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质疑

十二卷。杨于庭(生卒不详)撰。杨于庭字道行,全椒(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经学家,诗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职方郎中。除此书外,有《杨道行集》。此书主要针对胡安国《春秋传》而作。丘应和《序》称,杨氏“于六籍靡所不窥,读《春秋》,间不满胡氏说,辄置疑焉,汇而成帙,以质四方。”杨氏认为,胡安国《春秋传》于《春秋》大义,合者十之七,不合者十之三;其采用或驳斥《左传》、《公羊》、《穀梁》,也有不当之处。《胡传》之失,主要有于“议论务异而责人近苛”。杨氏指出,《胡传》“有剿《公》、《穀》而失之者,以王子虎为叔服、公孙会自出奔之类是也;亦有自为之说而失之者,卒诸侯别于内而以为不与其为诸侯,滕自降称而朝桓得贬之类是也”。此书之驳《胡传》穿凿附会之论多深切其弊。如卷一《春王正月》(上中下)驳胡氏“夏时冠周月”;隐元年驳胡氏以不书公即位为未请命于王等等,皆有根据。此书虽以驳《胡传》为主,但自发议论者不少,如卷二桓公三年“公子翚如齐逆女”但云:“隐世翚再帅师,不曰公子,此曰公子翚者何也”“翚为桓弑隐,故《春秋》以此为桓公之公子翚耳。”又此书攻驳胡氏穿凿,然杨氏之论其穿凿处更不下胡传,所述《春秋》之义,亦皆臆说。现存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

《春秋质疑》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凡例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诗经·佚名
  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
  淮南子·刘安
  知言·胡宏
  思问录·王夫之
  船山经义·王夫之
  太极图说·周敦颐
  杂学辨·朱熹
  温氏母训·温璜
  庭训格言·康熙
  朱子抄释·吕柟
  论语学案·刘宗周
  常语笔存·汤斌
  平书·王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六冯道之【一作用之 诗一首以下无世次爵里可考】山中作草堂在岩下卜居聊自适桂气满堦庭松隂生枕席远瞻惟鸟度旁信无人迹霭霭云生峰潺潺水流石颇寻黄卷理庶就丹砂益此即契吾生何为苦

  • 卷四十·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四十平湖沈季友编明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官赞善】题天宁寺尘外楼和唐荆川韵高阁春残始一登忽忘去住似游僧斋钟已罢鸟初下江雨欲来云自蒸笑指风旛看动息屡从火宅试飞腾年来渐解无生法谁信生前也

  •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二十一·赵尔巽

      孔有德全节 耿仲明子继茂,继茂子昭忠、聚忠 尚可喜子之孝 沈志祥兄子永忠,永忠子瑞 祖大寿子泽润、泽溥、泽洪,泽洪子良璧,大寿养子可法,从子泽远   孔有德,辽东人。太祖克辽东,与乡人耿仲明奔皮岛,明总兵毛文龙录置部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七·乾隆

      明  孝宗皇帝  【丁巳】治十年春三月召阁臣议政文华殿  帝御经筵罢召徐溥及刘健李东阳谢迁授以诸司题奏曰与卿辈裁决溥等拟防上帝应手改定无疑滞事端多者健请出外详阅帝曰盍就此靣议既毕赐茶而退自成化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癸卯朔○丙午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赵孔昭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初操江都御史缺推广东左布政使魏良贵未几良贵为御史徐仲揖劾罢乃改用孔昭○升太仆寺卿刘大实

  • 卷之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丁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命王公九卿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农夫耆老如例。  ○诣正阳门。关帝庙菩萨殿拈香。早

  • ·上孔兵备书·丁曰健

    姚莹顿首谨上言:阁下以先圣之哲孙、仪郑之令子,望倾中外,誉在九重!今兹按察台、澎,盖六月矣。清亮之节、严正之义,吏民无不悦服倾诚。是以政通人和,雨阳时若;而郡守以下暨诸厅县,亦能贤能着称,孜孜求治;遂使百年来

  • 慕容俨传·李百药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成安人氏,慕容蝅的后代。父叱头,魏南顿太守,身高一丈,腰围九尺。武平初年,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持节、都督沧恒二州军事、恒州刺史。俨容貌出众,衣冠俊伟,不爱读书,却学到了诸多兵法,擅长骑马射箭

  •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戴德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寍;由己为贤

  • 卷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       婺源江永撰士昬禮   嘉禮三經【鄭目録云士娶妻之禮以昬為期因而名焉必以昬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為昬於五禮屬嘉禮焉】昬禮下逹納采用鴈【逹通逹也將欲與彼合昬姻必先使媒氏

  • 成公·成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吴伐郯。夏五月,曹伯来朝。不郊,犹三望。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广说诤论凡二十科 第一释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一义无量名无量义说无量名乃至第一义中说世谛等 不为五种人说五种法谓不为悭者赞布施等 广释所以语魔王云过三月当涅槃缘起 第二释我无

  • 止观辅行传弘决序·湛然

    宗虚无者名教之道废。遗文字者述作之义乖。古先梵皇乘时利见。圣贤道契德音莫违。尚假言诠寄诸结集。况时淹像季学鲜知几。领会之宾十无一二。至有穷年默坐甘节于惛懵。白首论心迟回于半满。人之多僻其若是乎。未阶扪

  • 三洞法服科戒文·张万福

    唐张万福撰。道教经书。一卷。记载道教服饰制,认为衣服为身之章,依禀受品次不同,各有科仪,凡九等;道士修行,当须持奉三洞符箓经戒,依此制服,不得混杂。道冠道服都有特定内涵,如“冠”含义为“观”,内观于身,结大福缘,

  • 匪石郑成功传·陈匪石

    匪石撰。十七节。资料大半依据日本书籍如《郑成功》、《台湾郑氏记事》、《郑成功传碑》、《野史台湾传》,以及申报馆《台湾外纪》、黄澄《泣闽录》等。叙述明末时势,郑成功的幼年及其起兵抗清、收复台湾,以及成功死

  • 名人轶事·佚名

    郑经之初立也,清廷遣疆吏贻书招之,经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剃发,不易衣冠,议遂中辍。至三藩既平,赖塔复与经书曰:“自海上用兵以来,朝廷屡下招抚之令,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发登岸,彼此龃龉……(删八字)足下父子自辟荆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佚名

    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证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