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44.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七 胡颖 徐度 杜棱 周铁武 程灵洗 沈恪 陆子隆 钱道戢 骆文牙 孙瑒 徐世谱 周敷 荀朗 周炅 鲁悉达 萧摩诃 任忠 樊毅·李延寿
  卷五十九 后秦録七·崔鸿
  ●卷一百九十一·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三十四·王称
  卷十五 周郑李三刘江汪郭伍萧李卢朱王魏列传第十二   ·陆游
  平定三逆方略卷八·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刘玉凤之哀史(始乱之终弃之张生毋乃不情)·李定夷
  ●郑氏史料续编卷七·佚名
  附录:治台必告录请恤清单·吴德功
  杨子崇传·魏徵
  汉高祖本纪·欧阳修
  黄淳耀传·张廷玉
  三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76 ·佚名

    林逋 曹州寄任独复 交结文章尽世惊,城中幽隐更无营。 敢将古道为吾事,耻对常流语子名。 秋思病弹曾独听,太玄闲写待谁评。 清朝故实蒲轮在,合为高贤下帝京。 林逋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白云峰下

  • 卷一百二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一荘类【附山房】五言古宿来公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羣壑倏巳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萝迳逰南城韩氏荘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 万事同一机多虑乃禅病【楞严曰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传灯録僧亡名息心铭曰无多虑无多知多知多事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

  •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蔡东藩

      却说王承宗自为留后,无非是积习相沿,看人榜样。最近的就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师道即李纳庶子,李纳死,长子师古袭职,师古死,判官高沐等,奉师古异母弟师道为节度副使,杜黄裳时尚为相,请设官分治,免致后虑。宪宗因夏蜀迭乱,不宜

  • 卷十七·李斗

    ◎工段营造录造屋者先平地盘,平地盘又先于画屋样,尺幅中画出阔狭、浅深、高低尺寸,搭签注明,谓之“图说”。又以纸裱使厚,按式做纸屋样,令工匠依格放线,谓之“烫样”。工匠守成法,中立一方表,下作十字,拱头

  • 卷之六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外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外集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周敦颐 濂溪先生元公 字茂叔元名敦实避厚陵藩邸名改今名道州营道人景佑三年用舅氏龙图郑公向奏试将作监簿康定初授洪州分宁簿庆历四年以部使者荐除南安军司理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防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徐广曰或云皋狼地名在西河

  • 靖海志卷一·彭孙贻

    海盐彭孙贻羿仁氏著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六月,海寇郑芝龙等犯闽山、铜山、中左等处。芝龙,泉州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或曰,漳州府之漳镇人。芝龙父绍祖为泉州库吏,蔡善继为泉州知府。府治后衙与库隔一街相望。芝龙时十岁,戏投石

  • 侯君集传·刘昫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生性故意做作,好骄傲自夸。玩弓箭没有学成拉弓射箭的技艺,却以武勇自称。太宗在做秦王时,引君集入幕府,数次跟从太宗出征,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逐渐蒙受恩遇,参与计议。建成、元吉图谋不轨被

  • 常德·沈从文

    我本预备到北京的,但去不成.我本想走得越远越好,正以为我必得走到一个使人忘却了我的存在种种过失,也使自己忘却了自己种种痴处蠢处的地方,才能够再活下去.可是一到常德后,便有个亲戚把我留下了.到常德后一时什么事也

  • 木几冗谈·彭汝让

    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清晨端起亭午高眠胸襟何其洗涤也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清净内常近一团天理闹热处便着千种尘嚣穷而穷者穷于贪穷而不穷者不穷于义不穷而穷者穷于蠢不穷而不穷者不穷于礼是故君子贫而

  • 卷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     宋 程公说 撰年表七晋卿年表春秋诸侯鲁晋齐皆侯伯之旧宋则王者之后也鲁以周公宋以先王典章在焉若曰诸侯宋鲁于是观礼而齐晋代兴务以伯功相尚齐桓晋文之事可覆视也然宋之文献或不

  •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下·佚名

        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  归命十方等正觉  最胜妙法菩萨众  我身口意清净业  至心倾诚合掌礼  唯愿诸佛法僧众  慈悲哀愍摄护我  敬礼元帅大将军  此是毗卢遮那身  及以释迦诸佛变  观音无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卷 (哀叹品第三卷之第二)释四倒义 释三倒义 合琉璃珠譬 合新旧医譬哀叹品之第二尔时世尊赞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无我想案。道生曰。将夺先与也。智秀曰。此下第四段。为说胜修。夺其

  • 卷第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七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庵罗夫人缘余尔时具寿阿难陀。从佛受咒及伽他已。即往广严城。以脚踏门阃。咸依上法。时庵罗夫人闻佛游行广严城。至我庵罗林。严饰侍从。前后围绕。乘诸珍舆。从

  • 嘉靖辽东志·任洛

    地方通志。明嘉靖十六年(1537)修纂。任洛修,徐文华、刘琦、程启充纂。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刊刻,为《辽东志》第二次刊行本。全志九卷,分为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典礼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外志等

  • 小儿语补·天谷老人

    蒙学。[清]天谷老人撰,明代吕得胜《小儿语》续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