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

尊婆须蜜造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菩萨所集偈品首

尊者优婆夷。谟以水道步。寻往作尺蠖行。乃至入有想三昧。更不复见缘能因缘灭有想无想。彼问世尊曰

我独流无量不依不能度

与我说其缘所依度彼岸

我独流无量者。独一者谓不二。无缘生死流不能得度。复作是说。不能度此有想无想。复作是说。一无明流不能得度。与我说其缘者。普眼遍彼缘无眼。度生死流。此谓有想无想度无明流

观不用念定依彼而度流

云何断欲爱爱尽于彼观

观不用念定者。起无漏不用定。无常苦空无我。作如是观念者。专精其神足住止处所。是谓休息。复作是说。观不用定时观涅槃休息。如是汝度流。于彼而灭爱。犹如彼爱先尽。问三界诸爱染着于欲。复作是说。住爱而使尽。亦当使求尽。复作是说。彼爱未尽诸缠着住。非以外道而灭。去离非论。彼听善论爱数数使退。以是故世尊使告离非论爱尽。于彼观者彼于涅槃有堕想。彼自守持。于是世尊说不涅槃休息。一切欲无爱。依不用定。寂寂想解脱最胜。住彼而不起。一切欲无爱者。于三界欲尽。欲界结永尽。以贤圣道尽爱。依不用寂定者。不依不用定三昧周有想无想及余三。若依涅槃想。解脱最胜者。想解脱有想无想。若住涅槃休息者。彼住不起于彼退。亦无所起。世尊说曰

彼住而不起无数劫净眼

于彼两解脱识誓知所传

彼住而不起无数劫净眼者。答曰。亦当久住于彼两解脱。于彼般涅槃。识誓知所传。我于彼退转。亦复不生。不于生入而入誓

犹火风所吹没灭不可数

仁能名色脱没灭不可数

犹火风所吹没灭不可数者。如彼火不于空中灭。亦不可称数。若往东方西方。能仁名色脱者。名四无色阴色身身。彼俱曰名色

没冥必还明若没如今无

作有常之想净眼与我说

没冥必还明。问云何为明。犹如日明照。若没如今无者。若有常若断灭。还处入净聚。净眼与我说与我布现。尊无所不知

没灭不可数愿说所无者

散离一切爱亦散一切义

没灭不可数者。有限之法彼则无也。愿说所无者。诸爱尽者诸爱限数。彼无有此爱诸阴。由行生者诸阴限数。彼无此阴。散离一切爱者。亦散一切义。三界爱尽

二问释种子净眼不授决

乃至三大仙授决我欲闻

二问释种子净眼不授决。彼尔时作二问。云何观世间。亦不见死生。世尊不与授决。何以故。欲教训之。彼亦闻三语而授决。于中作是说。乃至三大仙授决我欲闻

今世及后世梵天上诸天

见亦无所知瞿昙者德至

今世者是人世。后世谓恶趣。梵天者谓梵迦夷天。诸天者谓欲界天。见亦无所知者云何见。瞿昙普德至者。世尊声振四方。如是世谛一切智。犹如转法轮。说声闻乃至梵天

若欲如是见义论之所归

云何观世间而不见死生

若欲如是见者。如是成就妙智。世间及天梵天而不知见。义论之所归者。欲闻受决之所归。云何观世间而不见死生者。云何观六入。不生余境界

观世皆悉空愚王亦专念

以能拔我见如是越生处

观世皆悉空亦自见愚王。尔时世尊为说空常。专不移动念者。不念邪事游意止中。我见者。是愚身见而灭之。如是度死处。亦不生阎浮境界。尊者拔苏卢作是说。闻断灭有常。尔时世尊不与授决。彼亦闻第三句迹而授决。于中作是说。二问释种子。今世后世者是欲界天。梵天者梵迦夷天。及天者及余色界天。见亦不知者。住中迹中而不知。如是越所见者。成就如此妙智。世及天者不能解知。如此中亦断灭有常。观世断灭有常。而不见死生。云何除断灭有常。而住中迹越生死岸。观世皆悉空者。自还所觉。若断灭有常。彼观皆悉空。住其边际。如是观六入。则能越生死岸

天女众所围亦亲近妖魅

彼园名愚惑云何获安处

天女众所围。彼修行人。闻三十三天天女众所围者。以天音乐亦亲近妖魅。三十三天在街巷头。门阈左右园果浴池。四天王有诸女鬼。颜色弊恶声响粗犷。喜恐怖人。彼园名愚惑者。杂园果甚乐无极。天五乐自娱园能惑人。云何获安处者。云何得出要

彼道名曰等彼方名不恐

事亦名无声觉法名具足

彼道名曰等者。无曀亦不曲。彼方名不恐者。涅槃名曰方。于彼无生病老死之恐。事亦名无声者。止观是名事。无有结着故曰无声若。贤圣无漏三昧。觉法之具足者。觉出要与共相应

惭亦不有缘念者将从人

智慧能御车等见先导前

惭亦不有缘者。惭诸结秽恶。彼犹如船车。如是缘惭而起道意。不复思惟。念者将从人。犹如车以虎皮覆上。若豹皮缠恐不得其便不可亲近。若怨家盗贼不得其便。如是念。将从不得亲近诸恶行。智慧能御车者。犹如侍车人如好车。如是道智慧最。是道犹如御车者。知道非道犹如御车者。侍车而行应进则进。如是智慧欲退时。便起勇猛意。意若炽盛便使休息。犹如御车者。知进便进。如是智慧思惟方便。等见先导前者。等见先在前而修行道。世尊亦说。等见生等志。复作是说。如彼贤圣人。八种道本亦说故曰惭。亦是彼缘行学增上戒。念者将从人也。学增上心说智慧御车也。等见先导前者。复作是说。彼车是其处众行具足惭。是其缘者有三种。道等语业等命。念者将从人等念也。智慧能御车者。等志等方便也。等见先导前者。即等见也。复作是说。诸止观是食者。如本车所说。惭亦是缘者。戒是其食。念将从人者。止是其食。智慧能御车者。观是其食

诸有如此乘众萌男女类

彼乘如此车往至无住方

诸有如此乘众萌男女类者。彼已修行道。以乘往至无住方。彼已修行道。未至涅槃。便使至涅槃也

五断五已灭修行五上者

五数比丘过是谓已度流

五断者。五盖也。五已灭者。五下分结也。修行五上者是五根也。五数比丘过者。已越五上分结。是谓度流者。已度生死流也。复作是说。五断者。五邪见也。五已灭是五身结也。修行五上者。五禅种。五数比丘过者。已度彼欲数。如所说着欲是谓欲数。是谓度流者。已度欲流。复作是说。五断者。五趣中结也。已灭五者。是五道也。修行五上者。五解脱入也。五数比丘过者。即越彼五趣。是谓度流者。度生死流也。复作是说。五断者。五心缚也。已灭五者。心五秽也。修行五上者。五念结也。五数比丘过者。已度心五缚也。是谓是度流者。度生死流也

猜你喜欢
  释摩诃衍论 第四卷·龙树
  六度集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七(末)·窥基
  俱舍论记 第二十一卷·普光
  卷二十三·佚名
  在加尔各打孟加拉佛教会欢迎会讲·太虚
  成实论 第一卷·佚名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佚名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佚名
  准提净业卷之二·谢于教
  佛说鹦鹉经·佚名
  降魔救世与抗战建国·太虚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下·道宣
  宝行王正论一卷·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丁复

    ●钦定四库全书 桧亭集卷八 (元)丁复 撰 ○近体【七言律诗】 新寺和张仲举兼次韵【前集】 天宫兜率下崔嵬绮结交疏面面开地势周围龙虎国钟声疎应凤凰台鼎湖仙去秋遗劔笠泽僧归夜渡杯千骑廵街羣乐动五云深处夜香来 天寿

  • 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九白居易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不惟非贵相但

  • 薛逢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薛逢,字陶臣,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会昌进士,授万年尉。历官侍御史、尚书郎等职。曾两度被贬。后官至秘书监。《全唐诗》辑其诗一卷。 潼关河亭 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 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 山河相凑束

  •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梁启超

    捻乱之猖獗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之失机曾李平捻方略东捻之役西捻之役金陵克复,兵气半销,虽然,捻乱犹在,忧未歇也。捻之起也,始于山东游民,及咸丰三年,洪秀全陷安庆、金陵、安徽全省大震。捻党乘势起于宿州、亳州、寿州、蒙县诸

  • 路史卷四十三·罗泌

    馀论六孔子生日何惑乎?儒学之衰乎。皆儒者之不自尊,其道之所致也。夫圣人之礼法行乎?天地之间万物赖之,而相生养者也。一日:或息则日月为之孛蚀,隂阳为之错缪,山川企走咸失。其所岂止臣贼,其君子贼,其父而已哉。顾佛何为?而且与

  • ○玛噶喇庙二则·许指严

    睿亲王多尔衮以骄贵跋扈致败,削爵仆碑,视同叛逆,改其居邸为喇嘛庙,名曰“玛噶喇庙”,今在南池子内者是也。多尔衮美丰裁,善骑射,顺治太后绝爱之,致有下嫁之故事。太后尝谓:“此美男子态度,不可不传于后世。”乃命巧工为塑像,终不

  • 通志卷七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金石略第一上代文字 钱谱 三代欵识 秦 两汉 三国 晋 两朝 隋 唐 唐六帝 唐名家金石序序曰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以后学跂慕古人之心使得亲见其面而闻其

  • 第七节 从荣、从厚败亡·吕思勉

    明宗四子,从璟死后,从荣为长。初为邺都、北京留守。长兴元年(930年),入为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封秦王。从荣、从厚,同母夏氏,明宗未僭位死。曹氏,生一女,封晋国公主,即石敬瑭妻也。从珂母魏氏,明宗掠得之,数年而死。王淑妃者,邠州

  • 顾惟精·周诒春

    顾惟精 字惟精。年三十岁。生于江苏无锡。兄桂茂。业米商。本籍住址。江苏无锡石塘湾。已婚。子二。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圣约翰大学。及南洋公学。历任上海锡金旅学。豆米业小学。第一义务小学教员。宣统三年。以官

  • 一、中国的悠闲理论·林语堂

    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因为相反者必是互相钦佩的,所以我想美国劳碌者之钦佩中国悠闲者,是跟中国悠闲者之钦佩美国劳碌者一样的。这就是所谓民族性格上的优点。我不晓得将来东西文明是

  • 佛说金耀童子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食时著衣。与诸苾刍恭敬围绕。入舍卫大城次第乞食。有一婆罗门。出于舍卫逢见世尊。久视容仪乃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七卷(圣行品第十九)出求戒方便 释菩萨五支戒 释世教戒正法戒 释性重戒息讥嫌戒 释不折戒等九戒 结持戒果圣行品第九案。僧亮曰。次答问我今请如来。为诸菩萨故。须为说甚深微妙诸行

  • 序·朱时恩

    佛祖纲目序余辑是书。窃有深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曰发心正以求其自觉。曰应世正以满其初心。心之未形。杳杳冥冥。不见一物。无佛无祖无纲无目者。此性之纤尘不立

  • 金粟費大師語錄序·费隐通容

    佛祖之道,待其人而後行,將以光先覺、啟後昆,建正摧邪、扶衰拯溺,此不唯其言而已也。二十年來,濟宗大盛,踞曲盝床唱無生曲者列剎相望,而溯厥亨衢實自天童老人闢之。老人以堅剛之骨荷擔斯道,重以德業純備,故龍象闐駢得人為最。出

  • 自然法典·摩莱里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劳动人民启蒙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代表作,出版于1755年。这部书集中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摩莱里作为一名启蒙学者,坚定地站在反封建营垒,但他把矛头对准了私有制度,因此又不同于当

  • 罗天大醮设醮仪·佚名

    述醮仪。祭三清与玉皇,与《罗天大醮早朝仪》同,盖撰于宋后。包括卫灵咒、三献等。

  • 历代建元考·钟渊映

    清钟渊映撰。收录了自汉武帝到明代的各政权年号,十卷。张之洞在《书目答问》史部中有记载,说记载年号的书,李兆洛的《纪元编》最简便,叶维庚的《纪元通考》最详细,而《历代建元考》是早于两书的著作。初期有守山阁本,金壶本

  •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佚名

    唐大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出集经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