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大休珠禪師住桐鄉密印寺語錄卷第五
侍者德滿錄
瑞鹿法孫行信編次
入院日,總憲存,憶唐公同眾護法。暨本寺勤舊請上堂。師陞座祝
聖拈香畢,維那白椎竟,乃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治,天下大夫得一燮理,乾坤衲僧得一收,放縱橫風,以時雨以時,萬彙霑榮,是天地之一也。舉賢才,薄稅斂,萬民歡而天下樂,不動干戈自太平,是君王之一也。不忘靈山付囑,永作法海金湯,生生為柱石,世世作津梁,此是唐大夫之一也。如何是衲僧之一?山僧有時拈頭作尾,有時拈尾作頭,頭尾無拘。其則須知收放自由,縱橫無礙。收起時,鬼神難測。放開時,葛藤遍滿。豎拂云:葛藤樁子豎起也,前廊後架也是葛藤,東西方丈也是葛藤,佛殿山門也是葛藤,十字街頭也是葛藤,使其若佛若祖,若智若愚,若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六道四生,一個個踢腳絆手跌倒爬起云:和尚!唐府請你上堂,為甚麼有這許多葛藤?山僧即向他道:密印多年古道場,佛法無人為舉揚。而今四眾焚香,請謾將葛藤作商量。商量即且置,且道為甚麼人舉揚?復豎拂子云:俞任袁、柳酆。鮑史唐擊拂子。下座。
結制上堂。結結解解無他事,豎拂子云:秪要諸人會這個。擲拂子云:而今撒向階前也。試問還曾薦得麼?僧出眾禮拜起。師打云:三個孩兒抱花鼓,莫來攔我毬門路。下座。
佛日老和尚送法衣至,上堂:高峰出身處,密印古道場,佛法疏來久,無人為舉揚。遂舉袈裟角云:舉也,舉也。放下袈裟角。揮拂一拂,云:揚也!揚也!放下拂子云:借問諸兄作麼生會?古今不異當年事,不妨拈出大家知。下座。
上堂。三百禪和二百洲,無繩自縛萬山頭。若能言外知端的,鞭起泥牛下海游。大眾!端的還知否?脫或未知,達磨西來原無意,妄想,狂心歇便休。擲拂子,下座。圓戒上堂,師拈如意云:若論那邊事,說佛說祖不可得,止持作犯不可得。山僧說底不可得,諸人聽底不可得,曷用鳴鐘擂鼓?集眾陞堂,正眼觀來,合喫拄杖。此棒當山僧代喫眾,大德分中又作麼生?若教將錯,還就錯日用,毋令毫髮差。下座。
南潯董氏,法名德熏,為薦先母顧氏孺人請上堂: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生死與去來。豎拂子云:總不出於此。若向這裡會得,方知顧氏孺人,生而不曾生,滅而未常滅。不生不滅識根源,始信山僧真實說,作麼說麻三觔乾屎橛。擲拂,下座。
師誕日上堂:叢林秋晚實堪悲,百丈清規孰護持?拂子頭邊如不薦,衲衣下事復吾欺。遂豎拂子云:還薦得也未?象田先師來也。現今在山僧拂子頭上為諸人葛藤云:天也如是,地也如是,山也如是,水也如是見,今請主也如是。珠上座:說的也如是,諸闍黎聽的也如是。山僧則拔劍攪龍門,當仁不讓師,只向他天也不如是,地也不如是,山也不如是,水也不如是見,今請主也不如是。珠上座說的也不如是,眾闍黎聽的也不如是,畢竟如何?拂拂子云:不是!不是!僧問:拂子頭邊即不問,吾師壽量事如何?師云:拂子頭邊薦取。進云:恁麼則清風敲竹韻,紅日綴花梢。師云:衲衣下事如何?僧禮拜。師云:也非分外。下座。
佛日老和尚訃音至,上堂:一生岣嶁頭,今朝驀直去,合掌微笑休,日照山河麗。大眾!且道這老漢向甚麼處去了?咦!東家作驢,西家作馬。要騎便騎,要下便下,付雪山濟禪人。上堂,雪山問:如何是曹洞宗?師云:腦後見腮,莫與往來。進云:恁麼則超出言相外,不落有無機。師云:子既親薦,得須知我不?私雪禮拜云:也要大眾證明。師乃云:山僧布個漫天網子,意欲撈摝滄海錦鱗,使其一個個大者大,成,小者小,就今日蛟龍出現也。擲拂子云:佛祖大事親相付,作浪興波任汝為下座。
解制上堂。僧問:如何是出門一句?師云:看腳下。乃云:去即印住,住即印破;不去不住,二俱有過。大眾!作麼生免得此過?良久,云:四維上下絕遮攔,東西南北無回互。下座。
結制示眾,師云:真獅出窟吼,林間絕野干。若是獅子兒,請出來相見。眾默然。師云:只此就是礙膺不盡,所以臨機用不著了也。山僧此番結制,不比尋常,各各將自己從前眼裡見底耳裡聞底,心裡記底,盡情放下,將放下又放下,放到無放處,大家摸索看。若摸索不著,參。
落堂示眾:山僧作事狂卻,被無明障。僧也三十棒,俗也三十棒,從頭至尾打將來,秪為婆心而放。曠究竟底事意如何?各各眉毛橫眼上。
示眾。師云:洞上知識此時多,唯有山僧第一拙,不會長四與短三,動動就是乾屎橛。驀拈拄杖云:雲門大師來也,且作麼生會?若也會得,方許你具隻眼。居士問:何是佛意?師云:拄杖橫擔不顧人。進云:如何是祖意?師云:直入千峰萬峰去。進云:如何是和尚意?師云:奈山僧無意。士禮拜,師呵呵大笑。
元旦示眾。年新月,新日新,四方八面開門,南山貍奴白牯,恭賀無位真人。大眾!無位真人在甚麼處?眾下語不契。師下座,連揖云:年年相見,歲歲相逢。
頌古
五祖至碓坊,見六祖腰石舂米,乃問曰:米熟也未?六祖曰:米熟已久,猶欠篩在。五祖擊碓,三下而去。能會祖意,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囑云: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頌云:
一法無為萬法親,相傳只貴有知音,黃梅消息今猶在,擊碓三更上祖燈。
祖示惠明曰:不思善,不思惡云云。
頌云:
不思善不思惡,人人到此難摸索。村裡婆婆不著鞋,未到人前先露腳。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頌云:
一滴水,潑天波,五百高僧沒奈何,謾云祖師不識字。且道其中有甚麼?
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
頌云:
昨夜得個黃粱夢,四顧山光一點空,末劫比丘閑戲論,又云旛動又云風。
永嘉玄覺禪師參,遂遶座三匝,振錫而立,祖曰:夫沙門!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覺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祖曰:如是!如是!
頌云:
釣竿直墜萬重波,豈肯輕輕放過他?體即無生生亦了,曹溪路上有人過。
世尊陞座,文殊白椎。
頌云:
無端平地起干戈,猶是將身入賊窩,劈面一椎成粉碎,至今分散滿娑婆。
翠巖令參禪師,上堂曰:今夏與諸兄弟東語西話,看取翠巖眉毛在麼?長慶云:生也。雲門云:關。
頌云:
發言必須心無怯,行事當知理要長。擬動唇皮先墮意,觀來也是錯商量。
香林因僧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臘月火燒山。
頌云:
陌面人傳家裡信,聽得分明說不清,及至歸家問端的,忘卻從前寄信人。
石門徹禪師,因僧問:如何教外別傳一句?徹曰:東村王老夜燒錢。
頌云:
東村王老夜燒錢,月映長江水映天,野老不知何處去,翻身依舊枕頭邊。
玄沙三種病人:
頌云:
玄沙三種病人話,個段光明夜不收,天曉依然還一樣,出門踏著腳尖頭。
澧州大同普濟禪師,因僧問:如何是本來人?濟云:共住不相識。
頌云:
同行同坐不知名,撒手相將秪麼行,萬仞峰頭休駐足,還須踢倒鐵圍城。
魯祖因僧問:如何是不言言?祖曰:汝口在甚麼處?僧曰:某甲無口。祖曰:將甚麼喫飯?僧無語。
頌云:
這僧置一問,似乎討棒打,自云不識字,猶念之乎也。
阿難獲本妙心。
頌云:
南北東西處處通,何須特地捉虛空?為汝指個安心法,踢倒門前雙徑峰。
世尊因五通仙人問云: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世尊召仙人!仙人應諾。世尊曰:那一通,爾問我。
頌云:
那一通,這一通,四方八面盡包容,聲前略露些些子,遍地春光遍地風。
志公曰:終日拈香擇火,不知身是道場。
頌云:
結個茅菴在嶺西,山深不聽五更雞,侵早起來燒淨水,撥盡寒爐火一堆。
般若經云: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墮地獄。
頌云:
大千俱捏碎,何復有形骸?不踏涅槃路,定不受三災。
即心是佛。
頌云:
軟似麻繩硬似錐,甜如蜂蜜毒如砒。諸人若餂刀頭味,割舌毋嫌馬簸箕。
南泉住菴,被僧打破鑊子。
頌云:
作家把手泛江湖,湖客逞兇打破鍋,從來好心招好報,惡人自有惡人磨。
乾屎橛,
頌云:
雲門乾屎橛,咄咄咄咄咄,老鼠拽須彌,烏龜爬上壁。
女子出定。
頌云:
說出說入,棹棒打月,罔明文殊,一齊趁出。舌頭從來在口中,牙齒純是一具骨。
法眼指簾,
頌云:
指尖頭上露鋒芒,逐塊師僧自喪亡,若能連座俱掀倒,落得當堂戰一場。
疏山造塔。
頌云:
一文二文與三文,倒指分明數目親,羅山古佛多饒舌,爭奈重增痛上疼。
德山托缽。
頌云:
鐘未鳴,鼓未響,家常茶飯任君嘗。密啟意,善參詳,纔著思惟手腳忙。
趙州勘婆子。
頌云:
趙州特去勘婆子,覿面相逢秪如此。婆子指路與趙州,也是班門弄斧頭。
無夢、無想。
頌云:
無夢無想主人翁,到晚歸單睡正濃。山家忘卻山中境,伸足柴床日已紅。
枕子落地。
頌云:
忽然枕子撲落地,花落鳥啼原不異,網羅跳出任施為,拈取須彌塞海水。
佛事
總憲存憶唐公請為正法禪師封龕。
生悠悠死悠悠,衲僧似海水長流。曾為弁嶽參禪客,更接天童法乳儔。仔細從頭一打算,萬事無如歇了休。休則不無,且道臨行一句作麼生道?遂掩龕云:事已了意已休,那事須知觸處周。
又(祭正法師)
一炷香,一杯水,法門相知供養你。且道知後如何?良久,云:唯。
元旦祭高峰大師
來來去去入娑婆,秪為時人太多事。山僧年初三上香,誰識其中自拜自顧視大眾云:那個是自聻?良久,云:相看原是舊時人,不合而今新指示。
高念祖、汝揆兩居士,為薦祖考,己未進士,玄期府君,祖妣屠,太宜人,顯考庚辰進士,寓公府君,請對靈小參。
道遠乎哉?觸事而真。曾經鬧市街前過,眼裡何曾見一人聖?遠乎哉?體之則神,自攜瓶去沽村酒,卻著衫來作主人。大眾!今日高府請薦亡小參,且道亡靈即今在甚麼處?師良久,彼彼不相干涉處,何必叨叨更問渠。下座。
為覺非沈府君對靈小參(雖一乃沈君之別號)
寂處如何論淺深?應之於手,得之於心。玄機不藉他人力,石上栽花孰可親?坏土三魄真活計,再四思君不見君。山僧重重為指示,枯木抽芽別有春。師乃召眾云:既是別有府君神靈在甚麼處?卓拄杖云:唯此一事實。又卓一卓云:餘二則非真。
為雲心參頭火(參頭坐脫)
曾經千槌萬煆,而今爐鞴俱銷。衲僧別無奇特,臨行撒手逍遙。擲火炬云:山僧從來無妙訣,一把枯柴萬事消。
為歸仁禪人火
生不涉死,無干那事,須知總一般。擲火炬云:索性與汝重道破,火裡圓光君自看。
為宗聞禪人封龕
生也不道,死也不道,生死兩關,如鳥出巢,海闊天高任鳥飛。掩龕云:這裡不得錯過。好錯過且置。且道這裡是甚麼所在?良久,云:了。
又舉火
父母未生前,衲僧舌頭遍大千父母已生後,阿誰不具窮相手。拈卻前後這些些,從教火裡翻觔斗翻觔斗,蘇州有兮常州有。還有一句臨行語,途中緊絆草鞋走。
為靈源菜頭火
天台出跡,天華菜頭,二俱不住,燒了便休。休則不無,且道靈源即今在甚麼處?擲火炬云:撒手相將無住處,靈源何處不風流?
又入塔
盡大地是個普仝。且道向甚麼處入?擲骨云:向這裏入。
為圓覺禪人火
生未圓,死合覺,撒手懸崖,日昇月落。且道落後如何?擲火炬云:一把乾柴一堆灰,是則名為真解脫。
為空我老師火
空我空人,何處不親?便與麼去少分相應?
為新耕禪人入塔
昨日纔燒,今朝又煆,兩段不同,請君一看。舉骨云:與麼會去便會去,不會更入紅爐煆。
為智華禪人火
智華,智華切忌,周遮驀直行,去管保不差,灰飛煙滅後,何處不為家?
為一徑言菴主下火
師以火炬打圓相云:生也全憑爾,死也全憑爾。透過生死兩重關,內中別有些些子,言菴主須記取。擲火炬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
為開石禪人下火
生不錯,死無差,夜半翻身摸著他,通身顯現通身露,一回煨燼一回賒。
為聖襄弼維那封龕
不是吾徒輔弼,幾乎流落村莊。吾今道已行也,子猶長往他邦。更有末後一句,不曾為子商量。大眾商量則且止,如何是末後一句?遂掩龕云:藏身處須沒蹤跡,沒蹤跡處不宜藏。秪麼坐斷毘盧頂,十方世界總家鄉。
又下火
刀難砍火難燒,俊哉無形本寂寥。撩起便行真衲子,不存毛髮於絲毫。切須記我臨行句,大覺山前走一遭。
為守齋朱道人火
客歲死今歲燒,勝熱門前怎肯饒?今歲燒客歲死,生死兩途俱如此。就中一著絕商量,欲假言詮須止止。舉火炬云:個段光明亙古今。擲火炬云:不妨拈出些些子。
為空上座火
師云:真性無住,真心無心,真滅無滅,真生無生。空上座向這裡撩起便行,說性說心,說滅說生,總是閑家具,不若休長老,助汝丙丁送入火光三昧。
為開石禪人封龕
眨上眉毛事若何?卓拄杖云:這些還曾薦得麼?遂以手指龕云:驀直去,莫蹉跎!回途入室再揩磨。
雜著
僧約
良材不彈而自直,智人不令而自行。楩楠自具真繩,筠松自嫻法墨,其如品類,間有不齊。是以百丈立叢林所至,有理法以接淳厚之士,有擯辱以懲躍冶之徒,務使人人舉措得宜,威儀整肅,預防不肖之心,以登正覺之路,略取數條,以砥智刃。庶使溝澮之流共入法海,南山之竹不扶自直耳。
募修造
白蓮山僧初住,爭奈百無一有,欲要整舊如新,只貴大家出手。龍象蹴踏交參頓破,時流窠臼。且道破後如何?咦!瓦礫翻成帝釋宮,草木叢林獅子吼。
齋單
金牛撫掌處,堂前喫飯來。滿盤俱托出,何用別疑猜?莫疑猜須知,慶讚遇香齋。
募知浴
大地法王身,諸人作麼洗?若將水洗塵,決定無此理。更問事如何?擲筆云:急須自薦取。
跋成中理書記手書金剛經
金剛大義無住處,擬假言詮落躊躇,但得言空義也空,三十二分誰分數?曹谿當初聞此言,我從源頭今流住,不敢作解別生枝,只將斯語為緇素。
高念祖居士以白蓮寺十景詩見示次韻奉答
身似孤雲任卷舒,雙谿澄碧遶僧廬。渡頭春漲堪閒泛,村落煙迷好卜居。羌篴秪因苔徑隔,胡笳不到柳塘紆。青田龍臥聲光赫,白社蓮開香影孤。月朗天中禪定起,風恬簾外諷經初。有詩漫和達夫韻,無酒難留元亮車。貧至兩餐纓絡粥,聽君匡坐讀奇書。
大休和尚屬詠白蓮寺十景漫成長律應之(附)念祖高居士原韻。
繙經水國壯懷舒,漢魏分流映佛廬。柱史抽簪貽勝覽,文成攜笈重幽居。鐘聲夜度龍山近,帆影朝懸角里紆。散步農疇春事好,閒聽漁唱物情疏。繞簷翠竹搖風細,拂檻香桐漏月初。五柳塘邊堪載酒,嘗豐橋畔少驅車。余家四世留吟案,半是逃禪半讀書。
卷第五
猜你喜欢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佚名 明报应论原文·慧远 卷第二十一·佚名 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佚名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朱棣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三·佚名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五·希叟绍昙 第十 别伽陀集·佚名 四分律卷第二十(初分之二十)·佚名 卷五百六十八·佚名 菩提心离相论·龙树 大乘庄严经论 第五卷·无著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九·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五·如卺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