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守城录

中国宋代论述城邑防御专著。陈规、汤璹撰。有《守山阁》本、《墨海金壶》本、《瓶花书屋》本、《半亩园》本、《长恩书室》本、《四库全书》本等丛书本,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及嘉庆、道光刻本存世。全书由陈规的《靖康朝野金言后序》、《守城机要》和汤璹的《建炎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各自成帙,宋宁宗以后合为一本,刊行于世。现存清乾隆年间抄本及嘉庆、道光年间刻本,共4卷,大约17800字。该书根据攻城武器的发展和实战经验,着重阐述了守城战法的改革。它提出“善守城者”不能只守不攻,而要“守中有攻”,注意沟通城内外道路,便利随时乘隙出击。

《守城录》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 靖康朝野佥言后序(陈规)
(2)●卷二 守城机要(陈规)
(3)●卷三 德安守御录上(汤璹)
(4)●卷四 德安守御录下(汤璹)

猜你喜欢
  文史通义·章学诚
  燕魏杂记·吕颐浩
  行营杂录·赵葵
  大义觉迷录·雍正
  历代通略·陈栎
  西征石城记·马文升
  今言·郑晓
  清代名人趣史·佚名
  竹素园丛谈·顾恩瀚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缪荃孙
  锦里耆旧传·句延庆
  黑龙江省沿边荒务变通办法折·周树模
  白话南齐书·萧子显
  白话南史·李延寿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允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鸿庆集钞·吴之振

    孙觌湖州天宁寺饮王生二首莫斗蜗两角,且共貉一丘。夷踞坐我旁,汝岂河南驺。割肉一噉之,徐以大白浮。哙伍君勿谯,笑谈起封侯。诸家迹便扫,得此一老兵。江东醉司马,酒中尚求名。哀战南山箕,不平自号鸣。慎勿歌乌乌,作此老婢声。

  • 卷四十五·黄以周

      徽宗   △宣和四年(壬寅,一一二二)   1、八月(案:钱氏《四史朔闰考》:八月丁亥朔。) 庚子,诏赐新除太仆少卿王棣进士出身,以安石孙故旌之。(《纪事本末》卷百三十。案:毕沅《续资治通鉴》月日同,当即据此。《宋史》无之。

  • 孙德昭传·欧阳修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他的父亲惟..有才略。黄巢攻占长安,惟..率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南下咸阳进攻黄巢军,兴平州将赞扬他的作为,给他增兵二千人。因破巢有功升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乱京城,僖宗逃到兴元,惟..率兵击贼。升..州节

  • 耶律古传·脱脱

    耶律古,字涅剌昆,初名霞马葛。太祖为于越时,他曾经随从在山西一带攻城略地。适逢李克用在云州,耶律古侍卫,李克用惊诧地说:“这孩子依骨相看来很特别,不应该让他侍从左右。”因此太祖十分忌惮他,当时正西征,诸弟之乱发生,听说变

  • 卷三百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理宗淳佑六年秘书郎高斯得日食应诏上奏曰臣窃惟日食之灾固非小变其在今日尤谓非常盖以岁言之则适在丙午国家阳九

  • 第六节 选 举(下)·吕思勉

    举官之制,隋、唐时亦为一大变。其事维何?辟举之废是已。《隋书·百官志》曰:“旧周、齐州、郡、县职,自州都、郡、县正已下,皆州、郡将、县令至而调用,理时事,至是不知时事,直谓之乡官。別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

  • 四年·佚名

    (戊申)四年清雍正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子,上下備忘以勸農,飭八道兩都,以良役變通,飭廟堂講究。○大司諫宋寅明上疏,略曰:今日,卽月正元日也。在天地有陰陽剝復之運,在一身有公私消長之別,反而究之,一理而已。陽與公爲剛爲善,陰與

  • 书后·陈确

    昔象山尝自喜其文,如辨无极二书,王荆公祠堂记、经德堂记,沾沾示学者知之,若惟恐其言之不见知於世,当有不得已焉者。今观其文,祠记未能无偏;辨无极理甚正,顾於学亦无大关系。而余之所论,则似有大于是者。阳明言格致,发明知行合一

  • 卷四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三考工记之四梓人为簨虡【簨息允反本又作笋虡音巨】正义郑氏康成曰乐器所县横曰簨植曰虡【贾疏乐器之县於簨虡者谓锺磬鎛也】 王氏昭禹曰梓材之美可

  • 卷三十六·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六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三经【甲子】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林襄十一年始主中军至是舍之舍中军从祀先公皆善辞也非国史无以知舍中军为季氏専鲁从祀先公为阳虎専季氏也○舍音舍传

  • 第三 内揵 4·王诩

    【原文】上暗不治,下乱不寤①,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②而飞③之。若命自来,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④,莫知所为,退为大仪⑤。【注释】①寤:通“悟”明白事理。②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③飞:褒奖、表扬

  • 恃君览第八·吕不韦

    恃君原文:一曰: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 ,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唯先 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於群也,君道立也。故

  •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rdquo;须菩提言:&ldquo;甚多,世尊。&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rdquo;&ldquo;所

  • 中观论疏卷第二(本)·吉藏

    释吉藏撰因缘品第一不生亦不灭下第二重牒八不解释。前已略出三种方言。但八不既是众经大意此论宗旨。略释难明。广敷乃现。以去仁寿三年三月二日。江南学士智泰来至皇朝请述所闻。遂为其委释开为十门。一大意门。二寻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二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爱养敬力灭  涅槃蕴究竟取遍知三归  此章愿具说云何爱。答诸爱等爱喜等喜。乐等乐。是谓爱。云何敬。答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

  • 太极祭炼内法·郑思肖

    道教灵宝派醮仪著作。三卷。宋末郑所南(思肖)编撰。成书于宋末元初。据云此法传自三国时葛玄,乃灵宝古传秘法,用以祭炼超度鬼魂。所谓“祭”就是设饮食以济鬼魂之饥渴。所谓“炼”就是给以精神上的解脱。郑氏采集诸家

  • 后汉书·范晔

    文集。南朝宋范晔(398—445)撰。一百二十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累官太子詹事。后因谋立刘义康为帝一案牵涉被杀。全书分帝纪九卷,后纪一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共一百二十卷。范晔所撰纪传,梁

  • 未生怨经·佚名

    全一卷。三国时代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作未生冤经。内容系叙说佛陀在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为其子阿阇世(未生怨)太子所害之史实。频婆娑罗王于受幽禁期间,欣喜佛陀之教法,虽受幽禁,然对于阿阇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