贵森请增设扬州府选拔贡额。下礼部议。戊子,允王文韶请,拨江苏银二十万两,裁减湖南援贵各军。
四月乙卯,谕彭玉麟整顿长江水师。丙寅,停江苏淮关传办活计。
七月丙戌,恩锡回任,张树声署江苏巡抚。文彬署漕运总督。壬辰,兵部议复,原任总督曾国藩续议长江水师。从之。
八月庚午,截留江北漕米十万五千八百余石,赈畿辅被水灾民。辛未,以彭玉麟劾,罢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彭玉麟奏酌筹长江水师事宜。
十月丙子,张树声署两江总督,恩锡署江苏巡抚。庚辰,张树声兼署办理通商事务大臣。
十一月甲申,拨江苏厘金五万两充黔饷。丙戌,改江苏泰州营守备为泰兴营陆路守备,驻泰兴。庚子,定江苏岁修溇港工程。丁未,设局招商,试办轮船,分运江、浙漕粮。庚戌,杨昌濬奏十一年漕白米用轮船运津。允之。并谕李鸿章筹备拨船转运。
十二月丙寅,延煦等奏变通制运漕米章程。允之。饬江苏等省拨五十万银两济乌里雅苏台军饷。
十二年正月丙戌,李宗羲为两江总督,兼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张树声为江苏巡抚。文彬为漕运总督。戊子,允张树声请,太仓等州县海塘经费拨用厘金。
二月丁丑,豁淮、徐、海民欠钱粮。
四月戊午,刘咸护漕运总督。乙亥,谕杨昌濬核实经理海塘工程,毋庸另派大员。
六月辛亥,李宗羲等奏,酌减沪、松两局米谷厘金。乙卯,李瀚章奏:铜瓦镶决口后,河身淤垫,难复淮、徐故道。借黄济运与导卫济运同一艰难,请仍由海运。蠲缓沿河被水钱粮。
闰六月乙酉,谕江苏拨解绥远城转运新疆军火银二万两。
八月辛巳,谕李鸿章抚恤灾民,饬江苏等省筹拨赈款。
九月乙丑,谕改江省漕粮由粮道运通交纳。
十月壬午,恩锡署漕运总督。
十一月庚午,允李宗羲请,截漕粮拨补不敷兵米。谕乔松年疏浚运河。辛未,李瀚章奏,自明年减拨淮军月饷二万。
十三年二月甲午,李宗羲等奏:改设淮扬镇标各营,裁兵足饷。改福山中营守备为苏松中营守备。裁江南淮扬镇游击一,守备把总各二,外委六,兵二千四百三名。
四月乙酉,李宗羲奏:江宁府属开办丁漕,请酌减科则。下部议。江宁七县抵征定章再减一年。己亥,改江苏苏松镇左营守备为中营陆汛守备,并改设千总一。
六月癸未,允李鸿章请,饬驻徐州唐定奎一军航海赴台,调驻陕刘盛藻一军赴济宁、徐州一带扼扎。
八月癸未,催江苏等省解贵州善后专饷,并拨解铜饷。己丑,户部议,钱鼎铭奏新漕照案改折,饬扫数解部。
九月庚戌,迅抚李宗羲兼署。
十月庚午朔,李宗羲等奏:苏省田赋太繁,请核实删并。下部议。丁亥,催江苏等省解奏天添练马队饷。戊子,李瀚章奏,本年拟提漕折银两试办海运。
十一月丁未,赈江苏徐、海水灾。乙丑,谕李宗羲等筹修淮扬运堤。
十二月甲戌,李宗羲奏来年江北漕米改办海运。允之。刘坤一署两江总督。李宗羲奏江宁府署来年开办丁漕,仍照减定科则。允之。展缓开办龙江、浒墅各关。丁亥,李宗羲等请酌增漕粮运通经费。
猜你喜欢 内篇 编次第十三·刘知几 ●卷四·徐锡麟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卷二·王明清 两朝纲目备要卷三·佚名 一百十三 曹寅奏报雨水粮价并呈晴雨录摺·佚名 八、人民生活与国家财政·陶元珍 金佗续编卷三·岳珂 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二·佚名 卷五十九 蜀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陈寿 乐蔼传·姚思廉 许王李从益传·薛居正 第九章表决·孙中山 卷六·雍正 卷第廿二·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