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质疑卷七

明 杨于庭 撰

宣公

陈杀其大夫?冶

左氏曰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冶之谓乎余曰是非孔子之言也非之非者也胡氏曰冶虽効忠其犹在宋子哀鲁叔肸之後乎方诸比干自靖自献于先王则未可同日语也余曰亦非也人臣食人之禄则当忠人之事目视其君之昏而噤不一语其若臣子之义何孔子曰危邦不入解者曰仕危邦者无可去之义在外则不入可也?冶既仕危邦自当授命若以宋子哀之去为是而于?冶之死谏訾之是比干不得与微子并称仁也率天下为人臣者视君之昏而遂恝然去之而不頋必胡氏之言夫

齐人归我济西田

归讙及阐书归不书我此书我何公羊曰言我者未絶于我也未絶于我何鲁宣弑逆以济西之田赂齐以定其位而齐亦安然受之至是而君臣岁时朝聘于齐齐人悦其顺已也而来归曰归我济西田田本我田我不得予之齐齐不得取之我也曰归归之不以其道与不以其道而致其归皆春秋所不与也

晋杀其大夫先縠

春秋书杀其大夫某者胡氏以为罪在上故不去其官然其中岂无可杀之罪如晋先都士縠箕郑父之作乱楚宜申之弑君晋先縠之不用命召狄师者乎何以独罪上也余意美恶不嫌同辞有罪无罪观者当自得之耳

宋人及楚人平

陈及楚平不书郑及楚平不书书宋人及楚人平何曰以是为宋危之而又幸之也易子而食析骸而?宋之不亡者几希矣曰及者我及之也岌岌之辞也胡氏以为交贬楚之凌暴贬之可也宋方救亡之不暇不矜之而反贬之乎或曰恶诈也登子反之床而劫制之君子所不与也然则孔子微服而过宋非欤又曰恶专也私以其情告于子反而君不预知非人臣之义也泥乎泥乎失火之家岂暇先言大人而後救火乎况华元登子反之床而起之曰寡君使元则未尝不禀白于君矣故余以为宋人及楚人平罪盟主及诸侯之不能救宋而宋不得已于楚也非贬宋也

附録

赵盾弑君孔子曰惜也越境乃免余以为此非孔子之言也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岂一越境可免于弑君之恶乎

先王肇九州分五服要荒以外谓之四裔皆别其疆索示以制防非独异之也盖以内外之分不可淆为後世虑至深远也周室既衰藩篱尽撤无河山而阑之以故时时为患即齐晋大国不免焉曰戎曰山戎曰北戎曰姜戎曰茅戎曰陆浑之戎皆戎也曰狄曰长狄曰赤狄曰白狄曰潞氏曰甲氏及留吁曰廧咎如皆狄也夷曰淮夷蛮曰戎蛮子

楚庄之霸也宜哉若敖氏以反诛已而思子文之治楚也使箴尹克黄复其所命之曰生仁矣哉优于汉宣帝之遇霍氏矣

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黎侯无所仿按卫风式微旧说以为黎侯失国而寓于卫其臣劝之而作是诗也则狄之灭黎当在卫懿公为狄所灭之前五十年于兹矣至是晋侯灭狄复立黎侯也子反之不免也宜哉楚武王以来亡不以令尹为政者子反为司马下令尹一等矣围宋之役华元登其床而告之遂与之盟而退师是自为政也迄于鄢陵令尹子重亡恙而子反执其兵柄于义何居传曰二卿相恶盖子重位在子反之上而政反自子反主之此所以相轧而相倾也欤

王札子杀召伯毛伯下相杀也召伯毛伯不名大臣也大臣而擅杀之以是谓天王为虚位也

取根牟取鄟取邿皆小国也内灭曰取讳也公羊以为邾娄之邑何居

春秋质疑卷七

猜你喜欢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戴德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晏婴
  南询录自叙·邓豁渠
  卷十八·孙奇逢
  中庸分章·黎立武
  幽梦续影·朱锡绶
  卷二十三·李廉
  卷六·李廉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林语堂
  第十章 8·辜鸿铭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八·家铉翁
  卷十九·吕本中
  书蔡传旁通序·陈师凯
  卷三·陈栎
  卷六·朱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洧·唐圭璋

      洧号仙麓,闽人。曾守道州,宝祐、咸淳间人。   糖多令   庆曹松庐待郎,与秋壑只争二日,曹新除两浙漕八月初十   雁荡接台山。秋来最好看。寿星明、高现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间。   玉节近天颜。东

  •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四韩翃赠别韦兵曹归池州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籝【一作腰】金诸【一作上】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一作西归】定几年寄武陵李少府小县春山口【一作生日】

  • 内篇 二体第二·刘知几

      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详。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已阙如。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城

  • ●卷十九·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九。   起宣和六年正月六日乙卯,尽十二月十七日庚申。   宣和六年正月六日乙卯金人讣书至报其国主殂为辍朝五日。   宣和录曰:皇帝为大金主卒於内东门别次成服。   金人遣国信大使奚人富谟古(旧校

  • 卷之一千三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六八 谕内阁纂订《热河全志》仍于山庄内肇建文津阁庋贮四库全书·佚名

    四六八 谕内阁纂订《热河全志》仍于山庄内肇建文津阁庋贮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四日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四日内阁奉上谕:学校,人才之聚。郡县,户口之系。古者,教养并重,治化覃敷。至于荒略之地,边漠之区,恒有声敎所未及

  • 二四九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二四九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年三月初九日大学士仍管两广总督臣李侍尧、广东巡抚臣宪保谨奏,为遵旨奏覆事。窃照本年二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九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五礼部祠祭清吏司护日【护月附】凡日月食由钦天监豫推交食时刻及食之分秒具疏以闻旨下通行直省及四夷属国奉正朔者按钦天监所推时刻分秒随地测验祗行救护凡护日食之礼部委祠祭司郎中一

  • 传第七章·王夫之

    一程子谓“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非是要无此数者,只是不以此动其心”,乃探本立论,以显实学,非若后人之逐句求义而不知通。 不动其心,元不在不动上做工夫。孟子曰:“不动心有道。”若无道,如何得不动?其

  • 卷一·佚名

    △转法轮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荆尽诸有结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象王。所作已办脱於重担。逮得己利往来已荆得正智已心得自在。到於彼岸。

  • 卷七·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四(正传二十三十附见四人)○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元堪)释志远,俗姓宋氏,家于汝南。其父早丧,孤侍孀亲,承颜之礼,匪遑晨夕。母常念《法华经》,精通五卷。远识度明敏,孤标卓然。年二十八,辞亲从师,归依荷泽宗风,晤解幽

  • 二十二、迦叶刹竿·慧开

      迦叶因阿难问云:“世尊传金袈裟外,别传何物?”   叶唤云:“阿难。”   难应:“诺!”   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   无门曰:若向者里下得一转语亲切,便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其或未然,□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

  • 卷第三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第八地是时天王及天众,闻此胜行皆欢喜,为欲供养于如来,及以无央大菩萨,雨妙华幡及幢盖,香鬘璎珞与宝衣,无量无边千万种,悉以摩尼作严饰。天女同时奏天乐,普发种种妙音声,供养于佛并佛子,共作是言而赞叹:“一

  • 俱舍论记 第二十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三已辨住果至一来向果者。此下第二明一来向.果。就此文中。一结前。二总生下。三别起颂颂曰至断六一来果者。颂答。就中。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就向中。上两句

  • 卷四十六·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六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七世 漳州保福从展禅师(雪峰存嗣) 因僧问。雪峰平生有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时。师曰我不可作雪峰弟子不得。 翠峰显云。一千五百个布衲。保福较些子。 昭觉勤云。翡翠羽毛。麒麟

  • 高峰文集·廖刚

    诗文别集。宋廖刚(号高峰)著。乾道七年(1171),邵武军军学教授葛元骘序云,尝请于刚子史君,刊刚文集。(十七卷明抄本卷首)咸淳七年(1271),有修补本,吴邦杰为之跋(《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均不明卷数。《宋史·艺文

  • 柳氏叙训·柳玭

    又名《柳氏训序》或《柳氏序训》《柳氏家训》,一卷,唐柳玭撰,记叙其祖父柳公绰以下内外事迹,宋以后佚。《新唐书·艺文志二》、《宋史·艺文志二》“史部·传记类”均有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有著录。

  • 竹斋集·王冕

    诗集。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撰。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