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月河所闻集

宋莫君陈撰。一卷。今有《吴兴丛书》本。本书载北宋时杂事,有关元祐诸臣者较详。作者为熙宁、元祐间人,以当时人记当时事,较为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小说家类存目,推测为“书贾从《说郛》抄出”,而今传各本《说郛》中皆无此书,所言似不足信。又因书中引及郭璞《钱塘谶》,而推测作者为南渡后人,亦未允。作者熙宁间已入仕,至南渡初,年当已逾八旬,虽属可能,但无他据,亦不足征信。郭璞《钱塘谶》在宋初人所著《吴越备史》中亦引及。作者转录,大致亦仅为录本乡异闻而已。

《月河所闻集》全部章节目录

(1)月河所闻集

猜你喜欢
  守城录·陈规
  扬州十日记·王秀楚
  明武宗宝训·费宏
  复辟录·杨瑄
  东塘日札·朱子素
  续明纪事本末·倪在田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轩辕黄帝传·佚名
  纪丰润张学士马江战事本末·赵增禹
  江苏省通志稿礼俗志·缪荃孙
  国语注译·左丘明
  隐忧续记·林西藩
  国朝宫史·鄂尔泰
  驳建立孔教议·章太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杨公劾奸·王世贞

    【点绛唇】〔末上〕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钟鸣长乐。仙仗千官遶。甲帐徐开殿影齐。三更津吏报朝鸡。风回上苑炉烟袅。日上瑶天雨露低。万国衣冠春共育。五云环佩晓相携。琐闱禁闼重重闭。郞吏何须上谏书。自家乃

  • 卷148 ·佚名

    寇准 赠隐士 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 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 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 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寇准 纸鸢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寇准 中

  • ●崇祯实录卷之一·佚名

    怀宗端皇帝(一)讳由检,光宗第五子,熹宗弟也。始封信王;熹宗无子,帝嗣位。崇祯元年春正月癸亥(原文误乙丑)朔,上御皇极殿,天下官来朝。永平县大风雨,昼晦。丁卯,翰林院编修倪元璐上言:『臣以试士复命还朝,窃见群臣章奏凡攻崔、魏者,必

  • 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十·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八月朔。壬申。谕军机大臣等、御史松廷奏、文庙典礼至重。请旨交议一摺。着礼部会同估修大臣妥议具奏。现月  ○又谕、邮传部会奏、川汉路蝱滟戋。拟请援案穴垣通过一摺。着依议。现月  ○又谕

  • ●卷下·文秉

    ○天启五年起崇祯二年止 正月,改书院祀辽东死难御史张铨及文武诸臣。科臣李鲁生以为假道学不如真节义,上嘉纳之,故有此举,而东林之祸从此炽矣(按:《剥复录》亦系改忠祠于是年正月,与此合)。南乐魏广微所荐正人内有王之臣者,独

  • ◎教育部·费行简

    教育,为第一穷部。富有势力者,类唾弃不顾。每月廿五支发薪费,内陆海三部,例领现金,以有军警关系也。他部署则搭发纸币;惟教育部不但无一毫现金,且积欠亦难望补发,盖以学生为人轻视也。自五四运动,轩然大波,学生头角崭然大露,教育

  • 第三六五谕咸丰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五--一·佚名

    淡水分府马,谕饬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等: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署淡水抚民海防分府马为谕饬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事。案据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温腾芳禀称:「缘此次上下地方,因匪徒造谣,抢夺阻挡

  • 卷六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五正蓝旗无名位希姓伊博氏噶钮瑚德勒氏瑚什巴乌勒理氏劳帖程佳氏索伦宁佳氏瑚图布尔尼氏那穆札瑚鲁氏雅纳文札氏倭楞额索多理氏蒙古萨穆希尔氏札林通果苏氏扬古理卓显氏对秦那

  • 唐庄宗皇后刘氏传·欧阳修

    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魏州成安人。庄宗正室曰卫国夫人韩氏,其次燕国夫人伊氏,再其次是后,初封魏国夫人。后父刘叟,黄须,善医卜,自号刘山人。后五六岁时,晋王攻魏,掠成安,裨将袁建丰得后,送到晋宫里,贞简太后教她吹笙歌舞。长大后非

  • 险固第五十·桓宽

    【题解】本篇就设险固边问题展开辩论。大夫总结了“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备寇难,而折冲万里之外”的经验,认为不固其外,欲安其内,犹家人不坚垣墙,狗吠夜惊,而暗昧妄行也。”坚持“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 僧伽求学之要·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文殊院空林佛学院讲──近来办佛学院者已有多处,学生虽唯出家众,或兼在家众,总之、应注重佛学。如我办的武昌、闽南佛学院,都本斯旨。以佛学名院,乃是不离本宗之义,如日本之各宗大学,及欧美各国之宗教学院等

  •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嗔恚有薄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谓五道。一谓天道。二谓人道。三谓饿鬼道。四

  • 万善同归集卷中·延寿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夫性起菩提。真如万行。终日作而无作。虽无行而遍行。若云有作即同魔事。或执无行还归断灭。故知自心之外。无法建立。十身具足四土圆收。虽总包含不坏内外。皆称法界岂隔有无。空中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菩萨所集偈品首尊者优婆夷。谟以水道步。寻往作尺蠖行。乃至入有想三昧。更不复见缘能因缘灭有想无想。彼问世尊曰我独流无量不依不能度与我说

  • 卷第十七·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忍辱学 佛之法。诚未易以进修也。然而欲以进修者。则必摄其念。於事物之可好可恶。可喜可惧。可憎可慕。可怜可怒。而不动。则外之为辱者遣矣。持其志。於情欲之能骄能

  • 济公诗词选·道济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

  • 辩中边论·世亲

    梵名Madhya^nta -vibha^ga-t!i^ka^ 。凡三卷。又作辨中边论、离僻彰中论。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系注释弥勒所造之辩中边论颂,阐明大乘中道之正行。计分辩相、辩障、辩真实、辩修对治、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