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出 杨公劾奸

【点绛唇】〔末上〕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钟鸣长乐。仙仗千官遶。

甲帐徐开殿影齐。三更津吏报朝鸡。风回上苑炉烟袅。日上瑶天雨露低。万国衣冠春共育。五云环佩晓相携。琐闱禁闼重重闭。郞吏何须上谏书。自家乃本朝黄门官是也。身亲丹陛。职侍紫宸。力赞经纶。功归机轴。双龙地望。见许多舟楫济川才。九虎天觇。知无数盐梅调鼎手。从容靑琐。躬承稷契近唐天。咫尺黄袍。心切萧曹依汉日。都俞吁咈。荣名动百僚。进退周旋。治道期千载。化行禹贡山川外。人在周官礼乐中。如今正是早朝时分。圣上已升宝殿。恐有表章传达。只得在此伺候。道由未了。奏事官早上。

【小重山】〔生〕金殿岧峣紫阙高。龙蛇盘结处。动旌旄。朝阳鳷鹊压云涛。绯烟拥咫尺赭黄袍。

漏滴葵心乱。钟敲蝶梦惊。满怀忧国事。今日见明君。此处已是午门了。不免进去。〔末〕奏事官不得擅入。就此拜舞。

【神仗儿】〔生舞蹈介〕扬尘舞蹈。扬尘舞蹈。手持文表。对彤庭拜了。遥望重瞳高照。尊殿陛。肃官僚。尊殿陛。肃官僚。

〔末〕是何衙门官。所奏何事。〔生〕臣乃兵部武选司员外郞杨继盛。上启天听。

【滴溜子】微臣的。微臣的职具兵曹。微臣的。微臣的僭言直道。〔末〕你敢是越职言事。〔生〕念微臣官卑职小。捐生报圣朝。欲除奸老。干渎天威。望乞恕饶。

〔末〕有何文表。就在此披宣。

【入破第一】〔生〕具官臣继盛启。仰荷皇恩旨。升臣为署郞官职。干冒天威。臣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念微臣初登甲第。选兵司。为劾仇鸾逆侣。远谪边城地。伤足胫。折手指。甘心为弃人而已。岂想铨曹不限卑微。常例到京畿。特赐殊恩。复叨郞署。

【破第二】剩此微躯。皆赖天恩庇。舍身图报。如何敢逡巡回避。切惟元老严嵩僭窃。权侔人主。误国殃民。奸谋久矣。

【破第三】那更上天垂象。降尔多灾异。日下赤光。雷阴噎星坠地。又见崩山溢水。太史曾占。云是权臣所致。最可悲。他调燮无功。恐食禄有愧。

【歇拍】浊乱朝纲。逆天大罪。臣又访得世蕃子。同票本。掌中书。干子文华。协助奸雄之计。昔虏围。束手藏兵。误杀汝夔。

【中滚】贼嵩享厚禄挂朱紫。出入承明地。惟肆苞苴。失人心。坏风俗。变成规。妄揑长孙效忠。从事江西。许冒军功。世袭锦衣。

【煞尾】他总典枢机。密构中常侍。恃五奸。蒙十恶。鬼神知此。仇贼死犹迟。陛下优容。臣恐祸贻非细。视朝归。亲问二王。始知详备。

【出破】若念老臣不加刑。远恶州望安置。庶使权奸恶党悉驱除。臣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屛营之至。

〔末〕杨先生此本好生利害。事已到此。只得与你进上。移步上金阶。封章达帝台。午门钦候旨。祸福自天来。〔持本下生〕今日之本。我岂不知有祸无福。但一则要报皇上再生之恩。二则要展生平忠义之气。三则要与四海万民除害。四则要与忠臣义士雪寃。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岂能逆覩。万一侥幸不死。得除元恶。亦千古必无之事也。待我祷吿上苍。

【滴溜子】天怜念。天怜念孤臣拜祷。今日的。今日的死生未保。天那。可惜君恩难报。一封奏九重。知他听否。我杨继盛的斧锧囹圄都在这遭。

本已进去多时。不见回报。想是拿问了。且到朝房少待。

【前腔】〔末捧本上〕署郞臣。署郞臣越班进表。干天听。干天听龙颜怒了。道小臣居下讪上。把太师来轻诮。罪难恕饶。见有玉音午门听剖。

〔末〕圣旨已到。跪听宣读。〔生跪介末〕圣旨道。杨继盛这厮。因谪官怀怨摭拾浮言。恣肆渎奏。本内故引二王为辞。是何主意。着锦衣卫好生打问。从重拟罪来说。〔生〕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腔】〔校尉上〕奉圣旨。奉圣旨旗牌宣召。到锦衣。到锦衣依律问拷。〔众扶生介〕杨爷。你无事休将言造。今日呵。灾祸自家招。怎生是好。到我锦衣卫时。定无荣赏。惟有明条。

〔生〕忠臣不怕死。

〔众〕怕死不忠臣。

〔生〕锦衣甘拟罪。

〔众〕靑史永标名。

猜你喜欢
  卷七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九·杨慎
  ●卷四·魏元旷
  第一幕·老舍
  第四十六出 觅魂·洪昇
  ●卷十三·葛立方
  二薇亭诗集·徐玑
  卷三百六十七·曹学佺
  卷二百九十八·曹学佺
  卷六十五·高棅
  卷六百七十六·佚名
  卷四百九十六·佚名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卷十二·佚名
  卷三十·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蒋良骐

    蒋良骐传全州志卷八人物,页六十二上蒋良骐,字千之,一字赢川,升乡石冈人,长芦运使林次子。才思宏富,倚马千言,为两粤文人之冠。年二十五与伯兄良翊同领乾隆丁卯乡荐,辛未,成进士,选庶常,授编修。既而伯兄捷南宫,令万全,仲弟孝廉良骥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一·徐乾学

    宋纪五十一【起黓敦牂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二年秋七月壬寅朔知諌院张方平言朝廷政令之所出在中书若枢宻院则古无有也盖起于后唐权宜之制而事柄遂与中书均分军民为二体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隆庆二年十一月丙午朔○丁未○巡抚四川都御史陈炌以九月盗劫捷为营昌二县库劾奏守巡官参议包汴佥事马文徤乾章俱夺俸一月略等巡按御史逮问○山西太原府天鼓鸣有星陨如斗大光芒二丈余○己酉○升浙江布政司左参议崔近思

  • 尚史卷五·李锴

    本纪四周本纪太王 王季 文王太王者是为古公亶父组绀诸之子后稷弃之裔也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别有本传见唐虞诸臣 史记】子曰漦蠒漦蠒生叔均山海经叔均始作牛耕叔均又数世生不窋【吕梁碑】史记后稷

  • 卷之一百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六 传第一百 郡王品级多罗贝勒霍集斯列传【居 京师之回爵】霍集斯乌什人父阿济斯和卓为吐鲁番头目凖噶尔胁徙喀喇沙尔复自喀喇沙尔徙乌什因名乌什曰图尔璊图尔璊与

  • 萧劢传·李延寿

    萧劢字文约,自幼不爱玩耍,喜怒不形于色。作太子洗马时,因母去世而辞官,由于悲痛伤身几乎难以操办丧事。每当想到母亲,必定要徒步到墓上去。有时遇到风雨,摔倒在半路上,便坐在地上痛哭,然后起来再往前走,家里人也阻拦不住。父亲

  • 孙玮传·张廷玉

    孙玮,字纯玉,陕西渭南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任命为行人,提升兵科给事中。弹劾中官魏及、东厂办事官郑如金的罪行,郑如金被皇帝下诏定罪。二人都是冯保的心腹。当初,张居正因为刑部侍郎同安洪朝选减轻辽王的罪责而怀恨在心

  • 卷三十八·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八盛事十四夀民夀妇【四】乾隆五十二年旌表夀民魏怀朴夀妇范氏等二十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山东廵抚明兴疏称太和保合如天之大德曰生纯嘏缉熙薄

  • 77.硬脖子的洛阳令·林汉达

    汉光武帝在锁压了绿林、赤眉两支最大的起义军之后,接着又消灭割据陇右和蜀地的两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汉光武帝把洛阳作为都城。为了和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区别,历史上把这个王朝称为“东汉”,或者叫“后汉”。汉光武帝建

  • 冠义·戴圣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

  • 家礼附録·朱熹

    李方子曰乾道五年九月先生丁母祝令人忧居防尽礼参酌古今因成丧祭礼又推之于冠昏共为一编命曰家礼【年谱 黄防云先生既成家礼为一行童窃以逃先生易篑其书始出今行于世然其间有与先生晚嵗之论不合者故未尝为学者道也

  • 卷第七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四 尔时善财童子。往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所。见彼夜神在大众

  • 虎丘径山二祖长少伦叙考·聂先

    虎丘径山二祖长少伦叙考五灯会元。载昭觉勤祖法嗣。径山杲居首。而虎丘隆次之。盖会元辑於大川济公。系妙喜四世孙。推尊其祖。宜乎列径山於虎丘之前也。但严统诸书。亦仍会元之旧文。先径山而次虎丘。则不得不引虎丘

  • 终南家业卷下(本)·守一

      论心用双持犯结制罪  学者皆云。心用双持犯。但论化业。不犯制罪。余昔亦同此见。於会元等处。并约化业注释。今详诸文。义则不可。既云持犯。犯则结罪。但教行则临事约教。须遵法式。心用依修对治。常时摄念。

  •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道液

      中京资圣寺沙门道液集昔汉明中法教始流于葱左肇建塔像翻译尚阻。爰及魏晋创峪宣传而所出诸经犹词疏理蹇。盖习学者未融于大观。传译者阙通于方言。既为大法浸微未可量其得失。自秦弘始三年冬罗什入关。先译大品智

  • 保幼新编·无忌先生

    儿科著作。不分卷。明无忌先生撰。约刊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首论运气、病源和胎热、初生危证、惊风、丹毒、腹痛等小儿急症治法; 次论小儿内科,外科及五官诸疾百余种。每证详述治法、方药,多选简效易得之方。所录三

  •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佚名

    “太上真人步五星之道”与“三八景合二十四神两段也见于《真诰协昌期》,《修空常诀要》章也见于《云笈七签》第24卷。本经盖出自宋前。本经凡三章:《七元图》、《行太上隐书事》和《修空常诀要》。《七元图》的内容几

  • 终身大事·胡适

    作者胡适。1919年3月发表于《新青年》6卷3号,附有作者的序和跋。作者说原是应朋友之约用英文写成,后译成中文。是中国最早的话剧作品之一。剧本描写一个中产家庭的独生女田亚梅为争取婚姻自主而离家出走的故事。亚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