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八千字左右的史书。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史称此事件为“扬州十日”,此劫扬州死难八十万人。清代列入禁毁书目。

《扬州十日记》全部章节目录

(1)扬州十日记 全文

猜你喜欢
  梁书·姚思廉
  建炎笔录·赵鼎
  明宪宗宝训·刘吉
  庙学典礼·佚名
  资政要览·顺治
  今言·郑晓
  肯綮录·赵叔向
  资治通鉴考异·司马光
  沈阳日记·宣若海
  明季遗闻·邹漪
  商文毅疏稿·商辂
  明集礼·徐一夔
  宋太宗实录·钱若水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
  献贼纪事略·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669_1 【城南偶题】章碣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野水不知何处去,   游人却是等闲来。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卷669_2 【赠边将】章碣  

  • ●卷四·魏元旷

    光绪丁酉七月,赴国子监送考。夜半子正,城门始开。城洞倚墙悬一监,循宫墙道上,每数丈内辄立一监,宫墙亦悬有蹬,隐约微明,与疏星相映。街尘未起,夜色如水,烟笼禁树,殿阁参差。寂寂千门,惟车声相续,投北而去。建章风月,恍惚前人所咏。

  • 卖乐谱·刘半农

    巴黎道上卖乐谱,一老龙钟八十许。 额襞丝丝刻苦辛,白须点滴湿泪雨。 喉枯气呃欲有言,哑哑格格不成语。 高持乐谱向行人,行人纷忙自来去。 我思巴黎十万知音人,谁将此老声音传入谱?一九二一,九,五,巴黎

  • 卷一百五十八 志一百三十三·赵尔巽

      ◎邦交六   △日本   日本久通中国。明季以寇边禁互市,清兴始复故。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致书于长崎奉行,请通商舶。闽、粤商人往者益众,杂居长崎市。初有船百八十艘,后由七十艘迭减至二十馀艘。货运中国岁限八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岁次癸丑金太宗晟天会十一年伪齐刘豫阜昌四年春正月丁巳朔上在临安 江西安抚大使司将官李宗谅诱奉新戍兵以叛进犯筠州统领官赵进击却之宗谅奔潭州 是日权河南镇抚使翟琮及权知虢州董震以山寨余众

  • 卷九正监蒙难纪略·刘若愚

    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讳安,字允逸,号宁宇,直隶保定府雄县人。万历六年选入皇城内书堂读书,拨司礼监为掌印冯太监保名下,已故秉笔曾任承天监守备太监杜茂照管。杜陕西人,耿介好学。监少之时,读书习,多玩嬉,不勤苦,杜将监坐于凳上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六·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六【起黓摄提格正月尽柔兆敦牂十二月凡五年】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淳熙九年春正月丁丑命两淮戍兵岁一更 癸未罢枢宻都承防王抃抃怙宠为奸王淮极陈其罪谓人主受谤鲜不由此帝即与抃

  • 一○、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孔子考·钱穆

    《论语》“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此事疑者甚众。赵翼《陔馀丛考》、崔述《洙泗考信录》辨之尤力。大意谓:“公山弗扰即《左传》公山不狃。据《左传》,不狃以费畔,在定公十二年。是时孔子方为司寇,主堕

  • 读书録卷一·薛瑄

    横渠张子云心中有所开即便劄记不思则还塞之矣余读书至心有所开处随即録之盖以备不思而还塞也若所见之是否则俟正于后之君子云河东薛瑄谨识无极而太极非有二也以无声无臭而言谓之无极以极至之理而言谓之太极无声无臭而

  • 告子下篇·王夫之

    一“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此言固有嫌于径疾者,是以朱子须与分剖,以此为对不孝不弟者之言。陈氏以“率性”为脉络,庆源加以“充量”之说,此义乃密。姚江错看孟子,反以有子言“本

  • 第十一章 22·辜鸿铭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辜讲有一次,孔子在同学生周游列国的时候,在某个地方遭到暴民的袭击而受到威胁。其中一个学生——孔子最喜欢的颜回被冲散了。之后当这个学生(颜回)回来后,孔子

  • 用人·韩非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

  • 文公·文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晋侯伐卫。叔孙得臣如京师。卫人伐晋。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公孙敖如齐

  • 卷二十一·佚名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槃经。得十事功德。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

  • 后序·赞宁

    前代诸家,或云《僧传》、《僧史》、《记录》,乃题号不一,亦声迹有殊。至梁沙门慧皎云《高僧传》,盖取高而不名者也。则开其德业,文为十科,见于传内。厥后有唐《续高僧传》,仿仰梁之大体而以成之。洎乎皇朝《大宋高僧传》之作

  • 佛说慧印三昧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有四十亿人。皆逮得陀邻尼。悉得诸三昧。皆逮得空法。皆得寂无想法。悉逮得不动摇愿。悉得无所著陀邻尼行。得无央数陀

  • 彼得·卡门青·黑塞

    《彼得·卡门青》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是他的成名之作。书中写了一个在瑞士中部山区的农家弟子,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寻求理想的人生,进入都市上流社会,但

  • 西湖小史·李鼎

    《西湖小史》一卷,清·李鼎著,书中记述西湖的一些名胜古迹,间有评论。李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和仲,生平不详。而山阴历史上曾有陆游杰出,一山之隔之会稽亦素称报仇雪耻之地,后之文人,视其先贤,何可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