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通志卷一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三皇纪第一

太昊 炎帝 黄帝

臣谨按三皇伏羲但称氏神农始称帝尧舜始称国自上古至夏商皆称名至周始称諡而称氏者三皇以来未尝废也年代则称纪【自开辟至获麟凡二百七十六万岁分爲十纪】厥初生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亦谓之始君言君臣之道于是乎始也有天下百余代民知巢居未知熟食燧人氏出焉观星辰而察五木知空有火丽木则明故钻木取火敎民以烹饪之利号燧人氏以夫燧者火之所生也时无文字未有甲歴纪年始作结绳之政而立传敎之台始爲日中之市而兴交易之道亦谓之遂皇或言遂皇持斗机运转之法以施政敎此亦钦若昊天以授民时之义也三皇者天皇地皇人皇是也其说不经无所取证当取伏羲爲天皇神农爲人皇黄帝爲地皇之说爲正【其说出三皇太古书然太昊以明天事故曰太昊炎帝以明民事故曰神农黄帝以明地事故曰黄帝此理甚明】伏羲作连山神农作归藏黄帝作坤干易之始自伏羲三易之本自三皇夏人因连山而作连山商人因归藏而作归藏周人因坤干而作周易八卦具而六十四卦成世言伏羲画卦文王重之皆沿袭之言也传曰法始乎伏羲言图象书契于此乎始三皇五帝三王之事盖已乆矣臣之所志在于传信其有传疑者则降而书之以备记载云

太昊伏羲氏亦曰庖牺氏亦曰皇雄氏亦曰天皇伏亦作虙牺亦作戏亦作羲或言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伏制牺牛故曰伏牺因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庖牺然去古已远古人名号难以今义求也伏牺者燧人氏之子母曰华胥履大人之迹于雷泽而孕因风而生故爲风姓伏羲生于成纪作都于陈故陈爲太昊之墟乐日立基或云扶来继天而王爲百王先人生之始也与禽兽无异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知有爱而不知有礼卧则呿呿起则盱盱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伏羲徳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则观万物之宜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始画八卦卦有二爻重而爲六十四名曰连山象法乾坤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始作罔罟以佃以渔以赡民用制嫁娶以俪皮爲礼作二十五之瑟服牛乘马冶金成器本阳气之始而爲律法本五材之用而定五行因龙马负图而出于河之瑞故官以龙纪而爲龙师乃命子襄爲飞龙氏造六书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会意四曰转注五曰谐声六曰假借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由六书命子英爲潜龙氏造甲歴起于甲寅日月岁时自此而生又命五官春官爲青龙夏官爲赤龙秋官爲白龙冬官爲黒龙中官爲黄龙乃升传敎之台而以甲歴示民命栗陆爲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毋怠于时命混沌爲降龙氏驱除民害民安则安民危则危毋怠于民命大庭氏主屋庐爲民居处命阴康氏主水土爲民田里于是共工爲上相柏皇爲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朱襄卽子襄昊英卽子英也栗陆居北赫胥居南昆连居西葛天居东阴康居下分九州之牧而天下化洽在位百十六年左氏曰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四国伏羲之后歴夏商至周不泯所谓盛徳必百世祀者

臣谨按言伏羲氏者爲以木德王天下帝出乎震之义伏羲氏没女娲氏作是爲女皇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爲伏羲女子爲女娲故世言女娲伏羲之妺风姓人首蛇身乘伏羲制度作笙簧张云幕枚占神明能变化万物徃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精民鸷鸟攫老弱女娲链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黒龙以济冀川积芦灰以止淫水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苍天神四极正淫水涸冀川平狡虫死精民生女娲之后有大庭氏有柏皇氏有中央氏有栗陆氏有骊连氏有赫胥氏有尊卢氏有混沌氏有昊英氏有朱襄氏有葛天氏有阴康氏有无怀氏据女娲氏天子也自大庭之后十三氏皆臣于伏羲诸家以爲天子臣每疑此在伏羲时爲诸侯如夏商周在唐虞之世是也不然当伏羲之世分九牧而理天下各君一方以効其治后世之讹以爲相继爲天子也或言朱襄之时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解散果实不实士逹作五瑟以来阴气以定羣生葛天之时民俗熙熙其作乐也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元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谨天常六曰逹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或言自伏羲至无怀千二百六十年自女娲至无怀凡十五君袭庖羲之号千一百五十年【或云自伏羲至无怀五万七千七百八十二年自女娲至无怀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

臣又按太史公作五帝纪择其雅言而书臣今纪采诸家之言而以雅驯者爲经其不典之言则列于篇后以备记载非传信也其诞而野如盘古者则亦不书

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连山氏亦曰伊耆氏亦曰大庭氏亦曰魁隗氏亦曰人皇少典之元子其母曰女登有蟜氏之女也女登有神龙之感而生神农焉长于姜水故爲姜姓以火德王天下故爲炎帝民不粒食未知耕稼于是因天时相地宜始作耒耜敎民蓺五谷故谓之神农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温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甞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甞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后世承传爲书谓之神农本草又作方书以救时疾复演八卦而爲六十四卦名之曰归藏作都于陈后徙鲁以火纪官春官爲大火夏官爲鹑火秋官爲西火冬官爲北火中官爲中火乐曰下谋或曰扶持其俗朴重端慤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列防于国日中爲市始作五弦削桐爲琴纠丝爲弦以通天地之德以合神人之和郊特牲曰伊耆氏始作蜡明堂位曰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夙沙氏爲诸侯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神农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南交趾北幽都东旸谷西三危是其封域也在位百二十年【或云百四十年】

臣谨按炎帝之女溺死东海化爲精卫每衔西山木石以塡东海无雄偶海燕而生今东海畔有卫誓水以精卫溺于此川故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一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又按神农人身牛首纳莽水氏之女曰聼詙生临魁嗣神农曰帝临魁在位八十年【或云六十年】帝承嗣位六十年【或云六年一本承在临魁前】帝明嗣位四十九年帝直嗣位四十五年帝厘嗣位四十八年帝哀嗣位四十三年帝榆罔嗣位五十五年诸侯相侵帝不能正黄帝征之天下尊爲天子炎帝遂絶自神农至榆罔五百年自临魁至榆罔凡七帝袭神农之号三百八十年【吕氏春秋曰神农有天下七世宋均曰女娲至神农七十二姓谯周曰伏羲次有三姓至女娲女娲五十姓至神农神农相氶八代共五百二十年】

黄帝轩辕氏亦曰地皇亦曰有熊氏亦曰帝鸿氏亦曰归藏氏或言有土德之瑞故曰黄帝有轩冕之服故曰轩辕作都于有熊故曰有熊少典娶于有蟜氏孕二十四月而生帝于寿丘本姓公孙以长于姬水故改姓姬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年逾十五聪明无不徇通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暴帝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賔从于是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敎熊罴貔貅防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志蚩尤爲乱独伯天下莫与之争衡帝乃征师诸侯以中黄直爲将与战于涿鹿之野遂禽蚩尤戮于中冀名其地曰絶辔之野或云榆罔之时有庶人曰蚩尤逐榆罔榆罔与轩辕杀蚩尤于中冀轩辕复与榆罔五战于阪泉爲轩辕所灭诸侯咸尊之代神农氏爲天子是爲黄帝始制法度正名百物万世不能易也爲营阵之法设五旗五麾有不率化者从而征之凡五十二战而天下服披山通道未尝寜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釡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徃来无常处以师兵爲营卫受命之日有景云之瑞故官以云纪师以云命春官爲青云夏官爲缙云秋官爲白云冬官爲黒云中官爲黄云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爲多焉获寳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迎日推策终而复始演八卦爲六十四卦名之曰坤干帝受河圗见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之书察五运六气乃着岐伯之问是爲内经或言内经后人所作而本于黄帝举风后力牧防山稽常先大鸿以治民封钜鬼臾区皆臣佐也或云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风后明乎天道故爲当时太常察乎地利故爲禀者奢龙辨乎东方故爲土师祝融辨乎南方故爲司徒大封辨乎西方故爲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爲理官又造书契调钟律纪歴数命苍颉爲史官制文字大挠爲帝师作甲子容成造歴首作数伶伦制十二律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阴取竹于嶰谿之谷其窍厚钧者断两节间而吹之长三寸九分以爲黄钟之宫制十二筒听凤凰之鸣而别十二律其雄鸣六雌鸣亦六叶黄钟之宫是生六律六吕气之应以正五声实歴数权衡度量所由生也又命荣猨与伶伦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仲春之月辰在乙卯日在奎始奏之命曰咸池亦曰大咸始制衣服作冕旒充纩元衣黄裳析翚翟之华渍草木之英变爲五色文章而着于器服以表贵贱服牛乘马作舟车以通道上栋下宇作宫室以居安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作杵臼以利用作弧矢以振威旁行海内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以分星次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歩制亩以均不足使八家爲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同井而饮存亡更守男女交姻有无相贷疾病相扶风俗可同生产可一性情可亲井一爲邻邻三爲朋朋三爲里里五爲邑邑十爲都都十爲师师十爲州分于井而计于州则地着而数详民不习僞官不怀私城郭不闭见利不争风雨时若五谷丰登人无天枉物无疵厉鸷鸟不妄搏猛兽不妄噬裔夷之人罔不来享有草生于庭佞人入则指之名曰屈轶凤凰巢于阿阁麒麟游于苑囿帝二十五子爲二十五宗其四母之子得姓者十四人别爲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二人爲姬二子爲己帝娶西陵之女曰嫘祖亦曰女节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一曰元嚣是爲青阳降居江水爲帝少昊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爲诸侯昌意娶蜀山女曰昌仆亦曰女极生高阳爲帝颛顼黄帝崩在桥山在位百年年百十歳【或云在位百十年年三百岁子孙相承共一千五百二十年皇览曰桥山在上郡今绥州也】

臣谨按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二人爲姬二人爲已自神农至榆防凡七世袭炎帝之号皆神农之裔也黄帝在位百年五帝三王皆黄帝之裔也据晋语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然炎帝至榆罔更八世五百年何由有同父兄弟故知国语之言不可尽信先儒本之今不遽易也臣又按方士之言曰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旣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升天余小臣不得上悉持龙髯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乃抱其弓与胡髯而号故后世名其地曰鼎湖弓曰乌号又曰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又按外纪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爲大雾军士昏迷轩辕作指南车以示四方山海大荒北经曰蚩尤伐黄帝帝命应龙攻于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作大风雨黄帝下天女曰止雨河图曰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食沙石作兵仗刀防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度天授轩辕神符伏蚩尤蚩尤没后乱未定轩辕画蚩尤象以威海内管仲曰葛卢山交而出水金从之出蚩尤受之以作剑防任昉述异记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能作云雾轩辕诛之于涿鹿今冀州也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卽蚩尤骨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者耳鬓如剑防头有角与轩辕鬬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戴牛角而相觝汉造角觝戏盖其遗制也皇览曰蚩尤在东平寿张阚乡高七尺居民常以十月食之有赤气如匹绛而出乡人呼爲蚩尤旗又按崔实月令曰祖者道祭也黄帝之子好远游死爲道路神故后人出行有祖饯之事述异记苍颉墓在北海俗呼爲藏书室有碑文周时莫识遂藏故府逮秦时李斯始识八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叔孙通识十二字又云南海中有轩辕丘鸾自歌凤自舞古云天帝乐也

臣又按伏羲有河圗之应矣而黄帝复受河图伏羲命子襄作六书矣而黄帝复命苍颉制文字伏羲已造律歴矣而黄帝复有律歴之作伏羲作易矣而神农黄帝复作易学者不能无疑于古帝王受命之符皆有其应所以伏羲黄帝各受河图者也古者书契未一用字亦希故随时而作务在应用所以周有史籀秦有李斯皆一时制字之人也乃若律歴之所更易象之所作亦在适时所以三代之前律歴不同而易亦异

右天皇自伏羲至无怀十五世千二百六十年人皇自神农至榆罔八世五百年地皇黄帝一世百年三皇凡二十四世共千八百六十年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七·列传第二百四十六·外国三·脱脱
  卷五十五·志第三十一·礼九·张廷玉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紀四十五·司马光
  卷二百八十一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卷一百七十六 至和元年(甲午,1054)·李焘
  东汉会要卷二·徐天麟
  ◎沈英雌怒打郭先生·吴虞公
  第三三二认充状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九·佚名
  卷十五·胡一桂
  袁督师斩毛文龙始末·陈洪范
   四、《论语》三周年·林语堂
  一〇〇 自己的工作三·周作人
  曹摅传·房玄龄
  第三计划·孙中山
  飞虎队与虎神营·齐如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善扛·唐圭璋

      善扛字文鼎,别号解林居士。商王元份六世孙。绍兴十一年(1141)生。曾守蕲州及处州。淳熙年间卒。   传言玉女   上元   璧月珠星,辉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与人间富贵。东风巷陌,春在暖红温翠。人来人去,笑歌声里。

  • 邵伯雍·唐圭璋

      伯雍,绍兴时人。自号道山公子。   虞美人   赏梅月夜有怀   玉壶满插梅梢瘦。帘幕轻寒透。从今春恨满天涯。月下几枝疏影、透窗纱。   锦城咫尺如千里。乍别难成寐。孤眠半晌断人肠。夜静分明全似、那人香

  • 第十一出 心离·李渔

    〖传言玉女前〗(生带丑上)订就良姻,只待御花簪鬓,向华堂双双合卺。小生幸遇良媒,得逢佳偶。当面定下婚议,许他考后完姻。方才有几位朋友,约我同上公车,只得料理行装,待明晨早发。叫园丁,把出门的行李,快收拾起来。(丑)收拾完了。方

  • 第三折·罗贯中

    (赵普衣冠引张千捧香、桌、书、烛上,云)某赵普是也。自从做掌书记时,扶佐当今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四方承平。以某有推戴之功,官拜中书大丞相,进封韩王。今夜雪下甚紧,料无人来。张千,你拿过香桌来,点上烛,我读一会《论语》咱。

  • 卷二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瞿 佑【十二首】佑字宗吉钱唐人洪武中以荐歴仁和临安宜阳训导升周府右长史永乐间谪戍保安洪熙乙巳赦还有存斋乐全集香台百咏【静志居诗话明初诗家以杨廉夫为祭酒亷夫见

  • 奉和岳州山城·张说

    张垍(一作张均诗,奉和,应该是和其父张说《岳州山城》)郡馆临清赏,开扃坐白云。 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 风传琴上意,遥向日华纷。

  • 越绝卷第十·袁康

      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第十二   昔者,吴王夫差之时,其民殷众,禾稼登熟,兵革坚利,其民习于斗战,阖庐□剬子胥之教,行有日,发有时。道于姑胥之门,昼卧姑胥之台。觉寤而起,其心惆怅,如有所悔。即召太宰而占之,曰:“向者昼卧,梦入章

  • 东林列传卷二十二·陈鼎

    ○明丁元荐传丁元荐字长孺号慎所浙江长兴人万厯丙戍进士质刚骨劲见大识超厯挫抑甘厄穷百折而终不馁其浩然之气初官中翰矢口而陈当世之弊时以为贾谊之疏与世遂不相臭味一斥而归沉寂田间者数年再起仪部复矢口而陈当世之

  •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  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之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钱穆

    中国经历四百年的长期分裂,而重新有统一政府出现,是为隋、唐。但那时的统一政府,其内容机构又与四百年前不同。举其要者言之,第一是中央宰相职权之再建,第二是地方政治之整顿。一、宰相职权之再建西汉初年的丞相、御史大夫

  • 亡徵第十五·韩非

    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 恃交援者,可亡也。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内困者,可亡也。好 宫室台榭陂池,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可亡也。用时日,事鬼 神,信卜筮而好祭祀

  • 卷九·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九    宋 袁燮 撰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观孟子闻诛一夫纣之言武王之杀受也明矣汤武之征伐只是诛其君而吊其民武王既杀受而复立受之子盖受得罪于

  • 卷二十七·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七    元 吴澄 撰经解【此篇四节第一节解说六经之所以教故以经解名篇皇氏曰解者分析之名分析经教不同故云经解六经其教虽异总以礼为本故记者録入於礼】

  • 卷第二十四(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四(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四分之二羯磨法下佛在拘舍弥城。尔时有一比丘犯戒不知所犯。语诸比丘。诸比丘或谓有犯或谓无犯。谓无犯者语言。汝不犯戒。彼闻已便生不犯戒想。谓有犯者语言

  •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

    宋孟元老撰。十卷。元老生平未详, 自号幽兰居士。从其父宦游南北,于崇宁二年(1103) 卜居京师二十三年。经“靖康之变”后徙居江左,追念汴京繁华往事,以为如“华胥之梦觉”,乃以《梦华录》名书。成于绍兴十七年(1147)。共八

  • 湘中记·罗含

    又作《湘中山水记》或《湘川记》。晋代罗含撰。三卷。内容主要记载湖南省山、水、物产、古迹,共4类,乃湖南之早期志书,后人采之仿之者不少。早佚。《说郛》、《汉唐地理书钞》、《麓山精舍丛书》有辑本。自《水经注》

  • 周作人书信·周作人

    书信集。周作人著。青光书局1933年7月初版。卷首以1933年4月17日致李小峰函为《序信》。分2部分。第一部分为“书”,作者称之为“是韩愈以来各文集中所录的那些东西”,21篇,如《山中杂信》(致伏园)、《一封反对新文化

  • 心明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证果。佛在灵山行分卫,梵志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并其夫亦出家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