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质疑卷十

明 杨于庭 撰

昭公

虢之会

宋之盟豹削族此复书叔孙豹者何也再会而恬不知怪圣人以是为不足削也

取郓

取郓之役微叔孙豹鲁不国矣故不书季孙宿帅师伐莒取郓而书取郓若不知为谁取之者志宿之横豹之忠也

郑杀其大夫公孙黑

黑为无罪乎子产数之备矣称国以杀余所谓有罪无罪观者当自得之固不嫌于同辞也胡氏以为郑人初畏其强不之讨也因其疾而幸胜之亦云殆矣不亦迂乎

公如晋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

礼诸侯之丧士吊大夫共葬事未闻君自奔丧者也而况区区伯主之嬖宠非伉俪乎至河见拒辱亦甚矣亦可以止矣而复使冢卿致服焉书之以见昭公之不能以礼自强而亟媚于大国也盖伤之也谷梁以为公如晋不得入季孙宿如晋得入而胡氏信之遂以为昭公失国之由季氏逐君之渐晋人下比之迹溺其旨矣

取鄫

取鄫不系之莒讳之也书取鄫则知向之灭鄫莒以兵灭也

公如晋 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公至自晋

公方在晋也而牟夷以三邑来奔谁受之乎季孙受之也纳畔人而利其土于是晋侯以是罪公几于见执则宿之专横无君不待意如之逐昭公而後见矣然则范鞅所谓请归之间而以师讨不亦韪乎曰鞅本党于季氏已而竟无讨也故书曰季孙宿如晋传以为拜莒田也晋侯不唯不能讨反以为知礼而重其好货则晋之不足为盟主抑又见矣春秋诸侯不顾礼义而一视强弱为大小是故莒有叛人而鲁纳之帅师以讨而又诈败之也告于伯主而伯主反宠其使臣而厚贿焉为小国者不亦难乎

暨齐平

暨齐平左氏以为燕人请平于齐是也于是齐侯将纳简公燕人归燕姬贿以瑶罋玉椟斚耳不克而还胡氏以为鲁暨齐平然尝考之春秋前此则郑来输平为隐公狐壤之战也宋及楚平为围宋也後此则及齐平及郑平为定公尝侵郑侵齐也自夷仪以来齐鲁同盟并无侵伐何故而暨齐平乎胡氏盖泥于下文叔孙舍如齐涖盟而遂为此说而不知大夫聘于列国而涖盟此春秋常事如荀庚孙良夫郤犨者皆是也固与暨齐平无与也

意如至自晋

胡氏曰晋执季孙为邾莒之不供而非有扶弱击强之义也其终归之为土地犹大所命能具而非有为夷执亲之悔也违道甚矣然则意如无贬乎曰意如去族罪之也身为大臣当以国体为重既执于晋赖子服惠伯力争得免惠伯请从晋惠于会则羊舌鲋以除馆西河恐喝之而意如惧遂奉头鼠窜不待礼而归其辱国亦已甚矣以故圣人削其姓氏以为世戒不然叔孙舍亦见执于晋者其至自晋何以书叔孙乎知书叔孙之为褒则知削季孙之为贬矣

莒子去疾卒

莒不书葬胡氏以为意如专政而莒尝诉其取郓取郠之罪于晋而执之以是恨莒故独不会其葬也非也莒本杂夷有号而无諡如所谓着丘公郊公是已故春秋二百四十九年之间虽滕薛邾?小国亡不书葬独于莒缺焉盖莒自外于礼法则回而外之也必以是罪季孙误矣

蔡朝吴出奔郑

朝吴出奔志谗人之乱国也于朝吴乎何尤胡氏因费无极诱朝吴之语而遂以为罪吴者过也

曹公孙会自?出奔宋

自?出奔据其事而直书之也非必以为子臧之後而贤之也尧舜为父朱均为子贤不肖自不相及而何为乎以贤而并恕其子乎至谓黑肱以滥来奔不言邾者为叔术讳则其说益远矣

盗杀卫侯之兄絷

左氏谓齐豹杀之是也以为宗鲁杀之则齐氏戈击公孟宗鲁固已以身死之矣左氏述仲尼之言以为齐豹之盗孟絷之贼汝何吊焉正恶宗鲁食奸受乱盖不义犯非礼而至于杀孟絷者则固与宗鲁无与也胡传释豹不诛而归狱于宗鲁误矣

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 入于王城

王室而既卑矣景王溺爱子朝几夺嫡矣猛虽正无宠于先王矣非大臣以之则国本揺而宗社不几于殆乎幸而有刘单左右王居于皇入于王城以定其位亦春秋之所予也盖衰世之意也胡氏罪其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为上下舛逆为後世戒然当是时尹氏召伯毛伯立王子朝既为不正而宜罪至于立君之正则又非之大臣宜如何而可而春秋许首止之盟何居

吴弑其君僚

称国以弑外之也僚不当立既立之矣又使光得而弑之此乱道也

黑肱以滥来奔

不系之邾谷梁以为别乎邾者是也以为贤叔术而讳其子者公羊之谬也公在乾侯鲁无君也而季氏纳黑肱君子以是为叛逆自为党矣不书邾惧之也

附録

昭公年十九而有童心居丧而不戚穆叔不欲立之是也但其言曰若果立之必为季氏忧夫鲁之立君以为国也上之则周公鲁公之祖祧下之则龟蒙鳬绎之臣民岂为区区一季氏乎鲁人知有季孙而不知有社稷穆叔虽贤亦习于其俗而不自觉耳向戌倡弭兵之说赵孟与诸大夫谋曰弭兵而我弗许楚必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然乎曰弭兵美名也我弗许是擕诸侯也许之而修德行仁君臣辑睦以观衅于诸侯其可也宋华元尝合晋楚之成于西门外矣栾书韩厥之徒俟楚背盟而我有词于伐遂捷鄢陵晋霸如故也则向戌弭兵之说于晋何伤乎唯盟宋之後而晋失其政君弱臣强遂一切无志于诸侯?不当城而合诸侯以城之蔡般弑父莒人弑君而不能讨驯至于楚灭陈蔡而不能救而晋亦不复主夏盟矣此则晋君臣偷安之罪非盟宋之罪也

君薨士吊大夫共葬事先王之制也大夫吊卿共葬事自晋文襄始也鲁侯之奔大国丧自宣公始也赵孟卒而郑伯如晋吊则不但奔大国之丧并其执政之丧而奔之矣欲政不逮大夫得乎

左氏谓武王成王康王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又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鄷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封周公支子有诸乎曰昔者成王以周公有大勲劳留相王室故封其冢子伯禽于鲁而别封其支子于凡蒋邢茅胙祭此报功之特典非诸兄弟所敢望者也太公亦元功也有支封乎曰其详不可考矣然尝考之襄二年齐姜薨齐侯使诸姜宗妇来会葬召莱子莱子不会伐而灭之繇是而观莱亦太公之後以支子封者矣继体守文之主可封建乎曰否成王虽尝封康叔于卫封唐叔于晋封微子于宋封熊绎于楚然皆举先王之勤劳或先王之少子也康王不可考即有之亦成武王成王之遗意云尔昭王穆王而後絶不闻有封建者传曰周之始封千八百国兄弟之国十有四人姬姓四十余人则业已布满天下矣所余者止方千里之王畿耳若继体守文之主而皆分封其子弟一如开国之初则不数传而王畿之土地已尽天子将安所奉宗庙待诸侯乎故余断以为封建必始王者乃行之也或曰越少康之後郑及申宣王所封也何欤曰少康宣王拨乱世反之正与寻常继体守文者不同故少康复国而别封其支子于会稽宣王中兴而封其舅申伯于申封其弟友于郑此又不可以一律论者後世帝王虽继体守文亡不封建子弟汉或割诸侯王一郡以封封者唐以後仰食县官至于今而日苦不给则何不取周事观之也汉明帝曰我子安得与先帝子等以故封域半楚淮阳庶几古人之用心矣

叔向晏婴私论本国失政说者谓不欲与张趯同讥然二臣为国上大夫君有过则当谏谏而不听则当去不力诤而私述之于外国之使非纯臣也况叔向既知晋无政而平丘之会又以其甲车四千乘恐喝诸侯不可谓仁违母命而娶于申公巫臣以丧羊舌氏之族不可谓智拂衣而从行人子朱为师旷笑不可谓勇季札规之曰子好直必思自免于难有繇来矣藏水发氷王政之大者也所谓冬无愆阳夏无伏隂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菑霜雹厉疾不降民无天札皆实语也胡氏谓此一事耳安能使四时无愆伏凄苦之变乎则亦浅之乎知王政矣

叔孙豹贤大夫也宿一庚宗妇人又惑于号牛胜天之梦而遂身死人手两子见杀叔孙氏几于覆宗是以君子谨于微也

立子以长乎晋悼公有兄而不慧不能辨菽麦不立立悼公卫灵公之兄絷足不良不立立灵公然则文王舍伯邑考而立发也必有以也非若晋献之欲立奚齐汉高之宠爱如意也

公孟絷公孟字絷名也定十二年卫公孟彄帅师伐曹彄絷之子也于法当称公孙彄曰公孟彄是以父字为氏也岂灵公德絷让已遂生而赐氏使世其卿欤取以证仲婴齐则婴齐信乎以父字为氏而其为後父仲遂而非後兄归父也明矣

鸜鹆来巢左氏引文武之世之童谣附会也何也往馈之马季氏馈马也公在乾侯徵褰与襦公出而每岁求从者之衣屦也稠父丧劳稠昭公也宋父以骄宋定公也往歌来哭丧归也童謡未必如是之明且显也左氏诬也

晋中军帅称将军魏舒召阎没女寛食比置三叹问之对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叹汉人称丞相亦曰将军灌夫对田蚡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又曰将军贵人也记卫弥牟亦称将军文子盖均之执国政之称云尔

春秋质疑卷十

猜你喜欢
  书虚篇第十六·王充
  卷之十三 泛论训·高诱
  大学衍义卷三十九·真德秀
  卷十五·陆九渊
  卷四十·李明复
  卷十三·冯复京
  卷八十三·山井鼎
  春秋説自序考证·洪咨夔
  算地第六·商鞅
  卷三百七十五·佚名
  卷二百一十三·佚名
  沤和拘舍罗劝助品第四·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念常
  卷第七·李遵勖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南翁·唐圭璋

      翰墨大全后甲集卷十所载一词,原题南翁作。丙集卷三另有刘南翁诗,当是同一人之作。   如梦令   春晚   没计断春归路。借问春归何处。莺燕也含愁,总对落花无语。春去。春去。门掩一庭疏雨。

  • ◆彭征士炳(元亮集)·顾嗣立

    炳字符亮,崇安人。留心经学,诗效陶、柳。喜与海内豪杰游,历齐秦至都下,闻昌平隐者何得之名,遂往谒焉。由是知名,驸马乌谷孙事以师礼。至正中,征为端本堂说书,不就。有集一卷。如「明河夜无声,茅亭四檐月。」「璧树落秋子」「风

  • 第三折·佚名

    (末扮那吒同二郎上,云)众神将摆布的严整着。(末唱) 【越调】【斗鹌鹑】冷飕飕杀气飘飘,气昂昂精神抖搜。雄赳赳断怪除妖,威凛凛踏罡步斗。沉点点帅印悬腰,明晃晃双锋在手。马似熊,人似彪,左右列合后先锋,簇拥着元戎帅首。 【

  • 卷四百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二 吴寛 寄题阳山澄照寺 令威禀仙骨化鹤去辽东传闻有遗井乃在青山中山深草木盛苔径谁能穷爰有释氏子於此构莲宫殿阁颇雄杰林杪见青红高厓石色古小

  • 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班固

    万石君石奋,其父赵人也。赵亡,徙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

  • ●崇禎長編卷之十七·汪楫

      纂修明史翰林院檢討汪楫編輯   崇禎二年正月   ○崇禎二年正月   崇禎二年己巳正月丁巳朔帝御皇極殿受文武羣臣朝賀   先是江西道御史毛九華紏禮部尚書溫體仁媚璫詩句帝責九華回奏九華奏言體仁媚璫詩

  • 卷九十五 天禧四年(庚辛,1018)·李焘

      起真宗天禧四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戊午,以滑州將塞決河,命翰林學士盛度乘傳致祭。   乙丑,以華州觀察使曹瑋為宣徽北院使、鎮國軍留後、簽署樞密院事。簽署兼領蕃鎮,自瑋始也。(以使兼領自彬始。)   吏部流

  • ●卷一百七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四。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其日。   何谓讲军制今天下因循旧弊可革者众矣。至最甚而切於时事者军制是也。今诸州郡隶将兵用虎符调发者枢密院之兵也。不隶於将兵者州郡之兵也。二者不为虚

  • 卷二 汉高帝·王夫之

      〖一〗   有天下者而有私财,业业然守之以为固,而官天地、府万物之大用,皆若与己不相亲,而任其盈虚。鹿桥、钜臺之愚,后世开刱之英君,皆席以为常,而贻谋不靖,非仅生长深宫、习奄人汙陋者之过也。灭人之国,入其都,彼之帑皆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纪昀

    列传五代 【十三】○五代十三张全义 朱友谦 朱汉宾刘玘周知裕 陆思铎霍彦威 房知温 王晏球安重 霸 王建立 康福张全义朱友谦朱汉宾刘玘周知裕陆思铎霍彦威房知温王晏球安重霸王建立康福△张全义张全义字国维濮

  • 列传卷第四十 高丽史一百二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叛逆一。○孔子作春秋尤严于乱臣贼子及据地以叛者其诛死者而不贷所以戒生者于后也。 夫人臣忠顺则荣其身保其宗而美名流于后叛逆者未有不脂

  • 来阿八赤传·宋濂

    来阿八赤,宁夏人。父术速忽里归附太祖。宪宗即位,大举伐宋,攻钓鱼山,命诸将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建议“:川蜀之地,三分我有其二,还未归附的只是巴江以下数十州而已,地小势弱,兵粮皆靠东南供给,故死守以抗我师。蜀地险要,重庆、合

  • 卷一百·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宋 赵汝愚 编刑赏门赦宥上仁宗乞郊禋更不行赦  龎 籍臣窃见南郊礼毕行赦且礼行於郊而劝赏赐赦者古之人无有也三王之世岁亲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又祀感生帝於泰坛汉朝有甘泉五畤之祭绵代

  • 论语精义卷九上·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九上 宋 朱子 撰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人生佛教之目的·太虚

      全部佛教之目的与效果,可分四种:  一、人间改善 以佛教五乘共法中之五戒等善法净化人间。从家庭伦常,社会经济、教育、法律、政治乃至国际之正义公法,若各能本佛法之精神以从事,则均可臻于至善,减少人生之缺憾与痛苦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一·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原夫法身虚应。浃有岸以瓢形。妙智潜通。极无边而照象。至真明理。即事而能理。旋超视听之外。冥权会事。即理而能事。迥架筌蹄之表。故得莲华藏界悬日月以临照。菩提树王开甘露而济之。千华千百亿

  • 穿羊皮大衣的男人·莫里斯·勒布朗

    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一起奇案,凶手是个穿羊皮大衣的男人,他突然不翼而飞。他究竟是谁?

  • 唐高僧传·道宣

    又称《续高僧传》。唐道宣著。简称《续僧传》。佛教高僧综合传记。三十卷(或作四十卷)。唐道宣撰。成书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本书写成之后的二十年中,作者又陆续增补改订,最终成为现今流传的本子。因本书是继梁代